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产业增长动力机制的升级

上海产业增长动力机制的升级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着重从上海市产业创新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在上海所有创新能力的二级指标中上海的企业创新能力尤为引人注目。这主要是由于,上海已经基本完成研发投入的主角从高校和科研单位到企业的转换。

第三节 上海产业增长动力机制的升级

创新作为一种理论,形成的时间并不长。20世纪初,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第一次将这个概念引入经济学领域,并对其进行了定义:创新就是将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形成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函数。换句话说,就是生产出一种新的产品或者改良原来的产品;使用新的生产方法或者新的生产工艺;开发一个新的市场;在生产中加入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以及引入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或管理制度。该理论已经渗透社会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对创新进行了不同的定义,但是其含义都与熊彼特的定义大同小异。实际上创新并不一定是绝对的全新的东西,一些旧的东西融合新的元素,或者配以新的形式,皆可以称为创新,只要它满足了人们进步的某些要求即可。

虽然在理论的道路上创新还只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却是一个耄耋之年的老者。杨振宁教授在2008年举行的上海浦江创新论坛做演讲时,曾经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其实,创新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随着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发展浪潮的高涨,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一个地区或者城市的竞争优势不仅仅取决于效率,更取决于创新。目前,上海正立足于“四个中心”(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建设,创新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是推动上海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本节着重从上海市产业创新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上海产业创新现状

从2001年《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开始对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估以来,上海综合创新能力的评分直线上升,已经连续几年高居榜首。那么享有如此盛名的上海的创新能力现状以及产业化的现状如何呢?

(一)创新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从2001年中国科技战略发展小组开始编制《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以来,上海就一直位列全国前两位,而且在2004年至2006年还连续三年蝉联第一(表4.1),在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综合创新能力方面都位于前列,整体发展也较为均衡。

表4.1 2001—2006年部分沪京粤区域创新能力综合值及排名情况

img16

资料来源:2001—2007年《区域创新能力报告》。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开放城市,是新事物的集聚地,也是中国面向世界的桥头堡。上海能在创新能力评价中获得骄人的成绩,主要是因为其善于吸收创新知识,从而该地区的科技合作、技术转移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一直位于全国前列。中国每年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约有1/10流进上海,而且据报告数据显示,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引进国外技术也一直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

在上海所有创新能力的二级指标中上海的企业创新能力尤为引人注目。上海在企业创新方面的确称得上是一枝独秀,虽然这和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等原因不无关系,但是更重要的是20世纪末浦东开放以来,政府的政策导向以及名企的入驻使得上海有了一个更好的创新氛围。而且在上海产业动力机制升级的引导之下,上海各类企业掀起了自主创新的热潮,上海宝钢上海大众、贝尔等大型企业的研究开发中心也竞相角逐,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得企业创新的发展后劲十足。

因为创新能力的良好表现,所以催生了良好的创新绩效。不只是创新绩效,上海市的各项绩效都是全国靠前的。而一流的创新绩效必然需要以一流的创新环境为依托,上海在创新环境的培养、塑造方面也是不遗余力的。对技术创新相关设施投入的增加,尤其是相关基础设施的增加能保证有更多的人有条件参与创新。同时为了促进自主创新,上海开始研发公共平台、整合科学资源,还制定了《上海科技创新登山行动计划》等。

(二)创新研究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

上海市对于创新知识的吸收创造,一向是敢为人先。因此在研究与发展(R&D)经费中的投入自1996年以来,一直保持着高速增加的态势。1996年的R&D经费占GDP的比重只有1.38%,到2007年该比例已经达到了2.52%,同1996年相比该投入增长了82%,十年增长将近一倍(表4.2)。

表4.2 上海历年研究与发展(R&D)经费的投入与占GDP的百分比

img17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8》。

img18

图4.1 1996—2007年上海R&D占GDP的比重(%)

图4.1是根据表4.1绘制的,从图4.1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自从1996年来,上海R&D的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以每年10%的高比例持续增长着。知识创新能力2004年至2006年的平均增速为10.38%,远远高出上海综合创新能力的增速。其中,每亿元科技经费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数由2005年的3.05件/亿元,上升至2006年的4.79件/亿元;每万人科技活动人员产生的发明专利授权数由2005年的50.04件/万人,上升至2006年的96.96件/万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上海对于研究与发展经费的大力投入,以及各项政策的积极扶持。

知识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动力来源于专利、科技论文等。从表4.3可以看出上海主要年份的专利申请量以及授权量大幅增加,2007年的专利申请量比上年增长31%,而专利的授权量比上年增长47%,说明专利申请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同时,从表4.3中可以看出职务发明创造增长十分迅猛,同非职务发明的相对差额越来越大,充分说明在上海的产业创新环境下,自主创新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与推崇。

表4.3 上海主要年份专利申请与授权量

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2008》。

从表4.3中可以看到,2006年和2007年企业的专利授权量相对于高校和科研单位而言,要多得多。这主要是由于,上海已经基本完成研发投入的主角从高校和科研单位到企业的转换。据统计,上海市科研经费的52%来源于企业,而在科研经费的投入方面企业占到总的R&D经费投入的52%,大大超过高校科研单位的36%。在国际上,一个成熟的创新驱动型的国家企业创新经费的投入大概在70%左右,从这一方面来看,上海已经在向着成熟创新驱动型城市迈进。

(三)创新资源布局逐渐优化、创新环境日益改善

为了拓展高校的办学空间,提高优质教学的“辐射力”,上海对该市的高校布局结构进行了调整,推进“2+2+x”的布局模式,这个模式融入了区域经济建设和城市支柱产业发展。由于近年来上海市为加强创新人才高地建设,推进国际化人才战略,该市发起了“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和CEPA(内地和香港关于建立更加紧密经济关系的安排)框架下“引进千名香港专才计划”,从而集聚了一大批科技精英人才,使得上海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而“2+2+x”布局模式巩固和加强了南北两个大学城和东西两个大学园区与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使得产学研的联系更为紧密。

张江高科技园区经过十多年的开发之后,现在已经形成了三大国家级基地(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创业基地)。除了对此类高科技园区的聚焦性发展之外,许多大中型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技术研究中心,同时政府也在积极地筹备市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级实验室。

这一系列实验室的建设,使得创新的设施逐渐充实。另一方面上海创新支持体系建设逐渐完善,五个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科技创业投融资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得上海的创新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另外《上海市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也进行了第三次修订,也由此拓宽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道路。

二、上海产业创新存在的问题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上海的综合创新能力的确是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的,可以说上海近年来相继出台的一系列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措施,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作用,使得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有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上海创新能力独领风骚之下隐藏的危机。

(一)创新能力的相对优势逐渐弱化、绝对优势有待增强

现在是一个互联网十分发达的年代,即使上海的科研资源拥有专利的保护,长三角地区的各个省市也还是能非常容易地接触到,并进行相应的模仿,从而科研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共享,使得上海的创新能力优势逐步被弱化。

另外处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东省近年来的表现也十分不一般,在2008年的《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该省已经超越北京,综合创新能力仅次于上海,位列第二,大有迎头而上之势,因此上海如何保持相对创新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甚至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标准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个指标构成的一个综合测评。主要包括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绩效、知识创新、知识流动能力和环境创新等,虽然上海的各项指标都位于全国前列,但是有的指标一直以来都是上海发展的弱势,如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硬环境等二级指标一直都是上海发展的薄弱环节。一直是上海优势的金融环境指标、劳动者素质等指标却有下降的趋势。总的来说,上海现在面临创新方面优势减弱、劣势改进缓慢的问题。

(二)创新研究经费的投入仍需进一步增加,促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

由于大量的盗版和山寨的出现,使上海创新能力的相对优势逐渐弱化,对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产业创新而言,高投入和低回报率无疑使投资者们敬而远之。从图4.1可以看出最近几年来上海的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最近两年该投入增加的趋势开始放缓,从2006年到2007年只增加了0.02%。2006年上海的R&D经费投入是258.8亿元,占GDP的2.5%,而北京在2006年则是投入了433亿元,占GDP的5.5%。除了资金的投入,上海R&D人员的全时当量(每个R&D人员一年中实际从事研发工作的天数,除以365天,再乘以人员总量,就可得出企业或地区的R&D人员全时当量)也远远低于北京,不仅如此,同沿海各主要省市的R&D人员的全时当量相比也是较低的。因此虽然上海的研究经费在绝对量上是比较大的,但是相比较而言,该项投入还需要继续增加,也只有投入经费的增加才能促进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

(三)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产学研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合力

从表4.2中可以看出上海企业的专利授权量在逐步增加,已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是其增加速度同专利授权量的总体增加速度比起来还是较为缓慢的。与此同时,60.2%的企业都有技术引进项目,其中1/3是引进国外生产线,其技术依附性甚至超过了75%,不仅远远超出企业对外技术依附性不高于30%的警戒线,而且与1993年的56%的技术依附性相比,也有很大的倒退。

上海各种类型的企业在专利申请的数量上增速的确很快,但是很多专利往往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很小。虽然上海拥有很多中小型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在创新方面也的确是独树一帜,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要将核心技术产业化,需要一定资金的支撑,融资等方面的难题,导致此类企业在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上的发展受到限制。作为上海技术创新主体的大中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远远没有达到其应该有的水准,这主要是由于严重缺乏核心专利,企业研发投入低于国际水平,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不仅如此,上海大中型企业用于引进技术消化和吸收的投入也低于发达国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韩国和日本如果引进技术和设备花了1元钱,那么他们会在消化和创新方面花5元钱;与此对比,本土企业同样花1元钱引进技术和设备,却只花7分钱消化和创新。另外,虽然上海的很多大企业集团都竞相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但是这些研发机构由于研发资金的缺乏、研发能力的欠缺,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有的甚至于形同虚设。

现代科技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科技进步必须依靠多方的合作,尤其是生产企业、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对企业来说,能在降低技术开发成本的同时使自己拥有某种核心技术或者专利技术;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来说,既明确了科研方向,建立起自己的科研基地,又能带来长期的效益。但是产学研是三方合作,约束机制比较松散,受社会整体诚信环境的影响,产学研合作的信用基础不够牢固。企业担心研究能否取得相应的成果,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否受到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等;研究出的产品是否有市场,技术能否有效益等。在芬兰的科技计划中,几乎100%的项目要求产学研合作进行,这使芬兰的产学研合作在全世界排名第一,而2006年度上海所有新立项目中,以产学研合作方式开展的项目所占比重不足60%。相互猜疑和不信任必然导致合作研发的脆弱以及合作力量的薄弱。

(四)创新体制和机制亟须完善、创新文化氛围有待增强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以一定的创新体制的政策导向为依托的,目前上海为了鼓励自主创新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如《上海科技进步条例》、《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但都还不够完善。

技术市场是国家技术创新、技术转移以及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上海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为30290项、合同金额231.73亿元,大大低于北京的37625项和489.59亿元。技术市场中成果转化中介组织发育不完善,中介服务比较欠缺,存在技术成果转化难、风险资金运作难等问题。在产学研合作中,许多科研机构、高校只承担科技计划项目而不负责成果的运用、保护和商业转化,政府、单位与个人之间在技术发明和创新转化中所产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另外,由于缺乏良好的中介机构,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难以建立起比较稳定的合作创新机制。因此,技术交易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发展,创新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政府针对创新制定了很多的政策,但是由于欠缺可操作性或者宣传力度不够,许多政策成了一纸空文,没有对企业创新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除了政策的引导力不足之外,上海的创新文化氛围也还不够浓郁。在《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中国科学院现代化战略研究组设计了知识创新指数和知识传播指数,并用它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创新文化氛围,指数值越大,表明一个地区的创新文化氛围越好。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1990年和2003年上海市的知识创新指数分别为29.8和67,远远低于同期北京的50.2和100。

三、提升上海产业创新的对策建议

针对制约上海自主创新的各种问题,实现《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到2020年要建成要素齐全、布局合理、运行高效、合作开放的城市创新体系,形成创新人才集聚、研发设施完备、创新源泉涌流、技术转移畅通、创业孵化便捷、主体实力强劲、特色产业集群的科技创新创业新局面。建议确立以“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联盟机制、优化创新政策环境”为主要目标的战略思路,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上海产业创新能力:

(一)以R&D经费投入的增加以及经费投入机制的完善抬升上海创新能力的优势地位

最近几年上海总体科技投入虽有较大幅度增加,并逐渐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入水平迈进,但差距依然不小。一方面今后应该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使全市R&D投入强度保持在3.5%以上;另一方面,要大力完善投入机制,引导企业尽快成为创新活动的投入主体。因此,首先要为企业融资创造有利条件,如可以通过贷款、创业板等方式对企业的一些自主创新项目提供资助,或给予配套资金;其次,政府应该为企业技术发展提供项目支持,可以对中小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新企业给予偏重;再次,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如,减免自主创新项目专利申请费用,免除或部分减免自主创新企业的税收等。

目前,上海是仅次于北京的新经济发展第二级。在上海的各项新经济指标中,全球化、信息网络建设相对突出,但创新能力、知识就业能力相对于北京就处于弱势。一方面是因为上海作为一个地理位置适中的沿海港口城市,其在我国经济和贸易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门户和中心地位;另一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市场化进程超前,经济竞争和新陈代谢相对激烈。另外上海周边地区新经济相对发达,其中浙江、江苏在新经济指数排名中分别位于第6和第7位。特别是,如果将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一个单独的统计单元,这种地位会更加突出。它表明上海新经济发展具有相对优越的区域条件。未来上海新经济发展应当发挥优势,在进一步发挥全球化优势的同时,大力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积极响应周边地区融入上海的战略思维和行动,从建设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中心的战略高度合理地确定上海在周边地区分工中的角色,形成区域性的协同发展新经济群落的格局。因此,以增加的研发经费投入配合区域协同发展,上海的创新能力必然有一个新的飞跃。

(二)通过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就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的巩固而言,深圳的经验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实际上,企业要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就必须有良好的创新动力机制。强化上海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也需要在体制、机制的改革上努力。

首先,可以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为强化企业主体的突破口,改善企业领导体制、改革企业考核制度、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管理机制等。比如按市场经济的规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国际上的成功做法,选聘企业经营者,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机制;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形成,纳入对企业经营者和产权代表的业绩考核范围;完善科研开发的投入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分配和激励机制、专利发明的实施和奖励机制、职工培训制度等。

其次,应该加大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坚持八字方针:以“大”扶“小”、以“小”做“大”。顾名思义,以“大”扶“小”就是通过大型企业帮助中小型科技企业做强,将科技型中小企业活跃的创新能力与国有大型企业产业化能力强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上海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小”做“大”就是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战略,并通过集聚战略,培育出若干个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骨干企业集团。

(三)完善产学研联盟机制,增强联盟合作力

对于产学研联盟的合作可能性,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上海当前和未来的产业发展格局作出总体部署和规划,以重大项目来带动产学研的结合。通过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规划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合作方向,政府支持的目标就会清晰,效果就会显著。同时推广产学研集群联盟新模式,比如近几年上海电气集团与中科院、宝钢与上海交大结成的集群式的战略联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针对产学研联盟机制的薄弱信用基础,应该构筑知识服务、产权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工作是推进产学研结盟的“粘合剂”。而且平台的建设本身就是一个“结盟”的过程,通过区县、高校、科研院所设立知识产权工作站,各种相关信息和资源在大平台上整合;将“结盟”逐渐从低层次推向较高层次,促进高校技术创新集群与区域产业集群的紧密结合。另外,还要建立动态跟踪和全程服务推进机制,使信息更畅通,帮助投资者找到最合适的项目;通过设立风险投资资金,提供投资分析、市场调查等服务,推动专利技术的转移。

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人才是最为重要的,是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的关键。是创新的根本源泉,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第一资源”,是推进自主创新和建设城市创新体系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引进和利用,想方设法构筑创新人才高地。一方面,依托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抓紧培养和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积极建设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团队。另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切实消除人才合理流动的户口“瓶颈”,简化人才引进的审批手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外来人员的社会福利制度,给外来人才一定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优化人才使用环境,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特别要为年轻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搭建更大舞台,为自主创新激活和做强“第一资源”,积极构筑创新人才高地。

(四)落实相关扶持政策,优化创新环境,建立创新协同机制

在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中,为了产生应有的绩效,可操作性、政策的宣传推广、政策的灵活性等都是要考虑的。其中政策的灵活性主要是指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性。政府可以组建一个部门来专门协调各项政策,提高灵活性和协调性,为产业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对于创新政策环境的优化,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应引导企业在科研立项前检索相关的专利,避免专利纠纷和重复立项。每年公布上海企业的发明专利排行榜,表彰发明实施工作做得好的企业。同时可以设立上海发明奖,表彰优秀发明家,同时,加大对专利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权违法行为,保护专利持有人的利益,激励广大科技人员、职工和企业的发明热忱;其次,政府要从主要支持重大产业化项目转向同时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比如对企业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项目的支持、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对创新环境的营造等;再次,政府应该增加对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其科技成果可以让行业内的企业共享,并充分利用共性技术结合企业的发展开发各具特色的新产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最后,设立企业自主创新产业基金,缓解企业面临核心技术产业化与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支持更多的企业将自主创新项目实现产业化,尤其对企业的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大支持力度。技术引进项目在立项时就应有消化吸收的计划,安排好消化吸收的资金和力量。对用于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资金投入,政府要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总之,要充分发挥产学研联盟在技术引进中的作用,重大引进项目应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既加强了对项目的技术把关,又为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