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职业胜任力的要求

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职业胜任力的要求

时间:2022-1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劳动者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劳动技能,以满足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这就涉及劳动者自身职业间流动的能力,以适应更换其他工作岗位的需要。劳动者在就业时因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源而产生差异,形成就业的分层。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将会产生一些新兴的行业部门,创造出新的职业岗位。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劳动者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劳动技能,以满足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但是,我国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相差甚远。

(一)要求劳动者具备职业间、产业间自由流动的能力

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将会永久性地淘汰一些工作岗位。据统计,1989—2010年,美国已有3 6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了,一些行业甚至永远消失了,比如传呼机行业无情地被手机行业取代。失去这些岗位的劳动者就需要具备更换其他岗位的基本素质。这就涉及劳动者自身职业间流动的能力,以适应更换其他工作岗位的需要。

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致使劳动力的职业转换能力差,市场适应和新产业适应能力不强,从而使劳动力的产业分布结构水平较低。

再从城镇就业人口的行业看。2009年年底,在我国城镇就业人员行业分布中,排名靠前的是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如表10.3所示)。随着行业技术的进步,对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其他行业转移过来的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职业转换能力,才能实现顺利转移。

有约一半的城镇就业人口在低收入行业就业。2009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劳动报酬为32 244元/年。城镇19个行业中,低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建筑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占城镇全部就业总量的49.48%。从普遍意义上而言,这部分人群在行业间自由流动的能力较低。

从人口流向及城乡分布状况看。自1995年以来,中国就业人口总量整体上升,就业人口流向是由第一产业流入第二、三产业。2005—2008年,从第一产业释放出了超过3 300万劳动力,第二产业增加了3 000万就业人口,第三产业也增加了约2 000万人,但仍旧是第一产业就业总量最大。2008年,超过6成的就业人口在农村就业,城镇就业人员不足就业总量的4成,发展趋势是农村就业人口在减少,城镇就业人口在增加。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整体职业素质较低,从而面临着产业部门间自由转换的能力较弱的尴尬困境。

表10.3 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2009年年底)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之表4-5(按登记注册类型和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2009年年底)。

(二)要求劳动者不断提高适应目前岗位新要求的能力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原有的职业岗位在职能范围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人们的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尚不清楚电脑为何物,那时许多工作也无须电脑操作技能,而今天人们却在工作中一刻也离不开电脑了。

劳动者在就业时因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源而产生差异,形成就业的分层。就业的行业分层通过就业行业的工资收入、行业失业风险、行业工作时间、行业社会保障、行业垄断性等因素综合反映出来。在对行业分层产生影响的众多因素中,行业工资收入是基本要素,也是核心要素。依据工资收入的高低可以直接将就业的行业进行分层排序,它是影响力最强的行业就业分层要素,反映行业就业分层最基本的状况。行业工作时间长短、行业失业风险程度是反映行业就业环境好坏的指标,它影响行业分层,但在行业分层总要素中影响力偏弱。工资收入可以体现就业者的素质高低、价值大小。相应地,高工资水水平的工作基本上是要求劳动者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更新技能和知识。

从表10.4中可以看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排在前几名的依次为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这些行业中的大部分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而且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术更新的要求也较高。这就要求劳动者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目前岗位新要求的能力。

表10.4 2009年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续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之表4-15(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09年)。

(三)要求劳动者具备担任社会新兴岗位的能力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将会产生一些新兴的行业部门,创造出新的职业岗位。这些新岗位在职位设计、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评、薪酬管理等方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要求应聘者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更高的创新水平、更好的开拓性。为此,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等素质提出了更具有挑战性的要求。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绿色就业:在可持续低碳世界的体面工作》,未来几十年内,可替代能源技术开发将在全球创造数百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在生物能源领域,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万就业人员,到2030年,有望新增1 200万个就业机会,而太阳能板生产、安装和维护将新增630万个、风能将新增200多万个就业机会。此外,回收利用和环保汽车制造业的扩展也将新增就业岗位。我国“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对就业人员的技能、职业素质、人文素养等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但是,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向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部门流动必然存在很多困难,会影响到我国的产业升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