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未建成的建筑史

未建成的建筑史

时间:2022-10-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其实真正在里面行走的话,马勒斯蒂文斯的建筑比柯布西耶的更加优雅、细腻。”这种大众媒介在现当代主要指影像媒介。电影布景所创造的建筑影像在近10年逐步进入建筑学的视野。现今,在欧美“电影-建筑”话题中的主流内容仍是挖掘电影场景与建筑的关系。

5 虚构与实建:未建成的建筑史

“其实真正在里面行走的话,马勒斯蒂文斯的建筑比柯布西耶的更加优雅、细腻。”曾经亲眼目睹马勒斯蒂文斯作品的卢永毅教授对我这样形容她的感觉。很遗憾我并没有亲眼见到这位同勒·柯布西耶同一时代的大师的作品,这位曾被路斯盛赞的现代主义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极少在我们的建筑史教科书中出现,但我仍然比较信任卢教授对他作品的称赞。因为我已经在影像中许多次地游历了他的建筑:《小咖啡馆》(The Atomic Cafe)中的场景、《无情的人》中工程师住宅以及《城堡传奇》中的诺埃利斯别墅[图5.1(a)、(b)、(c)]。这些建筑有些是虚构的,有些是实建的,有些在虚构后被实建,甚至还有些在实建后又再次被虚构。我统称它们为远程在场建筑,并且需要再次廓清这个在本书上编中反复说明的概念与五十岚太郎和努维尔所谓“媒体建筑”(media architecture)之间存在的差异——它并非指涉所有以大众媒介方式出现或者被大众媒介局部包裹的建筑,它专门指涉的,是那些以大众媒介的逻辑生成和被感知的建筑。这种大众媒介在现当代主要指影像媒介。

img85

图5.1 马勒斯蒂文斯的建筑作品

资料来源:(a)Donald Albrecht.Desighing Dreams:Modern Architecture in the Movies.Santa Monica:Hennessey Ingalls,2000;(b)Dietrich Neumann.Film Architecture:Set Designs from Metropolis to Blade Runner.London:Prestel,1999;(c)《城堡传奇》电影多帧截屏。

有关影像媒介逻辑的讨论,比较普遍和基本的切入点就是对场景设计(set design)进行分析。场景设计是电影学中与建筑设计最直接关联的部分。银幕上的场景设计与现实中的建筑设计相互借鉴的案例并不鲜见,比如,日本建筑师高松伸从电影《大都会》的城市机器中获得灵感,设计了充满古典机械风格的ARK齿科医院;美国导演伯顿(Burton,Tim)又将该建筑的许多元素用于电影《蝙蝠侠》,拼贴出一个想象中的后现代城市——高谭市(Gotham City)。电影布景所创造的建筑影像在近10年逐步进入建筑学的视野。现今,在欧美“电影-建筑”话题中的主流内容仍是挖掘电影场景与建筑的关系。

电影场景设计的发端,可以追溯到电影发展的初期。虽然早期影片以纪录为主,但由于摄影机笨重不便携带,不得已只好将有些场景放到摄影棚内利用布景拍摄,比如美国导演狄克逊1894年制作的纪录片《消防员》和《新酒吧间》[1]。但这种布景比较被动和简陋。真正主动地创造性地设计场景,始于早期叙事电影,其中的典型代表当属法国电影大师梅里埃(Méliès,Georges)的戏剧电影。受到戏剧舞台设计的启发,梅里埃尝试对场景进行系统地设计以服务于电影叙述的事件。差不多从这一时期起,电影场景设计就具有了两条发展的道路——还原真实场所和原创虚构场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