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人文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人对教师的要求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即要求老师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在人格上都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学高”,才能用丰厚的积累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用巧妙的方法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才能引导学生轻松愉悦地接受新知识,从而获得教育的成功。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而扩大知识面的重要途径就是博览群书,即拓展知识的“宽度”。
人文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_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古人对教师的要求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即要求老师不仅在学术上、而且在人格上都是学生的榜样。

一、学高为师

古人云:“学高为师。”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有自己的学术特长,精通专业。教师如何“学高”,就要多徜徉书海,多读书,读好书,多积累,多思考,多探究,丰厚文化底蕴;就要善于学习,勤耕不辍,学以致用。教师“学高”,才能用丰厚的积累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用巧妙的方法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才能引导学生轻松愉悦地接受新知识,从而获得教育的成功。

“学高”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坚实的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主要是指具备所教学科扎实、深厚的基本知识,具备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法等教育理论,能够正确认识、分析教育对象,把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和正确的教学方法,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具有更新知识、补充知识和丰富知识的能力。

首先,要在所从事的教育专业中明确主攻方向。最好选择一两门课为主攻方向,做到“术业有专攻”。

其次,要深入钻研专业知识。要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必须有深入透彻的了解,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然,对专业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都应了然于胸,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再次,还应该了解和关注本学科、本专业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及前沿信息,吸收新知识,掌握新理论,追赶专业知识发展的潮流。

最后,要在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知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通过自身的专业教学实践,才能证明知识或理论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才能捕捉和吸收在社会实践中证明是正确的新思想、新观念;才能在实践中获取新知识,才能反过来促进专业理论的提升。

(二)具备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现代学校课程将进一步向综合性发展,不仅设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综合课程,而且除了整个课程系统综合化以外,各单科科目也在向综合化方向发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新兴学科同时也在迅速崛起。如果教师只是局限在自己的专业中,知识封闭,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教育发展要求的。只有具备相当的人文素质,具备人文知识的积累与内化,才能挥洒自如地立足讲坛,深入细致地剖析教材,将人文与科学在教学中相互渗透,吐精华予学子,使之深长咀嚼回味,对学生产生深刻而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杜威指出:“知识具有人文主义的性质,不是因为它是关于过去人类的产物,而是因为它在解放人类智力和人类同情心方面做出了贡献。”[5]怀特海也指出,“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毫不相干,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别的关系。”[6]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给学生的这一桶水,不能是死水,应该是充满活力的水。这就要求教师要广泛阅读,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能固守专业领域,要边教学边学习。而扩大知识面的重要途径就是博览群书,即拓展知识的“宽度”。拓展知识“宽度”是指我们的教师不仅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懂得更多相关科目的知识,尤其是一些基础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知识面要宽,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宽广的领域,教育者如果仅局限于本学科的一些老旧知识,教起来就会捉襟见肘,影响教学效果。

拓宽知识面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要多读书。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江河。阅读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性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想使备课不成为单调乏味地坐着看教科书,那就请读科学作品,要使你所教的那门科学原理课的教科书成为你看来是最浅显的课本。要使教科书成为你的科学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而你教给学生的只是这门知识的原理。优秀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正是由于这种经常性的阅读不断地补充了他们的知识海洋。”[7]一方面,可以读一些基础性知识方面的书,如文学、哲学历史、地理、数学等,为学好专业知识夯实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将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融会贯通,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增强授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可以读一些条件性知识方面的书,如教育学、心理学等,掌握教育规律,了解受教育者心理特征,为做好教学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二要不断总结实践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通过亲自实践来学习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总的来说,要拓展知识的“宽度”,就得博览群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有效地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

(三)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如今,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由原来单一的学校教育和书本教育向社会媒体、互联网以及远程教育等多种途径转变。随着传播手段的增加,各学科知识的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你的知识不够“精”、不够“深”,不能以一桶水来浇灌无数朵花的时候,学生势必会对你产生怀疑,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就不能“信其道”。“教育的每一个对象、每一个时刻都是非常特殊、不能复制的,这就决定了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机械地听命于任何外在的要求,必须依赖于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8]

因此,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要具备较高的信息技能。教师需要知道怎样获取信息、怎样整理信息、怎样使用信息,能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把有关信息以最便捷的手段传递给不同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以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能去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促使学生“信其道”。

二、身正为范

唐朝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这三方面的统一既是身为教师的职责,也是身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就是要求教师既要把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把行为规范、做人准则教给学生,使学生既有学问、又有德性。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身正”是作为教师应该具有的人格的最基本要求。所谓“正人者必先正己”,老师是学生的镜子,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会将老师作为一种示范,一种准则。教师“身正”才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才能以自己的真诚去赢取学生的真诚,才能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才能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才能以自己的美好人性去陶冶学生的美好人性。一位哲人说过:“说服人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真理,一种是人格的力量。”人文精神的培养单靠说教是不行的,人文精神的生成需要榜样的力量。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读书教学四十年》一文中说:跟名师“确实学到很多东西:不仅是一般书本上的东西,尤其重要的是方法和方向”。[9]学生都具有“向师性”,教师高尚的人格操守对学生智力和情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形象地说学校好比一种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这样的旋律,必须把乐器的音调准,而这种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教师个人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是什么样的教科书,什么样的思潮,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优良的品格会滋润学生的心田,陶冶学生的品格,起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作用,这是任何权力影响力所不及的。

首先,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教师所具有的大公无私、诚实守信、和蔼谦逊、勤奋敬业、团结协作等品质,会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接触中,受到感染和启示。比如“温、良、恭、俭、让”是孔子所提倡的,今天辩证地看也不失为传统美德。教师身上若具有这些品质,对学生和谐与人相处的影响极大。而这种影响产生的效果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能代替的。“身正”之师其人格魅力的影响,会在学生心中形成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价值判断。教师的美好人格,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为人师表,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提升思想和道德品质,以魅力吸引人,以品质教育人。

其次,教师要以优雅的行为去熏陶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敬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服饰都会打上教育的烙印。因此,只要是能够反映一个教师的风度气质、精神面貌、道德修养、人生态度的东西,都可能成为教师人文素质表现的一个侧面,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状态,甚至将来的发展。优雅的言谈举止是一个人气质美的表现,是内在美的外化。教师的整齐洁净、修饰合宜、举止得体、端庄文雅体现出教师高尚的情趣。而这种健康向上的表现又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起到言传身教、行为楷模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严格要求和完善自己,做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成为“身正之师”。

再次,教师要尊重、关怀、理解学生。教育是充满诗性的事业,惟有爱、责任、真情、尊重与理解,教育才能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正如一位教师所言,“只有没有爱心的老师,没有改变不了的孩子”。具体到每一个生存个体而言,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的多元发展的可能性,关心其发展潜能,帮助其树立起自信,为其潜能的充分发展创设一定的空间。同时,要减少对学生发展负面的消极压力,要相信学生都行,都能成功,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以心灵赢得心灵,以人格赢得人格。教育知识不是纯粹的科技知识的传递和习得的认识过程,教育知识也不是纯粹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教育知识应具有超功利、对人生命关注的终极关怀等特点。教师要积极沟通教学双方的情感,使教学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以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问和阐述自己的见解,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个体创造性和主动精神。教师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强化教学中传达的人文信息,这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之成为心智完善的“健康的人”是大有益处的。

最后,教师要具备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所谓开放性思维方式,是指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多视角、全方位看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与把事物彼此割裂开来、孤立起来、封闭起来,使思维具有保守性、被动性和消极性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根本对立的。开放性思维方式本质上是反教条的,具有实事求是的特征。具备了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就能够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开放性思维方式表现为不断地吸收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新动态,排除和变革一切旧的不合理的观念、思想、信息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它可以使思想活动始终处在不断的变更之中、运动之中、发展之中。它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人文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