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品设计中的文化含义

产品设计中的文化含义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产品的文化设计包含四大基本要素,即文化功能、文化情调、文化心理和文化精神。因此,不同的文化功能对产品文化设计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产品的设计要符合人机工程学条件,各种显示件要符合人体接受信息量的要求,使人感到作业安全、方便、舒适。为了达到这样的文化功能,就要对产品进行必要的文化设计,使产品的外部物件尺寸符合人体的尺寸要求,使产品中与人的生理特征相协调。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文化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生存的方式和方法。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孕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文化就是人们关注、探讨感兴趣事物的现象和氛围。

文化是人类群体创造并共同享有的物质实体、价值观念、意义体系和行为方式,是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状态。政化(即不同时期的执政者倡导的文化)是文化和先导,有什么样的政化,就有什么样的文化。

上述定义揭示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1)文化是人类群体整个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过程。文化的主要成分是符号、价值和意义、社会规范。符号是指能够传递事物信息的一种标志,它在生活中代表一定的信息或意义。文化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创造、使用符号的能力。价值观是人们评判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行为的标准,决定着社会中人们共有的区分是非的判断力。社会规范是特定环境下的行动指南,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行动。

(2)文化的内隐部分为价值观和意义系统,其外显形态为各种符号,这些符号主要体现为物质实体和行为方式。

(3)对整个人类来说,文化是人的创造物;对于特定时间和空间的人而言,文化则是主要体现为既有的生存和发展框架。

(4)文化随着人类的群体的范围划分不同而体现出差异。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当代人类学家、文化学者张荣寰在2008年3月重新界定文化,阐明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为人类社会的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的研究提供了完整而贴切的理论支持。

人类学的鼻祖泰勒是现代第一个界定文化的学者,他认为,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

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则从抽象的定义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的定义: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就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人们通过观察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从而学到其所在社会的文化。文化对于人类来说,就像是本能对于动物一样,是行为的指南。

从古至今,人造物都是各个时代的文化载体,设计师的思想理念通过设计作品向人们传播。原始社会的设计品反映了在当时的自然条件下,人们是如何利用石器、木棍等工具生活和生产的。文化对于设计,在各个层次与结构上都有重大的影响,可以说,工业设计始终是在文化的约束与滋养下运动和发展的。产品的文化设计包含四大基本要素,即文化功能、文化情调、文化心理和文化精神(图3.1)。

1.文化功能

文化功能是产品文化设计的核心要素和首选课题。产品文化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赋予产品一定的文化功能。产品的文化功能决定了产品的文化来源和文化形态。因此,不同的文化功能对产品文化设计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产品的设计要符合人机工程学条件,各种显示件要符合人体接受信息量的要求,使人感到作业安全、方便、舒适。为了达到这样的文化功能,就要对产品进行必要的文化设计,使产品的外部物件尺寸符合人体的尺寸要求,使产品中与人的生理特征相协调。成功的产品应当集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文化功能于一体。

图3.1 产品的文化设计的基本要素

2.文化情调

作为最感性直观的要素,文化情调是文化设计的切入点。消费者购买产品,往往基于某种情调的考虑,因而产品在具有物质功能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有一定的文化情调。情调就是通过不同的物质材料和工艺手段所构成的点、线、面、体、空间、色彩等要素,构成对比、节奏、韵律等形式美,以及由此形式美所体现出的某种并不具体、但却实际存在的朦胧的情思,表现出产品特定的文化氛围。比如,使用蜡染扎染面料来设计时装,富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情调;使用彩陶纹饰、图腾纹饰、洞穴壁画图形来设计装饰,富有浓厚的原始文化情调;使用古色古香的陶杯、瓷瓶、铜爵、木盒、竹筒作为酒的包装物,则富有古代文化的情调。一些年轻人喜欢牛仔服、运动装、休闲装和带“洋味”的产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追求那种时尚情调、异国情调和青春气息。

文化情调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情感需要。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高度市场化和高科技浪潮的迅猛发展,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快节奏、多变动、高竞争、高紧张度取代了平缓、稳定、悠哉游哉的工作方式;各种产品源源不断地涌入家庭,使人们越来越多地以机器作为交流对象。与全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相对应,人们的情感需要也日趋强烈。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说,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产生一种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高情感,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技术越高,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作为与高技术相抗衡的高情感需要,在消费领域中直接表现为消费者的感性消费趋向。消费者所看重的已不是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是与自己关系的密切程度。他们购买商品是为了满足一种情感上的渴求或是追求某种特定商品与理想的自我概念的吻合。在感性消费需要的驱动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并不是非买不可的生活必需品,而是一种能与其心理需求产生共鸣的感性商品。因此,所谓感性消费,实质上是人类高情感需要的体现,是现代消费者更加注重精神的愉悦、个性的实现和感情的满足等高层次需要的突出反映。

3.文化心理

文化心理是指一定的人群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共同的文化意识。例如,就色彩而言,幼儿喜爱红、黄两色(纯色),儿童喜欢红、蓝、绿、金色,年轻人喜欢红、绿、蓝、黑及复合色,中年人喜欢紫、茶、蓝、绿;男子喜爱坚实、强烈、热情之色,而女子喜爱柔和、文雅、抒情的色调。在法国,人们喜爱红、黄、蓝、粉红等色,忌墨绿色,因为它会使人想到纳粹军服。在日本,人们普遍喜欢淡雅的色调,茶色、紫色和蓝色较流行,特别是紫色,被妇女尊崇为高贵而有神秘感的色调。而在中国,城市居民喜爱素雅色和明快的灰色调,乡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喜爱对比强烈的色调。对产品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人们的文化心理,使产品的形态、色彩、质感产生悦人的效果,而不能给人以陈旧、单调、乏味的感觉,更不能因违背习俗而招致忌讳。例如,冰箱的颜色多为白色和豆绿色,是因为白色意味着洁净、卫生,而绿色象征着生命,它们暗示着冰箱中的食品是可食的,对身体是有益的。红木大多数呈紫色,产于印度等热带地区,能保证家具不变形、不怕虫蛀,还能够保证家具的结构的连接时榫卯结构,不用钉子和胶水,从而使表面展现木材本色的质感,而不需要上油漆。

4.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最内在、最本质和最具生命力的特征,同时也是最有表现力的特征。文化精神是产品文化的总纲,文化情调、文化功能和文化心理最终都归结和取决于文化精神。一方面,产品设计要体现民族文化精神。产品设计不能孤立地存在,必然受到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的影响。各民族独特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及其思维方式都可以通过产品表现出来,比如德国的理性、日本的小巧、美国的豪华、法国的浪漫、英国的矜持与保守等,无不体现在他们的产品设计之中。另一方面,产品设计还要体现时代的文化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