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声律第三十三

声律第三十三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文须论声律,其说始于魏晋之际,而遗文粲然可见者,惟士衡《文赋》数言。是韩卿以声律之说,宜祖曹刘。然声律之论,实以永明为极盛之时。纪氏盖以声韵之学与声律之文并为一谈,因以献谀于刘氏。纪氏之于《文心》亦若此矣。自声律之论兴,拘者则留情于四声八病,矫之者则务欲隳废之,至于佶屈蹇吃而后己,斯皆未为中道。斯可谓晓音节之理,药声律之拘。彦和此文为误无疑。

声律第三十三

夫音律所始至声非学器者也 《诗·大序》疏云:原夫作乐之始,乐写人音,人音有小大高下之殊,乐器有宫徵商羽之异,依人音而制乐,托乐器以写人,是乐本效人,非人效乐。案冲远此论,与彦和有如合符矣。

故言语者,文章神明枢机,吐纳律吕,唇吻而已 案彦和此数语之意,即云言语已具宫商。文章下当脱二字,者下一豆,神明枢机四字一豆,吐纳律吕四字一豆。

古之教歌四句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曰:夫教歌者,使先呼而诎之,其声反清徵者乃教之。一曰,教歌者先揆以法,疾呼中宫,徐呼中徵,疾不中宫,徐不中徵,不可谓与为同。教。案韩非之言,乃验声之术,彦和引用以为声音自然之准,意与《韩子》微异。

商徵响高,宫羽声下 案此二句有讹字。当云宫商响高,徵羽声下。《周语》曰:大不逾宫,细不逾羽。《礼记·月令》郑注云:凡声尊卑取象五行,数多者浊,数少者清。案宫数八十一,商数七十二,角数六十四,徵数五十四,羽数四十八,详见《津历志》是宫商为浊,徵羽为清,角清浊中。彦和此文为误无疑。

抗喉二句 此言声所从发,非蒙上为言。

廉肉 《乐记》云: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注曰:曲直,歌之曲折也,繁瘠廉肉,声之鸿杀也;节奏,阕作进止所应也。正义曰:曲谓声音回曲,直谓声音放直,繁谓繁多,瘠谓省约,廉谓廉棱,肉谓肥满。案从郑注,廉肉属乐器言,不属人声言。

内听难为聪 言声乐不调,可以闻而得之,独于文章声病往往不憭。

凡声有飞沈至亦文家之吃也 此节隐侯所云前有浮声,后须切响,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者也。飞谓平清,沈谓仄浊。双声者二字同纽,叠韵者二字同韵。一句之内,如杂用两同声之字,或用二同韵之字,则读时不便,所谓双声隔字而每舛,叠韵杂句而必睽也。一句纯用仄浊,或一句纯用平清,则读时亦不便,所谓沈则响发而断,飞则声扬不还也。辘轳交往二语,言声势不顺。黄注引《诗评》释之,大谬。

左碍而寻右二句 此与士衡音声迭代,五色相宣之说同旨,究其治之之术,亦用口耳而已,无他妙巧也。记室云:清浊通流,口吻调利。盖亦有寻讨之功焉,非得之自然也。

声画 节谓文。扬子《法言》曰: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寄在吟咏,吟咏滋味 案下吟咏二字衍。

异音相从谓之和 案一句之内,声病悉祛,抑扬高下,合于唇吻,即谓之和矣。沈约云:十字之文,颠倒相配。正谓此耳。

宫商大和至可以类见 案此谓能自然合节与不能自然合节者之分。曹、潘能自然合节者也,陆、左不能自然合节者也。纪评未憭。

诗人综韵 此诗人对下《楚辞》而言,则指三百篇之诗人。

知楚不易 案《文赋》云:亮功多而累寡,故取足而不易。彦和盖引其言以明士衡多楚。不以张公之言而变,知楚二字乃涉上文而讹。

凡切韵之动四句 此言文中用韵,取其谐调,若杂以方音,反成诘诎。今人作文杂以吉韵者,亦不可不知此。

南郭之吹竽 南,原作东。孙云:《新论·审名》篇: 东郭吹竽而不知音。袁孝政注亦以齐宣王、东郭处士事为释。是古书南郭自有作东郭者,不必定依《韩子》,但滥竽事终与文义不相应。侃谨案:彦和之意,正同《新论》,亦云不知音而能妄成音,故与长风过籁连类而举。章先生云:当作南郭之吹于耳,正与上文相连。《庄子》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此本南郭子綦语,而彦和遂以为南郭事,俪语之文,固多此类,后人不明吹于之义,遂误加竹耳。侃谨案:如师语亦得,但原文实作东郭。自以孙说为长。

响滑榆槿 槿,《礼记》作堇。《释文》曰:菜也。

割弃支离二句 言声病既祛,宫商自正也。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史臣曰:民禀天地之灵,含五常之德,刚柔迭用,喜愠分情。夫志动于中,则歌咏外发,六义所因,四始攸系,升降讴谣,纷披风什,虽虞夏以前,遗文不睹,禀气怀灵,理或无异,然则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周室既衰,风流弥著,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英辞润金石,高义薄云天。自兹以降,情志愈广,王褒、刘向、杨、班、崔、蔡之徒,异轨同奔,递相师祖,虽清辞丽曲,时发乎篇,芜音累气,固亦多矣。若夫平子艳发,文以情发,绝唱高踪,久无嗣响。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三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相如工为形似之言,二班长于情理之说,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是以一世之士,各相慕习。源其飙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徒以赏好异情,故意制相诡。降及元康,潘、陆特秀,律异班、贾,体变曹、王,缛旨星稠,繁文绮合,缀平台之逸响,采南皮之高韵,遗风余烈,事极江左。有晋中兴,玄风独扇,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驰骋文辞,义殚乎此。自建武暨于义熙,历载将百,虽比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托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尔。仲文始革孙、许之风,叔源大变太元之气。爰逮宋氏,颜、谢腾声,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若夫敷衽论心,商确前藻,工拙之数,如有可言。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子建函京之作,仲宣灞上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正以音律调均,取高前式。自灵均以来,多历年代,虽文体稍精,而此秘未睹,至于高言妙句,音韵天成,皆暗与理合,匪由思至。张、蔡、曹、王,曾无先觉,潘、陆、颜、谢,去之弥远,世之知音者,有以得之,此言非谬。如曰不然,请待来哲。

陆厥与沈约书

范詹事《自序》:性别宫商,识清浊,特能适轻重,济艰难,古今文人,多不全了斯处。纵有会此者,不必从根本中来。尚书亦云:自灵均以来,此秘未睹,或暗与理合,匪由思至,张、蔡、曹、王,曾无先觉,潘、陆、颜、谢,去之弥远。大旨欲使宫羽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辞既美矣,理又善焉。但观历代众贤,似不都暗此,而云此秘未睹,近于诬乎。案范云不从根本中来,尚书云匪由思至,斯可谓揣情谬于玄黄,擿句差其音律也。范又云:时有会此者,尚书云或暗与理合,则美咏清讴,有辞章调韵者,虽有差谬,亦有会合。推此以往,可得而言。夫思有合离,前哲同所不免,文有开塞,即事不得无之。子建所以好人讥弹,士衡所以遗恨终篇,既曰遗恨,非尽美之作,理可诋呵。君子执其诋诃,便谓合理为暗,岂如指其合理,而寄诋诃为遗恨邪!自魏文属论,深以清浊为言,刘桢奏书,大明体势之致,岨峿妥贴之谈,操末续颠之说,兴玄黄于律吕,比五色之相宣,苟此秘未睹,兹论为何所指邪?故愚谓前英已早识宫徵,但未屈曲指的若今论所申,至于掩瑕藏疾,合少谬多,则临淄所云人之著述不能无病者也。非知之而不改,谓不改则不知,斯曹、陆又称竭情多悔不可力强者也。今许以有病有悔为言,则必自知无悔无病之地,引其不了不合为暗,何独诬其一了一合之明乎!意者亦质文时异,古今好殊,将急在情物而缓于章句。情物文之所急,犹且美恶相半,章句意之所缓,故合少而谬多,义在于斯,必非不知明矣。《长门》、《上林》,殆非一家之赋,《洛神》、《池雁》,便成二体之作;孟坚精整,《咏史》无亏于东主,平子恢富,《羽猎》不累于凭虚;王粲《初征》,他文未能称是,杨修敏捷,《暑赋》弥日不献。率意寡尤,则事促乎一日,翳翳愈伏,而理赊于七步。一人之思,迟速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何独宫商律吕,必责其如一邪?论者乃可言未穷其致,不得言曾无先觉也。《全齐文》二十四。

沈约答陆厥书

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以累万之繁,配五声之约,高下低昂,非思力所举。又非止若斯而已也。十字之文,颠倒相配,字不过十,巧历已不能尽,何况复过于此者乎?灵均以来,未经用之于怀抱,固无从得其仿佛矣。若斯之妙而圣人不尚,何邪?此盖曲折声韵之巧,无当于训义,非圣哲立言之所急也。是以子云譬之雕虫篆刻,云壮夫不为。自古辞人,岂不知宫羽之殊,商徵之别。虽知五音之异,而其中参差变动,所昧实多,故鄙意所谓此秘未睹者也。以此而推,则知前世文士便未悟此处。若以文章之音韵,同弦管之声曲,则美恶妍蚩,不得顿相乖反,譬犹子野操曲,安得忽有阐缓失调之声。以《洛神》比陈思他赋,有如异手之作。故知天机启则律吕自调,六情滞则音律顿舛也。士衡虽云炳若缛锦,宁有濯色江波,其中复有一片是卫文之服,此则陆生之言,即复不尽者矣。韵与不韵,复有精粗,轮扁不能言,老夫亦不尽辨此。《全梁文》三十八。

诗品

昔曹、刘殆文章之圣,陆、谢为体贰之才,锐精研思千百年中,而不闻宫商之辨,四声之论;或谓前达偶然不见,岂其然乎!尝试言之曰:古诗颂皆被之金竹,故非调五音无以谐会,若置酒高堂上,明月照高楼,为韵之首,故三祖之词,文或不工,而韵入歌唱,此重音韵之义也,与世之言宫商者异矣。今既不被管弦,亦何取于声韵耶?齐有王元长者,尝谓余云:宫商与二仪俱生,自古词人不知之,唯颜宪子乃云律吕音调,而其实大谬,唯见范晔、谢庄颇识之耳。常欲造《知音论》,未就。王元长创其首,谢朓、沈约扬其波,三贤咸贵公子孙,幼有文辨,于是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积细微,转相凌架,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歌蹇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至于平上去入,则余病未能,蜂腰鹤膝,闾里已具。

平头。第一字不宜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宜与第七字同声,如(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一说句首二字并是平声,如(朝)(云)晦初景,(丹)(池)晚飞雪。

上尾。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如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峰腰。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如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一说第三字不得与第七字同韵,如徐步(金)门旦,言(寻)上苑春。

鹤膝。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如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大韵。五言诗两句中除韵外,余九字不得有字与韵犯,如(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小韵。五言两句中除韵外,余九字有自相同韵者,如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

旁纽。双声同两句杂用,如田夫亦知礼,(寅)宾(延)上坐。

正纽。一纽四声两句杂用,如我本汉(家)子,来(嫁)单于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