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镇化建设对山东东营湿地的影响

城镇化建设对山东东营湿地的影响

时间:2022-02-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以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城镇化进程中东营人口数量的变化、环境资源的变化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探讨城镇化对东营湿地的影响。东营作为黄河的入海口,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东营市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对东营的湿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可见,黄河三角洲湿地已被严重破坏,湿地保护刻不容缓。城镇化的发展影响着城市人口的变化和产业的发展,东营土地利用类型有着明显的改变。

◇宋 帅

北京理工大学 生命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但它也带来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以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城镇化进程中东营人口数量的变化、环境资源的变化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探讨城镇化对东营湿地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特征受到严重威胁,湖泊水面及湿地面积持续减少,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根据分析,我们建议东营未来从规划土地利用类型、统一调配水资源、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强化环保宣传和规划与政策法律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城镇化;东营湿地;影响

1.前言

湿地是具有特殊生态结构和功能属性的一类独特的生态系统,根据《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系指不管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根据这个定义,湿地资源应包括:近海和海岸湿地,河流,淡、咸水湖,泥炭地,苔原,沼泽,池塘,水库,拦河坝,鱼塘,盐田,水稻田,灌溉地等。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之一,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东营作为黄河的入海口,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城镇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其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东营市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对东营的湿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研究方法

2.1 采样地介绍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目前,已有4 238公顷湿地全部恢复。原湿地公园在东营市城郊一大片芦苇塘的基础上建设,建设区域有大面积的盐碱滩涂,具有翔实的盐碱地自然生态地貌和盐碱植物分布,地形起伏、高低错落,有利于结合地形组织生态园林景观和湿地绿化建设。公园规划东西长约2 700米,宽度从60米到390米不等,总面积约88.8公顷。

2.2 数据来源

数据来自2003—2013年江西省统计年鉴,我们已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

3.结果与讨论

3.1 城市人口的变化

城市居住人口数量的变化是一个城市发展壮大的重要表征之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减表征着城市城镇化的进程。据统计,全市常住人口为203.53万,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79.30万相比,共增加了24.23万,增长13.51%。黄河三角洲现有人口是1949年的2.5倍,工农业总产值是1949年的110倍。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湿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大量砍伐林木,开垦草场、沼泽,在草地上过度放牧,无限制地发水面和滩涂,过度捕捞海洋和淡水渔业资源,超计划利用水资源和湿地等,这些导致了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资源急剧衰减。

3.2 生物多样性

经调查鉴定,浅海湿地的浮游动植物及其变种中,浮游动物有79种,底栖动物有222种,鱼类有112种;滩涂湿地有栖硅藻10种,潮间带动物192种;内陆湿地有浮游植物291种,高等植物301种,浮游动物221种,底栖动物69种,鱼类102种,湿地昆虫92种,两栖类动物6种,爬行类动物9种,鸟类199种,兽类23种。

内陆水域天然鱼类的渔获量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了76%,浅海的带鱼小黄鱼、娜蝶类鱼等资源因过度捕捞而处于严重枯竭状态。过度采挖湿地药用植物已使多种名贵药用植物处于濒危状态。湿地植株矮化、生物量下降明显。20世纪50年代洲滩、河湖岸边的芦苇、荻群优势群丛在20世纪80年代仅分散于其他植物群丛中,植株矮小的苔草群丛反而遍地都是。城镇化使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造成生产与消费有机体的比例极不协调。城市内的高楼大厦代替了森林,水泥路面代替了草地、绿野,形成了“城市荒漠”,野生动物群在城市中消失,植物生长量比例失调,微生物的活动受到限制,生物多样性逐消失。

3.3 环境恶化

城镇化的快速扩张以及绿色公共设施的不足正在给黄河三角洲制造巨大的环境压力,环境污染以不同种类存在,大气污染、水污染是城市的主要污染。

城市中的生产、生活活动释放出大量废热以及SO2、COx、NOx等有害气体和各种气溶胶颗粒物,它们不仅造成了大气污染,还会改变局部气候。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排入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断增加(如图1所示),已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图1 东营工业废气排放量

城镇化和气候变化对水循环造成了严重影响,原有的透水区域(农田、森林、草地)不断被混凝土建筑物及沥青路面所取代,雨水的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流速增加,地表径流的侵蚀和搬运能力相应增加,这引起了受纳水体的面源污染。工业废水排放量也因城市工业得到快速发展而逐年增加(如图2所示),对水质产生了严重影响。

图2 东营工业废水排放量变化情况

黄河三角洲地处黄河下游,数十条河流由此入海。受上游和本地工业污水的影响,河流污染严重。小清河曾盛产银鱼和中华绒鳌蟹,因污染现已绝迹。河流水质污染已破坏了水生生物种群的组成,影响了群落结构和功能,重污染河段的大型无脊椎动物基本上已灭绝。浅海受到工业污水和油田石油污染,河口区底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浅海的总无机氮超标率较高,已出现富营养化,“赤潮”已发生了几次。

3.4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瓦解。近年来,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中小城镇的规模不断扩大。农田水利、公路和高速路、平原水库、油田开发等建设,给原始湿地生态系统以毁灭性破坏,原始植被和物种丧失。黄河三角洲沿岸为我国风暴潮多发区,近百年来发生风暴潮多次,海水向陆地入侵,内陆湿地生态系统被极度破坏,原生植被变为盐生植被,湿地生态系统发生演替。此外,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洪涝和干旱灾害、过度猎取野生动物等,都对湿地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可见,黄河三角洲湿地已被严重破坏,湿地保护刻不容缓。

4.结论与建议

4.1 规划土地利用类型

城镇化的发展影响着城市人口的变化和产业的发展,东营土地利用类型有着明显的改变。一方面,在保证农业耕地面积的前提下,其主要来源于一些难以被有效利用的滩涂和开垦的耕地,这对提高湿地的分洪蓄水能力、降低土地退化、保护湿地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有益处;另一方面,随着东营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开发强度的加大,居民用地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主要土地类型是耕地和林地,这对东营湿地保护发展及生态环境均造成了负面影响。

4.2 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东营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生物间彼此联系,错综复杂,相互依存和影响。黄河三角洲湿地开发要坚持可持续性、全局性、长远性、共同性、公平性和多样性的原则。黄河三角洲开发已被列入国家和山东省跨世纪工程,大规模开发将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更大破坏。因此,首先要尽快制定湿地开发利用规划,将其纳入黄河三角洲开发整体规划中去;二是合理开发利用湿地水资源,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节约用水,保证维护湿地的水量和水质;三是多样化开发利用各类湿地,避免开发利用的单一化;四是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其利用量应被控制在最适持续产量以内;五是以污染生态恢复为主,开发利用湖泊湿地;六是积极发展湿地生态旅游业,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七是大力开展黄河三角洲湿地科学研究,如湿地资源动态变化、人类活动对湿地资源与环境的影响、湿地生态环境评估和物种保护对策、湿地演替规律与系统生产力、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优化模式等研究。

4.3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东营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之间的协调仍面临着长期挑战。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应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步伐,加强运行维护管理,控制湖区地表径流和“五河”携带的城镇面源污染物,减轻城镇化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对产业、企业进行监控,实现产业链的有机结合,从而推进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通过优化整合促进污染项目集中布点治理、达标排放,从源头防治复合型的大气污染;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作用,加强农村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大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力推广有机肥的使用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减轻农业面源污染,防止化肥中的氮、磷通过径流流入湖体而造成污染,实现削减非点源污染的目的。

4.4 强化环境保护宣传

应通过教育宣传,提高广大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广大公民也是范围最广的监督群体。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宣传教育;积极组织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公益活动,鼓励各类人群举办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活动,进行全民宣传教育。可将规划与政策纳入法律法规,并成立相对应的监督机构,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监督管理机制。只有将规划与政策落实到实处,才能发挥其作用,才能实现对鄱阳湖生态环境的保护。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新一轮城镇化的相关发展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多地也在积极制定并陆续推出城镇化发展规划,争取成为新型城镇化试点样本地区。然而目前新型城镇化的具体路径尚存争议,它不只是个造城过程,尤其会对生态环境建设产生重大影响,故需要对此进行顶层设计,以统一认识。根据分析,建议东营未来从规划土地利用类型、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强化环保宣传和规划与政策法律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为湿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区的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赵魁义,刘兴土.湿地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中国湿地研究[C].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7.

[2]徐海珠,陈奇.湿地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J].环境导报,1999,5(42)43.

[3]穆从如,杨林生,王景华,等.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及其保护应用[J].生态学报,2000,11(1):123-126.

[4]郑北鹰.我们不能没有湿地[N].光明日报,2001-01-06.

[5]田家怡,贾文泽,窦洪云,等.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研究[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6]YAN D,SCHNEIDER U A,SCHMID E,etal.Interactions Between land use change,regional development,and climate Change in the Poyang Lake district from 1985 to 2035[J].Age cultural Systems,2013,119(7):10-21.

[7]黄宗国.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

[8]赵魁义,郑营凤,易富科,等.中国湿地研究[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07-35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