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难三第三十八(第三十八篇

难三第三十八(第三十八篇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8.1.1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①:“吾闻庞氏之子不孝,其行奚如?”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他著有《子思》二十三篇,但唐代以后就亡佚了。及文公反国,披求见。晋惠公登上君位后,又派寺人披去惠窦攻打他,没有抓获他。他们后代的君主,明智及不上桓公和文公;而后代的臣子,贤能及不上管仲和寺人披。

38.1.1 鲁穆公问于子思曰:“吾闻庞氏之子不孝,其行奚如?”子思对曰:“君子尊贤以崇德,举善以观民。若夫过行,是细人之所识也,臣不知也。”子思出。子服厉伯入见,问庞氏子,子服厉伯对曰:“其过三——”皆君之所未尝闻。自是之后,君贵子思而贱子服厉伯也。

【注释】

①子思:指孔丘的孙子,名伋(jí),字子思。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他著有《子思》二十三篇,但唐代以后就亡佚了。宋代汪晫辑有《子思子》一卷,共九篇,不尽可靠。清代魏源认为《礼记》中的《中庸》、《坊记》、《表记》、《缁衣》是子思的作品,并为此作《子思章句》,可作为研究他思想的材料。②观:使……观,给……看。

【译文】

鲁穆公问子思说:“我听说庞氏的儿子不孝,他的行为像什么样子?”子思回答说:“君子尊重贤人来推崇弘扬道德,推举好人好事来给民众作示范。至于那种错误的行为,这是小人们所知道的,我不知道。”子思出去了。大夫子服厉伯进来拜见,鲁穆公问他有关庞氏儿子的情况,子服厉伯回答说:“庞氏儿子的错误有三条——”这些都是鲁穆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从此之后,鲁穆公就尊重子思而鄙视子服厉伯。

38.1.2 或曰:鲁之公室,三世劫于季氏,不亦宜乎?明君求善而赏之,求奸而诛之,其得之一也。故以善闻之者,以说善同于上者也;以奸闻之者,以恶奸同于上者也:此宜赏誉之所及也。不以奸闻,是异于上而下比周于奸者也,此宜毁罚之所及也。今子思不以过闻而穆公贵之,厉伯以奸闻而穆公贱之。人情皆喜贵而恶贱,故季氏之乱成而不上闻,此鲁君之所以劫也。且此亡王之俗,取、鲁之民所以自美,而穆公独贵之,不亦倒乎?

【注释】

①公室:诸侯的家族,此指诸侯国的政权。 ②三世:指鲁成公、鲁襄公、鲁昭公。季氏:指季文子、季武子、季平子。③说:通“悦”。④取:通“郰”(zōu),位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孔丘的家乡。鲁:指鲁国国都,即今曲阜。取、鲁之民:指儒家之徒。

【译文】

有人说:鲁国的政权,三代都被季氏所把持,不也是应该的吗?英明的君主寻觅有善行的人去奖赏他,搜索邪恶的人去惩罚他,奖赏和惩罚得到的效果是一样的。所以,把好人好事报告给君主的人,是因为他喜欢好人好事的心情和君主是相同的;把坏人坏事报告给君主的人,是因为他憎恨坏人坏事的心情和君主是相同的:这两种人都应该是奖赏和表扬所施加的对象。不把坏人坏事报告给君主,这是和君主不同心而在下面和坏人紧密勾结啊,这种人应该是谴责和处罚所施加的对象。现在子思不把庞氏儿子的错误报告给穆公而穆公却尊重他,厉伯把庞氏儿子的错误报告给穆公而穆公却鄙视他。人的心情都是喜欢受尊重而厌恶被鄙视的,所以季氏犯上作乱的事已经成功了也没有人向上报告,这就是鲁国的君主被挟持的原因。况且这种使君主丧失权势的风俗,是陬邑、曲阜一带的人用来自我赞美的东西,而穆公偏偏要尊崇它,不也是把是非给颠倒了吗?

38.2.1 文公出亡,献公使寺人披攻之蒲城,披斩其袪,文公奔翟。惠公即位,又使攻之惠窦,不得也。及文公反国,披求见。公曰:“蒲城之役,君令一宿,而汝即至;惠窦之难,君令三宿,而汝一宿,何其速也!”披对曰:“君令不二。除君之恶,惟恐不堪。蒲人、翟人,余何有焉?今公即位,其无蒲、翟乎?且桓公置射钩而相管仲。”君乃见之。

【注释】

①寺人:宫廷内的近侍。披:人名,即勃鞮,字伯楚。蒲城:晋国邑名,晋文公重耳的封地,位于今山西隰县东北。②翟(dí):即“狄”,古代我国北部的一个民族。③惠公:晋惠公,名夷吾,晋文公之兄,公元前650年—公元前637年在位。④惠窦:地名,位于渭水边。

【译文】

晋文公外逃,献公派寺人披到蒲城攻打他,寺人披斩断了他的衣袖,于是文公逃跑到翟。晋惠公登上君位后,又派寺人披去惠窦攻打他,没有抓获他。等到文公后来返回晋国,寺人披来求见。文公传话说:“蒲城之战,献公命令你一夜赶到,你却马上就赶到;惠窦之战,惠公命令你三夜赶到,你却一夜就赶到了。怎么这样快呀!”寺人披回答说:“对于君主的命令,不能三心二意。除掉君主憎恨的人,我只怕不能胜任。您当时是君主憎恨的蒲人、翟人,我对你又有什么呢?现在您登上了君位,难道就没有像蒲人、翟人那样的敌人了吗?再说,齐桓公也曾把管仲射中自己带钩的深仇丢在一边而任命他当自己的相国。”于是文公就接见了他。

38.2.2 或曰:齐、晋绝祀,不亦宜乎?桓公能用管仲之功而忘射钩之怨,文公能听寺人之言而弃斩袪之罪,桓公、文公能容二子者也。后世之君,明不及二公;后世之臣,贤不如二子。不忠之臣以事不明之君,君不知,则有燕操、子罕、田常之贼;知之,则以管仲、寺人自解。君必不诛而自以为有桓、文之德,是臣雠而明不能烛,多假之资,自以为贤而不戒,则虽无后嗣,不亦可乎?且寺人之言也,直饰君令而不贰者,则是贞于君也。“死君后生,臣不愧,而复为贞。”今惠公朝卒而暮事文公,寺人之不贰何如?

【注释】

①燕操:燕将公孙操,他于公元前271年杀死其君惠文王。子罕:见7.1注。田常:见3.2注。②直:只。③死君后生,臣不愧,而复为贞:当作“死君复生,臣不愧,而后为贞”。

【译文】

有人说:齐国、晋国的宗庙断绝祭祀,不也是应该的吗?齐桓公能利用管仲的功劳而忘记他射中自己带钩的怨仇,晋文公能听从寺人披的话而不追究他斩断自己袖子的罪行,这表明桓公、文公能够宽容这两个人。他们后代的君主,明智及不上桓公和文公;而后代的臣子,贤能及不上管仲和寺人披。拿不忠诚的臣子来侍奉不明智的君主,君主如果不察觉,就会遭到燕将公孙操、子罕、田常似的残杀;君主如果察觉了,奸臣们就会用管仲、寺人披的例子来为自己开脱。君主如果不惩处他们而自以为有桓公、文公的德行,这是以仇人为臣而自己的明智又不能洞察他们的阴谋,还较多地提供给他们活动的条件,自以为他们是有德才的而不加以戒备,那么即使丧失了政权而没有了后代继承人,不也是应该的么?况且寺人披的话,只是花言巧语地说什么:执行君主的命令而没有二心的,那就是忠于君主。常言道:“君主死而复生,活着的臣子在他面前不感到惭愧,然后才能算是忠贞。”现在惠公刚刚死去而他马上就去侍奉文公,寺人披的没有二心究竟是什么样的货色呢?

38.3.1 人有设桓公隐者曰:“一难,二难,三难,何也?”桓公不能对,以告管仲。管仲对曰:“一难也,近优而远士;二难也,去其国而数之海;三难也,君老而晚置太子。”桓公曰:“善。”不择日而庙礼太子。

【注释】

①隐:通“”。

【译文】

有个给齐桓公出谜的人说:“一难,二难,三难,这是什么?”齐桓公不能回答,把它告诉给管仲。管仲回答说:“第一个灾难,是君主接近优伶而远离贤士;第二个灾难,是君主离开了自己的国都而屡次到渤海去游玩;第三个灾难,是君主年老而很晚置立太子。”桓公说:“说得好。”于是急得也不选择吉日就在宗庙里举行了置立太子的礼仪。

38.3.2 或曰:管仲之射隐,不得也。士之用不在近远,而俳优侏儒固人主之所与燕也,则近优而远士而以为治,非其难者也。夫处势而不能用其有,而悖不去国,是以一人之力禁一国。以一人之力禁一国者,少能胜之。明能照远奸而见隐微,必行之令,虽远于海,内必无变。然则去国之海而不劫杀,非其难者也。楚成王置商臣以为太子,又欲置公子职,商臣作难,遂弑成王。公子宰,周太子也,公子根有宠,遂以东州反,分而为两国。此皆非晚置太子之患也。夫分势不二,庶孽卑,宠无藉,虽处大臣,晚置太子可也。然则晚置太子,庶孽不乱,又非其难也。物之所谓难者:必借人成势而勿使侵害己,可谓一难也;贵妾不使二后,二难也;爱孽不使危正适,专听一臣而不敢偶君,此则可谓三难也。

【注释】

①燕:通“宴”,娱乐。②楚成王:见31.5.5注。③公子宰:即31.5.4的公子朝。④周:见31.5.4注。⑤东州:当作“东周”,见31.0.5注。⑥正适:见15.1.17注。

【译文】

有人说:管仲的猜谜,没有猜中。贤士的被任用不在于和君主离得近还是离得远,而优伶侏儒本来就是和君主一起娱乐的人,那么接近优伶、远离贤士来治国,并不是君主的灾难。君主处在有权势的地位上不能运用自己掌握的权力,却糊涂地认为治国只要不离开国都,这是想凭一个人的力量来控制一个国家。凭一个人的力量来控制一个国家的人,是很少能胜过他们的。如果君主的明智能够洞察远处的奸邪并发现隐蔽的祸苗,又坚决地对它实施禁令,那么即使到渤海去远游,国都内也决不会发生变乱。这样的话,那么君主离开国都到渤海去游玩并不会被挟持或杀害,所以这也不是君主的灾难。楚成王把商臣立为太子,后来又想立公子职做太子,商臣作乱,就杀了楚成王。公子宰,是周国的太子,他弟弟公子根受到了君主的宠爱,就凭借东周的封地背叛了公子宰,将周国分成了两个国家。这些都不是晚立太子的祸患。如果把权势分给儿子时不三心二意而专给太子,妃妾生的儿子地位被降低了,受到了宠爱也没有什么可以凭借,那么他们即使处在大臣的位置上,晚立太子也是可以的。这样看来,那么晚立太子,其他的儿子也不会作乱,所以这也不是君主的灾难。事情之中称得上难的:一定要给予别人权力来造成他的威势但又不使他侵害自己,这可以说是第一个困难;提高姬妾的地位但又不使她们和王后地位相等,这可以说是第二个困难;宠爱妃妾生的儿子但又不使他们危害正妻生的长子,专门听从一个大臣但又使他不敢和君主匹敌,这就可以说是第三个困难了。

38.4.1 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悦近而来远。”哀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选贤。”齐景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节财。”三公出,子贡问曰:“三公问夫子政一也。夫子对之不同,何也?”仲尼曰:“叶都大而国小,民有背心,故曰‘政在悦近而来远’。鲁哀公有大臣三人,外障距诸侯四邻之士,内比周而以愚其君,使宗庙不扫除、社稷不血食者,必是三臣也,故曰‘政在选贤’。齐景公筑雍门,为路寝,一朝而以三百乘之家赐者三,故曰‘政在节财’。”

【注释】

①叶公子高:楚国大夫,姓沈,名诸梁,字子高,封地在叶(位于今河南省叶县南),所以称叶公。②距:通“拒”。③雍门:城门名,是齐国都城的西门。④路寝:君主居住的正屋,此指建有齐景公正室的高台,即路寝之台。

【译文】

叶公子高向孔子询问治国的方法,孔子说:“治国的方法在于使附近的人喜欢自己,使远方的人前来归附。”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治国的方法,孔子说:“治国的方法在于选拔贤人。”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治国的方法,孔子说:“治国的方法在于节约财物。”叶公、哀公、景公出去后,子贡问道:“他们三个向先生询问治国的方法是一样的,而先生回答他们却并不相同,为什么呢?”孔子说:“叶公封地内下级占据的大城市大而叶公占据的首都小,民众有背叛之心,所以我说‘治国的方法在于使附近的人喜欢自己而使远方的人前来归附’。鲁哀公有孟孙、叔孙、季孙等大臣三个,他们对外阻挡拒绝四方邻近的诸侯国的贤士到鲁国来,对内互相勾结来愚弄自己的君主,以后使鲁国的宗庙得不到打扫管理、鲁国的土地神谷神得不到杀牲祭祀的,一定是这三个大臣,所以我说‘治国的方法在于选拔贤人’。齐景公建造雍门,修筑路寝台,在一个早上拿拥有三百辆兵车的封地赐给人就有三次,所以我说‘治国的方法在于节约财物’。”

38.4.2 或曰:仲尼之对,亡国之言也。

叶民有倍心,而说之“悦近而来远”,则是教民怀惠。惠之为政,无功者受赏,而有罪者免,此法之所以败也。法败而政乱,以乱政治败民,未见其可也。且民有倍心者,君上之明有所不及也。不绍叶公之明,而使之悦近而来远,是舍吾势之所能禁而使与不行惠以争民,非能持势者也。夫尧之贤,六王之冠也。舜一徙而成邑,而尧无天下矣。有人无术以禁下,恃为舜而不失其民,不亦无术乎?明君见小奸于微,故民无大谋;行小诛于细,故民无大乱。此谓“图难于其所易也,为大者于其所细也”。今有功者必赏,赏者不得君,力之所致也;有罪者必诛,诛者不怨上,罪之所生也。民知诛赏之皆起于身也,故疾功利于业,而不受赐于君。“太上,下智有之。”此言太上之下民无说也,安取怀惠之民?上君之民无利害,说以“悦近来远”,亦可舍已。

哀公有臣外障距、内比周以愚其君,而说之以“选贤”,此非功伐之论也,选其心之所谓贤者也。使哀公知三子外障距、内比周也,则三子不一日立矣。哀公不知选贤,选其心之所谓贤,故三子得任事。燕子哙贤子之而非孙卿,故身死为僇;夫差智太宰嚭而愚子胥,故灭于越。鲁君不必知贤,而说以“选贤”,是使哀公有夫差、燕哙之患也。明君不自举臣,臣相进也;不自贤,功自徇也。论之于任,试之于事,课之于功,故群臣公政而无私,不隐贤,不进不肖。然则人主奚劳于选贤?

景公以百乘之家赐,而说以“节财”,是使景公无术使智□之侈,而独俭于上,未免于贫也。有君以千里养其口腹,则虽桀、纣不侈焉。齐国方三千里而桓公以其半自养,是侈于桀、纣也;然而能为五霸冠者,知侈俭之地也。为君不能禁下而自禁者谓之劫,不能饰下而自饰者谓之乱,不节下而自节者谓之贫。明君使人无私,以诈而食者禁;力尽于事、归利于上者必闻,闻者必赏;污秽为私者必知,知者必诛。然故忠臣尽忠于公,民士竭力于家,百官精克于上,侈倍景公,非国之患也。然则说之以“节财”,非其急者也。

夫对三公一言而三公可以无患,“知下”之谓也。知下明,则禁于微;禁于微,则奸无积;奸无积,则无比周。无比周,则公私分;分私分,则朋党散;朋党散,则无外障距、内比周之患。知下明,则见精沐;见精沐,则诛赏明;诛赏明,则国不贫。故曰:一对而三公无患,“知下”之谓也。

【注释】

①倍:通“背”。②绍:继续。③不:当作“下”。④得:通“德”。⑤智:通“知”。⑥说:通“悦”。⑦利害:爱憎。⑧子哙、子之:见7.3注。孙卿:即荀子,战国时赵国人,杰出的思想家,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⑨夫差:见19.2注。太宰嚭:见31.0.2注。子胥:见3.2注。徇(xùn):求。政:通“正”。使:犹“以”。智:通“知”。□:当作“君”。饰:通“饬”。精:通“清”。无比周无比周:当作“民无倍心知下明”。

【译文】

有人说:孔子的回答,是使国家灭亡的言论啊。

叶公封地内的民众有背叛之心,而孔子用“使附近的人喜欢自己而使远方的人前来归附”的话去劝说叶公,那就是要使民众向往统治者的仁爱。仁爱作为一种治国的方法,就是让没有功劳的人得到奖赏,而有罪的人得到赦免,这是法制败坏的根源啊。法制败坏,政治就会混乱,用混乱的政治去治理道德沦丧的民众,我还没有看见过它能行得通。况且民众有背叛之心,是因为君主的明察还有不周到的地方。孔子不去增进叶公的明察,却让他去使附近的人喜欢自己而使远方的人前来归附,这是舍弃了自己的权势所具有的能够制服民众的职能而让他和臣下同样采用施行恩惠的办法去争取民心,这是不能保住权势的啊。尧的贤明,在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这六个帝王中居于首位。他的臣子舜搬迁一次就引来了民众而形成了一个小城,于是尧就没有统治天下的大权了。如果有个人没有法术来禁止臣下,而只是依赖效法舜来争取不失掉民心,不也是没有统治手段了么?英明的君主在事情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能发现微小的奸邪,所以臣民就不会有篡权杀君的大阴谋;在邪恶还处在微小的阶段时就能对它进行小小的惩处,所以臣民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大暴乱。这叫做“解决困难的事要在它容易解决的时候下手,治理大事要在它细小的时候做起”。有功的人一定受到奖赏,受赏的人不感激君主,因为这是出力得来的;有罪的人一定受到惩罚,受罚的人不怨恨君主,因为这是犯罪造成的。民众知道受罚受赏都产生于自身的行为,所以就会在耕战等事业上急切地谋取功利,而不指望从君主那里受到分外的恩赐。《老子》说:“最高明的君主,民众只知道有他这么一个人。”这是说最高明的君主所统治下的民众对君主没有什么喜欢可言,哪里还能找得到怀念君主恩德的人呢?高明的君主所统治下的民众对君主没有什么喜欢和憎恶,所以用“使附近的人喜欢自己、使远方的人前来归附”的话来劝说,也可以取消了吧。

哀公有臣子对外阻挡拒绝贤人到鲁国来、对内互相勾结来愚弄自己的君主,而孔子用“选拔贤人”来劝说他,这并不是主张评定功劳来选拔贤人,而是在选拔君主心目中的所谓贤人。假如哀公知道孟孙、叔孙、季孙这三个人对外阻挡拒绝贤人来鲁国、对内互相勾结来愚弄自己,那么这三个人一天也待不下去了。哀公不懂得如何选拔贤人,而只是选拔自己心目中的所谓贤人,所以这三个人能担任职务。燕王子哙认为子之贤能而认为荀况不中用,所以自己被杀死而成为奇耻大辱;夫差认为太宰嚭聪明而认为伍子胥愚蠢,所以被越国灭掉。鲁哀公不一定懂得什么是贤能,而孔子却用“选拔贤人”的话去劝说,这是要使哀公有夫差、燕王子哙那样的祸患。英明的君主不主观地提拔臣子,臣子自会互相进荐;不自以为谁贤能,立功的人自会求上门来。在任用中鉴别他们,在办事中试验他们,在功效上考核他们,所以群臣办事公正而没有私心,不埋没贤人,不推荐德才不好的人。这样的话,那么君主为什么还要在选拔贤人方面去操劳呢?

景公拿具有上百辆兵车的封地赐给臣下,而孔子用“节约财物”的话去劝说,这是使景公没有办法去了解君主应有的奢侈,而独自一个人在上面节俭,这还是不能避免贫穷的。如果有个君主用方圆千里的封地上的赋税收入供养自己的口腹,那么即使是夏桀、商纣王这样的暴君也不会比他更奢侈了。齐国的土地方圆几千里而齐桓公拿它的一半收入来供养自己,这样看来,他比夏桀、商纣王更奢侈;但是他却能成为五霸中的第一个,这是因为他懂得什么地方可以奢侈、什么地方必须节俭。做了君主,不能禁止臣下而只是约束自己的,叫做被劫持;不能整治臣下而只是检点自己的,叫做混乱;不能节制臣下而只是使自己节俭的,叫做贫穷。英明的君主使人们没有私心,对那些用诈骗的手段来混饭吃的行为坚决加以禁止;对那些把力量都花在事业上而又把得到的利益都归给君主的人一定能知道,知道了一定给予奖赏;对那些干肮脏勾当来谋取私利的人一定能察觉,察觉了一定加以惩罚。这样的话,那么忠臣为公家竭尽忠诚,民众为家庭竭尽全力,群臣百官在朝廷上清白廉洁、克己奉公,君主就是比景公加倍地奢侈,也不是国家的祸患。这样看来,那么用“节约财物”来劝说景公,并不是他的当务之急啊。

那回答叶公、哀公、景公时用一句话就可以使他们没有祸患的,应该是说“了解下情”。对下情了解清楚了,就能在邪恶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加以禁止;在邪恶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加以禁止,那么邪恶的人就不会越积越多;邪恶的人没有积聚,民众就不会有背叛之心。对下情了解清楚了,那么公私就能分清;公私分清了,那么狼狈为奸的私党就会被拆散;私党被拆散了,就不会有对外阻挡拒绝贤人、在内结党营私的祸患。对下情了解清楚了,那么观察问题就会明白得像洗净了一样;观察问题明白得像洗净了一样,那么进行惩罚奖赏就能英明无误;惩罚奖赏英明无误,那么国家就不会贫穷。所以说:要用一句话来回答而使三公都没有祸患,就应该说“了解下情”。

38.5.1 郑子产晨出,过东匠之闾,闻妇人之哭,抚其御之手而听之。有间,遣吏执而问之,则手绞其夫者也。异日,其御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子产曰:“其声惧。凡人于其亲爱也,始病而忧,临死而惧,已死而哀。今哭已死,不哀而惧,是以知其有奸也。”

【注释】

①子产: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公孙氏,名侨,字子产,郑简公十二年(公元前554年)为卿,二十三年(公元前543年)执政。

【译文】

郑国的子产早晨出外,经过东匠巷的大门时,听见有个女人在哭,就按住他车夫的手让车子停下来细听那哭声。过了一会儿,子产派差役把这个女人抓来审问,原来是个亲手勒死她丈夫的人。后来有一天,他的车夫问他说:“先生凭什么发觉了她?”子产说:“她的哭声很恐惧。大凡人对于自己亲爱的人,刚刚生病的时候是担忧,快死的时候是恐惧,已经死了就悲哀。现在她哭她已经死去的丈夫,不是悲哀而是恐惧,因此知道她有奸情啊。”

38.5.2 或曰:子产之治,不亦多事乎?奸必待耳目之所及而后知之,则郑国之得奸者寡矣。不任典成之吏,不察叁伍之政,不明度量,恃尽聪明、劳智虑而以知奸,不亦无术乎?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下众而上寡,寡不胜众者,言君不足以遍知臣也,故因人以知人。是以形体不劳而事治,智虑不用而奸得。故宋人语曰:“一雀过,羿必得之,则羿诬矣。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夫知奸亦有大罗,不失其一而已矣。不修其理,而以己之胸察为之弓矢,则子产诬矣。《老子》曰:“以智治国,国之贼也。”其子产之谓矣。

【注释】

①成:调解判决狱讼。②叁伍:见8.6注。③宋人:指宋国人庄周。下面的话见《庄子·庚桑楚》。④羿:见23.10注。⑤诬:欺骗。⑥一:见8.3注。

【译文】

有人说:子产处理事情,不也太多事了么?奸邪一定要靠自己耳闻目睹以后才能察觉它们,那么郑国能发现的奸邪也就很少了。不使用那些主管解决案子的官吏,不了解将多方面的情况放在一起加以比照检验的政治手段,不彰明法度,而依靠竭尽自己的听力视力、劳累自己的脑力心神去了解奸邪,不也是太没有政治手段了么?况且天下的事物众多而个人的智力有限,有限的不能胜过众多的,个人的智力是不能够用来普遍地了解事物的,所以要凭借事物来治理事物。臣子人数众多而君主为数不多,所谓不多不能胜过众多,是说君主不能够靠自己一个人来普遍地了解臣子,所以要依靠人来了解人。君主依靠人来了解人,因此身体不劳累而事情就治理好了,脑力心神不使用而奸邪就被发现了。所以宋国人的俗话说:“一只麻雀飞过,羿说自己一定能射到它,那么羿就是在胡扯了。把天下作为捕雀的罗网,那麻雀才一只也逃不掉了。”察知奸邪也有一个大网,只要不失去那道术就行了。现在子产不整顿法制,却把自己的主观臆测作为猎获奸邪的弓箭,那么子产也就是在胡来了。《老子》说:“用智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祸害。”大概就是在说子产了。

38.6.1 秦昭王问于左右曰:“今时韩、魏孰与始强?”左右对曰:“弱于始也。”“今之如耳、魏齐孰与曩之孟尝、芒卯?”对曰:“不及也。”王曰:“孟尝、芒卯率强韩、魏,犹无奈寡人何也;今以无能之如耳、魏齐,帅弱韩、魏以攻秦,其无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对曰:“甚然。”中期推琴而对曰:“王之料天下过矣!夫六晋之时,知氏最强,灭范、中行而从韩、魏之兵以伐赵,灌以晋水,城之未沈者三板。知伯出,魏宣子御,韩康子为骖乘。知伯曰:‘始吾不知水可以灭人之国,吾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魏宣子肘韩康子,康子践宣子之足,肘足接乎车上,而知氏分于晋阳之下。今足下虽强,未若知氏;韩、魏虽弱,未至如其晋阳之下也。此天下方用肘足之时,愿王勿易之也。”

【注释】

①如耳:魏国大夫。魏齐:魏国相国。孟尝:见32.5.7注。芒卯:见22.2注。②中期:秦国的乐师。③六晋之时:即智氏、赵氏、韩氏、魏氏、范氏、中行氏等六卿在晋国执政的时期。④知氏:指智伯瑶,见1.5注。⑤晋水:汾水的支流,现名晋渠。⑥沈:古“沉”字。板:见32.1.4注。⑦汾水:即汾河,流经山西省中部。安邑:魏宣子的封邑,位于今山西省夏县西北。⑧绛(jiànɡ)水:源出山西省绛县北。平阳:韩康子的封邑,位于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北。⑨晋阳:见1.5注。

【译文】

秦昭王问身边的侍从说:“现在的韩国、魏国和它们刚建国的时候相比,哪个更强大?”侍从回答说:“比刚建国时衰弱了。”昭王又问:“现在的如耳、魏齐和从前的孟尝君、芒卯相比怎么样?”侍从回答说:“及不上啊。”昭王说:“孟尝君、芒卯率领强大的韩、魏联军,尚且不能把我怎么样;现在拿无能的如耳、魏齐,率领衰弱的韩、魏之兵来攻打秦国,他们不能把我怎么样也就很明显的了。”侍从回答说:“说得很对。”中期推开琴回答说:“大王对天下形势的估计错了!在那晋国六卿执政的时候,智伯最强大,他灭掉范氏、中行氏以后又率领了韩氏、魏氏的军队去攻打赵襄子,用晋水来灌淹赵襄子的封邑晋阳,城墙没有沉没的地方只有六尺高了。智伯外出,魏宣子在车子中间驾车,韩康子在车子右边当陪乘卫士。智伯说:‘开始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河水可以灭掉别人的封邑,我如今才明白了这个道理。汾水可以灌淹安邑,绛水可以灌淹平阳。’魏宣子用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踩了一下魏宣子的脚,肘和脚在车上互相接触,而智伯的封地就在晋阳城下被瓜分了。现在您虽然强大,还不如当年的智伯;韩国、魏国虽然衰弱,还没有落到像他们在晋阳城下屈从智伯的地步。现在是天下各国正在用肘、脚相碰暗中勾结的时候,希望大王不要轻视他们啊。”

38.6.2 或曰:昭王之问也有失,左右、中期之对也有过。凡明主之治国也,任其势。势不可害,则虽强天下无奈何也,而况孟尝、芒卯、韩、魏,能奈我何?其势可害也,则不肖如如耳、魏齐及韩、魏,犹能害之。然则害与不侵,在自恃而已矣,奚问乎?自恃,其不可侵,则强与弱奚其择焉?失在不自恃,而问其奈何也,其不侵也幸矣。申子曰:“失之数而求之信,则疑矣。”其昭王之谓也。知伯无度,从韩康、魏宣而图以水灌灭其国,此知伯之所以国亡而身死、头为饮杯之故也。今昭王乃问孰与始强,其畏有水人之患乎?虽有左右,非韩、魏之二子也,安有肘足之事?而中期曰“勿易”,此虚言也。且中期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调,弄不明,中期之任也,此中期所以事昭王者也。中期善承其任,未慊昭王也,而为所不知,岂不妄哉?左右对之曰“弱于始”与“不及”,则可矣;其曰“甚然”,则谀也。申子曰:“治不逾官,虽知不言。”今中期不知而尚言之。故曰:昭王之问有失,左右、中期之对皆有过也。

【注释】

①慊(qiàn):不满足。②为:通“谓”。

【译文】

有人说:昭王的发问有失误,侍从、中期的回答有过错。凡是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依靠自己的权势。自己的权势如果不可侵犯,那么即使是强大的各国联盟也对我无可奈何,更何况是孟尝君、芒卯、韩国、魏国,能把我怎么样呢?自己的权势如果可以被侵害,那么即使无能得像如耳、魏齐以及现在的韩国、魏国,也能侵害我。这样看来,那么是受到侵害还是不受到侵害,在于信赖自己罢了,还要问什么呢?信赖自己,昭王就不可能被侵害,那么对于敌人的强大和弱小他还要去挑选什么呢?昭王的失误在于不信赖自己,却还问敌人能把我怎么样,他不被侵害实在是很侥幸的了。申子说:“不运用法术来解决问题而只是靠相信别人的话来找答案,那就疑惑了。”这大概就是说的秦昭王吧。智伯说话没有个分寸,让韩康子、魏宣子跟着自己却还在谋划用河水去灌灭他们的封邑,这就是智伯国灭身死、头骨成为杯子的缘故啊。现在昭王却问起目前的韩国、魏国和当初的韩国、魏国哪个强大,难道是害怕有智伯那种想用河水去灌灭韩、魏而反使自己国灭身死的祸患吗?再说,昭王说话时,虽然有侍从在身边,但他们并不是韩康子和魏宣子,哪会有用肘、脚相碰而暗中勾结的事呢?而中期却说“不要轻视他们”,这是不切实际的话啊。况且中期所掌管的,是琴瑟。琴弦没调节好,曲调没弹清楚,是中期的责任,因为这是中期用来侍奉昭王的工作。中期胜任自己的职务,并没有使昭王感到不满,现在却谈论起他不懂的事情,哪能不荒谬呢?侍从回答昭王说“比刚建国时衰弱”和“及不上”,倒是可以的;但他们说“很对”,那就是在阿谀奉承了。申子说:“处理事情不超越自己的职责,分外的事情即使知道了也不说。”现在中期连不懂的事情也还要对它发表意见。所以说:昭王的发问有失误,侍从、中期的回答都有过错。

38.7.1 《管子》曰:“见其可,说之有证;见其不可,恶之有形。赏罚信于所见,虽所不见,其敢为之乎?见其可,说之无证;见其不可,恶之无形。赏罚不信于所见,而求所不见之外,不可得也。”

【注释】

①《管子》:是一部法家学者依托管仲之名而纂集的杂家著作。下面的引文见《管子·权修》。②说:通“悦”。

【译文】

《管子》说:“看见那合法可做的事,喜欢它就要有实际的效验而给予奖赏;看见那非法而不可做的事,厌恶它就要有具体的体现而给予惩罚。对于已经看见的事情,赏罚都确实兑现了,那么即使有察见不到的地方,人们还敢做坏事吗?看见那合法可做的事,喜欢它却没有什么实际的表示;看见那非法而不可做的事,厌恶它却没有具体的表现。君主对于已经看见的事情,赏罚都不能确实兑现,那么要求人们在察见不到的地方不干坏事,实在是不可能的啊。”

38.7.2 或曰:广廷严居,众人之所肃也;宴室独处,曾、史之所僈也。观人之所肃,非行情也。且君上者,臣下之所为饰也。好恶在所见,臣下之饰奸物以愚其君,必也。明不能烛远奸、见隐微,而待之以观饰行,定赏罚,不亦弊乎

【注释】

①曾、史:见26.2注。僈:通“慢”。②弊:通“蔽”。

【译文】

有人说:在议事的大堂上庄重就座,人人都有恭敬的表现;在休息的厢房中一个人待着,就是曾参、史鱼似的正直之士也会有轻慢随便的行为。在公开场合观察到的人们的恭敬表现,并不是他们行为的真实情况。况且君主这种人,臣下是要对他掩饰自己的。君主对臣下的爱憎取决于君主所看见的表面现象,那么臣下掩饰邪恶的事来愚弄自己的君主,也就是必然的了。君主的明察如果不能洞悉远离自己的邪恶、发现隐藏着的苗头,而依靠观察掩饰过的行为来防备臣下,决定赏罚,不也是要受蒙蔽了吗?

38.8.1 《管子》曰:“言于室,满于室;言于堂,满于堂:是谓天下王。”

【注释】

①以下引文《管子·牧民》作:“言室满室,言堂满堂,是谓圣主。”

【译文】

《管子》说:“在房间里说话,话声能响彻整个房间;在殿堂上讲话,话声能传遍整个殿堂:这样开诚布公,就可以称作为天下的帝王。”

38.8.2 或曰:管仲之所谓“言室满室,言堂满堂”者,非特谓游戏饮食之言也,必谓大物也。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故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是以明主言法,则境内卑贱莫不闻知也,不独满于堂;用术,则亲爱近习莫之得闻也,不得满室。而《管子》犹曰“言于室满室,言于堂满堂”,非法术之言也。

【注释】

①偶:合。②见:同“现”。

【译文】

有人说:管仲所说的“在房间里说话而话声响彻整个房间,在殿堂上讲话而话声传遍整个殿堂”,并非只是指说那种关于游戏饮食方面的话,而一定是指说那种关于国家大事的话。君主的大事,不是法治就是术治。法,是编写进图书中、设置在官府里而公布到民众中去的东西。术,是藏在君主心里用来对照验证各方面的事情从而暗地里用它来驾驭群臣的东西。所以法没有比公开更好的了,而术还是不要暴露的为好。因此,英明的君主谈起法来,那么国内就是那些地位卑贱的人也没有听不到的,不只是传遍整个殿堂;但用起术来,那么就连君主宠爱的亲信都没有谁能打听得到,因此不能让自己的话声响彻房间。而《管子》却还说什么“在房间里说话而话声要响彻整个房间,在殿堂上讲话而话声要传遍整个殿堂”,这不是合乎法术的言论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