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知识转移研究综述李景峰 陈雪山西大学管理学院 太原 030006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实践领域。此后,知识转移迅速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Davenport和Prusak认为,知识转移是把知识从知识源转移到组织其他人或部门的过程[6]。Davenport和Prusak认为知识转移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吸收(应用)两个过程,接收知识意味着对信息的充分理解并能够据此采取行动。
知识转移研究综述_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

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李景峰 陈雪

山西大学管理学院 太原 030006

【摘要】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实践领域。文章归纳总结了前人对知识转移的研究,综述了知识转移的基本概念,分析和论述知识转移的代表性模型和影响因素,在这些模型中展现了知识转移的机制和模式。

【关键词】知识转移 模型 影响因素

Research on Knowledge Transfer

Li JingfengChen Xue

Management School,Shanxi University,Taiyuan,030006

【Abstract】Knowledge transfer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of knowledge management,as well as an important practice field.The article summarized previous research on knowledge transfer,reviewed the basic concepts of knowledge transfer,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representational model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knowledge transfer.These models displayed mechanism and modalities of knowledge transfer.

【Keywords】Knowledge TransferModelEffect Factor

1.知识转移基本理论

1.1知识转移的提出

知识转移的思想是美国技术和创新管理学家Teece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通过技术的国际转移能够帮助企业积累有价值的知识并促进技术扩散,从而缩小地区之间的技术差距[1]。自从Teece提出知识转移这一概念开始,知识转移一直被当作一个发生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过程来研究。此后,知识转移迅速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

1.2知识转移基本概念1.2.1强调知识内容的传递

Huber将知识共享等同于知识转移[2]。根据Szulanski的研究,有些学者将交换理论引入到知识转移当中,采用“知识源和接收方”的交换模式,将知识转移定义为:知识源一方与知识接收者一方(Unit)之间组织知识的双方交换过程,其中知识接收者的身份是很重要的[3]

Garavelli等人认为编码和解释组成了整个知识转移:编码是知识转移的上传流(Upstream),解释是知识转移的下载流(Downstream)。通过编码的过程形成一个知识对象,然后应用认知方面的方法来将这个知识对象解释给用户,对上述的编码和解释两个步骤起决定作用的是双方的认知系统[4]

Holtham指出知识转移是一种沟通的过程,知识不像商品可以自由传递。学习知识的时候,即知识转移时,必须有重建的行为,而且要具备应有知识,才能完成转移[5]

Davenport和Prusak认为,知识转移是把知识从知识源转移到组织其他人或部门的过程[6]

1.2.2强调知识转移双方的收益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认为,知识转移是专业知识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过程,通过知识转移,组织可以有效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并进而获得竞争优势[7]

南希·M.狄克逊在《共有知识——企业共享知识的方法》一书中从知识再利用角度把知识转移描述为让存在于组织一个部门的知识应用到组织其他部门中的过程[8]。而组织成员需要通过各种工具与程序来进行知识的分享,这些工具可以是知识资料库、研讨会、电子邮件等。

Sue Newell认为,知识转移是对组织中个人或群体创造的知识的再利用过程[9]

董小英从扩展知识价值的角度认为,知识转移是把实践证明有效的知识或技能应用到不同的环境中,以提高知识的产出和应用规模的过程。董小英指出知识转移强调知识在转移过程中发生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接收方的企业的组织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组织能力主要基于机构的业务流程和员工的技能[10]

1.2.3既强调知识的传递过程,又强调知识的应用及其收益

更多的学者在随后的研究过程中认为知识转移不仅是形成一个彼此交换知识转移的渠道,更是真正地吸收并产生新知识的过程。

Davenport和Prusak认为知识转移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吸收(应用)两个过程,接收知识意味着对信息的充分理解并能够据此采取行动。Darr和Kurtzberg进一步提出,当知识贡献者分享的知识为知识接收者所使用,知识转移才发生[11]

Dong-Gil在对ERP实施中咨询顾问与实施方之间的知识转移研究中,将知识转移定义为:知识是知识接收方(Recipient)与知识源(Source)之间的沟通,使其能够为接收方所学习和应用[12]

李顺才借助流体力学,把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在知识不同维度上存在的客观差距叫做“知识差势”。知识转移就是由于知识转移的双方存在知识差距而发生的,知识势能高的主体向知识势能低的主体转移知识,知识数量越丰富、知识质量越高和知识结构越合理,知识势能就越高。左美云也形象地给出了知识转移的定义。她认为知识转移是指知识势能高的主体向知识势能低的主体转移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知识的使用价值让渡,一般会带来相应的回报。决定知识势能的要素有3个,分别是知识的数量、知识的质量以及知识的结构。知识数量越丰富、知识质量越高和知识结构越合理,知识势能就越高。每个主体具有各自的特殊性,导致这3个要素的方向性并不完全一致,这样,知识势能既有总体层次上的高低,又有要素层次上的高低。知识转移既有总体上的单向转移,又有要素层次上的双向转移[13]

文献[14]概括了知识转移的特点:①知识转移是缩小个体间知识差距,促进知识增值的过程。通过知识转移的过程,知识转移双方进行反馈与协调,使知识的拥有者在向接受者转移知识本体的同时也从受传者那里获得了新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缩小了个体间知识差距,并且激发和创造新的知识,促进了知识的增值。②知识转移是一个特殊的知识传播过程:知识转移是知识从拥有者(知识源)到接受者的传播过程,但又不完全等同。③知识转移活动发生在特定情境或环境中。因此,知识传播是在一种开放的环境下,知识从传播者向不确定受传者的流动,它是一种单向的流动;而知识转移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知识主体将特定知识内容转移给确定的知识对象,同时注重转移的反馈过程,是一种双向的交流。

2.知识转移代表性模型

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出发点提出了不同的知识转移模型,这里仅介绍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型。

2.1知识转移的螺旋模型

1966年,M.Polanyi首次从分类学角度对知识的概念作了解读,他创造性地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与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15]。显性知识是指能够精确、正式表达出来,具有规范化、系统化特点的知识,如数学公式,它容易进行沟通与分享;隐性知识指高度个人化的、很难规范化表达出来的知识,如个人工作经验等。此后,知识创造、转化、利用等模型逐渐产生。

1991年,Ikujiro Nonaka和Hirotaka Takeuchi在M.Polanyi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了组织中知识转移与共享的机制,比较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差异,并提出著名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共享转移模型——SECI模型(见图1)。这是知识转移模型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模型。他们认为知识创新是一个由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结合化(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组成的知识螺旋模型。这个模型是周期性螺旋上升的,在这个上升过程中,组织的知识不断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又不断得到内化,个人知识转换为组织知识,个人又从组织中得到新的知识。这个过程不断循环反复,促使组织内的知识不断扩充,个体也从组织获取知识。所以不同组织层面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不断转换所产生的螺旋式过程是知识创造和再创造的关键[16]

1998年,Ikujiro Nonaka和Hirotaka Takeuchi又为该模型引入了一个新概念——“场”(日语为“Ba”,意思是基础或脉络)。“Ba”就是一个进行动态知识转化和产生相互影响的场所。他们提出了四类“Ba”(原始情景型、集体互动型、网络型、演练型)。“Ba”的概念表明组织都是情景依赖型的,任何组织都必须关注其所处的场所,知识也必须在特定的情景中创造、转化和利用[17]

img88

图1 SECI模型

2.2知识转移的选择模型

南希·M.狄克逊重点研究项目团队中的知识转移。他根据谁是预期的知识接受者、任务的性质、被转移的知识的类型,将知识转移划分为连续转移(Serial Transfer)、近转移(Near Transfer)、远转移(Far Transfer)、战略转移(Strategic Transfer)和专家转移(Expert Transfer)5种类型(见图2、表1)[18]

2.3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2.3.1Szulanski的知识转移过程模型

Szulanski等人认为,知识转移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过程,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从知识的源单元到接受单元的信息传播过程。

表1 知识转移的5种类型

img89

据此他提出了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见图3),将知识转移分为4个阶段:初始阶段是识别企业或个人的知识差距,寻找符合要求的知识的过程;实施阶段是知识转移的双方共同建立转移渠道,开始知识和资源的流动,其间知识源根据知识接受者的反馈情况对转移的知识进行调整以适应接受者的需要;调整阶段是知识接受者对转移知识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使用环境;整合阶段是知识接受方对知识的吸收过程[19]。这一模型描述了一个由开始低效率地使用新知识逐步走向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的过程。

img90

图2 知识转移的选择模型

img91

图3 Szulanski的知识转移过程模型

2.3.2Myrna Gilbert和Cordy-Hayes知识转移过程模型

1996年,Myrna Gilbert和Cordy-Hayes把组织引入新知识的过程分为5个阶段(见图4)[20],5个阶段中每一阶段都代表了组织获取外界知识的水平。获取阶段是从组织外部包括过去的经验、日常工作或向他人学习获取新知识;交流阶段,组织内获取信息的分配,通过书面的或口头的交流,发生有效的知识转移;应用阶段,把获得和交流过的信息应用到组织中,鼓励组织去学习;接受阶段,组织中个人对应用信息的接受;吸收阶段是将获得的新知识应用到具体的业务中,是知识转移进程中最重要的阶段。这一模型包含了对一般性知识转移过程的描述。

img92

图4 Myrna Gilbert和Cordy-Hayes知识转移过程模型

2.3.3Garavelli知识转移过程模型

1998年,Garavelli等人把知识转移看作是组织中某些人、部门的知识影响另一些人或部门的过程。基于这一认识,他们把知识转移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见图5),即知识从知识源向知识接受者的流动和知识接受者对转移知识的应用。编码和解码是知识转移第一阶段的两个关键步骤。其中的“编码”是用来表达知识并可以被利用和转移的任何一种形式。而对上述两个步骤起决定作用的是双方的认知系统,当通过知识源编码得到的知识实体适合知识接受者的认知系统时,知识转移会取得较好的成效。对于知识接受者对转移知识的应用这一阶段,Garavelli等人认为当转移知识属于能力、经验等实践知识时,这一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概念、模型和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则不然[21]

img93

图5 Garavelli等人知识转移过程模型

2.3.4王开明和万君康等人知识转移过程模型

2000年,王开明和万君康等人认为:知识转移类似于信息发送,一般包括知识的发送和接收两个基本过程(见图6)[22],其目标是能够利用知识来指导行为。这两个过程由不同的主体——发送者和接受者分别完成,二者通过中介媒体相互联系。当知识转移双方就某项知识转移达成一致后,发送者从自己的知识库中选择和整理“发送知识”,并发送至中介媒体。“发送知识”中不可避免地要混合入环境中的各种噪声。接受者通过中介媒体进一步吸收含有噪声的知识,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其进行解释和理解,形成“接受知识”存入接受者的知识库。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可能存在互动和信息反馈过程。

img94

图6 王开明等人知识转移过程模型

从上述的过程模型来看,Szulanski从宏观角度说明了组织知识转移经历的4个阶段,认为知识转移过程始于知识缺口的发现;而Myrna Gilbert和Cordy-Hayes则从微观角度,对一个具体的知识从获取到接受的5个阶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形象地描述了一个完整的知识转移必须完成的工作,他们认为知识转移始于发现新的知识。Szulanski,Myrna Gilbert和Cordy-Hayes都强调转移知识内容复杂性对知识转移过程的影响;Garavelli等人强调转移主体认知特性对知识转移过程的重要作用,隐式地表明“知识转移始于知识需求”;王开明等人突出了知识转移的信息传递特征,认为个人之间在知识总量和内容上的差异使得每个人都需要向其他人学习。

知识转移过程大致可以整合为3个阶段:转移前的准备阶段、知识转移实施阶段和知识转移整合阶段。即转移前的准备阶段始于产生转移动机,结束于转移双方就知识转移事宜达成一致(Szulanski等人的初始阶段;王开明等人的转移双方的达成协议阶段; Gilbert等人的获取阶段),知识实施阶段是转移双方知识交流的实现阶段(Szulanski等人的实施阶段;Gilbert等人的交流阶段;Garavelli等人的知识从知识源向知识接受者的流动阶段),而转移知识整合阶段则是转移知识被接受者应用、检验、整合、存储的过程(Szulanski等人的调整阶段、整合阶段;Gilbert等人的应用阶段、接受阶段和吸收阶段;Garavelli等人的知识接受者对转移知识的应用阶段)。

2.4知识转移情景模型

在对知识、知识转移过程的理论性描述基础上,Vito Albino等人提出的知识转移分析框架,包括4个核心要素:转移主体、转移情境、转移内容、转移媒介[23]。(1)转移主体(Actors),可以是个人或组织,组织内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和知识转移构成了组织间的知识转移;(2)转移情境(Context),是知识转移所依赖的环境,分为组织内情境和组织外情境,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下知识转移才会有效进行;(3)转移内容(Content),是被转移的数据、信息或知识内容,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4)转移媒介(Media),转移数据和信息的方法,取决于编码和通道的结合,编码是信息交换的代表,通道是编码交换的形式。

Alice Lam也在Szulanski的四阶段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的内嵌性概念(见图7)。她认为知识内嵌于组织的社会文化、沟通方式、作业流程以及职位定义之中,难以脱离这些情境而孤立地转移。由此产生的知识转移交流模型用以研究企业内的知识转移,将知识转移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分析在此情境中知识转移主体间的交流[24]

img95

图7 知识转移情境模型

在图7中,从知识的源单元到接受单元的信息传播过程,分为4个阶段。第一是开始阶段,主要是识别可以满足对方要求的嵌入在情境之中的知识。第二是执行阶段,双方建立起适合知识转移情境的渠道,并且源单元对转移的知识进行调整,以适应接收单元的需要。第三是蔓延阶段,也称为调整阶段,主要是接收单元对转移的知识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情境,并在新的情境中推广使用。第四是整合阶段,接受单元通过制度化,使转移知识成为自身知识的一部分。

Alice Lam进一步总结了交流模型的观点,提出了完整的知识转移框架(见图8),该理论框架从认知、组织和社会3个层面分别阐述了知识类型、组织类型、组织学习类型,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认知层面中(图8中最里面的方框),Lam从两个维度分析了知识的类型和特点。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而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分为个体知识和集体知识。两个维度相互交叉,构成了4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即个体的显性知识(即专业知识),如个人掌握的科学原理和逻辑推理;个体的隐性知识(即技能知识),如个人掌握的手工技艺;集体的显性知识(即编码知识),如组织的制度、规则;集体的隐性知识(即内嵌知识),如组织的行业经验。

根据不同的主导知识,Lam在组织层面中分析了4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图8中中间的方框)。专业组织,主导知识为“专业知识”;灵活组织,主导知识为“技能知识”;机械组织,主导知识为“编码知识”;日式组织,主导知识为“内嵌知识”。

img96

图8 Alice Lam知识转移框架

企业则通过不同的组织学习获得不同的知识(图8中最外层的方框)。专业模式对应理论教育和开放的市场,获取专业知识;职业社群模式对应于实践教育和开放的市场,获取技能知识;官僚模式对应理论教育和封闭的市场,获得编码知识;而组织社区模式则对应时间教育和封闭的市场,获取内嵌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在知识转移中,企业知识门户的重要性。当前,多维知识的组织以及基于门户的转移已成为企业知识化和创新发展的关键[25]

3.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Shannon提出基于通路模型的沟通学说。在通路模型中,存在于知识主体之间的通路障碍构成了知识转移的阻力,这些障碍可能是语言、文化、外部干扰或其他因素,成功的知识转移需要去除这些通路障碍[26]

Garud&Nayyar认为知识随时间转移的难易程度影响着知识随空间转移到其他公司的难易程度,越容易被转移的知识,其战略价值就越低;而有的知识由于与存在于企业特有的辅助性资源相联系而具有保存价值,而其他公司由于没有相类似的辅助资源而没有保存价值,这些具有企业特性的知识必须保存在企业内部[27]

Szulanski认为只有当转移的知识被保留下来,才算是有效的知识转移。他从知识、知识发送者、知识接受者、转移的环境4个方面来探讨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其研究显示,知识接受者缺乏吸引能力,知识拥有者与知识接受者间的关系不和谐,还有知识的原因不明确都会阻碍知识的转移[28]

Ounjian和Cgnle提出影响知识转移的4个方面为:技术性质,技术接受者特性,技术提供者特性和沟通渠道特征[29]。Simonin指出组织差异程度、文化距离、知识传送者保守心态、知识接受者经验及信息技术运用程度等因素,会影响知识的转移与接收[30]

Dong-Gil等人将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归为3类:知识因素、沟通因素和激励因素。其中,知识因素包括接收者的吸收能力、转移双方对同一问题理解的相似性以及双方的关系;沟通因素包括发送者的编码能力、吸收者的解码能力以及知识资源的可靠性;激励因素包括转移双方的内、外部激励。他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转移双方的内在驱动激励非常重要。

Badaracco认为使知识快速转移必须满足4个条件:①知识必须是明确及成体系的;②组织中某一个人或团队能够了解、消化并吸收这些知识;③这些人或团队必须有足够的诱因去担任此项工作;④知识转移过程必须无障碍,才能使人员尽力去执行。Badaracco的研究明确指出了知识转移过程中涉及的两大因素:知识本身的特性、知识接受的可能性[31]

Kogut和Zander提出知识转移过程会受到知识内隐、外显特质的影响,也就是受到知识的5种特性影响:知识的可成文性(Codifiability),知识的可教导性(Teachability),知识的复杂性(Complexity),系统依赖性(System Dependence)和产品可观察性(Product Observability)。Kogut和Zande的研究结果发现:①知识的成文化与可教导程度越高时,越适合由外部取得知识;②知识的复杂性程度越高,越适合内部化来转移知识;③转移时间、转移时的技术年龄对技术转移类型无显著影响,因为它可以被知识的内隐性程度所取代[32]

王开明从成本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认为知识转移的成本不仅与知识本身的内容和性质密切相关,而且与发送者、接收者的经验、能力和知识的积累密切相关,甚至与社会环境、社会制度也有很大的关联性。

常荔从知识链的角度来分析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认为影响知识扩散速度的因素有:知识的性质与内容,知识供给主体传递知识的能力,知识需求主体的学习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知识需求主体对知识扩散成本与利益的预期及社会环境因素[33]

综上,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点、组织文化、双方的认知能力(编码和解码的能力)、激励因素(双方的内外部激励),即知识转移的主体、本体、情境因素(内情境和外情境)、对象、机制。

4.小结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替代资本、土地等传统资源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知识在企业内的转移和共享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知识转移是组织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转移既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实践领域。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前人对知识转移的研究,分析和论述了知识转移的代表性模型和影响因素,展现了知识转移的机制和模式。

参考文献

[1]Teece D.Technology Transfer by Corporation Multinational:the Resource Cost of Transferring Technological Know-how[J].Economic Journal,1977,87(1):242-261.

[2]Huber G.P.Organizational Learning:the Contributing Processes and the Literatures[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1): 88-115.

[3]Szulanski 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2)(summer special issue):27-43.

[4]Garavelli A.C,Gorgoglione M,Scozzi B.Managing Knowledge Transfer by Knowledge Technologies[J].Technovation Journa,2000,22:269-279.

[5]Holtham,Clive,Courtney,Nigel.Developing Managerial Learning Styl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Strategic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 Training&Development,2001,5(1):22-34.

[6]Davenport T.H,Prusak L.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M].Boston(Mas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16-78.

[7]Hargreaves D.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Learning Society[M].Paris:OECD/CERI,2000.

[8][美]南希·M.狄克逊著,王书贵,沈群红译.共有知识:企业知识共享的方法与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9]Newell S.Managing Knowledge Work[M].New York:Palgrave,2002.

[10]董小英.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知识转移:联想集团案例分析[J].中外管理导报,2002,11:28-35.

[11]Darr E.D,Kurtzberg T.R.An Investigation of Partner Similarity Dimensions on Knowledge Transfe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82(1):28-44.

[12]Dong-Gil K,Kitsch L.J.Antecedents of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consultants to clients in Enterprise System Implementations[J].MIS Quarterly,2005,29(1):59-86.

[13]左美云.企业信息化中的知识转移[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3,10:10-11.

[14]谭大鹏,霍国庆等.知识转移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2):7-10.

[15]Michael Polanyi.The Tacit Dimension[M].New York,1996: 108p.

[16]Ikujiro Nonaka.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C].The Knowledge Advantage Conference,1997.

[17]Ikujiro Nonaka.The Concept of“Ba”: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Knowledge Crea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8,40(3):40-54.

[18]左美云.知识转移与企业信息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9]Gabriel Szulanski.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Stickines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82:1-40.

[20]谭大鹏,霍国庆.知识转移一般过程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6,28(3):11-14.

[21]同[4].

[22]王开明,万君康.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10):2-7.

[23]Albino V,Garavelli A.C,Schiuma G.Knowledge Transfer and Inter-firm Relationships in Industrial Districts:the Role of the Leader Firm[J].Technovation Journal,1998,19(1):53-63.

[24]同[18].

[25]胡昌平.面向用户的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76-391

[26]王连娟.隐性知识管理文献综述[J].情报科学,2006,4

(24):636-641.

[27]Garud R,Nayyar P.R.Transformative Capability:Continual Structuring by Intertemporal Technology Transfer[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4,(15).

[28]G.Szulanski.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27-43.

[29]M.L.Ounjian,E.B.Carne.A Study of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echnology Transfer in a Multilocation Multibusiness Unit Corpor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1987,(34):194-201.

[30]B.L.Simonin.Ambiguity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9):595-623.

[31]J.L.Jr.Badaracce.Alliances Speed Knowledge Transfer[J].Planning Review,1991,(19):10-16.

[32]B.Kogut,U.Zander.Knowledge of the Firm and the Evolutionary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3,(4):625-643.

[33]常荔.基于知识链的知识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01,22(5):122-127

【作者简介】

img97

李景峰,男,山西武乡人,山西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院长,山西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兴趣包括知识管理、知识转移、信息经济;在应用领域的研究兴趣包括企业信息化建设、市场调查等。

近年来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要文章有《印刷型文献与网络文献比较》、《学术信息的表述与传达》、《媒介信息与用户信息需求的契合分析》、《论基于内容的学术导读》、《人文导引下的信息系统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信息系统及其功能体现》。

出版专著《信息与传播》(科学出版社2004/5),主编《信息检索》(科学出版社2002/10)。

主要主持项目:基于实证的图书馆知识转移模式、规则与对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2006,项目批准号:BTQ06003)、信息社会复杂性研究(山西省教育厅项目2005)、山西省信息传媒产业化经营研究(山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1)、面向21世纪的山西省信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山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99)、山西省电子商务与传统企业对接研究(山西通力公司2000)、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案例研究(山西省电建公司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