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书馆推广阅读的活动

图书馆推广阅读的活动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全媒体时代,阅读推广工作要充分利用更多新媒体,开展跨媒体宣传。对于图书馆来说,义务馆员参与的阅读推广工作最有效果。
机制建设_全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研究

机制一词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在理想状态下,有了良好的机制,甚至可以使一个社会系统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

理解机制这个概念,最主要的是要把握两点:一是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是机制存在的前提,因为事物有各个部分的存在,就有一个如何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协调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一定是一种具体的运行方式,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的。

从机制运作的形式划分,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行政—计划式的运行机制,即以计划、行政的手段把各个部分统一起来;第二种是指导—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指导、服务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种是监督—服务式的运行机制,即以监督、指导式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阅读推广工作机制就是阅读推广体系中的所有机构,在国家政策、法律法则约束以及行业规范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流程,协同开展阅读推广工作,促进国民阅读体系的发育、形成、发展和完善,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从阅读推广的组织体制和运作形式来说,国民阅读推广机制属于指导—服务模式。

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工作的主体,其阅读推广三层机制关系如图3-2:

图3-2 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三层机制

上图说明,作为阅读推广的主体机构,图书馆是在阅读推广委员会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开展,在行业专家对读者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阅读推广工作制度,来开展阅读推广工作。从阅读推广工作的具体流程上分析,阅读推广机制包括宣传指导机制、文献保障机制、媒体建设机制、交流合作机制和激励考核机制等五个方面。

2.1 宣传指导机制

作为国民阅读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阅读推广工作,目标是促进国民“阅读”,着力点则在于“推广”。推广的过程就是阅读宣传的过程,推广的主要方式是指导阅读。图书馆、书店、网络、电视、广播媒体、学校、家庭等都是可以利用和开发的阅读渠道,也是阅读推广工作宣传指导的重要场所。

2.1.1 图书馆教育

图书馆教育就是通过对读者开展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功能、服务方式和利用方法的宣传,让读者认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热爱图书馆,从而激发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在传统的阅读推广活动中,图书馆简介、借阅流程、新书推介、目录导航、读者调查等是大部分图书馆常规性工作。当前,在高校图书馆,通过新生入馆教育和信息素养课程,让学生读者全面了解图书馆从而尽快利用图书馆,在全媒体时代更好地获取最新知识信息,以促进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2.1.2 媒体宣传

图书馆工作者与读者面对面交流毕竟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阅读推广工作的宣传离不开媒体。通过电视宣传短片、广播电台、报刊、海报、车厢广告等方式提高阅读推广计划的知名度,是传统的媒体宣传模式。在全媒体时代,阅读推广工作要充分利用更多新媒体,开展跨媒体宣传。网络、手机报、3G移动通讯、3D影视、触屏传媒等都可以成为阅读推广宣传的媒体平台。只有全方位利用传统与现代媒体技术,阅读推广的宣传才能更快捷,覆盖面才能更广泛,效果也才能最优良。

2.1.3 讲座培训

讲座培训是针对特定读者,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开展的阅读推广宣传活动,几乎为所有的阅读推广机构所使用。它的优点是面对面零距离交流,具有互动性和实效性,还可以主讲者和培训者亲身经历与读者分享,能直接指导阅读方法,同步解答读者疑问。

2.1.4 宣传方式创新

随着媒体的发达,公众交流方式的多元化、现代化,阅读推广宣传工作也应不断创新。无论是图书馆,还是出版社、书店、民间机构,都可以尝试使用适合自己行业特点的新的宣传方式。比如,出版社可以建立独立书评人机制,文化部门也可以设立专项基金,通过招标及其他相关方式,扶持一些独立的、在全国具有良好公信力的推广机构,委托它们定期向社会推荐优秀图书,还可以对一些粗制滥造的图书进行曝光。对于图书馆来说,义务馆员参与的阅读推广工作最有效果。

(一)义务馆员参与阅读推广的可行性

义务馆员运行成本低、切实可行、效果明显,这一经验在高校图书馆得到了推广,义务馆员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战线上不可或缺的生力军,且管理制度日趋成熟,几乎所有高校图书馆都有类似义务馆员这样的组织。随着高教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的作用日益突显,义务馆员的工作早已不是局限于书库上书和整架、阅览室管理等一般性业务工作,更多的是在管理老师指导下从事更专业的工作。

(二)义务馆员参与阅读推广的优势

(1)桥梁作用

义务馆员拥有馆员和读者双重身份,他们能够贴近读者,体会读者的心理,了解读者的需求,在沟通上有共同语言,角色上更容易接近读者。在阅读推广过程中,义务馆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背景,引导读者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对读者在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等方面给予直接指导和帮助。可以针对不同读者群的信息需求特点、需求心理及行为规律,开展个性化阅读指导,从而使读者更迅速、更有效地获取所需知识和信息。

(2)宣传作用

义务馆员的宣传作用来自以下几方面:其一,他们有机会深入地了解图书馆从而有可能带动周围更多学生了解图书馆,让图书馆信息资源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广泛传播;其二,在情感上容易拉近学生与图书馆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的习惯;其三,不仅可以从组织阅读推广活动中宣传图书馆的宗旨、职能、价值、作用,而且可结合自身阅读经历和体会介绍图书馆的阅读资源。他们的角色决定了宣传的真实性、生动性,其效果更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参谋作用

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中的义务馆员成为图书馆聆听读者心声、获取阅读需求信息最为方便、快捷的渠道。在图书馆这个工作平台上,他们在为他人服务,同时又享受着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在身份的“衍变”中,有可能起到了出谋划策的作用。

(4)示范作用

阅读推广中的“身教”作用,远比“言传”来得直接、透彻,义务馆员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一种“身教”作用,即示范作用。

(5)补充作用

义务馆员参与阅读推广补充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不足,使馆员能将时间、精力用于阅读推广的策划、协调和管理,摆脱了纷繁事务的困扰。

(三)义务馆员参与阅读推广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加强阅读推广制度建设

只有具备健全的阅读推广制度,将阅读推广工作常规化、规范化,义务馆员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中去,才能经常性地、科学地、有效地开展阅读推广工作。

(2)培养稳定的阅读推广队伍

参与阅读推广工作的义务馆员要相对稳定,比如,社区居民,教师、退休职工等。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培养培训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义务馆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绩效。

(3)建立阅读推广激励机制

虽然义务馆员的工作是不计报酬的,但对他们的工作还是有评价,有肯定,有表扬奖励。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义务馆员参与阅读推广工作的积极性,才能让义务馆员长时间参与这项工作。

2.2 文献保障机制

阅读推广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文献资源,没有充分的文献资源,阅读推广工作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也无法长期坚持下去。

出版社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是要把自己出版的精品图书推广出去;书店开展的阅读推广工作,是要将最新最好的图书销售出去;媒体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是要让读者在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和作品的同时,产生媒体销售和利用效益;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工作,就是要让馆藏文献充分地得到利用,同时促进更多更好的文献进入图书馆。

(一)基本文献的保障

基本文献是面向大众化读者的文献。图书馆必须首先充实这部分文献资源,从而拥有最大量的读者。只有保障有基本文献,图书馆才拥有最基本的读者群,这是开展阅读推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特色文献的保障

特色文献建设也是图书馆特色建设的标志。特色文献或与地域文化相联系,或与专业建设相联系,是图书馆服务的主体读者的需求,也是图书馆办馆水平和实力的体现。有了这部分资源的保障,阅读推广工作才能更有张力、更有品位。

(三)特殊文献的保障

这就是“镇馆之宝”,是“人无我有”的资源,这类文献需要图书馆用心搜寻,精心管理,才能不断丰富或完整收藏。这类文献保障,会提高图书馆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对阅读推广工作是有力的促进。

(四)文献更新率的保障

现在,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图书馆文献诞生,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图书。这样,才能把最新最好的文献呈现给读者,也能让阅读推广工作与时俱新。可以这样说,文献更新率是一个图书馆生命蓬勃之源,也是阅读推广工作的不竭之源。

2.3 媒体建设机制

我们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图书馆的阅读方式进行了全面革新,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方式也就必须全面升级,以适应跨媒体阅读的新形势。提供多元化的阅读平台,并借助多媒体平台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是必要的选择。

(一)加快馆藏资源数字化进程

纸质文献有一定的保存期,特别是珍存的古典文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分化,也会因潮湿、虫蛀、灾害等而毁灭。因此,图书馆要尽快启动纸质文献数字化进程,保证纸质文献特别是经典文献的永久性保存,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馆藏资源数字化,也是适应当下网络阅读和数字阅读的需要。

(二)建设自己的数字图书馆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通过馆际合作的方式获取各种高需求的数字资源,扩大全文本数据库及电子期刊,用标准格式描述,使读者易于查询,从而实现读者可自行在网上进行馆际互借。通过对阅读人群和阅读行为的分析,了解读者阅读的主要图书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为读者提供多种载体形式的阅读资源,让习惯于不同阅读方式的读者都有书可读、有资源可用,达到积极引导国民阅读的目的。

(三)开辟网站数字服务平台

充分利用主页、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用主页开辟读者推荐专栏,推荐热门站点和网站,设立网络导航栏目等方式,为读者提供及时快捷周到的服务。图书馆要发挥组织文献信息的特长,开发网络资源,提供深层次的便捷服务。设立专门链接将网络资源按照专题进行筛选、归纳和整理,在每个条目下注明信息资源的形式、内容和存取特征,并开发搜索引擎,使读者浏览网页就能清楚地知道信息资源的类型和作用,同时能够快速地进行访问和查询。利用浏览器工具条等嵌入式服务插件让查阅更方便。安装图书馆工具条后,无须经由图书馆网站,直接点击工具条上的数据库名称,即可利用图书馆订购的常用电子资源,一键查找图书馆馆藏OPAC、查找图书馆目录并预约,对馆藏进行续借、查询个人借阅信息等。

2.4 激励考核机制

激励机制是指管理者依据法律法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等,对管理对象之行为从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以使其行为继续发展的机制。

没有完善的阅读效果评估机制和读者需求方向的调查机制,在举办完一次阅读推广活动之后,就无法准确地了解活动的效果。需要建立相关评估调查机制。《公共图书馆服务指南》指出:图书馆应当定期评估其推广和宣传工作,并确保评估的结果能够成为未来项目规划的依据。

2.4.1 晋级机制

晋级激励是使优秀阅读者区别于一般阅读者,通过物质及精神双重激励,起到激发阅读者阅读兴趣的一种激励方式。

(一)晋级激励作用

(1)晋级激励与绩效相互作用

阅读推广绩效是指图书馆在一定时期内阅读推广活动的效益和阅读者的业绩,也就是阅读者个人在阅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和阅读推广活动组织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完成的任务情况。绩效是阅读者阅读情况的客观反映,晋级的主要评定方式就是绩效;而晋级激励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阅读者阅读绩效。

(2)具有转化行为的作用

晋级激励的过程就是通过外界施加的吸引力与推动力,激发阅读者内在的动力和要求,从而使他们积极参与阅读,去实现图书馆阅读活动的目标和任务。而外界推动力的影响,只有被阅读者自身消化和吸收,才会产生一种自动力,才能使阅读者由消极的“要我读”转化为积极的“我要读”。外界施加的吸引力与推动力,离不开阅读者的自身因素;同样强度的推动力与吸引力,对于不同阅读者转化产生的自动力,具有一定的强弱差异。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的转化行为,正是晋级激励的本质所在。

(3)具有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作用

晋级对于阅读者来说,既是对个人荣誉感的满足,又是一种物质上的奖励。

(二)晋级激励机制的运用分析与控制

(1)物质激励

如: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可奖励一些小五角星、卡通小贴画、糖果、小玩具和一些常用文具等;对于高年级学生可奖励一些移动U盘、MP3、购书奖券等。发放实物一定要做到按所制定的等级标准发放,保障实物激励的诚信度,如按照年参与阅读天数与借阅图书册数达到规定的指标量等给予激励。

(2)精神激励

在实施荣誉激励时,首先应建立荣誉晋级机制,对荣誉晋级激励的类型、等级、形式和程序的内容和标准,应明确细化,体现激励先进性和代表性,如根据中小学生借阅图书的数量颁发“阅读学士”、“阅读硕士”、“阅读博士”、“优秀小阅读者”等荣誉奖状。借助于荣誉感的刺激,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形成一种阅读动力和成就感。同时,对获奖人员要加强宣传推广,充分发挥舆论效应和榜样示范作用。

(3)目标激励

目标是组织对个体的一种心理引力,在目标设置上要合理可行,并与阅读者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如按照阅读者的年龄、知识层次设置相应目标激励。设置目标激励,还必须使人们看得到,并得到实现目标激励后的利益,起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

(4)复合激励

复合激励是一种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精神激励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而物质激励则必须包含一定的思想内容,只有精神激励手段和物质激励手段紧密联系,互为补充,才能进一步调动、激发读者自我完善的积极性。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激励方式,如果只强调物质激励而忽视精神激励,或只强调精神激励而忽视物质激励都是片面的,这对调动阅读者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

(5)公众舆论激励

公众舆论激励是以舆论来支持或反对的激励形式,也可以叫荣辱激励。它是运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一般规范,造成某种舆论氛围,使激励对象产生一种荣誉感,只要激励得到公众舆论和激励对象的认同和支持时,激励的效果就会大大增强。

可通过通报、墙报、广播等宣传媒介,对阅读事迹进行表扬,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

(6)政策激励

政策激励主要是借助政府行为促进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发挥政府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目前政府对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政策激励机制还不健全,缺乏有效支撑体系,更需阅读推广组织努力去争取政策支持,通过政策激励促进阅读推广的开展。

(三)阅读晋级激励应注意事项

(1)制定激励的原则

设定不同的绩效标准和奖励措施,适应不同阅读者的心理需要,以最大限度地激发阅读者的阅读积极性。如,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目的性原则。激励阅读要有明确的激励导向目标,才能引导阅读者的阅读与阅读推广目标相一致,避免以纯粹满足阅读者而脱离阅读激励的真正目的。系统性原则。激励机制的设计要由全局的系统方式来指导,并贯彻到激励机制设计的整体系统中。激励机制设计中各个层次的阅读者绩效目标与阅读推广组织目标应趋于一致。一旦确定激励机制,应体现制度效力。

(2)建立合理的级别

如荣誉级别、阅读优待级别等,明确各个级别的要求与标准,为晋级考核和考评提供依据。

(3)理顺晋级的程序

如成立晋级评审委员会,设置晋级者申请,阅读中心部审核,阅读委员会评审,合格晋级者面谈,实施等步骤。

(4)明确目标,围绕目标实施激励

目标设置应是阅读者经过一番努力能够达到的。这就要把握和分析阅读者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施行激励措施和手段。了解阅读者的需要与偏好,确定运用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复合激励。由于每种激励方式有其各自的侧重点,在激励过程中仅仅依靠其中某种激励机制是无法实现阅读推广活动总目标的,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其相互依赖,相互补充,配合使用,提高激励效果。(晋级激励要与时俱进,持续地激发阅读者兴趣)

2.4.2 阅读认证机制

阅读认证就是由文化行政部门审核确立的认证机构,对读者阅读水平进行评估,认定等级并颁发证书的过程。阅读认证机构一般设立在图书馆或高校学术机构中,由阅读学、图书馆学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一)阅读认证的特点

(1)权威性

阅读认证的权威性来自认证组织的正规性,来自认证专家的资深阅历和良好声誉,也来自认证工作的严谨规范性。

(2)目标化

阅读认证要将读者阅读水平目标化,并根据阅读规律分解成细化目标。这样,才能让读者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科学地开展认证工作。

(3)等级性

阅读认证形成的最终结论以等级方式呈现,对读者是一个科学的认定,也为社会机构培养和选拔人才提供参考。

(二)阅读认证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阅读认证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在对读者阅读能力和水平的认真检测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结果,主观臆测只会得出没有说服力的不准确结论。

(2)实践性原则

阅读认证来源于实践,也就是通过读者的阅读、理解、表达等具体实践过程及其对各项指标的实现程度的测评,这样的认证结果才是真实可信的。

(3)发展性原则

读者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是在动态发展中形成相对稳定的指标。因此,一次阅读认证不能成为终极认证结果。

(三)阅读认证的策略

(1)科学设计认证指标

认证内容和指标是阅读认证的重要方面,因此,阅读认证机构要在深入调研并在反复尝试测评的基础上确立认证指标。在认证过程中,要注重被测评者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相关内容和指标,最终形成相对严密科学的指标体系。

(2)合理运用认证方法

认证来源于对诸项指标的测评,测评的方法要多样化,尽可能采用量化测评法。但阅读是一种思维创造活动,具有灵感性和跳跃性,有时很难捕捉,很难准确判断。因此,有必要适当增加测评次数,科学提取均值。

(3)重视形成性认证

一张测评试卷,一次结论性测试,这种终结性评价不能全面代表读者阅读水平。阅读认证要关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心智发展,也包括好习惯的养成、好方法的运用、效率的提高等。

(4)不以认证为唯一结论

阅读认证只是一种参考,有科学依据也有偶然因素。因此,无论是读者本人和认证机构,或是其他人员,都不要把阅读认证作为唯一的评价结果。

2.5 全媒体环境下阅读推广机制变革

传统的模式的阅读推广工作,是阅读推广机构与读者之间的单向交流。例如,图书馆等机构开展的展示性推广和推送性推广等。这种交流中,读者都是在被动状态,由于推广者并没有真切地了解读者所想所需,即使热情再高,读者也不怎么买账,形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尴尬现象。

全媒体环境下,这种单向交流完全可以变成多向交流。借助网络平台,推广者与读者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推广者与推广者之间,推广者、读者与第三方之间都可以开展全方位的交流。借助移动网络,这些交流可以是实时的、动态的;借助多媒体,这些交流可以是有声有色的、远程互动的。

只有让读者主动参与其中,这样的阅读推广工作才会更给力。这是全媒体环境下阅读推广机制变革的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