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陆唯理论哲学的奠基者

大陆唯理论哲学的奠基者

时间:2022-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他和培根不同,试图从主体着手,倡导唯理论的认识理论和方法,建立其知识体系;是近代西欧大陆唯理论哲学的奠基者。笛卡尔在军队中任职和旅行期间,对数学深感兴趣,推崇数学推理的确切、明了,认为这是通往其他科学的大门。在这过程中,幸有法国大使山虞和英国奥伦治公爵的出面干涉,笛卡尔才免受其害。笛卡尔毕生经历平淡;当时的学术界对他不予重视,出殡时送葬者寥寥无几。

第五章 大陆唯理论哲学的奠基者——笛卡尔哲学

笛卡尔生活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要求发展科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时期,是17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他崇尚理性和数学、自然科学,反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和宗教神学,毕生致力于哲学的复兴事业。他在世界观上是古典的二元论者,在“物理学”范围内持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尤其是他很重视认识论的研究,事实表明,“笛卡尔和培根一样,认为生产形式的改变和人对自然的实际统治,是思维方法改变的结果。他的《方法论》就说明了这一点”(1)。不过,他和培根不同,试图从主体着手,倡导唯理论的认识理论和方法,建立其知识体系;是近代西欧大陆唯理论哲学的奠基者。

img2

勒内·笛卡尔(1596~1650),出生于法国北部都兰省兰爱叶村。父亲为律师,是不列塔尼议会议员,母亲为不列塔尼名门闺秀;两者均是当地贵族的后裔。自幼丧母,体格孱弱,但异常聪明,于1604年进入欧洲著名的拉·弗来施城耶稣会公学,接受正规的宗教教育。在学期间好学不倦,除攻读哲学、数学、逻辑、文学和历史等课程外,还阅读了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医学等等书籍。广泛的阅读开阔了他的眼界,使他不再像传统所要求的那样崇拜亚里士多德哲学权威,而为大量的“怀疑和错误所困扰”,对新科学越来越热忱。1612年,笛卡尔在该校毕业,即前往波埃颠大学攻读法律,经多年的努力,先后获得了学士、硕士学位

自1616年起,笛卡尔决心抛弃“书本的研究”,到“世界这本大书”里去寻找学问(2)。开始,他到达巴黎;一年后,因厌烦巴黎的社交生活,便投笔从戎,到荷兰参加了军队,认为这是实现游历世界最经济、最简便的方法。1619年三十年战争爆发,他又志愿到巴伐利亚国王的军队中服务。1621年他辞去军职,先后到丹麦、德国、瑞士、维也纳和意大利等国旅行,增长了许多知识。最后,他于1625年定居巴黎;在巴黎期间与当地学术名流来往频繁。

笛卡尔在军队中任职和旅行期间,对数学深感兴趣,推崇数学推理的确切、明了,认为这是通往其他科学的大门。他和一些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结识也推动他潜心地钻研数学。据说巴伐利亚冬天寒冷,笛卡尔不爱早起,常常躺在床上思考;他的解析几何就是在那时发现的。他还倾心于天文学、气象学、地球学、光学、力学等新科学的研究,认为这些都应看作数学的组成部分。逐渐地,他在心中形成了要用数学方法来彻底改造哲学、制定新的哲学体系的计划。为此他曾许愿:若圣母恩准这一计划,他将前往洛勒托圣地去朝拜。他创建新哲学的决心是很大的。

1628年秋,笛卡尔为了躲避封建势力的迫害,寻找一个合适的科学研究的环境,便侨居荷兰。在当时,荷兰是惟一较有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笛卡尔把父亲遗留下的地产卖掉,拿钱投资,靠每年所得六七千法郎的红利,在那里生活了20年。平时,他衣冠楚楚,身佩宝剑,安心著述;在这清静的环境里,他写下了许多著作。如:《世界,或论光》(1633年),该书采取哥白尼日心说,因值伽利略持日心说受到罗马教廷迫害,笛卡尔决定不予发表(该书直到他死后14年即1664年才出版)。《方法论》(1637年),该书是笛卡尔首次公开发表的著作,着重论述“正确引导理性在各门科学中寻求真理的方法”;附有《几何学》、《折光学》和《气象学》等三篇附录,作为使用新方法的实例;用法文书写,在内容和形式上新颖、清晰,被公认为近代哲学的宣言书;其中的《几何学》即是数学史上开辟新纪元的解析几何。《关于第一哲学的沉思》(1641年),该书是笛卡尔的成熟著作,论述了他的基本哲学思想;在发表前,笛卡尔通过友人麦尔塞纳神甫分送给当时的著名学者如霍布斯、伽桑狄等征求意见,然后一一写作答辩,作为附录一并发表。《哲学原理》(1644年),该书是笛卡尔哲学思想的系统总结和最终定型,其中物理学部分内容尤为丰富;是作者献给敬仰他的波希米亚的伊莉莎白公主的。此外还有《指导心智的规则》,《论胎儿的形成》等。笛卡尔最后的一部著作是《论灵魂的感情》,它发表于1649年,讨论心理学问题,包括身心关系问题。

但是,那时即使在荷兰,封建势力也还具有一定的力量。在1640年已有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开始激烈攻击笛卡尔,说他的学说会导致无神论;后来在1643年则有乌特莱赫特大学,1647年则有莱顿大学公开禁止讲授笛卡尔哲学。在这过程中,幸有法国大使山虞和英国奥伦治公爵的出面干涉,笛卡尔才免受其害。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1649年9月,笛卡尔接受了瑞典女王克里斯汀娜的邀请到斯德哥尔摩为她讲授哲学;此前他通过法国大使曾与女王有过书信来往,还寄赠过她论爱情和论灵魂的两篇作品。女王为了表明自己的开明和注重学术,专派一位上将和一艘军舰迎接他前来。但结果,这位女王除在每天清晨5点钟听他讲学外,竟腾不出别的时间。北国冬日的严寒和不习惯的半夜起床,使这位体格孱弱的哲学家十分辛劳,终于由感冒转成肺炎,于1650年2月1日溘然与世长辞,时年54岁。笛卡尔毕生经历平淡;当时的学术界对他不予重视,出殡时送葬者寥寥无几。但他的哲学思想给人类送来了理性的“自然之光”;不到几年,人们便发现了它的伟大。1667年,他的遗骸被运回法国,隆重地安葬在圣田纳维埃乌山上的圣堂中。1799年,他的遗骸又被供在法国历史博物馆中,与法国历史上的光荣人物并列。1819年以后,他的遗骸复被安置在柏蕾的圣日曼的圣心堂中,供人瞻仰;其墓碑上铭刻有这样的颂词:“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