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重要性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重要性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在基础层面上就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既是因果关系,又是包容关系。政治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条件。

1) 生态文明的内涵

所谓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协调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自律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关系,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在内涵上,我国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有着自己特有的文明观、发展观与自然观

从文明观来说,我们一方面强调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有之义,同时我们也强调我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种生态文明是以全体人民的共享生态权为其旨归的,是立足本国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我国既杜绝某些资本主义大国殖民主义性质的环境污染转移,强调立足本国解决环境问题;同时也反对国家内部环境污染由发达地区对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而是立足于发达地区以优质技术与资源支援欠发达地区,力倡一种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从发展观来说,我国力倡一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与生态“五位一体”的综合发展观。生态文明是融入一切领域的。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就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境界。所谓“发展是硬道理”已经不是过去所讲的单纯的经济发展,而是指包括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是一种发展与环保相一致,“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并且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张,这里的“美丽”既是环境的美丽、家园的美丽,更是国人的健康美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

从自然观来说,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既不是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也不是某些西方理论家所力主的具有乌托邦性质的“生态中心主义”,而是统一调和两者的“生态整体主义”,或者说是一种“生态人文主义”。我们既强调“尊重自然”,同时也强调“以人为本”;既强调“顺应自然”,同时也强调按照自然规律开发利用自然。在这里,我国的生态文明自然观充分地吸收了我国古代极为丰富的生态智慧,主要是“天人相和”的生态智慧。这是一种相异于西方主客二分与天人相分的混沌的思维模式,力主“天人合一”、“阴阳相生”,是一种人与自然生态相融相和、共生共荣的自然观,成为解决当代人与自然对立的生态危机的良方,也成为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古代资源。我国的古代生态智慧成为我们理解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重要参照。这种生态文明理论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完全可以在世界生态文化学科领域独树一帜并处于领先地位。

因此,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生态文明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2)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就像五根巨大的支柱,共同支撑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像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具有明确的、独立的边界。它或渗透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中,或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间。

(1)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在基础层面上就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存在着对立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要保护环境,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会或多或少地制约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又是统一的。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给人类自身提供良好的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我国经济建设面临两个突出矛盾:一是经济总量扩张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自然资源生产率相对低下的矛盾;二是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容量有限以及环境容量利用效率相对低下的矛盾。如何有效缓解和克服两大矛盾?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经济建设,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的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坚决摒弃“经济逆生态化、生态非经济化”的传统做法,大力实施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生态经济化等战略,既做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能够在“人不敌天—天人合一—人定胜天—天人和谐”的螺旋式上升的进程中实现新的飞跃。

(2) 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既是因果关系,又是包容关系。政治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条件。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人类在特定制度框架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引起的。有什么样的制度框架,就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也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影响。因此,政治建设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政治建设着力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文明建设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政治建设被生态文明建设所包容。

目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障碍主要在于:一是政绩考核机制的扭曲,片面强调政绩考核的经济性;二是公众环境权益的受损,公众无法享受到足够良好的作为生存权之一的环境权和作为参与权之一的环境权。生态文明观念引领下的政治建设,就是要积极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的干预机制、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机制和以公众为主体的社会机制的相互制衡,就是要构建以别无选择的强制性机制、权衡利弊的选择性机制和道德教化的引导性机制的相互协同。

(3) 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既存在交叉关系,又存在重叠关系。从一定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必然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而文化建设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广阔的舞台。从另一个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都需要处理与解决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又是属于重叠关系。

生态文明理念视角下的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是生态文化观念不够稳固。为此,必须树立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相吻合的生态文化观念,使包括绿色生产观、绿色消费观、绿色技术观、绿色营销观等在内的生态文化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要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增强生态资源观念,优化生态环境资源配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要转变消费行为模式,崇尚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是相互支撑的关系。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障民生。生态环境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作为基本民生需求的环境权益就维护得好;公众参与包括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务在内的社会管理的程度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就高。

从生态文明视角看社会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公众日益增长的环境质量需求与政府不尽理想的环境质量供给之间的矛盾;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事务的愿望强烈与公众可能参与环境管理事务的机会有限之间的矛盾。政府是环境质量这一公共物品的主要供给者。必须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的政府责任,设立更加广泛的政府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建立更加强硬的政府环境保护的强制性机制。同时,要大力推进公众参与机制创新,提高环境信息公开程度,探索建立环境协商机制,形成公众与政府、公众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协调与制约机制,切实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