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代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对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作用已经愈发显著。对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分析表明,“文革”期间知青下乡与当前我们倡导的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长此以往,有可能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缺失,乃至影响社会价值观的塑造与社会文化思潮的取舍。

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知识对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作用已经愈发显著。大学生群体作为文化知识传承与创新的主导力量,应该关注和思考如何在回应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期盼中为自身发展寻求最佳定位,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1) 从“知青下乡运动”到“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综合性工程,是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一项促进就业的积极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根本前提,是要造就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懂科学、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基于这一前提,广阔的农村沃土需要和呼唤广大大学生立足新的起点,展现新的风貌,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新农村建设建功立业。

倡导新一代知识青年继续传承中国知识分子勇于承担、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同时,也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分析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进而对当下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作整体的把握,使之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历时20余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当时我国城镇就业压力的增大,而农村又需要有文化的知识青年,国家开始鼓励部分城镇知识青年支援农村和边疆建设,这与当前国家面临的就业形势在历史条件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应当客观地指出,文革前早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基于拓宽就业途径、支援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知识青年自觉自愿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就业压力,并且,知青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动农业发展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而,这一时期的知青下乡工作总体是健康的。但不幸的是,知青下乡在后期“文革”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政治色彩日益突出。上山下乡被作为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必然途径,最终演变成了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的组成部分。这一沉痛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汲取。对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分析表明,“文革”期间知青下乡与当前我们倡导的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前者借力于政治手段,带有明显的强制力;后者则是倡导运用非强制力的市场经济方法,按照市场需求与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相统一的导向,吸引大学生自觉自愿地支援农村基层建设。其次,“文革”期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在我国长期推行的单一呆板的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囿于所有制的限制,使知青下乡之路越走越窄。而当代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则是在充满生机活力的改革开放大好形势之下,多元就业观念、灵活就业模式和政府行为的有力政策支持,为大学毕业生在农村施展才华提供了宽广的前景。第三,“文革”期间上山下乡的约1 700万知识青年,其文化程度多为初、高中毕业生,加之“再教育”理论的影响,多以从事繁重体力劳动为主,青年们所接受的锻炼是以丧失正规教育和正常就业为代价的,很难发挥知识对农民的反哺作用。而今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则是要把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转化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杠杆与动力。就业问题显然是一个经济范畴。历史经验证明,试图通过政治干预下的知青运动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对经济规律的违背,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和短期行为,其路径只能越走越窄,进而损害个人、殃及社会,最终造成更严重的政治问题,因而是不可取的。总之,深刻认识“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与当代大学生投身农村建设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必将产生的历史意义。

2) 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

人是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最重要的资源,是生产力中的决定性因素。而知识型劳动者所具有的能力应该有机会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大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人力资源,应当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富有驱动力的知识群体,是一支先进生产力。为发挥大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进生产力作用,有必要立足当前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现实,依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国家长远发展规划,把大学生投身农村建设列入长远的劳动发展和劳动力资源转移计划。应当注意到,城市化道路虽然是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和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但城市化建设毕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基于我国这样一个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来看,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这样的国情决定了要真正消除城乡差距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城乡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及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也与城市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农村社会与农业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相形之下,大批城市青年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则滞留城市,更加剧了城市就业岗位的稀缺状况。这种“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双重就业格局,非常值得政府和大学生深思。因为,人力资源只有在有机会创造价值的时候才能转化成为人力资本。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相对偏低的国家而言,高知识群体人力资源的闲置会增加社会成本,降低劳动生产力。长此以往,有可能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缺失,乃至影响社会价值观的塑造与社会文化思潮的取舍。所以,国家要统筹规划毕业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把毕业生支援农村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阶段目标来从长计议,进而促成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的转化。一是要把引导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人才投资工程列入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成本,对参加农村建设的大学生在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和政治福利待遇方面给予必要的长效物质支持。二是借助市场规则,为大学生创造农村发展机遇。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大学毕业生自觉投身新农村建设。三是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农村就业政策,在劳动人事制度、户籍管理、档案管理、社会保障等政策导向上,为大学生消除后顾之忧,从而实现新农村目标下大学生自我追求与政策导向的和谐统一。

3) 从知识汲取到知识反哺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导因素。生产力要素的这种变革,要求国家在实施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新农村发展战略的同时,采取知识反哺农民的策略,进而发挥知识要素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农民的科学知识水平还较低,尤其是职业技能普遍缺乏,在农村4.97亿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1%。由此可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要培养一批懂科学、有知识的新型农民。说大学生是先进生产力,是因为大学生是学习、理解和传播人类与民族文化的先进代表,能把文明的进程呈现给农民,并在与新农村建设互动的环境中用知识反哺农民,以简捷、高效、科学的手段把人类知识成果普及给农民,进而促进新型农民的成长,催生新的农村精神的形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20字方针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进而也为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指明了定位和切入点。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涵盖农业、资源、环境、人口、教育、卫生等多领域的庞大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多渠道、多形式的智力资源输入,从而提供了大学生为农村建设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

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当前制约农村发展生产的因素一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二是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文化技术水平较低,三是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这就需要一大批懂科学知识、有技术专长的大学生投身农村乡镇企业和农业生产建设,改变传统落后农业增长方式,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农村工业为主导、以服务业为纽带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致力于农业生产方式的合作化、生产工具的机械化,面向市场,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贡献率。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和标志性体现。其内涵就是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就是要大力改善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条件;就是要营造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的美好农民家园。这意味着,农村居民宽裕、殷实的生活图景,需要大学生用智慧和汗水去描绘;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扫盲教育、职业教育需要大学生用知识去反哺农民父老乡亲;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需要大学生用专长来造福农民百姓;发展农村新文化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青年知识分子为之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营造村容整洁的农村生活环境,需要大学生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水电、道路、通讯、广播、电信等多方面各尽所能。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需要通过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和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来实现。这就需要一批政治可靠、业务精通、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投身和参与农村基层管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管理人才支撑,并能够承担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政治重任,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诸多课题和重任,有赖于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承担起以知识反哺农民的重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