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

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这一角度来看,研究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更好地指导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实践、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建设的水平,提高城镇化质量,切实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未来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2012年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构想。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其核心就是要实现人的城镇化,提升城镇化质量。所谓城镇化,也称非农化,“是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广大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农村地区经济要素不断向城市集中,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得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15]。但相对而言,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还比较滞后。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如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确认识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存在现状,有益于更好地加快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与发展。

一、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由于民族地区自身起点低、基础差、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缓慢等,直接影响了我国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发展与进程。从这一角度来看,研究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更好地指导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实践、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活水平

城镇化发展对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地区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劳动生产率低,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严重滞后,必然会阻碍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城镇化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促使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从生产效率低的农村向生产效率高的城镇流动,优化资源配置。

随着城镇化规模的逐步扩大,城镇地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不断得以增强,它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走向城市,进而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以边疆民族地区为例,“中国边疆地区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的步伐;有利于改善边疆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16]从而更好地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围绕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协调的主题,努力实现城镇化发展的有序推进,提高民族地区的生活水平。

(二)丰富民众精神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关于“城镇化”的概念理解,冯骥才曾经指出,城镇化就是要帮助农民工建立新的文化精神生活。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下,民族地区农村与西部工业开发、城市建设互不关联,农村发展不能得到工业技术力量的推动,也未能把当地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开发重大资源的行列中来,它的利益和效益与当地的利益处于相互脱节的状态,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发后却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更没有带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社会面貌。而城镇化所提供的全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的文化生活,使民族地区民众享受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和利益,加快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步伐。

所以,加强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不但涉及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丰富民众精神生活的有效途径。如何更好地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文化共同进步,在文化的软实力层面得以提升,无疑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

(三)保持稳定,创造和谐的便捷之道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民族问题及其矛盾,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地区和群众迫切要求加快本地区、本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与自身发展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民族问题上的重要反映。

“由于主客观原因,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普遍属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经过了本世纪前十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这些地区的城镇化的总体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我国东南沿海甚至中西部一些地区的水平。如何以城镇化推动该地区现代化进程,关系到国家边疆稳固、生态改善、文化传统保护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17]然而,地区差异的继续存在和不断扩大,使得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凸显,因经济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和摩擦也有所增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因为“发展是硬道理”。从当前来看,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虽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万能钥匙”,但城镇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效,却是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稳定、创造和谐的快捷之道。

二、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现状

关于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学者们大多认为: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很快,但却一直保持着较低的水平,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镇化质量偏低

正如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2014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所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城镇化过程,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大幅度增加,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经济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快速城镇化中积累起来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城市建设用地和空间利用粗放低效、一些特大城市的‘城市病’日趋严重,总体上来看,中国的城镇化迫切需要转型发展”。为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建设的水平,提高城镇化质量,切实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是未来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近些年来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数量迅速增加,但其规模却普遍偏小。“一般来说,建制镇平均非农人口大多在1 000—6 000人,有的常住人口不足千人,仅相当于内地一个村。城镇人口过少,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动力,产业规划难以展开,城镇功能无法正常发挥,部分城镇出现萎缩萧条的景象。”[18]另外,城乡居民收入比差距是反映城镇化质量的一个负向指标,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城乡协调程度越低,城镇化质量也就越低。

关键性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民族地区大多自然条件差,多种地貌形态并存,城市化建设的条件相对艰苦,成本也相对较高。再加上经济基础薄弱,开发较晚等方面的因素,城镇化建设的难度大、水平低,目前仍处于初步开发阶段”[19],很多地方的少数民族城镇化率明显落后于汉族地区等现象,都是未来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亟须改进的地方。

(二)城镇生态环境恶化

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尤其是生态环境方面,是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城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在局部地区,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比如,城市或城镇周围的农村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较为快速,道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随着城镇化的郊区模式向边缘农村地区的蔓延,乡村一些传统的农耕文化也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逐渐消失,乡村社会中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性的破坏。

此外,产业结构中的重工业化特点,也带来了一些城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大幅降低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优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布局,加强工业制造业,做优旅游服务业。”[20]但需要注意的是,民族地区是我国的生态功能区,国家22个限制开发区域,就有19个在民族地区。所以,为加快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大力引进石油、煤炭、矿产资源等原燃材料工业,资源利用率较低,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表面看来,这样的发展方式,可以带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但这却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这样的发展明显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质,更不利于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困难

从提高城市质量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及社会融合。然而,对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来说,他们与城市主流社会之间依然存在着诸多区隔。“根据访谈可知,当前多数广东城市居民对少数民族群众进入城市表示理解和欢迎,但在日常生活中仍存在着阻碍城市居民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关系潜在的制度性因素或文化因素。”[21]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流动人口已经接近3 000万,其中绝大多数人口流向东部发达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社会中生活,不仅面临着城乡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各种城市适应问题,还要克服民族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就业和文化适应问题。与汉族流动人口相比,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职业、社会交往、心理等方面的社会融入程度更低,这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市民化进程[22]

在此方面,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出台了防止城市群体疏离、家庭和邻里改革计划、新未来计划、社区发展合作计划等具体措施。我国也于2011年开展了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但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还有很多的空白点亟须填补。为此,政府需要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少数民族地区流动人口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中的各种保障,即让处于边缘地位的社群得到主流社会的接纳与包容,提供给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价值”和“意义”的生活方式。同时,通过各种宣传及其技术培训,比如职业技能培训、公益岗位开发以及必要的就业援助措施等,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融入度,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快融入城市,保障全体公民的平等权利。

(四)缺乏民族特色的城镇发展规划

近些年来,中国的城市建设与规划、城市形态以及城市面貌日渐趋同,出现了所谓千篇一律的社会现象。很多民族地区的城镇地区,传统特色的城市景观不断丧失,同质化问题变得日益严重。“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来散落的居住方式,逐渐被集中起来的城镇生活所取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会更加频繁,民族融合的速度会加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民族特色会被淡化,并逐渐消失。”[23]大量的富有民族艺术气息的古建筑已经被拆毁,取而代之的是模仿发达地区的所谓现代建筑,许多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随之消失。

例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共有26个民族,是第二大藏区,具有四川特有的民族气息,且文化内涵丰富多彩,但由于本身语言无文字的局限,使其传承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出现被忽略的状态,这就使得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特色无法发挥与运用,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障碍。民族地区虽然有其自身的文化优势,但却难以传承,现代化气息非常薄弱。然而,如果能够将其民族特色文化和城镇化建设进行有效结合,则会成为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催化剂。延边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浓郁的民俗民风,延边已成为一个时尚的旅游目的地,游客数量逐年上升,旅游收入也成倍增长。2013年,延边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 167.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2.8亿元。”[24]

所以,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城镇规划如何与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链条,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不断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链条,充分运用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的重要一环。

三、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几个方面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朱维群在2014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既面临与内地相同的任务,又面临许多特殊的问题和矛盾,因此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尊重规律,因地制宜。纵观2013—2014年度,学者们对于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开发、产业规划、经济发展方式、原生态文化、文化实践与城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探讨。

(一)旅游开发与城镇化建设

近些年来,旅游开发逐渐成为民族地区进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将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二者之间的融合性发展。

有学者指出,“一方面,城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产业体系作支撑,旅游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产业之一,能够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能够为旅游活动广泛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社会环境,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步伐。”[25]然而,也要注意二者在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诸多问题。比如,旅游开发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就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握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与各种项目之间的有机结合,综合考虑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两大系统之间的平衡与协调。通过旅游开发和城镇化建设之间的互动、融合,既要改善民族地区居民的经济条件和生活状况,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同时也要引导智力、技术、资本等生产性要素大量积聚,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和城镇化建设的融合性发展。当然,在促进旅游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过程中,还要严格确立政府的主导性地位,切实加强宏观调控力度。

(二)产业规划与城镇化建设

从城镇化的发展及其内涵来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这就牵涉要构建一个适合于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问题。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新型城镇化就是既要鼓励和支持异地转移就业,更要着眼于积极发展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注重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的协调推进”[26]。如此,才能真正呈现城镇化所带来的各种益处。

在中国社会中,亿万农民工离开家乡进城务工,引发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春节一票难求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有人就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牧区富余劳动力。比如,“在云南边疆小山村,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每月可以拿到两三千元的工资,农忙时节可以干农活,村里基本没有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对此,青海省海北藏区自治州州委书记尼玛卓玛也深有感触:“不是说农牧民住到城里来,就是实现了城镇化,而是要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统筹协调,让农牧民在城里住得下、有发展、可提升。”据其介绍,“海北州在城镇化推进进程中,以城镇化带动农牧业产业化,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以西海镇、州属四县县城为重点,培育了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吸纳人口多、特色鲜明的城镇。”[27]有效促进了产业的结构性条件,实现了城镇化建设的适应性发展。

(三)经济发展方式与城镇化建设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城镇化建设是一种影响深远、且很持久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它包含经济、社会、文化、地理、空间等方面的全方位变化,是一个动态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双向结果。所以,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谓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就是要在空间结构上必须经历城镇化,在产业结构上必须经历工业化,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相关研究表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步于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28]新时期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互动,如此才能努力走出一条顺应时代要求、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四)原生态文化与城镇化建设

原生态文化建设,关系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不免受到一些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城市当中,更是很难找到原生态文化。相对来说,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化率还不是很高,受到的现代化影响还很有限。所以,原生态文化必须得以存留。城镇化背景下,原生态文化主要分布在边疆民族地区,这使得对边疆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的研究具有若干重大意义。

比如,边疆地区的原生态文化,“有利于寻找繁荣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新道路;有利于发现减少文化多样性流失的新途径;有利于制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措施;有利于探索减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新方式”[29]。尽管如此,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这些地区的原生态文化也免不了受城镇化建设的诸多影响。具体表现在:城镇化对边疆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存在的原生环境产生了影响,比如,城市面貌发生了改变;城镇化建设给边疆民族地区带来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建设还可能使得边疆民族地区原生态的民风、民俗发生变化;城镇化过程还可能引发边疆民族地区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变化。这些都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五)文化实践与城镇化建设

相对于以往的城镇化建设来说,提高城镇化质量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从文化实践的观点来看,城镇化建设是人类居住空间的文化实践,还可能引发社会文化的变迁与发展。因此,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应该充分考虑文化发展对于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因为,民族地区的城镇化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发展,文化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催化剂和软实力。只有尊重这样的软文化,才可以在城镇化建设中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在此背景下,建设民族特色城镇,就是城镇化背景下带动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民族文化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民族文化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变化。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新型城镇化道路为发展民族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首先,新型城镇化要带动民族生态环境文化发展;其次,新型城镇化要带动民族生产生活文化发展;再者,新型城镇化要带动民族风俗习惯文化发展;最后,新型城镇化要带动民族价值观念文化发展。从文化实践来看城镇化,能够综合考虑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人的需求以及文化的发展,改变以往单纯从经济方面进行城镇化的诸多弊端,从而发展出新的城镇化模式。”[30]这就是文化实践与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也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的一个方面。

四、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探讨

上述研究表明,虽然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这些挑战如果不被重视,就会阻碍民族地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会阻碍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总体实现。对此,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特色、合理规划与开发资源、走有民族特色的城镇化建设道路。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居住空间等因素的诸多影响,民族地区大都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基础薄弱。另外,很多地方更是开发较晚,同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悬殊。所以,仅靠民族地区自身的努力,很难实现城镇化建设,更无从谈及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快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首先需要国家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与引导。国家要加大财政投入,帮助民族地区做好基础性的设施建设,比如公共场所及其空间的建构。要通过产业上的政策倾斜,促进各类行业发展,享受政策倾斜带来的实际好处。比如,“政府各部门应按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新增农业补贴向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抓紧研究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实现形式和相关法律制度、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家庭农场、加大家庭农场经营者培训力度等要求,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从土地、财政、税收、金融、保险、项目、设施等方面给与政策倾斜,加大扶持力度,以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31]

另外,要注重培育民族地区的产业链条培育,帮助民族地区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除此之外,有研究还指出了更为具体的措施。比如针对恩施州的情况,有学者提出,“鉴于恩施州的发展状况,应该进一步改善教堂、通信条件,增加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完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水电气、公共教堂、网络建设,切实改善人们的居住生活环境,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大惠农政策落实力度。”[32]体现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在促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发挥自身优势与特色

城镇化建设的繁荣和发展,依赖于主导产业的支撑和相关产业的带动。我国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同样需要以各产业的发展为动力源泉。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促使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要加快对传统工业的不断改造,优化工业结构,提升工业竞争力与实力;要立足于民族地区的各种优势,培植主导性产业,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和特色。此外,民族地区的发展,还需要注重现代科技的应用。在加强对传统产业技术进行改造的基础上,重点将发展放在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环保型产业,逐步淘汰技术水平低、消耗大、污染重的产业。

从全国各省区的产业比较优势系数上来看,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地民族地区的工业处于劣势,但服务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优势却很明显。因为,“各民族独具特色的建筑、服饰、民族餐饮和民族手工业等传统产业,不仅具有独特的现代经济价值,也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部门。为此,政府要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对民族特色产业在政策、立法、资金方面给予倾斜和扶持,逐渐形成‘特色产业驱动型’的城镇化模式”[33]。所以,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需要发挥其特色经济,才能够为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保持民族地区市场活力的根基,也是其发展的条件及其丰富资源。

(三)合理规划与开发

合理规划与开发资源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特别需要注重的方面。资源开发的不合理状态,将会成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损失。例如,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将会导致森林植被的大量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矿产资源一旦开发不合理,也会对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阻碍。

从土地及其居住空间来看,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僻,以山区或半山区居多,可用于小城镇建设的土地尤为有限。在此状况下,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不但需要做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验证其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在开发过程中注重城镇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更是需要采取禁止开发的策略。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可用于开发的土地是非常有限的,耕地资源尤为宝贵。所以,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合理规划、合理开发”的发展理念,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促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注重保护,走特色城镇化道路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灵魂所在。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原来散落的居住方式可能会被集中的城镇生活所取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会更加频繁,民族融合的速度会加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民族特色会被淡化,并逐渐消失。传统的歌舞和民间艺术可能会变成一种舞台艺术,现实中浓烈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不复存在,逐渐成为现代化艺术作品”[34]。为此,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既要注意保护当地的民族文化,防止其被破坏,同时也要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民族文化的特色,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道路。

中国社会中的民族地区有着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文化。充分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对于提升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还是支持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软实力。就此,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传承与保护好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如传统民居、建筑物、音乐舞蹈、绘画、语言文字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同时还要积极发扬与传承民族文化,充分保护和发挥民族文化的长处与优势,体现民族地区文化的特色。此外,我们还要充分运用浓郁的民族文化丰富城镇建设的文化内容,推进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及其质量的不断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