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筑学家梁思成

建筑学家梁思成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建筑界的先进人物如梁思成等继往开来,披荆斩棘,功不可没。通过建筑教育,梁思成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例如,他早期的学生、建筑大师张镈直至晚年仍尊称梁思成为恩师。在致力于建筑史研究的同时,梁思成还旁及中国雕塑史。对中国建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建筑学会和《建筑学报》是梁思成与同道江季琦先生共同投入极大的精力,于1953年正式促成的。后来,中国建筑学会因与国外学术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文/吴良镛

梁思成(1901~1972年),广东省新会人,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是新中国首都城市规划工作的推动者、新中国成立以来几项重大设计方案的主持者,是新中国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的顾问

1929年前后,梁思成在东北大学校园

1954年,在中南海参加宪法制定的名流。自左至右依次为华罗庚、老舍、梁思成、梅兰芳

中国历史上,建筑、村镇和城市在技术、艺术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封建社会匠人的社会地位很低,他们受限于文化程度,难以将经验总结为可世代相传的文字,从而束缚了建筑的发展。差不多到了20世纪初期,从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提倡近代建筑艺术,留学生陆续回国,西方建筑师拥入沿海商埠开始,我国的近代建筑才有所发展。此时,建筑界的先进人物如梁思成等继往开来,披荆斩棘,功不可没。

近代建筑教育事业的奠基者

直到1923年苏州工专设立的建筑科,1927年并入中央大学,成立我国第一个建筑系之前,建筑知识的传授都只靠师徒相袭。梁思成是近代建筑教育事业的一位开拓者。1928年,他创办了东北大学建筑系,“九一八事变”后,学校南迁,当时的在校学生毕业后停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为了迎接战后复兴的需要,梁思成致书当时清华大学的校长梅贻琦,畅叙建筑教育发展方向,并建议清华大学创办建筑系。通过建筑教育,梁思成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祖国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梁思成常说“君子爱人以德”,他以满腔热情,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因此受到了普遍的爱戴。例如,他早期的学生、建筑大师张镈直至晚年仍尊称梁思成为恩师。梁思成很早就将西方建筑教育观念介绍到中国,其教育思想也不断随时代发展而发展。1947年,梁思成自美讲学归国,将一般建筑概念扩展到“体形环境”(即“物质环境”),并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将建筑系改名为营建系,设建筑组与市镇规划组,首次将城市设计的概念引入中国,并成立园林组、工艺美术组、清华文物馆等,以拓展建筑之外延。今天看来,当时这些主张与举措都是超前的,虽然他的观点仍然较偏重美学,但已明确强调整体环境,透露出卓越的人文主义眼光。而在西方的建筑教育中,“环境设计”观念之树立则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了。

总理与梁思成等人在亲切交谈

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

梁思成接受的是西方建筑教育,在东北大学授课过程中,他深感建筑史不能只讲西方的,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建筑史。他从沈阳清东陵调查开始,以毕生的精力,对中国古建筑研究做开拓性的工作。梁思成的贡献在于,坚持调查研究,从总结匠人抄本经验起步,用现代的建筑表现方法,记录整理古代建筑遗产。他首先调查现存的清代古建筑,整理清代《清工部工程作法》,用不长的时间总结归纳成《清式营造则例》;继之顺藤摸瓜,逐步上溯,调查辽、金古建筑,对宋代《营造法式》进行研究注释,并发现了当时中国最早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佛光寺等。在基本弄清了中国建筑结构演变后,梁思成着手撰写《中国建筑史》与《图像中国建筑史》,堪称当时第一部高水平的中国建筑史。基于这些成就,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称他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的代表人物”。

在致力于建筑史研究的同时,梁思成还旁及中国雕塑史。基于其博古通今的学术素养和对造型艺术特有的敏感,梁思成对雕塑也有独到的心得与见解。在一些关于文物建筑的调查报告中,他能对寺庙、岩洞中的古代雕塑娓娓道来。1930年,梁思成写成《中国古代雕塑史》讲课提纲;1945年,梁思成示我《图像中国建筑史》原稿,我知道他原计划撰写《中国美术史》,分为“建筑篇”和“雕塑篇”,说明他对中国雕塑史已成竹在胸了。抗战胜利后,“雕塑篇”未能续笔,且梁思成当年目睹的雕塑亦已遭到大量破坏,这不能不令人遗憾。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事业的推动者

梁思成设计的扬州鉴真纪念堂

早在1930年,梁思成就与张锐合作完成《天津特别市物质规划方案》,这是继南京《首都规划》后,首次通过竞赛,由中国建筑师完成的规划设计。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梁思成不顾牙齿被全部拔除的苦痛,孜孜不倦地阅读沙里宁的新著《城市:它的产生、发展与衰败》。他有感而发,写成《市镇的体系秩序》,发表于《大公报》上,呼吁社会重视城市规划。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图书室梁思成的赠书中,有亨利·邱吉尔的《都市即人民》等书,页边都写满了梁思成注的中文提要,足见其用功之勤。解放后,梁思成又与夫人林徽因写成《城市计划大纲》序,继续提倡现代规划理论。1950年,他与陈占祥合作,积极为首都未来发展献计献策。《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主张发展新区,保护旧城;《关于北京城墙存废问题的讨论》一文提出保护北京城墙,可惜这些卓越见解未被采纳。如今,北京市的发展不但与旧城的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继续存在,而且新形势下大量与日俱增的商贸办公楼充斥旧城,这势必要带来更为严重的破坏。

梁思成与林洙在清华园

中国历史文物保护的开创者

早在20世纪30年代,梁思成就拟定了曲阜孔庙的修葺计划、故宫文渊阁楼面修理计划等。在抗战胜利前的1944~1945年间,为了大反攻的需要,他负责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在军用地图上标明古建筑遗产所在的位置,编写中国古建筑目录等,并把这份材料托人送给当时在中共重庆办事处的周恩来。1948年,梁思成写了《北平文物必须整理与保存》,这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献。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更积极参与北京及其他城市的保护工作,著文、演讲、给中央写信、翻译《苏联卫国战争中被毁地区之重建》一书,并阐述体会,不遗余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挽救了不少有价值的建筑,北海团城即为一例。梁思成还深入浅出地提出文物保护的一些理论,如“整旧如旧”之类。

新中国成立初期几项重大工程的主持人与设计者

梁思成没有把精力过多地用在建筑设计领域,但从20世纪20年代末设计吉林大学起,他也从事了一些工程的设计,后听朱启钤之劝,集中精力从事古建筑史研究,暂时搁笔。1949年后,他以充沛的热情投入新中国的重大建设,他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和国徽设计清华小组的领导者,这两项设计的水平远在时代的前列,并得以实施。他在20世纪60年代设计的鉴真纪念堂“文革”后得以建成,如今已被视为文物建筑。

新中国一些建筑学术团体的创建者和组织者

对中国建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建筑学会和《建筑学报》是梁思成与同道江季琦先生共同投入极大的精力,于1953年正式促成的。后来,中国建筑学会因与国外学术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于1955年被邀加入国际建筑师协会。这是新中国第一个为国际所承认的学术组织,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外长都给予关切和嘉许。

此外,梁思成、林徽因还热心倡导新中国工艺美术的振兴。例如,为了挽救濒临破产的北京“特种手工艺”,他们组织几位清华教师设计景泰蓝造型及装饰图案,取得了喜人的成就。

梁思成(左一)在日本横滨

以上只是对梁思成先生重大建树的初步梳理,难以概全,但仅上述所列,就足以说明他全面地推动了中国近代建筑事业的发展。一般说来,一个人能有上述一两项贡献,就足以称道,难能可贵了,而他能对建筑及文化事业作出如此全方位的卓越贡献,不能不令人涌起发自肺腑的钦敬之情。

(文/摘自《梁思成全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感谢林洙先生提供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