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舆情监督对新型城镇化的积极影响

网络舆情监督对新型城镇化的积极影响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网络舆情监督可以激发人们的主体意识,使人们积极地参与到新型城镇化的监督中来。
网络舆情监督对新型城镇化的积极影响_适应城镇化发展的网络舆情管理创新研究

一、网络舆情监督规范新型城镇化中的政府行为

新型城镇化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政府是决定新型城镇化成败的关键所在。网络舆情监督加强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提高了公众的参政水平和参政意识,提升了政府良好的公信形象。

1.网络舆情监督可以有效地扼制行政权力的滥用

网络舆情监督可以有效地制约行政权力,更好地维护社会正义。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广泛而又有效的监督手段,可以将公共权力置于更为透明公开的监督下运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因为参与监督的人可以是网络中的每一个个体,这是任何监督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众所周知,城镇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农村变成城市、农民身份变为市民身份,其中存在着众多的寻租空间,导致政府权力滥用,其背后恰恰就是行政权力的隐蔽性、不公开性。网络舆情监督则依托网络的开放性和群众的力量,让公众参与到监督过程中,形成了对行政权最有效、最直接、最便捷的制约手段。2014年10月10日,一段题为“鄱阳城管暴力执法 围攻殴打妇女”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引发网友热议。爆料者将视频上传后,还附上了一段文字说明,将爆料人的花店老板身份交代清楚,并对城管在执法过程中对其夫妇二人拳脚相加的行为进行文字描述,引发网民大量关注。江西城管殴打花店夫妇事件在视频网站爆料后,引起网络媒体关注。10月11日,人民网率先介入事件报道,发布新闻报道《网曝江西鄱阳县城管暴力执法 围殴花店夫妇》,就网友爆料“殴打”一事向鄱阳县城管部门进行求证,并对事件目击者进行采访,使得事件更加真实。同时在新闻报道中对官方表态进行较为显著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为官方舆论引导提供了帮助。人民网的这则新闻稿短时间内被新浪网易等门户网站转发,并吸引了相当一部分网友的关注。主流政府网站跟进报道、网络媒体大量转发使得事件扩散为全国性舆情事件,在此背景下,当地城管部门理应做出更为有效的危机处置,以此来化解危机。10月12日,新华网对城管围殴花店夫妇进行报道,网易新闻对其进行转发,冠以标题“网曝十余城管围殴花店夫妇 官方回应:基本属实”,并对这则新闻进行重点推荐,从而吸引大量网友进行新闻跟帖。截至10月15日20时,这则新闻共有14万网友参与讨论,相关新闻跟帖近2万条,彰显出城管暴力执法话题的高舆情热度。面对汹涌的网络舆情,政府部门没有选择护短和逃避。10月11日,鄱阳县城管副大队长兼办公室主任李姓负责人表示,网上视频反映的内容属实。该负责人承认“在执法过程中出现了不文明行为”,并表示,已经准备对打人的城管队员进行处分,但至于怎样处分,还不方便透露,要报局里领导批准才能公布。10月13日,鄱阳县官方公布处理结果:停止邓某、方某等4人的职务,对其进行调查,并要求城管局加强作风建设,真正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通过网络舆情监督,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滥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其在滥用权力的时候会思考是不是会被网络曝光。

2.网络舆情监督提高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赖于社会成员对普遍性的行为规范和网络的认可而赋予的信任,并由此形成的社会秩序。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公信力须臾不可离开,由于新型城镇化涉及面广、利益纠葛复杂,如果政府公信力不足,就极有可能陷入“塔西佗陷阱”,使得新型城镇化的各项政策举措在萌芽时就被扼杀,最终导致新型城镇化战略功亏一篑。所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意义重大。政府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其公信力程度通过政府履行其职责的一切行为反映出来,因此,政府公信力程度实际上是公众对政府履行其职责情况的评价。网络舆情监督的存在,使得政府主动或被动地实行政务公开,公开政府的行为,可以有效地制止腐败的发生,减少政府暗箱操作的空间,把政府的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真正做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公众的监督和提议,政府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地修正相关的行为和政策,这样就能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进而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形象。自2012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先后选派千名机关干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帮助其寻找脱贫致富的办法。他们通过上电视做宣传等“抛头露面”的方式获得社会各界帮助。据悉,通过“电视推销”的方式,70多名第一书记拉来2000多万元的投资,帮助地方搞建设、谋发展,当地民众称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儿。当地网友表示:“给钱给物,不如有个好支部!”并寄希望于书记们“既要能上电视求帮助解决‘燃眉之急’,更要把村党支部建设成推动持续发展的坚强堡垒”。网络上广西“第一书记”受到热捧,以“广西第一书记”为关键词的百度相关新闻多达19.9万篇,传统媒体、自媒体对此新闻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关注和热度。针对干部下派到村任“第一书记”扶贫帮困的举措,大众媒体和民众推崇与赞赏有加,说明只有实实在在为民做了实事,想民众之疾苦,急群众之所急,才是领导干部最需要的担当,才是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公仆”。而依靠网络舆情平台,“第一书记”的事迹得以在更大范围内广播,形成了全民支持、理解的风潮,增加了网友对于党和政府的信心,也让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们意识到,面对群众的无限期许,推动基层工作建设,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千米”成果,正是落实责任担当的根本所在。只有在“实”上着力,在行动上稳打稳扎,全面改进作风,才能见到实效,才会提升政府公信力。

3.网络舆情监督提高公众参与新型城镇化的意识

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将世界联系成一个整体,网络信息四通八达,网络也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渠道。更重要的是,利用网络,群众参与重大事件决策的成本极其低下,群众可以随时随地对各种新型城镇化政策和措施进行评议,提出质疑。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网络舆情监督可以激发人们的主体意识,使人们积极地参与到新型城镇化的监督中来。网络舆情监督可以充分体现我国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民主权利的真实性,通过对政府,特别是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提高公众参政的水平、参政的热情,尤其是使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增强,同时也促使政府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切实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现在不少地方政府都开通了微博、微信账号,及时与网友交流,同时,有些地方还搭建了自己的网络参政平台,如苏州市政府就开辟了“寒山闻钟”论坛,吸纳市民的参与,打造“24小时不下班的服务型政府”。

4.网络舆情监督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网络舆情监督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利于执政为民形象的塑造,树立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提高政府的权威和威信。权威是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重要资源。政府的权威意味着政府有能力使被管理者服从其意志,但是政府权威存在的基础是人们对政府合法性的认可和对法律的服从。良好的政府形象可以凝聚、团结民众,提高行政执行力。行政执行力就是指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以强制力为后盾,贯彻执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法律法令以及上级指示、决定、决议和命令,从而实现战略目标和任务的能力。因此,政府要想树立并维持其权威,必须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在民众中塑造良好的形象,取得人民的认可,这样才能确保其权力的行使,营造一个良好的施政环境。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地震,中国启动撤侨。在4月25日震灾当天,我国政务微博可以说是反应敏捷。“中国地震台网速报”“中国国际救援队”、民政部官微“民政微语”、商务部官微“商务微新闻”、公安部官微“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等认证微博相继迅速发布最新信息和应对举措。“西藏发布”“四川发布”“拉萨发布”等震灾邻近地区的政务微博,则密集地更新着受灾情况,有效填补了灾后瞬间膨胀的网络信息真空,避免了更多谣言滋生。但震后48小时内,一条未知作者、出处的微信,被许多人称为“持中国护照可免费乘坐航班”的微信,数日内在全国各地网友的微信朋友圈上“刷屏”。在网传“持中国护照可免费乘坐航班”说法开始“滚雪球”式传播的同时,在加德满都的网友数次发微博亲身验证需要有当天的机票才能登机。在“免费乘坐”的网络谣言预设下,部分网民开始指责航空公司不应收费,但在官方回应之前,许多网民就已自发地反驳起上述观点。网络舆论场开始展现强劲的自净能力。网民呼吁同胞理性看待震后信息,不要轻易信谣、传谣,在传播没有出处、有煽动性的信息之前,应查询权威信息发布方。后经事实证明,我国在此次撤侨行动中表现是出色的,也得到了绝大多数网友的支持。某网站调查显示,63.5%网民直接为我国撤离滞留公民行动的“大国风范”点赞。可以说,在撤侨事件中,网络自净功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民在正反双方的对撞中,理解了政府的行为,并支持政府的行为,政府的形象在网络中得到了正面展现。

5.网络舆情监督有利于建立政府与公众沟通对话的平台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有一个政府和市民之间信息沟通对话的平台,以更好地监督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各种行为。而网络舆情监督是最广泛、最有效的手段。网络舆情监督改变了原有的单向性的传播沟通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互动对话式的双向甚至是多向沟通方式。在此平台上,公众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更广泛地聚集公众,对相关事件问题形成共鸣、达成共识,促使政府、公众、网络媒体形成合力,更好地服务于公众,不断提高服务型政府的行政水平,扩大网络媒体的影响力。2008年,胡锦涛到人民网考察,现场与全国网民交流。从地方官员到中央最高领导,中国官员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这种新媒体,并将其作为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的官员利用互联网了解民意、汇集民智,从而更进一步推动执政能力提升、执政风格开放,加速中国建设民主政治进程。

二、网络舆情监督提高新型城镇化决策的民主性、科学

1.网络舆情监督是进行公共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新型城镇化的浪潮下,政府进行公共决策的水平和方式直接关系到城镇化的效果和质量。如何更为有效、科学、民主地进行公共决策变得尤为重要。网络舆情监督作为一种新型的监督方式,可以最广泛地聚集民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意见的表达、信息的共享,不受时空的局限,能够快速地传播,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这是其他舆论监督所无法做到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为进行公共决策提供最原始的、最能反映公众意愿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为公共决策的价值博弈、利弊权衡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网络世界是现实生活的镜像,网络民意是现实生活的观照”,公共决策评判应以人民满意度为可行性的标准。民意实际上是各种决策选择的第一道过滤器。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公共决策,才是正确的、科学的、合法的、有效的决策。应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监督在承载民意中的作用,通过民意的汇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取之于民、取信于民的公共决策。

2.网络舆情监督给进行公共决策提供丰富的信息

信息的丰富、完善以及信息的可靠性,是做出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普通的行政管理工作,更加增加了公共决策的难度。传统的信息收集方式受到部门利益、成本局限、体制的制约,造成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信息失真、不对称,很难达到城镇化要求的信息质量和数量。而网络舆情监督可以第一时间有效地提供有效、广泛、准确、完备的信息,更能与公众进行互动。通过网络舆论,了解公众的心声,了解民众最关心的问题,掌握足够的信息,能够更加切合实际地做出科学的公共决策。公众也可毫无顾忌和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此外,网络舆情监督可以使公众敢说话,说真话,不必有所顾忌,表达自己真实的意见和看法。政府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广泛发挥民众的力量,群策群力,共同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同时也使民众更加了解决策制定的依据和过程,让理性、民主的精神贯穿于整个公共决策的始终,充分体现决策于民、决策为民、决策利民的宗旨。

3.网络舆情监督营造良好的决策环境

良好的决策环境有赖于良好的制度体系,良好的制度体系离不开有效、合理的监督,网络舆情监督拓宽了公共领域的范围,给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添加了更为深刻而又广泛的内涵。哈贝马斯指出,所谓公共领域,“首先是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向所有公民开放这一点得到了保障”。可见,在哈贝马斯看来,公共领域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的,民意在这个领域中可以得到最充分的表达。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最好被描述为一个关于内容、观点,也就是意见的沟通网络;在那里,沟通被以一种特定方式加以过滤和综合,从而成为根据特定议题集束而成的公共意见或舆论。”哈贝马斯再次强调:“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抗衡。”公共领域是政府和民众之间的纽带,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起平等互助的关系。网络舆情监督拓宽了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使其增添了新的活力。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解,理想的传媒应该可以“提供开放的公共论坛,尊重弱势社群的发言空间,呈现多元化的报道,以彰显公共领域的精义及多元社会的理念”。

三、网络舆论监督推动科学决策

网络舆论监督考验政府如何化解外部压力,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将倒逼压力转化为政府内部改革动力。政府意识到必须顺应倒逼程序,重视网络民意,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在公共管理中把握舆论诉求并广泛汇集民智,从而做出正确的政策调整。猎杀候鸟事件中,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的应对值得借鉴。2012年纪录片《鸟之殇!千年鸟道上的大屠杀》引起网民高度关注,在网络舆论监督的倒逼作用下,政府认识到候鸟频遭猎杀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监管缺失。根据网络民意表达的聚焦点,结合官员问责等制度,政府首先对自身权力运行的偏差行为进行了修正,给公众一个初步回应:国家林业局紧急查处湖南罗霄山脉等地的猎杀违法行为。政府将深入实质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紧紧围绕公众的政治诉求,进行主动回应、收集舆情与调整政策,督促各地方迅速部署整顿。政府认识到短期的运动式打击行动只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确保候鸟迁徙的安全的阶段性工作。而从长远来看,一方面需要长期保持强大的宣传力度,从思想源头上杜绝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部门联动、地区协作,成立联合应急行动组织,遇突发事件立即行动。在倒逼机制的持续作用下,湖南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出要加大对候鸟的法律保护,陆续投入100万元建立10个候鸟保护站。最终倒逼政府进行创新管理,进行科学决策,将保护候鸟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主动与民间加强协作以建立多元化的环保网络,在立法、管理机制、宣传教育等方面建立保护候鸟的长效机制。而对环境的维护同样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网络舆情有效地通过舆论监督促进政府决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了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