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革开放三十年上海新闽商的崛起

改革开放三十年上海新闽商的崛起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上海新闽商的崛起福建商帮,曾经是近代环中国海华商跨国网络中的主力军,也是中国近代沿海埠际贸易体系的主要构建者。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闽籍商人群体又呈崛起状态,在上海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海新闽商特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进入上海投资兴业、谋求发展的闽籍商人群体,与1953年以前的上海闽商并无群体或行业的传承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上海新闽商的崛起_移民群体与上海社会

改革开放三十年上海新闽商的崛起(1)

福建商帮,曾经是近代环中国海华商跨国网络中的主力军,也是中国近代沿海埠际贸易体系的主要构建者。上海开埠前后,闽商与粤商一度双峰并峙,成为上海商业化的先驱。在上海160余年城市化、商业化的进程中,上海闽商的影响深远而深刻。如今,明清福建商帮的那段辉煌已定格在历史画卷中。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闽籍商人群体又呈崛起状态,在上海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海新闽商特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进入上海投资兴业、谋求发展的闽籍商人群体,与1953年以前的上海闽商并无群体或行业的传承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上海经济的再度繁荣,尤其是浦东开发开放和邓小平南巡之后,遍布海内外的一批又一批福建人,看好上海区位优势和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前景,抢抓机遇,凭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闯进上海,投资兴业,形成了一支敢拼会赢的商业劲旅,闯出了上海新闽商发展的新天地。福建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上海市福建商会与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合作,对近代以来上海福建人的活动进行了社会调查和资料整理,也对上海新闽商群体的源流和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其成果《上海福建人(1843—2008年)》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新闽商的发展路径

上海新闽商崛起路径与他们的生活背景和经济基础有极大关联,其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福建山林地区农家子弟,他们一穷二白,但极具吃苦耐劳精神,也颇有经商潜质。他们较早来到上海,往往选择低成本低风险的行当起家,经过数年努力,完成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如永泰人。也有相互提携蚂蚁搬家式地开辟建材市场,如周宁人。一是福建闽南、福州、莆田等地的民营商人,他们在福建沿海中国先期改革区域中已积累一些资金和经验,但不满足现状,试图寻求更大发展,于是选择上海第二次创业。一是侨居东南亚和其他国家以及港澳地区已有相当实力的闽籍侨商,大多在2000年前后来到上海。他们中有些是闽籍华侨华人的第二代第三代,也有建国后去异国他乡得到发展,改革开放后回国投资,并且将上海作为投资主要地域。

确定新闽商群体来沪前的身份颇费周折,主要因为,档案资料缺乏,问卷调查涉及学历、资产和简历敏感问题又往往语焉不详。现有的研究主要依据上海市福建商会和福建各市县工商联在沪分支机构会员登记表、部分闽籍商人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做出判断。上海新闽商多为1960年代出生,其次为50年代和70年代。调查数据显示,95%以上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后,并且是中国义务教育制度的受惠者(部分闽籍侨商除外),即便经商前是农民,至少都接受过初中或高中程度的教育。除1980年代出生者外,其他年龄段的商人大都在经商前有过职业经历。其身份几乎囊括农民、工人、学生、企业管理人员、干部、教师、退役军人、个体经营者等职业类型。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者中,有一部分具有经济、法律、医学等专业高等学历,从事一些与贸易、高科技相关的行业经营,成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宠儿。

新闽商在上海的发展主要以乡情为纽带,以产业为依托,并呈现一定的阶段性。其崛起过程与上海改革开放进程基本同步,尽管来自境内外的闽籍经商者在抵沪时间、发展进程和奋斗特征上存在差异,但群体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至1991年起步阶段。当时上海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福建一些山村,地少人多,劳动力过剩。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对闽粤改革开放有所见识的福建人,怀揣对大都市的向往,尝试到上海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永泰人在上海创业的道路,起点较低,但时间较早,在早期来沪创业的福建人中具有代表性。初期来的大多为农民,后来企业职工,学校教师,政府干部和退伍军人等,也纷纷加入这一阵营。与此同时,少数在闽粤沿海改革开放中取得了经验和资本,也到上海尝试进一步发展,如逸仙钢材市场创始人周华瑞,1985年就携带做小生意赚得的一些资金,闯荡上海。现任上海江杨钢材现货市场总裁郑维雄,1987年从最初下海的厦门来到上海,开始了再次创业。整体上,1990年代之前,上海新闽商尚处于单打独斗阶段,大多生意投资都不大。

第二阶段,1992年至1999年快速发展阶段。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和福建经济快速增长,是为重要背景。整个1990年代,上海经济保持了高速稳健的发展势头,迅速从全国经济改革的“后卫”一跃成为“先锋”,金融、房地产和生产资料等市场蓬勃兴起,上海民营经济迎来了迅速发展的好时光。同时期,福建国民经济每年也以两位数迅速增长,这一时期也是福建人进入上海的高峰期。上海福建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990年代进入上海的数量仅次于2000年代,占第二位。而对福建各级工商联在沪商会理事进行考察,1990年代进入上海则占据第一位。另一方面,在这一时期先期进入上海部分闽籍商人也有遭受重大挫折而打道回府的,但部分闽商的受挫折并未影响福建人源源不断地来到上海。由于闽粤的改革开放走在上海之前,因此1990年代来沪的福建人,不少已有经商的经历、经验和资金,在上海多为第二次创业。如“建配龙”创建者郑良贤,上海西本钢铁贸易发展有限公司肖家守,上海辉茸工贸有限公司陈辉等。也有通过借贷、向亲属与乡人集资等方式,筹集到小本资金,在上海租铺开店,或开设小公司,如现已拥有上海励宁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23个钢材贸易销售点的周宁人张诗团,还有陈翔闭、陈翔其兄弟。1991年,陈翔闭在上海建国西路开店做胶合板生意。1993年,陈翔其怀揣7000元在虹桥路租了一个22平米的店铺,从做胶合板的门店销售开始,逐步发展和带动了政和人在上海建立起庞大的市场营销网络。

与上海城市基础建设大规模展开相适应,这一时期新闽商在钢材、木材、石材等行业的批发、销售领域最具活力,且销售方式不断创新,经营规模迅速扩大,行业的同籍聚集也最为明显。1990年代中后期起,以永泰工商局开辟上海虹梅路综合交易市场为先导,福建周宁人、政和人、莆田人等也纷纷进入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期。以周宁钢材贸易商周华瑞创设的上海第一家前店后库式的钢材“超市”上海逸仙钢材现货交易市场为起点,钢铁交易和建筑材料营销进入建设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时期。另有一些在中国早期改革中取得一定经验的新闽商和境外具有一定资金实力的闽籍侨商开始涉足上海房地产、金融投资等高风险行业。马来西亚郭氏兄弟集团在香港的旗舰企业——嘉里集团早在1990年代已悄然进入上海。1998年,拓荣人吴国海创立的新海投资集团进入上海开发房地产项目,较早参与了上海旧区改造。1999年世茂集团移师上海,开始开发世茂滨江花园,进入上海高端房地产发展领域。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以企业成规模有序发展,境外闽商大资本进入上海为主要特征。2000年以来,上海经济发展呈现新的景象,无论综合经济实力,还是经济发展的质量,都走上了新的台阶。发展速度快速稳健,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商贸、房地产等已成为上海新支柱产业,会展、旅游、信息服务等产业也迅速扩大,跨国公司落户上海的速度骤然加快。据有关方面统计,1999年开始,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上海投资、设立地区总部或研发机构的就有70多家。2001年犃犘犈犆会议之后,跨国巨头们已是争先恐后,唯恐出局,上海仿佛一夜间成了新移民的目标,地产热也应运而生,一些国内知名的闽籍商人企业和国外侨商企业也陆续进军上海。2000年8月,世茂集团以高于净资产的价格收购上海万象集团26.43%的国家股,成为第一大股东介入国际广场地产项目。2002年9月,印尼三林集团通过三林万业(上海)投资有限公司向中远集团受让中远置业集团45%股权,并将其改组成为中外合资上海中远三林置业集团有限公司。2005年9月三林集团进一步收购了上海中远三林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其余55%的股权,完成对三林置业集团的全面收购,并将其更名为三林万业(上海)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除此之外,进入上海的还有闽籍侨资企业集团如金光、金鹰、佳通、上好佳、力宝等。

这一时期,具有一定实力的新闽商为适应集团化、多元化发展趋势,开始合纵连横,优势互补,向产业链上下延伸,并掀起“回归家乡”和向国内外扩张投资的创业热潮。另一方面,与上海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营医疗机构、沙县小吃店、连江连锁网吧和闽北人经营的各类便利店等也迅速扩张到上海城乡。

新闽商所从事的行业固然各不相同,但最初的崛起模式却惊人相似,往往以夫妻、兄弟为核心,亲属、乡邻为纽带,滚雪球般发展到整个家族乃至整村、整乡镇、整县市。因此新闽商的行业往往与地域相关联,整乡整县市从事同一行业的不胜枚举。新闽商利用上海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以血缘乡缘为纽带,合群团结,守望相助,经营态势从弱到强,从分散经营到集聚集约,从单打独斗到群体联合,在上海悄然而稳健地崛起,成为经济领域的一支生力军。

新闽商在上海各行业中的地位

据上海市福建商会的粗略统计,目前上海新闽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数在5万家以上,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上的有上万家,各类专业市场近200家,其中仅周宁、永泰和政和三县商人在上海创办的各类市场就达110多家。

新闽商所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商业流通领域,尽管近年来在房地产、制造业、纺织业、金融、担保等行业有表现不俗的企业涌现,但就整体而言,20多年来的发展,主要在钢材、石材、木材、茶叶、南北货、食品、民营医疗、网吧和便利店等商业服务行业占据着重要市场份额。而在房地产、制造业、金融和担保租赁、航运物流、纺织服装、酒店餐饮娱乐等领域出现了一些业绩领先、具有影响力的企业。

新闽商群体一般是同乡相携,合力开拓,共同参与市场竞争,因此行业经营往往与乡缘地域联系在一起。在钢材、石材、木材、茶叶、民营医疗、网吧和便利店等行业尤其显示了福建一些市县商人群体的聚集现象。周宁人聚集在钢材销售行业,永泰人执着于南北货市场,政和人开辟建材市场,蒲城人的小五金和建材零售店,邵武和将乐人的食杂便利店,沙县小吃,连江人的网吧,南安人的石材,安溪、寿宁的茶叶经销,莆田的食品、木材行业和民营医院等等。泉州人则石材、建材、房地产、制造业、纺织服装等多头发展,从企业规模、品牌知名度等方面来衡量,在上海新闽商中具有整体优势。

在房地产行业,新闽商企业总量并不占优势,但不乏知名地产商,如世茂集团、嘉里建设、三林万业、新海投资、正阳置业等。已开发面积近千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后势强劲,而且在高端住宅和商业地产开发建设方面极具影响。在上海的金融领域,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和部分闽籍侨资银行在沪分支机构经营业绩蒸蒸日上,而福建在沪的证券企业在证券市场处于弱势地位。1996年兴业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是区域性股份制银行中首家在上海设立的分支机构,成为上海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发端。

2000年以来,新闽商开始创办民营金融担保公司。近几年来,已先后在沪闽两地设立了20多家金融担保公司,为扶持、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上海融真担保租赁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截至2008年6月底,融真担保公司累计融资担保企业户数726户、担保总额达125亿元,保持着“零代偿、无逾期、无垫付”的业绩。

新闽商对酒店餐饮业也有不少投资。五星级酒店的客房数达3009间,占上海五星级酒店客房数20%以上,目前新闽商投资高端酒店、会所的势头方兴未艾。在餐饮业经营比较突出的有上海舒友海鲜大酒楼有限公司,其次是上海虹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此外,来自厦门、福州、漳州、泉州、莆田、三明等地的闽商开办了诸如鹭发、唐部世家、苏先生海鲜、八闽食府、同君福、潮汕源等知名酒楼。还有分布于上海各区县的各类风味餐饮小吃店难以计数。据2006年统计,仅冠以“沙县小吃”的品牌店在上海就有2000余家。

钢材贸易行业是新闽商在上海最具影响力的行业。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钢铁贸易商会目前有理事142位,福建籍理事约36人。新闽商兴办的大型钢铁市场近50家,其中绝大多数为周宁人创办。据《上海统计年鉴》,2006年在上海成交额前30位的上海交易市场中,就有新闽商创办的6家市场,其中5家由周宁人创办。仅此5家,2006年交易额就达655.59亿元人民币。目前,有数万福建人在上海从事与钢材现货交易业务相关的工作。上海钢铁现货交易额最大的是逸仙钢材现货交易市场,2005年进场企业649家,成交量420万吨,交易额达230亿元。2007年进场企业总数720家,交易额430.59亿元,成交量675万吨。在驻场的720家企业中,新闽商有397家,约占55%,其他省市117家,约占总数16%,未登记籍贯206家,约占总数29%。据调查,未登记籍贯的几乎都是闽籍商户,而且绝大部分是周宁籍商户。如此,在逸仙钢材交易市场,新闽商的企业占总数80%以上。上海钢材市场经营面积最大、市场商家最多的是松江钢材城,入驻企业795家,其中闽籍企业683家,占总数85.91%,其他省市90家,占总数11.32%,未列明籍贯者22家,显然也是新闽商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这些钢材市场的营销方式,一改传统的交易方法,逐步演进成集交易、仓储、物流、加工、信息、电子商务和金融服务为一体,依托地区便捷交通物流条件和钢铁商贸企业所形成的聚集效应,为客户提供各种优质服务而广受青睐,并以此形成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在木材、食品和民营医院领域,莆田人的聚集程度较高。2001年莆田市工商联上海分会成立时,会员150家,其中经营木材加工和批发的企业有86家。1990年代初,在东北从事木材生意的莆田人叶文珍、林文理、陈银芳等到上海开辟市场,在叶文珍等人的带动下,莆田人很快成为上海木材行业销售、加工队伍的主力军。海神建材市场和福人林产品批发市场为该行业的大型专业市场。其中福人林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国最大的进口木材批发市场之一,现在的年交易量在100万立方米以上,交易额约80亿人民币。董事长谢艺仁,福建柘荣人,现为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副会长。

食品行业,莆田人颇具影响,以2003年成立的莆田市城厢区工商联上海商会为例,一个区商会82个会员,就有37家经营食品的会员。上海南浦食品有限公司是他们的领军企业。林建华还兼任上海市南北货食品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进出口行业协会副会长。另外林建洪、郑国发、郑伟忠、吴金芳等经营业绩也较突出。

上海的民营医院80%以上的投资者来自莆田。1988年就有莆田人来沪开办医院、门诊部,当时只有十几家,多为莆田秀屿东庄人。他们通过与亲朋好友合伙、参股等,投资民营医院,逐渐在上海民营医疗市场占有绝对的份额,目前莆田人投资的民营医院已达百家,规模在千万元以上的达数十家,发展速度可见一斑。其中已出现一些集医疗、药品开发、医疗器械等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如中屿集团、中骏集团、美迪亚医院集团等。

在石材行业,新闽商也是一个不小的群体,尤其是南安商人,从业人数最多,占据的市场份额最大,对石材行业的影响力也大。上海石材行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87名理事中有37名是闽籍商人,占总数的42%;12名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中,闽籍有4人。常务副会长吕振作,副会长陈孝锦、洪耀宇、蔡文革。其中吕振作、洪耀宇、蔡文革都是南安人。

茶叶销售市场也是新闽商比较活跃的领地。上海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茶叶消费和流通中心。据2002年统计,上海人均茶叶消费近900克,全市茶叶消费总量超过1000万公斤。闽东的绿茶花茶,安溪的铁观音、武夷岩茶等,在上海消费市场广受欢迎。闽籍茶商从创业之初的各自为战,零售为主,分散经营,逐渐走上目前的市场整体开发,树立优质品牌的发展模式。上海大宁国际茶城(2007年由大统路茶叶市场整体搬迁),天山、恒大、九星等茶叶专业批发市场,闽籍茶商经营占主导地位。其规模和经营品种在华东地区首屈一指。福建漳州市天福集团的“天福”茗茶是中国驰名商标,在上海直营连锁店就有34家。安溪县在上海经营茶叶的企业仅已加入安溪县茶叶协会上海分会就有101家茶商企业。

在服饰配件辅料、小五金配件、眼镜、水产、便利店等行业,新闽商也都善于“抱团出击”,降低了失败风险,提高了整体竞争力和成功率,得以在较短时间形成了市场气势。晋江商人不仅把家乡做成了一个庞大的“拉链之都”,而且占据了上海拉链市场八成以上的份额,S犅S、犢犆犆拉链都是中国驰名商标。连江人主要从事网络娱乐、酒店餐饮、食品加工、服装制作和建筑、房地产行业。据上海东方网点连锁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的《东方网点福建籍业主信息》,仅东方网加盟店由连江人经营的就有182家。在上海有1000家左右网吧是连江人经营的,占上海网吧市场份额80%左右,网点遍布上海各区县。闽北人的小五金、小建材、食杂等便利商店犹如繁星点点遍布上海各个社区。其中浦城县人大多开设小五金、小建材店,邵武、将乐人以开食杂便利店为主,有的还开始连锁经营或加盟经营联华等知名品牌超市。

总之,无论在生产资料流通行业,还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行业,新闽商的身影无处不在,在行业中更多的是以群体聚集产生规模效应并提升竞争力。近年来,新闽商更将眼光转向其他区域性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除响应福建省“回归工程”的召唤、投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外,还以上海为基地,以长江三角洲为依托,逐步向东北部、中西部和环渤海区域拓展和寻求商机,进军现代服务业,并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

新闽商的社会责任意识

1980年代以来,上海新闽商在群体规模发展、经济实力增强的过程中,社会责任意识也大有提高。具体表现在两大方面:一为持续不断的慈善公益活动越来越向有序化、常规化发展。二是越来越多的闽籍商人担任社会职务,参与社会活动,表现了新闽商整体素质的提高。

晚清民国时期的上海闽商,曾经以乐善好施闻名申城。改革开放后上海的新闽商群体在热心慈善公益方面,与他们的先辈比较,并无逊色之处。慈善捐赠活动的规范与制度化的程度如何,一方面反映了商人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强弱,另一方面也与商人企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新闽商的慈善公益活动以两种类型、在三个层面上进行。两种类型是指所有的慈善公益活动可分为常规性和临时性两种。三个层面是指慈善活动主体——上海市福建商会和福建各级商会在沪分支机构、闽籍各类企业、闽籍商人。不少公益活动有的在单一层面进行,更多是三个层面同时进行。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上海新闽商群体经常进行公益性捐助活动包括赈灾、扶老、助学、救孤、济困、助残等,更多的是助学、赈灾、济困,但往往并无长效性的机制存在。90年代中期以后,情况发生一些变化,一方面,助学济困依然经常性活动,但一部分商会和企业,开始设立一些机构,或与权威的慈善机构接洽,探索慈善公益行动的长效机制。这一方面说明上海新闽商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表明新闽商群体在实力增强后所显示出的成熟。

上海市福建商会自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成立以来,每年捐资20万元并带动闽籍商人参与捐款,用于福建山区贫困县农村乡镇小学教学楼建设和改造。几年来,先后捐助南平市政和县念山小学危房改造,宁德市周宁县纯池中心小学、漳州市平和县安厚中心小学、龙岩市连城县新泉中心小学、泰宁县朱口镇第一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并将这些教学楼全部命名为“上善楼”,以彰显“教育从善”、“捐资助学从善”和“上海闽商的善举”。

新闽商的一些企业,也与上海慈善组织取得联系,将慈善捐助活动纳入制度化、常规化的轨道。在这方面比较早的有上海市福建商会常务副会长、新海投资集团董事会主席吴国海,1998年在家乡柘荣县捐资设立新海助学基金,旨在扶贫救困,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2006年10月,上海市福建商会副会长、上海燎申集团董事长林先燎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签订协议,捐款成立燎申助学基金,主要用于帮助闵行区的特困品优生完成学业。燎申集团将每年10月8日定为“燎申爱心日”,举行公益活动,号召捐资济困,爱心助人。实力雄厚的泉州籍上海闽商是兴教助学的重要群体。近年来,来自福建泉州的上海生茂集团总经理康庆章、上海聚华石油公司总经理蔡建国、上海豪盛企业董事长陈家泉、上海五天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文昌等35名企业家兴教助学出资共达2657万元。周宁籍上海企业家则与家乡政府有关部门联手,建立帮困机制。2006年8月周宁县成立闽东第一家慈善机构——周宁县慈善总会,周宁在上海企业家捐款623万元。

上海市福建商会名誉会长、中国龙工集团主席李新炎于2007年在家乡龙岩成立“李新炎慈善基金会”,首期捐款3000万元。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次日李新炎在长汀县举行的奥运火炬传递庆典活动现场,向地震灾区捐款500万元。

上海市福建商会名誉会长、世茂集团董事会主席许荣茂在慈善公益事业方面一贯出手不凡。多年来,发起设立了数亿元人民币的世茂公益基金,尤其对中国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力,曾向多所高校捐资数千万元设立教育基金,捐建的希望小学、光彩小学、侨心小学遍布全国。2008年初南方遭遇冰雪灾害,世茂集团第一时间向受灾省份捐助1000万元,5·12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世茂集团就向地震灾区紧急捐助1000万元,5月27日又捐款1亿元人民币,用于在受灾较为严重的乡镇建设100家世茂爱心医院。

除了常规捐资公益活动外,对一些突发性事件,上海新闽商的捐赠活动也非常踊跃。

2007年8月10日,超强台风“桑美”袭击东南沿海,福建省宁德市所属县(市)均遭重创。9月23日上午,福建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上海市福建商会与福建省文联、中共宁德市委、宁德市政府、福建省红十字会联合主办“情系宁德——福建书画名家赈灾作品(上海)展览”在上海图书馆隆重开幕。福建省政府驻沪办、上海市福建商会倡议发动在沪闽商广泛参与这项活动,捐款达230多万元。而此前许多宁德市在沪企业家已通过不同渠道纷纷向家乡受灾地区捐款捐物。

如果说对于“桑美”台风的赈灾救助,还带有乡缘意识,那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新闽商的系列捐赠行动则超出了回馈故乡、饮水思源的乡情。灾难发生后的第四天,福建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上海市福建商会在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举办“福建在沪机构、企业、乡亲为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捐赠活动”,来自福建驻沪办和各市、县驻沪机构工作人员,上海市福建商会会员单位代表以及部分闽籍人士共200多人,现场募集善款221万元,其中福建国航捐款100万元。世茂集团员工捐款43.5万元。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在沪闽商、在沪闽籍人士已通过不同渠道向灾区捐款超过1.5亿元,其中世茂集团向灾区捐款1.1亿元。

以钢贸企业为主体的福建周宁籍在沪企业家在这次赈灾行动中再次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地震发生第二天,周宁上海商会立即向所属16个分会印发《关于向四川地震灾区紧急募捐的倡议书》,号召全体会员和周宁在沪企业人士积极向灾区人民献爱心,与此同时,商会理事带头捐款。周宁在沪16个主要钢材(木材)市场内主干道拉起抗震救灾横幅,张贴赈灾宣传标语,出入口处置放募捐箱。各市场相继召开入驻企业募捐座谈会或举行赈灾募捐仪式,踊跃向灾区捐款捐物。周宁在沪企业已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达775万元,各类物品40袋(箱),价值30万元。其中上海砖桥钢市捐款240万元、上海松江钢材城捐款160万元、上海逸仙钢市捐款60万元,宁德市上海商会128万元善款中,其中周宁籍企业家捐款118万元。

近年来,随着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民营企业家和个体工商户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从上海新闽商群体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各种社会职务,说明国家不仅仅从法律政策层面保护商人利益,社会也给予商人和企业家以更大的认同与赞赏。据不完全统计,有近200位上海新闽商在福建、上海两地各级人大、政协、工商联担任社会职务。在福建、上海两地担任各级政协委员的人数最多,各级工商联、人大(仅福建)人数依次递减。在福建,县级任职的人数最多,地市级、省级依次递减。宁德市以周宁人数最多,依次为南平、莆田、泉州、福州、漳州、龙岩等。南平以政和、浦城、建瓯居多,莆田以秀屿、厢城、荔城为主。泉州以南安、晋江居多,福州以永泰、连江为多。就此而言,新闽商在福建各市县的社会任职人数与新闽商在上海的群体数量分布基本上成正比,说明新闽商在上海整体崛起的同时,对家乡的各项事业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其中上海闽东籍商人对家乡各项事业的影响力最大。

当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社会也向商人的社会责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上海市福建商会理事会七届四次会议讨论通过的《上海闽商公约》,体现了上海新闽商群体的政治觉悟,体现了上海新闽商整体越来越强的社会责任感。

上海新闽商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群体,也是一个正在发展、变化着的群体,对它的认识将是一个不断深入和提高的过程。

【注释】

(1)本文刊于《文汇报》2008年10月30日第四版,署名高红霞、陈广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