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东省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省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滞后于市场经济要求。现有农技推广体系出现问题,影响科技推广和服务职能的发挥。随着农业进程加快,农业已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进入到产业升级和深层发展阶段,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山东省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影响因素分析_农技推广体制改革研究

二、山东省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影响因素分析

(一)内部因素

1.收入增长缓慢,资金短缺制约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有效需求。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我省农技推广发展的一大难题。

2.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限制农技推广。农民是科技应用主体,其对新技术采用,一般要经过认识、评价和采用几个阶段,其科技文化素质,直接决定农业科技利用情况,农民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能力大小与文化素质高低呈正相关。

3.担心新技术应用风险。农业生产是农民生活保障主要来源,一旦采用新技术失败,基本生活就会受到影响。农民既迫切需要掌握农业新技术,又担心采用新技术带来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风险。因此,谨小慎微,瞻前顾后,在新技术采用上,以安全第一为准则

4.农业科技传播设施落后,传播渠道不畅,质量不高。农村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新技术信息不能及时推广,同时农民对新技术的要求,也不能及时反馈,造成沟通困难。

5.缺乏充足、有效的科技服务资源。农技推广资源缺乏主要表现在第一线农技人员少,而且技术水平低。

(二)外部因素

1.政府农技推广模式运行机制与市场要求不相适应。政府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滞后于市场经济要求。第一,限制农户作为市场主体自主选择农业技术,农户难以发挥应用科技的主动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造成推广效率低下。第二,由于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推广人员推广结果与利益不挂钩,使推广人员不注重推广效果,往往敷衍应付。第三,农技推广基础设施差、手段落后。第四,推广技术范围无所不包,既包括企业和私人不愿参与的公益性农业技术,也包括企业和私人愿意参与和知识产权容易得到保护的技术,导致政府与企业等组织竞相推广经济效益高的技术,而社会效益大、经济效益低的公益性技术,却推广不足。

2.农业科研机构设置分散,管理混乱。农业科研机构过于分散,设置重复。农业科研体系机构设置庞杂,结构松散,导致科研经费分散使用。省、市、区、同一地区不同科研单位研究项目设置雷同、研究内容重复,科研经费大量浪费,科技资源难以优化配置。

农技推广体系间缺乏横向联合,难以发挥整体效益。农技推广需要职能部门相互配合,才能形成合力。我国农业科技专业推广机构分散设置,相对独立,彼此之间自成体系,分属于不同部门,交易费用高,缺乏有效协调、整合,部门利益冲突严重,难以发挥整体优势。

3.农业科研系统人员过于庞大,负担沉重。我国拥有一个庞大的农业科研系统,人员过多及经费短缺是我省农业科研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4.农业研究体系以政府公共部门为主,私人部门发展不足。以研究所为主,农业院校参与不足,我省农业科研活动绝大部分由省级农科院和地区级农科所承担,农业院校研究人员参与较少。农业院校人力资源利用率低。

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农技推广体系在推广新技术和新品种、防治病虫害、保障农产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有农技推广体系出现问题,影响科技推广和服务职能的发挥。随着农业进程加快,农业已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进入到产业升级和深层发展阶段,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