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_图书馆管理学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_图书馆管理学

时间:2022-07-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毫无疑问,图书馆应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提高图书馆文献组织与管理的质量,能够提高信息资源的可存取性,能够提高图书馆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益,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与潜能。图书馆界自古即有知识管理的实践。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_图书馆管理学

第一节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

“知识管理”一词是美国麻省莱克星顿著名的恩图维星(Entovation)国际咨询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但至今仍未有一个公认的明确定义。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有:

英国加特纳集团公司(Gartner Group Inc.)认为,知识管理是为发现、管理和分享企业信息资产所提供的一条综合途径,这些信息资产包括数据库、文献、策略、程序和未成文的存在于员工中的技能与经验。

David J.Skyrme博士认为,知识管理是对虚拟知识及其创造、收集、组织、传播、利用与宣传等相关过程的系统管理,它要求将个人知识转变为某个组织可以广泛共享与适当利用的团体知识。

美国德尔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弗拉保罗从知识管理的目的出发,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所提供的新途径。(www.guayunfan.com)

Yogesh Malhotra认为,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措施,本质上它包含了组织的发展进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

金吾伦认为,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并为提高竞争力而对知识进行识别、获取和发挥其作用的组织运作过程。

还有人认为,知识管理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它是指对各种知识的连续管理的过程,以满足现有和未来的需要,以确认和利用已有和获取的知识资产,开拓新的机会。

显然,人们对知识管理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多数观点都以企业为立足点。其实,知识管理是一种普适性很强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它不仅很适合企业,而且也很适合许多别的组织,尤其是图书馆。其理由如下:

第一,知识是图书馆生存的基础,是图书馆职能的永恒主题。图书馆从它诞生时起就以保存和传递文化知识为目的。无论记录知识的载体是竹帛、纸张还是胶片、光盘,图书馆在几千年的时代变迁中能够生存发展靠的是它保存着凝聚古今中外亿万人民的智慧所创造的知识。这些文化知识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图书馆赖以生存的依托和基础。正是由于图书馆保存着人类共同的文化知识遗产,它才能成为人们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场所;它的社会性、科学性、教育性和服务性才具有稳固的根基。从纸的发明→印刷术的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图书馆经历了一次次的变革与挑战,并引发了图书馆职能的不断拓展与强化,但保存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始终是图书馆特有的职能。用知识传递、交流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图书馆神圣的职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还向前发展,它就离不开知识的保存和交流,就离不开图书馆。

第二,图书馆应用知识管理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图书馆面临着两个大的背景:一是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给人类社会以巨大的影响,知识成为最重要的一种资源,成为基本的生产要素。图书馆能否在管理知识和运用知识上发挥作用,成为一个现实问题。二是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改变着社会的文化,图书馆一直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而发生管理与服务方式的改变,网络产生以后给图书馆以更大冲击,是由网络替代图书馆组织和传播知识,还是由图书馆利用网络将更高质量的知识传递给需求者,图书馆必须做出选择。毫无疑问,图书馆应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提高图书馆文献组织与管理的质量,能够提高信息资源的可存取性,能够提高图书馆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益,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与潜能。

第三,图书馆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知识经济必须加强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所谓国家知识基础设施,主要指高校、科研系统、企业和知识机构与广大劳动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网络。通过这个网络的协同和互动,使知识得以生产、传播和应用,使人们在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和利用所需要的知识。可见,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属于广义知识管理的范畴。图书馆始终被誉为知识的宝库,是典型的知识机构,也是传播知识的中介机构,它的基本职能和任务就是对知识进行收集、加工、存储、管理、检索利用并提供服务。图书馆的文献、设备、技术人员本身就是知识经济中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普及,许多图书馆已经成为整个知识网络的组成部分,成为知识传播利用的主要渠道。

第四,图书馆具有知识管理的传统和优势。图书馆界自古即有知识管理的实践。印刷术发明之前,文献资源相对稀少,但是仍有知识管理的实例存在,例如我国东汉刘向、刘歆父子,奉命依当时社会情况,将能够收集到的文献材料与文献资源组织编制成《七录》、《七略》,并把征集到的文献分为7个大类,再予以摘记大要。2000年前这种编制目录与摘要式的文献管理,就是具体而有效的知识管理。古代的石渠阁、天禄阁等藏书阁就是知识管理的单位。明朝《永乐大典》的编制和清朝《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的编制,都是极为重要的系统化知识管理。此外,图书馆具有进行知识管理的独特优势:一是拥有丰富的知识资源,社会上没有哪一个机构所拥有的知识资源量能够与图书馆相比;二是图书馆员的职业技能优势。图书馆员属于知识工作者中的一类,是知识与智慧的价值创造者。早在1994年,Michigan大学图书馆信息学院的L.B.Rosenfield教授就指出:图书馆员等信息管理人员对信息资源进行“重新包装(repackaging)”的知识和技能,会在使Internet变成一个有价值的信息空间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詹姆斯·奥唐纳教授更是这样推崇图书馆员:“我们看重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通过筛选得到确实需要的信息。在大学体系内,图书馆员很可能比教授略胜一筹,因为图书馆员作为一种职业,他们一直都在搜寻、筛选、组织、编排各种信息,帮助人们直接获取信息。这种本领肯定是我们最需要的。图书馆员肯定会成为一支生力军,我敢打赌。”1993年,F.W. Lancaster在《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它们将如何作用》一文中指出:“很少有证据支持这种信念,即具有智能的设备不久将能够胜任现在由受过良好训练和经验丰富的图书馆信息人员执行的许多智力任务,就这个主题而言,许多作者看上去似乎过于乐观了。”“事实是与图书馆职业相关的真正的智力任务——主题分析、信息需求译解、检索策略拟订以及诸如此类的工作——是难以授权给机器去做的。……在可预见的未来,图书馆信息人员的专业技能也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由此可见,图书馆知识管理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然而,什么是图书馆知识管理呢?兹介绍几种富有代表性的定义:

王均林主张,图书馆知识管理其实就是对其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收集、整理、存储使用,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

夏萍提出,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图书馆拥有的包括信息、知识各种要素在内的所有智力资本进行组织、开发和运营,实现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增值的过程。

柯平指出,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运用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图书馆的业务、财务、人事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它不是要取代传统图书馆管理的全部内容,而是图书馆管理的一个新领域。广义的图书馆知识管理,则包含着两大范畴:一个是对图书馆馆藏知识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另一个是运用图书馆的集体智慧开展业务活动,提高图书馆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图书馆管理。

罗文荣和莫翔伶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指应用知识管理理论和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充分地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并提升现代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过程。

宋凌凌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对图书馆知识活动的各个环节——搜集、整理、存储和应用,实施科学运作和有效管理,从而实现知识服务的创新和增值。

石秀春主张,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就是图书馆把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图书馆管理之中,在图书馆信息管理的基础上,拓展其服务对象,即更重视对知识进行识别、提取、组织、开发、存储、传播,以达到知识扩散、知识创新、知识增值的目的。

我们认为,上述六种定义基本上都揭示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本质,即充分发挥图书馆所拥有的知识的作用。但是,前两种定义过于简略;柯平的定义没有明确“图书馆职业知识管理”和“图书馆馆藏知识管理”的相互关系;罗文荣和莫翔伶的定义没有系统地反映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宋凌凌对图书馆知识管理价值的界定过于褊狭;石秀春的定义将“拓展其服务对象”与“更重视对知识进行识别、提取、组织、开发、存储、传播”画等号,令人费解。

事实上,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定义应满足下列条件:①比较全面地概括目前图书馆界对知识管理的各种认识和思考;②比较系统地反映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应用层面的内容;③比较完整地分析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和外延;④比较科学地界定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本书给出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定义是:

图书馆知识管理包括图书馆知识(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获取、整理、保存、更新、应用、测评、传递、分享和创新等基础环节,它通过图书馆知识的生成、积累、交流和应用管理,复合作用于图书馆的多个领域,以实现图书馆知识的资本化或产品化,最终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个定义凸显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以下特征:

第一,图书馆知识管理依赖于知识。由于在图书馆知识识别、获取、整理等全过程中,环节众多,作用机理复杂,因此必须加强对图书馆知识的基础管理,确保在一个图书馆系统内知识可以不断地生成和发展。知识的基础管理是整个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前提。

第二,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管理。强调它的管理特性,就是要突出知识管理可以帮助图书馆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和知识共享,是一条提升图书馆运营效率的新途径。图书馆知识管理不像对数据和信息的整理分析那样简单,也不以书本或教条来管理图书馆,而是把信息、流程与人这三大因素有机联结起来,在交流和互动中实现知识的共享、运用和创新,是利用知识提升图书馆效率、创造图书馆价值的过程。图书馆知识管理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以人为本”主线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知识与人的能力相结合,才是“知识创造价值”的管理目标所在。

第三,图书馆知识管理是优化的流程。按照知识的存在过程与业务流程的结合,可将图书馆知识管理划分为知识的生成管理、知识的积累管理、知识的交流管理和知识的应用管理等四个独立的环节,它们之间存在首尾闭合的环路关系。这四个环节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管理体系,构建起有效的作用传导机制。从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来讲,围绕“知识增值”这个核心,知识生成管理是基础和前提;知识积累管理是保障,是知识源与流、因与果之间的重要联系渠道,通过积累可以形成图书馆的集体智慧,提高图书馆对信息环境的应变能力;知识交流管理是动力,通过交流可以将各种知识整合成强有力的资源和力量;知识应用管理是手段,直接创造价值。

第四,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方法。知识管理作为管理方法,并不只在图书馆的个别领域中发挥作用,它与图书馆管理的各个层面的应用主题相结合,以基本方法和规律指导图书馆开展藏书管理、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资源规划和馆读关系管理,成为辐射到图书馆各个层次的,以资源整合、潜力挖掘和“知识创造价值”为特征的管理活动。

第五,图书馆知识管理创造价值。知识管理在图书馆应用的核心是体现“知识增值”,因此,“知识创造价值”是知识管理对图书馆所有业务流程进行改进和变革的基础要求,将在外延上促进图书馆知识的资本化和产品化,确保图书馆具备良好的服务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