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訓詁中常見的幾種弊病

訓詁中常見的幾種弊病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訓詁中常見的弊病,主要有如下一些:一曰望文生訓;二曰增文成義;三曰誤解聯綿詞;四曰誤解俗語詞;五曰誤解虚詞。望文生訓是古籍注釋中最常見的一種弊病,就其表現形式而言,又可分爲兩種:一是因昧於古義而望文生訓,二是因昧於字、詞的假借義而望文生訓。以上引文中的豫字,據清代學者王引之的研究,均應訓爲誑,即欺詐之意。這裏是説韓信對於劉邦承認自己不如項王這一表示嘉許,而不是表示祝賀。

訓詁中常見的幾種弊病

訓詁中常見的弊病,主要有如下一些:一曰望文生訓;二曰增文成義(古人又稱做增字解經);三曰誤解聯綿詞;四曰誤解俗語詞;五曰誤解虚詞。

一 望文生訓

在古漢語中,由於詞義的變遷、字詞的通假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某些字、詞除其常用意義外,往往還具有某種古義、假借義和僻義等等。如果不加甄别地一律按其常義去理解,則使用這些字、詞的那段文章便講不通,或者雖然勉强可通却并不正確。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爲望文生訓。望文生訓是古籍注釋中最常見的一種弊病,就其表現形式而言,又可分爲兩種:一是因昧於古義而望文生訓,二是因昧於字、詞的假借義而望文生訓。下面試分别舉例説明:

(一)因昧於古義而望文生訓

所謂古義,是指某些字詞在古代曾經有過的某種意義,比如“即”字古有或義,“處”字古有定義,“攻”字古有堅義,“吉”字古有始義,“道”字古有由義,“故”字古有詐義,“疑”字古有恐義,等等。由於時代的變遷,字詞的意義也隨之産生變化,許多字詞的古義到後來大都消失了,後人不察,往往用其後起的意義(即所謂今義)或常用的意義(即所謂常義)去訓釋古書,這樣便會造成訓詁上的謬誤,用訓詁學的術語來説,就是望文生訓。例如:

《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暴”,毛《傳》:“終日風爲終風。”王念孫指出:毛《傳》對終風的解釋,是望文生訓。王氏根據大量的語言材料,考出終字古有既義,“終風且暴”就是既風且暴。在王氏之前,人們不知道“終猶既也”這一古義,而用終字的常用意義去訓釋《詩經》,因而犯了望文生訓的毛病。(參看《經義述聞》卷五《毛詩上》“終風且暴”條)

《晏子春秋·問上》:“公市不豫,宫室不飾。”《鹽鐵論·力耕》:“古者商通物而不豫,工致牢而不僞。”又《禁耕》:“國富而教之以禮,則行道有讓,工商不相豫。”《荀子·儒效》:“仲尼將爲司寇,魯之鬻牛馬者不豫賈。”《淮南子·覽冥》:“黄帝治天下,市不豫賈。”《史記·循吏傳》:“子産爲相,市不豫賈。”《説苑·反質》:“徒師詔治魏,市不豫賈。”以上引文中的豫字,據清代學者王引之的研究,均應訓爲誑,即欺詐之意。但是豫字的這一古義,久已失傳,一般注家乃用豫字的常義去訓釋以上一些文句,其結果,正如王引之所指出:“説者皆讀豫爲凡事豫則立之豫,望文生訓,失其傳久矣。”(《經義述聞》卷八《周官上》“誑豫”條)

孟子·公孫丑》:“不膚撓,不目逃。”什麽是“膚撓”?王引之指出:膚字古有色義,撓者弱也,膚撓即是色弱,“面有懼色,則示人以弱,故謂之色撓。不膚撓者,無懼色也”。趙岐《孟子章句》注這兩句説:“謂人刺其肌膚,不爲撓却。”用膚字的常義來解釋膚撓,這便犯了望文生訓的錯誤。(參《經義述聞》卷二九《通説上》“膚”字條)

《漢書·高帝紀》:“沛令閉城,欲誅蕭、曹,蕭、曹恐,逾城保高祖。”《史記集解》引韋昭曰“以爲保障”,顔師古曰:“保,安也,就高祖以自安。”按:以上二説均屬望文生訓。保字古有依、恃之義(編按:參本書所收《訓詁學的作用》一文),“逾城保高祖”,就是逾城依高祖。

《漢書·蒯伍江息夫傳》:“臣願披心腹,墮肝膽。”師古曰:“墮,毁也。”按:師古訓墮爲毁,乃望文生訓。墮字古有輸義(編按:參本書所收《訓詁學的方法》一文),墮肝膽就是輸肝膽。同樣的話,《史記·淮陰侯列傳》作“披腹心,輸肝膽”,可爲助證。又鄒陽《獄中上梁王書》:“今人主誠能去驕傲之心,懷可報之意,披心腹,見情素,墮肝膽,施德厚,終與之窮達,無愛於士,則桀之犬可使吠堯,跖之客可使刺由。”這裏的墮肝膽也是輸肝膽的意思,猶言“把心交給你”。有的注本注道:“墮肝膽,就是肝膽塗地的意思。”(王力主編《古代漢語》下册第一分册,頁849注14)乃本於顔師古注,實亦望文生訓,未爲確詁。

《漢書·賈誼傳》:“臣聞聖主言問其臣,而不自造事。”師古曰:“欲發言,則問其臣。”按:師古以言字的常義去訓釋這句話,殊不可通。言字古有問義(編按:參本書所收《訓詁學的方法》一文),“言問”二字同義連文,是詢問的意思。

《漢書·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不畏彊禦。”顔師古曰:“彊禦,彊梁而禦善者也。”劉奉世曰:“禦,禁也。言威力足以禁制於人。”按:顔氏訓禦爲抵禦之禦,劉氏訓禦爲禁禦之禦,均屬望文生訓。禦字古有彊義,彊禦同義連文,即彊梁之意。(參《讀書雜志·漢書第十二》“彊禦”條,又《經義述聞》七《詩經》“曾是彊禦”條)

以上所述因昧於古義而望文生訓的弊病,不但習見於古人的注釋書,今人的注釋中也不罕見,如: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拜禮畢,上坐。王曰:‘丞相數言將軍,將軍何以教寡人計策?’信謝,因問王曰:‘今東嚮争權天下,豈非項王耶?’漢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與項王?’漢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賀曰:‘惟信亦以爲不如也。’”文中賀字,有的注本解釋爲祝賀(中華書局1976年版《史記選譯》下册,頁512將“信再拜賀曰”一句譯爲“韓信祝賀説”,顯然是誤將賀字理解爲祝賀之意),乃望文生訓。賀字古有嘉義,《廣雅·釋言》:“賀,嘉也。”王念孫疏證:“嘉與賀古同聲而通用。”(二字古韻並隸歌部)嘉有嘉許義。這裏是説韓信對於劉邦承認自己不如項王這一alt表示嘉許,而不是表示祝賀。王伯祥《史記選》注曰:“賀,贊同之意。”(《史記選》頁356注40)庶幾近之。

章太炎《序革命軍》:“今者風俗臭味少變更矣。然其痛心疾首,懇懇必以逐滿爲職志者,慮不數人。”其中最後一句,有的選本注道:“我想還没有幾個人。”(《章太炎詩文選》上册,頁240,上海人民出版社)這是以想字對譯慮字,殆以爲慮即是考慮的意思,殊不知慮字古有大略、大概之意,“慮不數人”,意謂大略不過數人。不知道慮字的古義,而用其常義去訓釋,這便犯了望文生訓之病。

(二)因不明假借而望文生訓

假借是古書中的普遍現象,在研讀古籍時,如果找不出某一假借字的本字,而用高郵王氏所説的同聲之字亦即假借字去進行訓釋,必然會“以文害辭”。這種以文害辭的毛病,也就是望文生訓。例如:

《漢書·李廣蘇建傳》:“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師古曰:“物故,謂死也,言其同於鬼物而故也。一説:不欲斥言,但云其所服用之物,皆已故耳。”按:師古訓“物故”爲死,是不錯的,但何以死曰物故?則師古的解釋及所引的一説,均屬望文生訓。這個詞,後世學者亦多誤解,如《三國志》卷三一《蜀書·劉二牧傳》裴注引高堂隆曰:“聞之先師:物,無也;故,事也。言無復所能於事也。”(《三國志》册四,頁869,中華書局標alt本)又清人黄生云:“物猶事也,不正言死,但諱云事故,猶孟子所謂大故耳。”(《義府》卷下“物故”條)此均望文生訓。王念孫引宋祁曰:“物,當從南本作歾,音没。”按《説文》:“歾,終也。”字或作殁。歾、物聲近而字通,歾故,猶言死亡。王説至確。“諸家不知物爲歾之借字,故求之愈深,而失之愈遠也。”(《讀書雜志·漢書第十》“物故”條)

《漢書·杜周傳》:“賢俊失在巖穴,大臣怨於不以。”師古曰:“失在巖穴,謂隱處巖穴,朝廷失之也。”按:師古訓失爲失之,乃望文生訓。失是佚的借字(佚又作逸),謂賢俊自放於巖穴,非謂朝廷失之也。(《讀書雜志·漢書第十一》“失在巖穴”條)

《漢書·游俠傳》“解爲人静悍”,師古曰:“性沉静而勇悍。”按:師古訓静爲沉静,這又犯了望文生訓之病。究其致誤之由,乃因不明静是精的借字。静、精聲近而字通,故静悍是精悍。《史記》即作精悍,《藝文類聚》人部十七、《太平御覽》人事部百七十三引《漢書》亦作精悍,均足證明静悍當讀爲精悍。(《讀書雜志·漢書第十四》“静悍”條)

《禮記·禮運》:“選賢與能。”《正義》曰:“此明不世諸侯也,國不傳世,唯選賢與能也。黜四凶舉十六相之類是也。”按:《正義》以“與”爲連詞之與,乃望文生訓。此與字當讀爲“舉”,“選賢與能”即“選賢舉能”,《大戴禮記·王言》作“選賢舉能”,即其明證。與、舉古通用。《楚辭·九章·涉江》“與前世而皆然兮”,即舉前世而皆然也。《戰國策·楚策·莊辛説楚襄王》:“於是乃以執珪而授之爲陽陵君,與淮北之地也。”即舉淮北之地。《楚辭·七諫·初放》“舉世皆然兮”,舉,一本作與。《墨子·天志》“天下之君子,與謂之不祥”,即舉謂之不祥。此均與、舉通用之證。(參看王引之《經義述聞》卷十五《禮記中》“選賢與能”條)

《左傳·昭公二十年》:“鄭國多盜,取人於雚苻之澤。”杜預注:“於澤中劫人。”按:杜預訓取字爲劫取之義,正坐望文生訓之病。考其致誤之由,乃因不明假借。據王引之考證,此取字當讀爲聚,“謂群盜皆聚於澤中,非謂劫人於澤中也。盜聚於澤中,則四出劫掠,又非徒於澤中劫人也。下文云興徒兵以攻雚苻之盜,盡殺之,則此澤爲盜之所聚明矣”。王説至確。(《經義述聞》卷十九《春秋左傳下》“取人於雚苻之澤”條)

因不明假借而致望文生訓的毛病,不特見之於古人的注釋書,今人所注書中亦不少見,例如:

唐·秦韜玉《貧女》詩:“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其中“儉”字,注家多解爲儉樸,然於詩意殊不可通。這是由於不明“儉”是借字而導致望文生訓。《説文》:“儉,約也。”段玉裁注云:“古假借爲險。”“儉梳妝”的儉正是險字之借,險梳妝,殆指當時流行的一種妖冶的打扮。《唐會要》:“婦人高髻險妝,去眉開額,甚乖風俗,破壞常儀,費用金銀,過爲首飾,並請禁斷。”所謂“儉(險)梳妝”,即指“高髻險妝”之類也。(參看席雲蓉《“儉梳妝”釋》,《文史知識》1981年第6期)又白居易有詩曰《時世妝》,殆亦譏刺險梳妝之劣俗也。(參看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

二 增文成義

例一,《荀子·宥坐》曾講到少正卯有五惡:“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辟而堅,三曰言僞而辯,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非而澤。”其中的“記醜而博”,據唐人楊倞注:“醜謂怪異之事。”全句是説少正卯知道很多醜怪的事情。楊倞的解釋是對的。可是今人趙紀彬却解釋道:“記醜而博”就是説“少正卯在其著作中宣傳古代樸素的對立統一規律,係用大量的感性事例給以論證”云云(見趙紀彬《“五惡”疏證》一文)。這是典型的增文成義。因爲單是“記醜”二字(醜字有匹、比、等、類之義),絶不能解釋爲“宣傳古代樸素的對立統一規律”,一個“博”字,也不能包含着“用大量的感性事例給以論證”這樣複雜的意思。所謂“宣傳”、“論證”云云,都是外加的,非原文所有的。再如“順非而澤”一句,清人阮元謂“順”乃訓的假借字,其説可取。訓者,辭也;非者,謬戾也;澤者,滑澤也,是話講得漂亮的意思。順非而澤,即《韓非子·難言》所云“言順比滑澤,洋洋纚纚然,則見以爲華而不實”。可是趙紀彬先生是怎樣解釋的呢?他説順是順從,非是誹謗,所謂“順非而澤”,“就是説少正卯對於烝民和小人批判奴隸主貴族反動世襲統治的言論,既採取順從、支持態度,而又給以加工提高,使之賦有更大的革命威力”云云。在“順從”下面,暗暗地加了“支持”一詞;一個澤字,竟解釋爲“加工提高,使之賦有更大的革命威力”。這樣解釋,正如王引之所説,是“强經以就我,而究非經之本義也”。

例二,陶淵明《和胡西曹示顧賊曹》詩:“感物願及時,每恨靡所揮。”有的注本釋“靡所揮”爲“恨無發揮能力機會”(王瑶《陶淵明集》頁25,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這也是增文成義。因爲一個揮字,絶無“發揮能力機會”這樣複雜的意思。考揮字,古有揮酒之義,《禮記·曲禮》“飲玉爵者弗揮”,何氏《隱義》云:“振去餘酒曰揮。”“所揮”是一個帶有名詞性的所字結構,指的是酒,“每恨靡所揮”,指恨無好酒可飲。此種情懷,在陶詩中觸處可見,如《酬劉柴桑》云:“今我不爲樂,知有來歲不?”《遊斜川》云:“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此即“感物願及時”之意。《九日閑居》詩序云:“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此即“每恨靡所揮”之意。

三 誤解聯綿詞

所謂聯綿詞(亦稱連語、謰語),是指由兩個音節聯綴成義而不能分割的詞。它只包含一個詞素,不能分拆爲兩個詞素。一個聯綿詞可以有多種多樣的寫法,這些不同的寫法,只不過是用不同的詞形表示相同的音節或表示某一聯綿詞的聲音在其發展過程中略有變化而已,所以不能從詞形上去鑿求聯綿詞的意義。這些道理,古代訓詁家是不懂的,其誤解聯綿詞的例子指不勝屈,以下略舉數例,藉窺一斑:

猶豫

這個習見的聯綿詞,古人每每誤解。較早的如《爾雅》、《水經注》和《顔氏家訓》,都是從詞形上鑿求其義,如《顔氏家訓·書證》云:“案《尸子》曰:‘五尺犬爲猶。’《説文》云:‘隴西謂犬子爲猶。’吾以爲人將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來迎候,如此往返,至於終日,斯乃豫之所以爲未定也,故稱猶豫。”(王利器《顔氏家訓集解》頁387—388)其後李善《文選》注、顔師古《漢書》注、司馬貞《史記索隱》、孔穎達《禮記正義》、李賢《後漢書》注、孫奭《孟子》疏、洪興祖《楚辭補注》、朱熹《楚辭集注》、王楙《野客叢書》、葉夢得《巖下放言》,以及字書、韻書如玄應《一切經音義》、慧苑《華嚴經音義》、丁度《集韻》等,無不對這個聯綿詞作出誤釋。宋人王觀國的《學林》和明人方以智的《通雅》,都是在訓詁方面頗有成就的著作,但釋猶豫一詞亦未爲得。直至清代黄生、段玉裁、王念孫、郝懿行、鄧廷楨等人,纔對這個聯綿詞作出了正確的訓釋。如段玉裁在《説文解字注》中云:“古有以聲不以義者,如猶豫雙聲,亦作猶與,亦作冘豫,皆遲疑之皃。”王念孫云:“夫雙聲之字,本因聲以見義,不求諸聲而求諸字,固宜其説之多鑿也。”(《經義述聞》卷二九《通説上》“猶豫”條)又云:“大氐雙聲疊韻之字,其義即存乎其聲,求諸其聲則得,求諸其文則惑矣。”(《經義述聞》卷二九《通説上》“無慮”條)

狼狽

跋扈

留落

這也是一個聯綿詞,又寫做牢落,乃落魄不耦之義。顔師古注《漢書》,不懂得聯綿詞不能拆開解釋的道理,釋之曰:“留爲遲留,落爲墜落。”實屬誤解。王念孫謂“留落雙聲字,不得分爲兩義”(《讀書雜志·漢書第十六》“連語”條),可謂一語破的。

詭隨

這個聯綿詞見於《詩經·民勞》“無縱詭隨”,毛《傳》曰:“詭隨,詭人之善,隨人之惡。”這又是誤解,王念孫指出:“詭隨疊韻字,不得分訓,詭隨謂詭詐謾欺之人也。”(《經義述聞》七《毛詩下》“無縱詭隨”條)按:王説是矣。

無慮

這個聯綿詞又寫做勿慮、摹略、莫絡、孟浪,它的意思是大略、大概。古注中對這個聯綿詞往往誤解,顔師古注《漢書》云:“無慮,亦謂大率無小計慮耳。”這是把無慮拆開來,訓慮字爲計慮,失之。王念孫曰:“凡書傳中言無慮者,自唐初人已不曉其義,望文生訓,率多穿鑿。”(《經義述聞》卷二九《通説上》“無慮”條)

突梯

這個聯綿詞見於《楚辭·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其義爲圓滑隨俗(參看王逸注和洪興祖補注)。清人王夫之釋之云:“犬竇曰突,從突而入,緣梯而登,鑽穴逾墻之謂。”(見《楚辭通釋》)可謂拆字猜謎了。

龍鍾

這是一個疊韻聯綿詞,其義爲疲弊貌。對這個聯綿詞,前人亦多誤解。如明人胡震亨在《唐音癸籤》卷二四《詁箋九》下所批評的:“老杜詩:‘何太龍鍾極,於今出處妨。’薛蒼舒注:‘龍鍾,竹名,謂其年老如竹之枝葉摇曳不自矜持。’説既可笑。唐·李濟翁《資暇録》云:‘鍾即涔蹄,足所踐處。龍致雨上下,所踐之鍾,固淋灕濺澱矣。’尤穿鑿難通。”按:胡氏所批評的兩種説法,都是誤解聯綿詞的典型例證。

聊慮

這個聯綿詞見於《楚辭·九辯》“罔流涕以聊慮兮”,王夫之釋之曰:“聊舒所慮以盡忠謀。”(《楚辭通釋》)這也是誤解。聊慮是聯綿詞,亦作繚悷、憭慄,皆見《九辯》。《漢書·外戚傳》“懰慄不言”,師古曰:“懰慄,哀愴之意也。”按懰慄亦聊慮之變體。要之,聊慮乃凄愴之意,非謂“聊舒所慮”也。

隱憫

隱憫也是聯綿詞,《楚辭·哀時命》:“然隱憫而不達兮,獨徙倚而彷徉。”隱憫乃憂痛之意也。王逸《章句》云:“言己隱身山澤,内自憫傷,志不得達,獨徘徊彷徉而遊戲也。”把聯綿詞拆開來加以解釋,是錯誤的。(參看徐仁甫先生《古詩别解》頁6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隱憫又作隱閔,《九章·思美人》:“寧隱閔而壽考兮,何變易之可爲。”意思是寧願在憂痛中度過一生,也不改變初態。王逸《章句》釋隱閔爲“懷智佯愚”,也是不正確的。


以上所舉爲古人誤解聯綿詞的例子,在今人的注釋書中,對於聯綿詞的誤解也不少見,例如:

捷懾

硉兀

杜甫《瘦馬行》:“東郊瘦馬使我傷,骨骼硉兀如堵墻。”有的選本注道:“硉兀,石頭似的堅硬。”(馮至、浦江清、吴天五《杜甫詩選》頁67,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12月第1版)按:這是看到硉兀的硉字從石旁,便猜測硉兀的意思是石頭似的堅硬,殊不知硉兀是個疊韻聯綿詞,其義爲高峻貌(見《辭通》下册,頁2399),與堅硬之義并無關涉。骨骼硉兀猶言骨骼高峻,故下文接以“如堵墻”也。硉兀爲高峻貌,引申之凡言高、言上升,均可謂之硉兀。如杜甫《鹿頭山》詩:“悠然想楊馬,繼起名硉兀。”此言名之高。韓愈《雪後寄崔二十六丞公》:“幾欲犯嚴出薦口,氣象硉兀未可攀。”此言氣象之冷峭嚴峻,高不可攀。杜甫《多病執熱奉懷李尚書》:“大水渺茫炎海接,奇峰硉兀火雲升。”此言雲峰之高而突兀。總之,硉兀的基本意義爲高峻貌,不當訓爲堅硬。

四 誤解俗語詞

所謂俗語詞,一般是指魏晉六朝以後出現於載籍中的一些古代口頭語詞,這些詞往往具有某種特殊的義訓,用張相先生的話説,就是“字面普通而義别”(《詩詞曲語辭匯釋·叙》)。既然是義别,那就不能按其字面上的普通意義去解釋,否則便會造成失誤。我們在本書第九章(編按:即本書所收《俗語詞研究概述》一文)第一節中將列舉許多因不懂俗語詞而誤校、誤讀、誤注古書的例子,讀者可以參讀,這裏不再贅述了。

五 誤解虚詞

誤解虚詞也是訓詁中的常見弊病,正如王引之所説:“經典之文,字各有義,而字之爲語詞者,則無義之可言,但以足句耳。而以實義解之,則扞格難通。”(《經義述聞》卷三十《通説下》“語詞誤解以實義”條)王氏所舉誤解虚詞之例甚夥,這裏摘録幾條:

《論語·陽貨》:“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言不可以事君也,而解者云不可與之事君,則失之。句中二“與”字均爲虚詞。

《論語·顔淵》:“何以文爲?”言何用文也,而解者言何用文章以爲君子,失之矣。爲字是虚詞。

《禮記·檀弓》:“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壹”是虚詞,解者以“壹”爲決定之詞,失之矣。

《詩經·大雅·瞻卬》:“蟊賊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其中“夷”爲語助詞,二句意謂姦邪作惡,没有終極,如病無有愈時也。而解者訓夷爲常,則失之。又《左傳·昭公二十四年》“紂有億兆夷人”,言有億兆人也;《孟子·盡心》“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言考其行而不掩也,而解者訓夷爲平,則失之矣。

《詩經·周南·螽斯》“螽斯羽”,即螽羽也,斯爲語詞。《詩經·小雅·小弁》“鹿斯之奔”,即鹿之奔也。《詩經·小雅·瓠葉》“有兔斯首”,即兔首也。而解者以螽斯爲斯螽,以斯首爲白首,則失之矣。


(原係《訓詁學》第八章,編入《郭在貽文集》第一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