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国内外对知识管理及知识管理在图书馆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已有不少研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知识及知识管理体系理论进行了综述,然后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现状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应用进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发展趋势作了展望。知识管理和数字图书馆的引入给图书馆建设和未来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因而非常值得深入研究。

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刘 萍 陈姝婷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2)

【摘要】在知识社会的大环境下,作为传统信息与知识集散地和传播源之一的图书馆有必要在新环境下将知识管理运用到现代图书馆建设与管理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图书馆正在经历从文献收藏部门到信息管理部门再到知识管理部门的转变。将知识管理引入到图书馆建设,将有可能为我国图书馆建设带来创新型发展和新的机遇。目前国内外对知识管理及知识管理在图书馆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已有不少研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知识及知识管理体系理论进行了综述,然后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现状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应用进行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知识 知识管理 图书馆 知识创新 数字图书馆

Review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Library Development

Liu Ping, Chen Shut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Wuhan,P.R.China,430072

【Abstract】In this era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knowledge has been recogniz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in economy develop-ment.Knowledge Management,as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rea,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researchers in academia and industry.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knowledge society,it becomes critical for libraries to focus on knowledge creation,management and sharing instead of data organization and information access.A review is provided of significant past and emerg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activities,and future trend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digital libraries a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knowledge knowledge management library knowledge creation digital library

1 前 言

自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与知识社会。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它的重要性超过了常规资源中的物质与资本,成为当代知识经济中的一种核心资源。可以说谁掌握了最新的知识,更多的知识,谁发明和创造了更新的知识,谁生产了包含更多知识的使用价值,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地位(1)。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与各种挑战,人们已从过去仅仅对信息的管理转向对更深层次知识的管理与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高校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并开始付诸实践,作为传统信息与知识集散地和传播源之一的图书馆界更是意识到将知识管理运用到现代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知识管理和数字图书馆的引入给图书馆建设和未来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因而非常值得深入研究(2)

2 知识及其特性

2.1 知识的定义与分类

在理解知识管理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知识的概念与定义。根据韦伯斯特(Webster)词典的定义,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在我们的学习与工作中,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是一组紧密相关的概念,许多关于知识管理的文献中称它们为知识层次(Knowledge Hierarchy or Knowledge Pyramids),如图1所示。其中,数据是指未经处理的数字、词语、声音、图像等,它们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信息是指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知识是指有应用潜力的信息(有用的信息);智慧则建立在“数据—信息—知识”之上,是一种主要以已有的知识存量为基础的更高层次的

img50

图1 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关系图

知识创造活动。智慧是一种洞悉事物核心本质的才能(3)。广义地来说,知识是人类积累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

Polyani在1962年提出可将知识分为两大类,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4)。所谓显性知识,就是指可以通过书面和系统化的语言表达出来的知识,它们可以通过诸如数据、科学公式、说明书、手册等形式在组织中共享。所谓隐性知识,是指深藏于人的实践之中、尚未被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出的知识,它们难以模仿和表示,譬如技能、经验和直觉等。在没有知识携带者参与的情况下,这类知识很难被交流、理解和共享,而需要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和知识诱导活动才能够获得(见表1)。目前绝大多数知识管理系统主要关注显性知识,因为它易于保存和传播,但是有研究表明只有10%~20%的知识是能够用语言或者其他方式表达出来(5)(6),大部分的知识以隐性知识的方式存在。并且实质上隐性知识才是人类知识的内核和关键内容,显性知识只是为内核赋予了可以表达的外型。日本学者Nonaka曾在《创造知识的公司》中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了如下比较(7)(如图2所示):

表1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比较

img51

img52

图2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所占百分比

此外,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了有利于其经济分析,也对知识按内容进行了分类,分为如下四种(8):

(1)事实知识(know-what):记载事实的数据与信息;

(2)原理知识(know-why):记载自然和社会的原理与规律方面的理论;

(3)技能知识(know-how):指某类工作的实际技巧和经验;

(4)人力知识(know-who):指谁知道是什么,谁知道为什么和谁知道怎么做的信息。

显而易见,其中前两类知识——即事实知识和原理知识,是可表述出来的知识,也即我们前面所提的显性知识,而后两类知识——即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则难以用文字明确表述,亦即隐性知识。Collison和Parcell又增加了Know-when、Know-where:知道什么时间的时间节奏方面的知识、知道什么地点的空间知识,即做事的最佳场合的知识(9)

2.2 知识的特性

作为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与经验的积累,知识有其独特和固有的特性,理解知识的特性是利用知识创造价值的基础。知识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种(10):

(1)共享性:与其他物质资产不同,知识不具有独占性,与他人共享知识不但不会减少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反而会增加,这是与有形的物质资源如能源、材料等显著不同的特性。

(2)隐含性:体现作为客体的知识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之间的不可分割性。通俗地说,知识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知道和了解的事情。认知和理解必定是基于个人和主体的,因而也就具有难以捉摸、难以充分交流、难以与主体分割的性质,或者说知识总是基于某个个人的,正是这一点决定了知识的隐含性。

(3)增值性:指知识在生产、传播和使用过程中,有不断被丰富、被充实的可能性。

(4)资源性:与自然资源相比,知识资源不会损耗,具有再生性、复制成本低、优势递增、难以模仿的特点。

(5)波粒二相性:这是Verna Allee于1997年提出的一个形象的说法(11)。他从实体和过程的角度来分析知识的特性,将知识看成实体知识和过程知识的统一。其中,“粒”是指作为实体的知识,而“波”是指作为过程的知识,分别相当于波兰尼所提的“知识”和“识知”,或人们常说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知识的“波粒二相性”是矛盾的统一,是“知”与“识”的统一。

2.3 知识的转化

尽管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但它们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和永久的,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Nonaka和Takeuchi曾提出以下转化模式:群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融合(combination)、内化(internalization)(12),其具体解释如下:

(1)群化(socialization):指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通过知识共享在成员间获得和建立隐性知识的过程,其中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是观察、模仿和实践,而不是语言。

(2)外化(externalization):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隐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通过显性化概念和语言将隐性知识明确表达出来,其转换方法有比喻、类比、概念和模型等。这是知识创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3)融合(combination):指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组合。它是一个通过各种显性化语言或符号将各种相关显性概念组合、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通过对记录了显性知识(如数据、历史资料)的各种载体(如文档、会议记录、电话记录等)进行筛选、归类、整合、分析等,可以产生新的知识,并用显性化形式表达出来。这也是知识创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的整合与分析等可借助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来处理。

(4)内化(internalization):指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它是一个将显性知识抽象化的过程,通过归纳和提炼使显性知识被成员掌握、吸收和消化,并升华为成员自身的隐性知识。这个过程中知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以上这四种过程的交互运作也称为知识螺旋模式,即组织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持续不断地循环转换,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不断地转换与重组,从而实现知识的良性创造与循环过程(见图3)。

img53

图3 知识转化的四种模式

3 知识管理

3.1 知识管理的定义和学派

虽然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但在管理目的、管理对象、管理方式、管理核心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见表2)。“信息管理经历了文献管理、计算机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性情报管理,演进到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层,它同信息管理以往各阶段不一样,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信息与知识(除显性知识外还包括隐性知识)的共享,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13)从狭义上来说,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资源和信息的管理,包括对知识和信息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而从广义上来说,知识管理不仅应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而且还包括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是一种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

表2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区别

img54

由于知识管理的内涵非常广泛,所以很难有一个被大家公认的定义。目前国外对知识管理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从宏观上把知识管理看成是一个简单的价值提升过程,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种从组织的无形资产中创造价值的艺术”(14);“是对组织在知识配置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15);是促进知识运作的一种管理职能(16)。属于此类定义的还有: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17)

第二类定义注重知识管理的过程与细节,阐明了组织的价值是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提升的。知识管理是“努力让知识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在正确的主体身上发挥作用,从而提高员工和组织的绩效”(18);“为了完成共同的战略目标,获取、组织和分享员工知识的一种组织性活动”(19);“是一组发现、获取、存储、管理、开发、传播和使用知识的综合性活动(20);“从事于组织知识的生产、提取、存储、转移、转换、应用和保护,它同时也涉及环境和文化氛围的营造,以便于知识在其中的进化”(21);“一个管理各种知识的连续过程,以满足现在和将来出现的各种需要,确定和探索现有和获得的知识资产,开发新的机会”(22);“是一个系统地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目的是改善雇员对待特定问题的理解”(23)。Davenport强调知识管理不仅包括显性的、文档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存在于人的头脑内的隐性的、主观的知识(24)

Wiig指出知识管理主要涉及的四个方面:自上而下地监测、推动与知识有关的活动;创造和维护知识基础设施;更新组织和转化知识资产;使用知识以提高其价值。即有计划地、详尽地、慎重地对知识进行架构、更新以及应用,以将组织内部知识相关的效率以及知识资产的获利最大化的过程(25)

Sivan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知识行为(如组织、整理、储存、收集、共享、传播、利用等)来处理知识对象(如数据、信息、经验、评价、见解、智慧等)的艺术,可以用表3表示(26):

表3 知识管理与知识行为和知识对象的关系

img55

Frappaolo强调知识管理必须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27)。他指出知识管理应有四种功能:外部化、内部化、中介化和认知化。外部化是指从外部的仓库里获取知识,并按照分类的基本框架或分类学将知识组织起来;内部化是指从外部的仓库里提取知识,经过滤后找到与知识寻找者有关的知识;中介化是指对默认的知识进行中介代理,它将知识寻找者与最佳的知识源匹配起来;认知化则是经过前面三种功能交流过的知识的应用,也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

第三类定义则主要是针对知识管理系统(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KMS)而提出的。Alavi把KMS界定为“……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系统,用来支持和加强由知识生产、编码与转移所构成的KM过程”(28)。Hoffmann等也认为,KMS是一个涉及新知识的开发、既有知识的保护、传播与重组的组织过程,是一个组织、社会和技术子系统(29)。IBM公司提出,为撷取与公司营运及竞争者有关的信息与知识,将其统一整理储存在其他人可以取得的地方,并依照需求传递给所需人员。其目的在提升组织生产力、应变力、工作效能以及创新能力。

原安达信咨询公司也提出了一个经典的公式(30):KM=(P+ K)S。其中,P代表人,知识的承载者;K代表知识,广泛地说,指的是各种层次的资料、信息等;加号代表利用信息科技将知识与人连结起来;S代表共享,也就是说人、技术、知识、共享构成了知识管理的4个组成元素。

国内学者对知识管理的认识有几种。第一种是知识管理只是对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的管理。“有关知识的清点、评估、规划、学习、流通、整合、保护、创新活动,并将知识视同资产进行管理,凡是能有效增进知识资产的活动,均属知识管理的内容。”(31)另一种着重于知识是由人来创造的,也是由人来利用的。所以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信息与知识的共享,运用群体的智慧进行创新,以赢得竞争优势(32)

国内媒体则广泛认可这种定义:知识管理就是对一个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知识管理的目标就是力图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作出最好的决策(33)

尽管上述的国内外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侧重点对知识管理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对知识管理的一系列过程,知识的创造、传播、转化与利用是一致认可的。而知识的传播和转化是为了知识的利用。正如Davenport指出“知识管理真正的显著方面分为两个重要类别:知识的创造和知识的利用”(34)。而对于如何更好地利用知识,有3种方案(35):

第一种是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技术学派,这一学派侧重于显性知识,所以通过运用各种信息管理技术手段来对知识进行提取、挖掘、储存、传播和利用,如运用Internet和Intranet、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群件技术、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多维度分析技术、文档管理技术、联机分析处理技术、工作流和共享技术等。

第二种是以日本学者为代表的行为学派,这一学派侧重于隐性知识。因为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所以对人的管理是最为重要的。他们通过对个体能力的学习和组织管理方面的研究来达到提高个体技能和组织能力的目的。这样的研究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或商业管理的理论,强调个体能力的学习和管理或对组织学习的研究。

第三种是综合学派,既重视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又重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来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融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

3.2 知识管理的模式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知识管理模式,即编码战略模式和个人化战略模式(36)。编码战略是基于知识“对象”的战略,通常将隐性知识中可以表达出来的部分以显性化记录或编码的方式积累储存起来,通过把企业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文档或信息以某种逻辑方式加以有序化的组织,形成知识数据库,以便于企业员工查询和共享。而个人化战略模式更注重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从而便于员工间分享和传播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编码战略多出现于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企业依赖于大规模生产来创造最大的效益;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主要以系统化、文字化的资料、档案为主导,企业只要将所创造或获得的知识加以系统化的编码、储存、利用,即可维持本企业的运营和生产活动,并获得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例如安达信(Andersen Consulting)、安杨(Ernst&Young)等咨询公司是编码战略的实施者。若企业内存在着大量难以言喻或只能通过个人心智模式(mental models)认知的知识,就该采取“个性化战略”。我们知道,新知识大多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且往往不易予以系统化编码,产品创新多在这种知识管理战略中诞生,所以企业会着重以具有独创性的产品或服务来吸引顾客,以获得较好的绩效(37)。贝恩(Bain&Co.)、波士顿(Boston Consulting Group)和麦肯锡(McKinsey&Co.)等咨询公司则是个人化战略的实践者。

3.3 知识管理的模型

知识管理的模型应该具有三个要素:人、技术和组织。这里的组织是包括组织的知识(知识内容)和组织的流程(知识流程)。英特尔公司从知识循环的角度提出知识管理模型,将知识管理分成四个大的领域(38):

(1)知识创造:包括调查研究、集体讨论、战略规划、综合集成与分析等;

(2)知识的获取和构建:包括数据和知识数据库、索引、培训开发、文字报告、知识管理工具等;

(3)知识传播:包括互联网和内部网、教育和培训、电子邮件、出版物、互动学习等;

(4)知识应用:包括解决问题、战略规划、制定决策、实施规则和管理等。

知识管理模型除了上述的基于知识的管理模型(KBM)之外,还有基于知识管理工具的管理模型(KTBM),也就是解决“如何管理知识”的问题。Nonaka与Konno提出的“场”的模型是从企业组织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来促进知识创新的进程(39)。第三种是基于组织绩效的管理模型(OPKM),因为在企业中,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对知识的有效利用,涉及的是对知识如何影响组织的整体绩效、核心竞争力、持续竞争优势进行研究,即组织的功能、结构、领导、技术、人力资源等各因素如何与知识管理交互作用、协调发展。主要有Carayannis的组织知识网络模型(40),Wiig的三足鼎立模型(41)等。

3.4 知识管理主要技术

知识管理技术就是基于计算机的现代信息技术,其目的在于促进人们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知识。知识管理技术实质上是一个技术体系,包括的技术内容覆盖了知识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等知识循环的各个环节,是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图4)。这些技术结合起来形成整体的知识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知识管理服务(42)

img56

图4 繁多的知识管理技术(企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AMT)

按照知识位置及知识结构化程度两个维度所划分的四个象限将知识管理技术分为四种类型(43)(图5)。

图5 知识管理技术的知识特征矩阵分类法

象限I。该象限管理的是结构化的知识物件,比如是具有一致性结构的企业数据,或是能加以结构化的内容(如在咨询报告上配以关键词)。在这一象限的典型知识管理技术包括文档库、数据仓库系统、知识地图等,通常是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获取和存储文档。为了快速、有效定位知识内容,这些文档被赋予一些预定义的关键词或元数据等文档分类标准。

象限II。该象限所管理的是原本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知识,这些知识被加以结构化,通过专家黄页、专家技能库等技术使用户能够快速找到相关的领域专家以寻求帮助。

象限III。该象限管理的是非结构化的知识物件,这类知识通

常很难结构化,需要借助过滤及搜索技术获取。通过Intranet技术使企业重要的文档可以在内部网上被发布和浏览;利用协作过滤技术记录用户的浏览和搜索行为,当用户进行类似的搜索时,就能够基于用户行为的历史记录快速推荐给用户相关知识;利用搜索引擎技术可以通过全文搜索、上下文搜索、智能知识检索技术、自然语言查询等各种手段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其所需的知识等。

象限IV。该象限管理的是非结构化的个人知识,需要提供一定的手段帮助用户交流和共享这些知识。该类最常见的技术就是BBS,其提供员工知识交流的环境,使员工在非正式场合实现知识的共享。电子会议、E-mail等也都是该类的典型技术。

4 现代图书馆建设与知识管理

4.1 图书馆与知识管理

4.1.1 图书馆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知识管理是建立在利用信息资源基础上的。而图书馆固有的社会功能(44)包含了信息资源的利用。所以图书馆操作的整个过程就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并且有机的部分(45)。如果从个人层次的知识管理来看,每个人的成就取决于他所拥有的知识基础,而最主要的获得知识的方式是阅读。图书馆为每个人获取知识提供大量的信息。如果从组织层次的知识管理来看,图书馆就像是一个重要的数据库,存储并传播对员工来说重要的信息。从社会层次的知识管理来看,社会的存在离不开知识,而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为每一位公民提供了无限制的终身学习机会。

4.1.2 图书馆在知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在知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重藏轻用。重藏轻用的观念至今仍影响和制约着现代图书馆的管理,很多图书馆的藏书是以保存为主,把读者放在次要位置。这种重藏轻用的管理方式,使很多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得不到开发和利用。第二点是信息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采访、编目、验收、流通、阅览和咨询服务等环节手工操作和计算机操作并存,资源数字化、活动网络化还有待实施。第三点是重信息资源(显性)的管理,轻人力(智力)资源(隐性)的管理和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当然有助于信息资源的管理,但是却忽略了人(特别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价值。而在知识管理的模式中,人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技术只能作为手段,而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4.1.3 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读者对信息需求,不再是简单的文献查询,而是从信息单元转向知识单元,其需求更深化、更多样化,要求得到各种更直接、更准确的信息和知识。而图书馆单一的服务形式“内阅外借”已经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需要根据读者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浓缩、转换与创新等一系列的工作。因此,图书馆应彻底转变单一的传统服务观念,努力实现从“文献传递”向“知识传递”的转化(46)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馆藏形式多载体化,资源利用共享化。利用新兴数字化技术对传统图书馆中信息与知识进行采集、加工、组织与传播的数字图书馆也应运而生。图书馆必须利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提高文献组织和管理的质量,促进知识获取、知识发现、知识共享和知识的传播与利用。将数字图书馆与知识管理结合,是目前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与实践中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之一(47)

知识经济环境下信息服务机构的激增,特别是商业性咨询机构的兴起和冲击要求图书馆重视知识管理。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生产、传播和应用之上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而图书馆作为知识宝库,在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知识生态环境下,只有致力于将其组织的知识信息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竞争力和新价值的知识管理策略,才能提高图书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创新信息化的能力和水平,增加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找到自己新的社会地位(48)

4.2 图书馆知识管理概念、目标与内容

4.2.1 图书馆知识管理概念与涵义

知识管理这一概念是由企业管理界首先提出和研究的,图书馆知识管理与企业知识管理在目的、特性、关注点上都有所不同(见表4)。

表4  图书馆知识管理与企业知识管理的区别

img58

我国图书馆界学者不断探索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或含义。王均林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对其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收集、整理、存储和使用,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49)。而杨桂荣则提出,图书馆知识管理以“知识”和“信息”为纽带,在“工作”与“人”之间、“书本位”与“人本位”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找到一个共同的“触发点”和价值观,使图书馆领导和员工“各司其责、各尽所能(才能)”,从而对图书馆形象、图书馆目标和图书馆规章制度形成认同感,进而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并通过理智和情感的压力,自觉自动地、非外部强制地追求与图书馆群体保持一致,既讲究团队作用,又强调团体精神,以达到最大可能的互补增益(50)。归纳以上观点可见,图书馆知识管理既要对图书馆显性知识(馆藏书刊资料、数字化馆藏及网络信息资源等)进行全面综合管理,更要对隐性知识(员工头脑中存储的经验和智慧资源等)进行转化与发挥,其管理的重点逐渐从狭隘片面的文献资源管理转移到对信息资源、知识资本与智力资本管理并重的轨道上来,以达到知识创新、知识传播与知识利用的目的。柯平认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是对图书馆的知识资本进行管理。图书馆知识资本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服务结构的资本,包括读者群、服务模式、服务方法、服务质量;第二类是智力结构资本,是指图书馆的集体智慧、图书馆的领导、图书馆的团队知识结构等;第三类是基本结构资本,是指业务流程、发展规划、图书馆环境与文化等(51)。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和深加工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等显性知识,搜集和管理存在于员工、用户、合作伙伴和聘请专家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创造一种员工、用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的知识管理系统;从而在知识-员工、知识-用户、员工-用户之间建立一种交互、共享和个性化的交流机制,使得用户在需要的时间得到适用的知识;并且在必要的时候跟踪用户利用知识的过程以动态更新知识存储和知识提供(52)

4.2.2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内容与特征

目前国内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与内容主要有以下研究: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构建一个全方位开发、获取和应用知识来推进图书馆知识产业化的战略决策,并从知识的角度检测和评估图书馆的管理活动;二是利用知识最大限度地改进和完善图书馆业务活动与服务,增强图书馆的竞争能力;三是将图书馆创造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激发和增强图书馆员的学习热情、创新意识与能力,形成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53)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体内容应该是对图书馆学进行发展与创新和为知识创新服务。前者是吸收和借鉴信息学、情报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图书馆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与时俱进地进行发展和创新,而后者则是围绕知识创新调整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并不断完善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54)

盛小平、姜永常等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理论则更注重全方位的过程管理,他们提出的图书馆知识管理内容涵盖了从知识组织、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营销到知识创新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一系列知识管理主题,其中知识创新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是构建21世纪新型现代知识图书馆的核心(见表5)。他们认为,知识管理是建立在已经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和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之上的,其目的是提高整个组织的创新能力,新世纪的图书馆不仅应关注知识的组织和开发,而且应重视知识的需求和应用,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信息的功能和效益。在提出以上图书馆知识管理内容的基础上,盛小平还提出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特征,即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发展,重视知识创新,重视知识集成管理,重视效益模式的转变(55)。Tang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知识创新,信息技术只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一个工具(56)

表5 图书馆知识管理核心内容

img59

4.3 图书馆知识组织与服务

4.3.1 知识组织

虽然图书馆一直以来都在做着文献组织的工作,并产生了文献分类、文献的主题标引与内容揭示等技术,然而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种分类法和索引法对文献的处理不是组织知识而是组织信息。马文峰论述了信息组织和知识组织的重要区别(57)

(1)在组织对象上:信息组织的对象是零散的、无序的。它们之间缺乏关联和目的性。知识组织是对知识的本质以及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有序的揭示,从而组成结构优化的知识库,以便于知识的利用和创新。知识组织的对象也涉及信息、数据,但它是经过有序处理过的数据集合,不仅包括显性的被编码的数据的集合,而且还包含隐含在数据集合中的知识。

(2)在组织形式上:传统图书馆侧重于对文献的收集、存储、整理与传递,主要用不同种类的关系型数据库来提供信息的集合。如图书馆书目数据库、期刊论文数据库、自建特色数据库等。知识组织强调系统化地处理和利用信息和数据,发掘知识内涵,通过建立不同学科、行业的知识资源库和知识网络系统来提供有规律性的信息和有内在关联的信息链和知识链。

(3)在组织方式上:为了使无序信息有序化,图书馆侧重以元数据/MARC为著录格式,以传统的主题法、分类法等为主要描述语言来揭示信息的内容特征,依据信息的显著属性来处理及管理数据对象。其处理方式以排序、简单查询,聚合、更新、逻辑计算为主。知识组织则侧重以元数据/DC为描述格式,以基于XML(可扩展标记语言)结构的RDF(资源描述框架)体系为基础来组织管理数据对象。这种组织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基于内容,能够描述数据内容的组织和结构,实现非线性、联想型、智能化的知识组织;能够对异构数据对象内容进行整合,实现不同资源系统间的资源共享。知识组织的方式是智能的,它利用归纳、综合、比较、分类、联想、推理等人工智能机制,通过对异构数据库的底层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实现对知识的发现、处理与控制。

(4)在组织技术上:信息组织技术主要涉及关系数据库技术。虽然关系数据库在结构定义上有很强的限制,能够保证关系运算的准确性和检索的完备性。但它难以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分布在不同地点、不同环境的数据库由于自身存储格式的个别性,访问查询的有限性,数据库间的资源难以共享。知识组织主要利用面向对象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等技术。既可以实现对包括图形、图像和声音等多种数据类型的管理。又可以对信息源进行智能处理和知识抽取,发现数据间隐藏的依赖关系,并以法则、规则、科学定律、方程或概念网等特定方式表示抽取的知识。数据挖掘能够对有用的信息内容再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与挖掘,按知识的内容特性聚集并以特定的方式表示。这些知识能够用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信息管理、科学研究、过程控制以及其他方面。

4.3.2 知识服务

现代图书馆注重用知识管理理念指导图书馆服务。在服务对象、资源、方式、人员、空间/时间上都与传统图书馆有很大的差别(见表6)。图书馆走出原先受其结构限制的传统的文献物理查检与传递,而转向提供信息服务。如开展信息推送服务,将定题检索SDI(Selectiv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与网络服务结合起来,发展网络参考咨询服务,运用知识营销的理论与方法,充当“知识经纪人”的角色。知识服务还要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与创造之中,包括远程教育、网上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信息素质教育、读者知识结构设计与智力开发、个性化知识服务与创新教育、虚拟学院、虚拟读者俱乐部等。总而言之,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而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以创新的服务满足读者信息需求。在知识管理态势下,图书馆要考虑开展创新服务,如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基于内容的专业化垂直服务,还要开展以读者为中心的相关个性化信息服务,如分析读者类型、所需资料类型、读者问题、读者满意度等,以充分挖掘用户的有效资源为基本出发点,以求得图书馆与用户共同发展。

表6 传统图书馆与现代图书馆在服务上的变化

img60

知识信息咨询服务:知识信息咨询服务直接影响图书馆未来的社会地位及影响力(58)。图书馆员依托于丰富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咨询工具和无所不在的Internet,开展信息代理、中介服务、技术咨询、专题资料的搜集和跟踪服务。咨询馆员要根据馆藏特色和市场经济对信息的需求,与各级图书馆、科研机构、学术团体、金融、贸易等领域的咨询机构合作,扩大服务范围,提供人才、物资、市场、金融、法律等综合咨询服务。知识信息服务的核心是基于分析和基于内容的参考咨询服务。这种咨询服务强调专业化分工和对馆内外咨询资源的集成,重视咨询课题的类型分工、采用先进的分析技术与工具来提高咨询服务的分析性和智力内涵,解决用户所面临的问题。

知识信息导航服务:馆员应分析读者需求,协助用户在网上海量信息中识别、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图书馆员从原来的图书保管员进化为网络的导航员。由于经过了人工深度加工,学科导航提供的资源是网络资源的精粹部分。而搜索引擎通常没有进行过人工加工或者只是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加工,所以由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是精华与糟粕并存。除了建设经人工加工的学科导航外,丛敬军和阎辉还针对数字图书馆网页浏览时出现的迷航问题提出(半)自动知识信息导航方法(59)

知识信息评价:网上海量的信息使得用户很难去评价每个资源的价值。数字图书馆馆员不仅需要具备信息检索的能力,也需要具备分析评价资源的能力,为用户区分有价值和没有价值的资源。评价信息是否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的标准包括:信息的可信赖程度、信息的综合性、信息是否容易获取、获取信息的费用是否与目标吻合等(60)

4.3.3 知识创新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是知识创新。图书馆员利用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来使知识产品增值。图书馆员凭借自己独特的知识和能力对信息和知识进行深层次加工,向用户输出有独特价值的知识产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自身在社会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应用链条上的独特价值(61)。图书馆知识创新服务包括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和以读者为中心知识推送信息服务等。其中虚拟参考咨询系统是卓越的数字图书馆平台、丰富的知识资产和优秀的知识服务人员三者的有机结合(62)。而知识推送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系统根据读者的需求和兴趣将其关心的知识资产推送过去,是一种主动服务。为了使推送的知识满足用户的需要,系统必须了解目标读者和用户的知识需求,明确其学科、专业、方向、课题和主题词,然后据此建立读者管理库,将其与知识推送系统进行关联,并设定推送周期、推送数量。

4.4 语义网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语义网的出现吸引了大量研究人员和企业的重视。语义网有不同的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商务、数字图书馆、远程教育等。语义网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可以看成是一个现有的数字图书馆的延伸,或称为“语义数字图书馆”。在语义数字图书馆中将会大量地应用本体。本体原指哲学领域中的“事物的存在”,而知识本体在技术学科中的含义则是指术语学上的核心词汇、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和应用情境等。知识本体具有很强的语义特性,因此其有助于实现资源的语义互换。例如,利用知识本体可以实现对各种学科资源进行归类和分级;为教育资源间的关系和应用提供线索;实现知识跨领域、跨数据库间的语义互换等。语义网给数字化图书馆提供了超出传统图书馆服务的理论和技术,特别在解决以下三个问题方面提供了帮助(63)

(1)语义互操作问题:语义互操作性就是正确地解析数据。它不仅要求术语间的映射还要求内容分析。本体能够作为一个存储共享概念和词汇的集合,在这个集合内规范定义了使用的术语和它们的关系。

(2)通过代理来处理简单的日常工作:在图书馆的管理过程中,每天有很多步骤可以实现全(半)自动化。比如说分类、元数据收割和按已知的标准来进行质量评估。

(3)增强浏览、检索和过滤功能:语义网技术能够实现智能检索并按照用户的背景过滤不需要的内容。

有不少的学者研究了如何在数字图书馆中应用语义网技术。Parker等指出,图书馆应作为知识管理的中心,提供竞争情报服务,并阐述了语义网技术在实现上述目标时所起的作用(64)。Sure和Studer介绍了为数字图书馆服务的语义网技术XML、RDF、本体以及编辑本体的工具等。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发展离不开处理、分发、存储、检索和分析各种类型的数字信息。在数字图书馆里应用语义网技术的典型例子有用户界面和人机交互显示信息;允许大量收藏信息的可视化和信息导航;用户档案;个性化服务,包括基于个人的和基于有共同兴趣的团体(65)

Warren and Alsmeyer介绍了在数字图书馆中应用语义网技术的一个实例(66)。通过SEKT(http://www.sekt-project.com/)这个项目可以看到应用语义网技术如何帮助达到互操作的功能、描述对象目标和知识库、管理多媒体的集合以及改善用户界面和人机交互。Ferran等应用本体来实现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67),设计了一个基于本体的可浏览和检索个人系统。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一个是用户的档案,包括他的浏览历史和个人喜好,另一个就是从数字图书馆用户的浏览行为所收集的信息。

在数字图书馆的框架设计上,Ding提出基于分布式的数字图书馆语义元数据整合方案,以提高信息检索的性能(68)。Xing描述了通过开放网格服务体系(OGSA)和RDF来识别和检索有关自然灾害的信息和知识(69)。其中OGSA提供了一个共享分布的元数据的公共平台,而RDF推动了元数据的创造和交换。通过使用网格技术,在自然灾害领域的欧洲研究成果能够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安全而有效地共享。Papadakis介绍了基于网格技术的语义数字图书框架(70)。文章特别强调了为了开发信息所包含的语义需要用到开放的标准技术,例如RDF和OWL。

Hu设计了基于语义的知识发现原型系统(Bio-SbKDS)来挖掘数字图书馆生物医学文献中的隐含的联系(71)。在系统设计中利用了生物医学的本体,MeSH and UMLS被作为语义知识的基础。Stojanovic应用语义网技术来改进目前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下最常用的布尔检索,它从概念的层次来考虑用户的查询(72)。而且这种概念结构是从文本中自动得出来的。当然为了获得精确的检索结果,不仅需要用户的查询式的改变,也同时需要基于语义的文件索引。

4.5 图书馆馆员隐性知识的利用

虽然技术对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很重要的,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人,强调人的作用。在论述图书馆隐性知识的利用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图书馆内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如何转化的(73)

(1)隐性知识的社会化:图书馆员之间共享工作经验、技巧和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读者接受参考咨询、阅读辅导等图书馆服务时与馆员进行在线的或面对面的直接交流;馆员对读者进行文献检索培训;读者与读者之间在利用图书馆的过程中相互进行经验交流。这些都是图书馆中隐性知识社会化的体现。

(2)隐性知识的外化:馆员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的总结就是将隐性知识外化的表现;图书馆的专业资源导航,需要馆员、学科专家和读者的参与,他们之间交流的方式可以通过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其中正式交流也是隐性知识外化的表现。

(3)显性知识的综合:包括图书馆中常用的对显性知识的综合管理,如文献编目、分类以及书目信息服务等。

(4)显性知识的内化:即馆员在培训中学习和体会新知识,在工作中运用这些知识,显性知识逐渐内化为自己拥有的隐性知识。

可以看出在这四种知识转化过程中都离不开馆员的参与。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而不是“数据/信息就是力量”,因为过量的信息只能造成信息爆炸(74)。而图书馆员正是使信息增值的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找到信息是很容易的事,找到相关的信息也并不太困难,难的是如何针对用户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最合适/最值得信赖的数据源找到最有用的信息。所以说图书馆必须开发馆员的力量,而不仅仅是开发图书馆所拥有的信息资源。馆员必须从用户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处理大量的信息,而最终提供给用户的是能被迅速利用的对用户来说最有价值的信息(75)

在传统图书馆中评价其有效性的标准是流量。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是加大信息流量。然而知识管理的核心是质量而不是数量。我们关注知识的原因不是为了有更多的知识、更好的知识或更快的知识传递,而是为了创造价值。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图书馆需要减少流出信息的数量和速度,并考虑用户个人的特殊需求,使图书馆输出的信息更能满足每个用户的需求而不是为尽可能多的用户提供标准的答案(76)

图书馆员在现代图书馆中的作用不再是被动地保管文献,而应成为知识导航员(knowledge navigator),知识提供者(knowledge provider)、知识门户(knowledge gateway)、知识教师(knowledge teacher)、知识组织者(knowledge organizer)、知识创造者(knowledge creator)、知识合作者(knowledge partner),或者统称为知识管理员。图书馆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专业素养、信息技术知识、第二专业背景、概括组织能力以及对信息与知识有序化管理与驾驭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利用馆员的隐性知识,应在图书馆内部建立一个能促进学习、交流、积累、创造和应用知识的环境,使员工能发挥其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并积极投身于组织的知识创新、知识积累和知识服务等工作之中。可以说整个图书馆知识管理的过程也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于知识不断学习和应用的过程。

4.6 图书馆知识管理发展趋势

数字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包括:如何帮助人们更好地使用数字图书馆的内容,数字图书馆怎样帮助人们学习,如何利用数字图书馆进行人机合作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作(77)。具体来说,未来的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知识为对象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根据各学科发展的时代特征,系统、完整、及时地组织和加工处理知识信息内容。这需要各学科专家根据知识体系结构和知识发展脉络对基本信息进行梳理,确认新的知识点及其在相关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2)知识关联与聚类:随着数字图书馆所包容的知识内容越来越多,知识关联与聚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计算机自动标引、人工标引、人机结合标引的方法绘制一张脉络清晰的知识之网,从而使用户可以循着知识之网的清晰脉络找到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

(3)学科导航:预期通过对既定学科的核心网络信息资源定期进行自动数据收集、自动分类整理、自动全文内容概括等,加上用户、管理员对其不断地训练,使其能绘制出该学科领域的信息地图,显示该学科领域存在的研究课题和发展趋势。

(4)智能检索:将搜索引擎引入到数字图书馆之中既可丰富内容,又能解决数字图书馆的版权问题。除了关键词检索外,还应支持概念检索、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以及查找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用户群等。

(5)智能参考咨询:除了专家在线答疑外,建立并利用知识库自动答疑。

(6)个人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个人资料的建库、网上发布、数据库管理等技术服务。

(7)个人知识学习平台和科研协作研究平台:数字图书馆除了向单个的用户提供知识获取平台外,还应向科研组人员提供网上讨论的多媒体协作学习平台。

5 结束语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需要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来支撑。知识管理和数字图书馆的结合是图书馆发展所经历的必然阶段,也是图书馆得以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图书馆知识管理既要注重对所拥有的和能存取的显性知识的管理,又要注重开发馆员所特有的隐性知识,使他们以知识服务者的角色更多、更深层次地介入人们的学习与研究过程。图书馆的工作重心要从收集、处理、保存文献信息转移到知识创新和知识管理上来,使图书馆成为读者、专家、图书馆员交互的枢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中心、研究中心,以推动社会知识创新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魏江.知识特征和企业知识管理.科研管理,2000,21(3): 6~10

2.于捷,刘绍洋.面向知识管理的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情报科学,2004,22(3):311~314

3.Ackoff,R.L.Ackoff's Best:His Classic Writings on Management.John Wiley&Sons,1999

4.Polyani,M.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New York:Harper,1962

5.Holloway,P.How to Capture and Deploy Tacit Knowledge in Your Organization.in Braintrust January 2000.Scottsdale.http://www.knowledgeharvesting.org/presentations.htm(访问时间:2006/ 02/22)

6.Libsuite K.M..Knowledge Management.http://libsuite.com/know_management.htm(访问时间:2006/02/22)

7.Nonaka,I.,Takeuchi,H.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8.OECD,1997,DSTI/EAS/STP/NESTI(97)6,Progress Report on the“New S&T Indicators for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Activity,28-May-1997,Paris

9.Collison,C.,Parcell,G..Learning to Fly-Practical Lessons from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Knowledge Companies.Oxford:Capstone Publishing Limited,2001

10.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1.Allee,V.The knowledge evolution:Expanding organizational intelligence.Boston:Butterworth-Heinemann,1997

12.马家培.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中国改革报,1998-11-18

13.Sveiby,K.E.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dustries.in European Journal of Management,Special Issue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August 1996.http://www.sveiby.com/articles/KnowledgeOrganizationsAust.html(访问时间:2006/02/ 22)

14.Rosemann,M.and Chan,R.Structuring and Modeling Knowledge in the Context of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Hong Kong,China,June 2-3,2000

15.Schwabe,G.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Memory in a City Council.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1999,IEEE Comp Soc,Los Alamitos,CA,USA http://www.ifi.unizh.ch/im/imrg/fileadmin/publications/Understanding_and_Supporting_Knowledge_Management_and_Organizational_Memory_in_a_City_ Council.pdf(访问时间:2006/02/22)

16.Bassi,L.J.Harnessing the Power of Intellectual Capital.Training and Development,51(2),1997

17.Ives,W.et al.Knowledge Management:An Emerging Discipline with a Long History.Journal of Management,1998,1(4):269-274

18.Edwards,D.and Mahling,D.Towards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in the Legal Domain.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CM SIGGROUP conference on Supporting group work:the integration challenge,Phoenix.AZ USA,November 16-19,1997

19.Rademache,R.Applying Bloom's Taxonomy of Cognition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1999 ACM Conference,New Orleans,LA USA,April 8-10

20.Schultze,U.Investigating the Contradiction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FIP WG8.2 Joint Working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Current Issues and Future Changes.Helsinki,Finland,December 10-13,1998

21.Quitas,P.,Lafrere,P.,and Jones,G.Knowledge Management: A Strategic Agenda.Long Range Planning,Vol.30,No.3,1997: 833-845

22.Maise,E.Knowledge Management Takes Industry’s Center Stage.Computer Reseller News,No.776,1998

23.Davenport,T.H.,Prusak,L.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

24.Wiig,K..Knowledge Management:Where did it come from and where will it go?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1997(13):1-14

25.Sivan,Y.Y..Nine Keys to a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Boston: Harward University,2001

26.Frappaolo,C.Defining Knowledge Management:Four Basic Functions.Computerworld,1998,Vol.32.No.8,p80

27.Alavi,M.(1999)Chapter 2:Manag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In Framing the Domains of IT Management:Projecting the Future through the past(Eds.Zmud.R,W.)[R].,Pinnaflex Fducational Resources,Cincinnati.OH,pp.15-28

28.Hoffmann,M.,et al.A Design Process for Embedd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veryday Work.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CM SIGGROUP Conference on Supporting Group Work,Phoenix,AZ,USA,November 1999:14-17

29.Andersen A.Business Consulting.Zukai Knowledge Management,Japan:Toyo Keizai INC,1999

30.刘常勇.对于知识管理的基本认识.http://www.cme.org.tw/know(访问时间:2006/02/22)

31.乌家培.知识管理日趋重要.中国改革报,1999-08-04

32.左美云.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http://www.incatech.com.cn/consulting/forum/2001062511.htm(访问时间:2006/02/22)

33.李华伟,董小英,左美云.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34.Hansen,M.,Nohria,N.,and Tierney,T.What’s Your Strategy for Managing Knowledge?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77,No.2.,1999:106-116

35.谢洪明,刘常勇,李晓彤.知识管理战略、方法及其绩效研究.管理世界,2002(10)

36.英特尔的知识管理模型.http://www.kmcenter.org/Article-Show.asp?ArticleID=878(访问时间:2006/02/22)

37.Nonaka Ikjurio.The Concept of“Ba”: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0(3):40-54

38.Carayannis Elias.Fostering Synergies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rial and Organizational Cognition:The Rol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Technovation,1999,19(4):219-231

39.夏敬华.不同视角看知识管理技术.http://www.cko.com.cn/web/experts/xjh/20050119/67,1245,0.html(访问时间:2006/ 02/22)

40.Hahn,J.,&Subramani,M.R..A Framework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Issu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ory and Practice.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2000:302-312.

41.Yang,W.,Lynch,B.P.O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Role of the Library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In Proceedings of the 3rdChina-United States Library Conference,March 22-25,2005,China www.nlc.gov.cn/culc/cn/lwzj.htm(访问时间: 2006/02/22)

42.柯平.21世纪的图书馆员.图书馆建设,2004(1):5~9

43.刘锦山.知识管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http://www.edu.cn/20050720/3144188.shtml(访问时间:2006/02/22)

44.姜永常.再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及其实施策略.图书馆,2001(1):26~28,54

45.王均林.论图书馆知识管理.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7~10

46.杨桂荣,李瑞萍.略论21世纪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图书馆论坛,2000(3):3~5

47.柯平.知识资源论——关于知识资源管理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图书馆论坛,2004(6):58~63

48.章昌平.关于图书馆知识管理定义的探讨.http://www.kmcenter.org/BLOG/more.asp?name=rainydayren&id=4393(访问时间:2006/02/22)

49.景万福.试谈图书馆知识管理.山西高等学校学报(社科版),2001(7):98~99

50.刘茂生.图书馆知识管理管见.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4):91~92

51.盛小平.21世纪的图书馆知识管理.图书馆杂志,1999(8):29~32

52.Tang,S.H.Knowledge management in libraries.66th IFLA council and general conference,13-18,August 2000,Jerusalem http:// www.ifla.org/IV/ifla66/papers/057-110e.htm(访问时间:2006/ 02/22)

53.马文峰.基于知识组织理论之上的数字资源整合.情报资料工作,2003(1):26~28

54.邓湘琳,刘险峰.知识管理与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优化.情报探索,2002(4):24~25

55.丛敬军,阎辉.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信息导航技术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3):51~53

56.信息资源的组织与过程管理.http://www.cebite.net/JIAOAN/.xinxi/d5.ppt(访问时间:2006/02/22)

57.张梁平.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特点的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54~155

58.Lytras,M.,et al.Digital libraries in the knowledge era: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Semantic Web technologies.Library Management,2005,Vol.26:170-175(6)

59.Parker,K.R;Nitse,P.S;Flowers,K.A Libraries as knowledge management centers.Library Management,2005 Vol.26:176-189(14)

60.Sure,Y.,Studer,R..Semantic Web technologies for digital libraries.Library Management,2005,Vol.26:190-195(6)

61.Warren,P.,Alsmeyer,D.Applying semantic technology to a digital library:a case study.Library Management,2005,Vol.26:196-205(10)

62.Ferran,N.,Mor,E.,Minguillón,J.Towards personalization in digital libraries through ontologies.Library Management,2005,Vol.26:206-217(12)

63.Ding,H.Integrating semantic metadata in P2P-based digital libraries.Library Management,2005,Vol.26:218-229(12)

64.Xing,W.,Dikaiakos,M.D;Yang,H.;et al.Building a distributed digital library for natural disasters metadata with grid services and RDF.Library Management,2005,Vol.26:230-245(16)

65.Papadakis,I.,Avramidis,A.;Chrissikopoulos,V.Reasoning against a semantic digital library framework based on grid technology.Library Management,2005,Vol.26:246-260(15)

66.Hu,X.H.Mining novel connections from large online digital library using biomedical ontologies.Library Management,2005,Vol.26: 261-270(10)

67.Stojanovic,N.On the conceptualisation of the query refinement task.Library Management,2005,Vol.26:281-294(14)

68.张秀梅.知识管理与图书馆http://www.tjdl.cn/news/20040325/2.ppt(访问时间:2006/02/22)

69.Chen,H.C.Digital library research in the US:an overview with a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Electron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2004,Vol.38 No.3:157-167

70.Girgis,N.W.Library and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http://ieeexplore.ieee.org/iel5/9145/29024/01307884.pdf?arnumber=1307884(访问时间:2006/02/ 22)

71.Cram,J.Whose knowledge?Whose management?Cognitive considerations for the provision of virtual library services to school communities.School Libraries Worldwide 8(2)65-81.http://www.alia.org.au/~jcram/whose_knowledge.pdf(访问时间:2006/2/22)

72.林夏.数字贮藏和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发展趋势.2005年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会.厦门http://210.34.4.20/xmdl2005/dl.asp(访问时间:2006/2/22)

img61

【作者简介】刘萍,女,汉族,1972年生,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1999~2004年留学英国,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数字图书馆、语义网技术及应用。

陈姝婷,女,汉族,1976年生,工程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与智能检索。

【注释】

(1)魏江.知识特征和企业知识管理.科研管理,2000,21(3):6~10

(2)于捷,刘绍洋.面向知识管理的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情报科学,2004,22(3):311~314

(3)Ackoff,R.L.Ackoff's Best:His Classic Writings on Management.John Wiley&Sons,1999

(4)Polyani,M.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New York:Harper,1962

(5)Holloway,P.How to Capture and Deploy Tacit Knowledge in Your Organization.in Braintrust January 2000.Scottsdale.http://www.knowledgeharvesting.org/presentations.htm(访问时间:2006/02/22)

(6)Libsuite K.M.Knowledge Management.http://libsuite.com/know_management.htm(访问时间:2006/2/22)

(7)Nonaka,I.and Takeuchi,H.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8)OECD,1997,DSTI/EAS/STP/NESTI(97)6,Progress Report on the“New S&T Indicators for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Activity,28-May-1997,Paris

(9)Collison,C.&Parcell,G..Learning to Fly-Practical Lessons from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Knowledge Companies.Oxford:Capstone Publishing Limited,2001

(10)王德禄.知识管理的IT实现.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11)Allee,V.The knowledge evolution:Expanding organizational intelligence.Boston:Butterworth-Heinemann,1997

(12)Nonaka,I.,Takeuchi,H.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3)马家培.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中国改革报,1998-11-18

(14)Sveiby,K.E.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dustries,in European Journal of Management,Special Issue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August 1996.http://www.sveiby.com/articles/KnowledgeOrganizationsAust.html(访问时间:2006/02/22)

(15)Rosemann,M.,Chan,R.Structuring and Modeling Knowledge in the Context of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Hong Kong,China,June 2-3,2000

(16)Schwabe,G.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Memory in a City Council.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1999,IEEE Comp Soc,Los Alamitos,CA,USA http://www.ifi.unizh.ch/im/imrg/fileadmin/publications/Understanding_and_Supporting_Knowledge_Management_and_Organizational_Memory_in_a_City_Council.pdf(访问时间:2006/02/22)

(17)Bassi,L.J.Harnessing the Power of Intellectual Capital.Training and Development,51(2),1997

(18)Ives,W.et al.Knowledge Management:An Emerging Discipline with a Long History.Journal of Management,1998,1(4):269-274

(19)Edwards,D.and Mahling,D.Towards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in the Legal Domain.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CM SIGGROUP conference on Supporting group work:the integration challenge,Phoenix.AZ USA,November 16-19,1997

(20)Rademache,R.Applying Bloom's Taxonomy of Cognition to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1999 ACM Conference,New Orleans,LA USA,April 8-10

(21)Schultze,U.Investigating the Contradiction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FIP WG8.2 Joint Working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Current Issues and Future Changes.Helsinki,Finland,December 10-13,1998

(22)Quitas,P.,Lafrere,P.,Jones,G.Knowledge Management:A Strategic Agenda.Long Range Planning,Vol.30,No.3,1997:833-845

(23)Maise,E.Knowledge Management Takes Industry's Center Stage.Computer Reseller News,No.776,1998

(24)Davenport,T.H.,Prusak,L.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

(25)Wiig,K.Knowledge Management:Where did it come from and where will it go?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1997(13):1-14

(26)Sivan,Y.Y.,Nine Keys to a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Boston:Harward University,2001

(27)Frappaolo,C.Defining Knowledge Management:Four Basic Functions.Computerworld,1998 Vol.32.No.8,p.80

(28)Alavi,M.(1999)Chapter 2:Managing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In,Framing the Domains of IT Management:Projecting the Future through the Past(Eds.Zmud.R,W.)[R],Pinnaflex Fducational Resources,Cincinnati.OH,pp.15-28

(29)Hoffmann,M.,et al.A Design Process for Embedd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veryday Work.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CM SIGGROUP Conference on Supporting Group Work,Phoenix,AZ,USA,November 1999:14-17

(30)Andersen A.Business Consulting.Zukai Knowledge Management,Japan: Toyo Keizai INC,1999

(31)刘常勇.对于知识管理的基本认识.http://www.cme.org.tw/.know(访问时间:2006/02/22)

(32)乌家培.知识管理日趋重要[N].中国改革报,1999-08-04

(33)左美云.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http://www.incatech.com.cn/.consulting/forum/2001062511.htm(访问时间:2006/02/22)

(34)Davenport,T.H.,Prusak,L.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

(35)李华伟,董小英,左美云.知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

(36)Hansen,M.,Nohria,N.,and Tierney,T.What's Your Strategy for Managing Knowledge?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77,No.2.,1999:106-116

(37)谢洪明,刘常勇,李晓彤.知识管理战略、方法及其绩效研究.管理世界,2002(10)

(38)英特尔的知识管理模型.http://www.kmcenter.org/ArticleShow.asp?ArticleID=878(访问时间:2006/02/22)

(39)Nonaka Ikjurio.The Concept of“Ba”: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0(3):40-54

(40)Carayannis Elias.Fostering Synergies Betwe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rial and Organizational Cognition:The Rol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Technovation,1999,19(4):219-231

(41)Wiig,K.Knowledge Management:Where did it come from and where will it go?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1997(13):1-14

(42)夏敬华.不同视角看知识管理技术.http://www.cko.com.cn/.web/experts/xjh/20050119/67,1245,0.html(访问时间:2006/02/22)

(43)Hahn,J.,&Subramani,M.R..A Framework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Issues and Challenges for Theory and Practice.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2000:302-312

(44)早在1975年,国际图联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上就确定了图书馆的四项社会职能: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

(45)Yang,W.and Lynch,B.P.On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Role of the Library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In Proceedings of the 3rdChina-United States Library Conference,March 22-25,2005,China www.nlc.gov.cn/ culc/cn/lwzj.htm(访问时间:2006/02/22)

(46)柯平.21世纪的图书馆员.图书馆建设,2004(1):5~9

(47)刘锦山.知识管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http://www.edu.cn/20050720/3144188.shtml(访问时间:2006/02/22)

(48)姜永常.再论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及其实施策略.图书馆,2001(1): 26~28,54

(49)王均林.论图书馆知识管理.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7~10

(50)杨桂荣,李瑞萍.略论21世纪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图书馆论坛,2000(3):3~5

(51)柯平.知识资源论——关于知识资源管理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图书馆论坛,2004(6):58~63

(52)章昌平.关于图书馆知识管理定义的探讨.http://www.kmcenter.org/BLOG/more.asp?name=rainydayren&id=4393(访问时间:2006/02/22)

(53)景万福.试谈图书馆知识管理.山西高等学校学报(社科版),2001(7):98~99

(54)刘茂生.图书馆知识管理管见.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4):91~92

(55)盛小平.21世纪的图书馆知识管理.图书馆杂志,1999(8):29~32

(56)Tang,S.H.Knowledge management in libraries.66th IFLA council and general conference,13-18,August 2000,Jerusalem.http://www.ifla.org/IV/ ifla66/papers/057-110e.htm(访问时间:2006/02/22)

(57)马文峰.基于知识组织理论之上的数字资源整合.情报资料工作,2003(1):26~28

(58)邓湘琳,刘险峰.知识管理与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优化.情报探索,2002(4):24~25

(59)丛敬军,阎辉.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信息导航技术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3):51~53

(60)信息资源的组织与过程管理.http://www.cebite.net/JIAOAN/ xinxi/d5.ppt(访问时间:2006/02/22)

(61)张梁平.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特点的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54~155

(62)刘锦山.知识管理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趋势.http://www.edu.cn/20050720/3144188.shtml(访问时间:2006/02/22)

(63)Lytras,M.,et al.Digital libraries in the knowledge era: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Semantic Web technologies.Library Management,2005 Vol.26:170-175(6)

(64)Parker,K.R,Nitse,P.S,Flowers,K.A Libraries as knowledge management centers.Library Management,2005 Vol.26:176-189(14)

(65)Sure,Y.;Studer,R.Semantic Web technologies for digital libraries.Library Management,2005:Vol.26:190-195(6)

(66)Warren,P.;Alsmeyer,D.Applying semantic technology to a digital library:a case study.Library Management,2005:Vol.26 196-205(10)

(67)Ferran,N.;Mor,E.;Minguillón,J.Towards personalization in digital libraries through ontologies.Library Management,2005,Vol.26:206-217(12)

(68)Ding,H.Integrating semantic metadata in P2P-based digital libraries.Library Management,2005:Vol.26 218-229(12)

(69)Xing,W.,et al.Building a distributed digital library for natural disasters metadata with grid services and RDF.Library Management,2005:Vol.26:230-245(16)

(70)Papadakis,I.,Avramidis,A.;Chrissikopoulos,V.Reasoning against a semantic digital library framework based on grid technology.Library Management,2005,Vol.26:246-260(15)

(71)Hu,X.H.Mining novel connections from large online digital library using biomedical ontologies.Library Management,2005,Vol.26:261-270(10)

(72)Stojanovic,N.On the conceptualisation of the query refinement task.Library Management,2005:Vol.26:281-294(14)

(73)张秀梅.知识管理与图书馆http://www.tjdl.cn/news/20040325/2.ppt(访问时间:2006/02/22)

(74)Chen,H.C.Digital library research in the US:an overview with a knowledge management perspective.Electron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2004,Vol.38 No.3:157-167

(75)Girgis,N.W.Library and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http://ieeexplore.ieee.org/iel5/9145/29024/01307884.pdf?arnumber=1307884(访问时间:2006/02/22)

(76)Cram,J.Whose knowledge?Whose management?Cognitive considerations for the provision of virtual library services to school communities.School Libraries Worldwide 8(2)65-81.http://www.alia.org.au/~cram/whose_knowledge.pdf(访问时间:2006/02/22)

(77)林夏.数字贮藏和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发展趋势.2005年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高级研讨会.厦门http://210.34.4.20/xmdl2005/dl.asp(访问时间:2006/02/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