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论第三十三

海论第三十三

时间:2023-04-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岐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黄帝曰:以人应之奈何?岐伯曰: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

黄帝曰:远乎者,夫子之合人天地四海也,愿闻应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明知阴阳表荥腧所在,四海定矣。

黄帝曰:定之奈何?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其腧上在气街(冲),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腧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腧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腧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

黄帝曰:凡此四海者,何利何害?何生何败?岐伯曰: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

黄帝曰:四海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黄帝曰:余已闻逆顺,调之奈何?岐伯曰:审守其俞,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黄帝曰:善。

【译文】

黄帝问岐伯道:我听先生讲述针刺之法,先生所谈的总离不开营卫血气。而运行营卫血气的十二经脉,在内联属到五脏六腑,在外网络到肢体骨节,先生能把十二经脉的作用与四海相配合起来谈一下吗?岐伯回答说:自然界有四个海、十二条河流,人体也有四个海、十二条经脉。自然界的河流,都要汇聚注入到海,海又有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以称为四海。黄帝道:把人身的情况与它相对应怎么样?岐伯说:人身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这四海就与自然界的四海相对应。黄帝道:这个问题深远得很啊!先生把人与天地之间的四海相联系起来,我很想听听究竟是怎样相对应的?岐伯说:必须首先了解人身的阴阳、表里、经脉、精气输送注入处等的具体分布,人身的四海就可以确定了。黄帝道:具体怎样确定的呢?岐伯说:胃是水谷汇聚的地方,所以称为水谷之海,它的精气输送注入之处,上边在气冲穴,下边在足三里穴。冲脉是十二经脉气血汇聚的地方,所以称为十二经脉之海,它的精气输送注入之处,上边在大杼穴,下边在上巨虚穴与下巨虚穴。膻中是宗气汇聚的地方,所以称为气海,它的精气输送注入之处,上边在天柱骨上下的哑门穴与大椎穴,前边在人迎穴。脑是髓汇聚的地方,所以称为髓海,它的精气输送注入之处,上边在百会穴,下边在风府穴。

黄帝说:以上这四海的功能,对于人体什么样算是正常?什么样才算是反常呢?怎样才能促进人的生命活动?怎样就会使人体虚弱衰败呢?岐伯说:四海功能正常,就会促进人体的生命活动;四海功能失常,就会使生命活动受到损害。懂得调养四海,就有利于健康,不懂得调养四海,就有害于健康。

黄帝说:人身四海的正常、反常有什么样表现呢?岐伯说:气海邪气亢盛,就会出现胸中满闷,呼吸喘促,面色红赤;气海不足,就会出现呼吸短浅,说话无力。血海邪气亢盛,就会觉得自己身体胀大,郁闷不舒,但也不知道是什么病;血海不足,总是觉得自己身体狭小,意志消沉,但是也说不出患了什么病。水谷之海邪气亢盛,就会出现腹部胀满;水谷之海不足,就会出现即使感觉到饥饿也不愿意饮食。髓海邪气亢盛则狂躁妄动,举止失常,其动作显得轻巧敏捷,皆非平日所能达到;髓海不足,就会出现头晕耳鸣,腿疲软无力,眼目昏花而头昏闷,身体疲倦乏力嗜睡。

黄帝说:我已经了解四海正常、反常的表现了,那么又如何调理治疗四海异常呢?岐伯说:应当仔细地审查并掌握四海的输注部位来调理治疗四海的偏虚偏实的病证,补虚泻实,切忌不要违背虚证用补法和实证用泻法的治疗原则。能够遵循这样的治疗法则,人体就能健康;违背这样的治疗规律,人体就会败坏无救。黄帝说:说得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