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荷兰的小城故事

荷兰的小城故事

时间:2022-07-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荷兰,忘记阿姆斯特丹、海牙和鹿特丹吧,在人工填海而来的国土深处,去看看别有一番迷人风貌的荷兰古老小城。骑自行车在莱顿的大街小巷逛来逛去是那么自然的一件事。荷兰人喜欢植物,又赶上是周六,正值当地的特色露天市场开放。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这个世界上首个“跨国公司”从全球引进各种货品,尤其是东方的茶叶、烟草和香料,当然也少不了中国瓷器。如今荷兰的国礼——皇家代尔夫特蓝瓷厂是仅存的17世纪蓝瓷工厂。

文/摄影/Cecilia

荷兰,忘记阿姆斯特丹、海牙和鹿特丹吧,在人工填海而来的国土深处,去看看别有一番迷人风貌的荷兰古老小城。典藏已久的荷兰黄金时期的贵族岁月,从那里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出来,让我再次发现,空间之旅同时也是时间之旅。以这样的方式触摸郁金香国度的边界和肌理,在阳光下清醒地向往昔回溯,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大学城莱顿的“慢生活”

日本的俳句作家蒲原宏曾咏叹:“莱顿大学城,月色凉如冰。”其中所提到的这个大学是荷兰最古老的大学,被誉为“荷兰剑桥”,不仅留下了17世纪与牛顿齐名的科学巨匠惠更斯、20世纪初的物理学大师洛伦兹的足迹,爱因斯坦也曾在此担任了20多年的特邀教授,这里更是荷兰最伟大的艺术大师伦勃朗的故乡。

4月是郁金香盛开的季节,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奔向库肯霍夫郁金香公园的同时,却常常冷落了一旁的幽雅小城——莱顿。从我住的海牙中央车站乘上城际列车,不到20分钟便到了莱顿。由于是周末,清晨的街道上人很少,和住在莱顿的朋友约好了在车站见面,等候的时候,我注意到车站边一个自行车停车棚塞满了车子,看样子这座大学城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

骑自行车在莱顿的大街小巷逛来逛去是那么自然的一件事。这个小小的城镇上,随处都可以见到自行车,差不多每个学生都有一辆,在课余可以骑车在小城内闲逛。和我所见过的许多欧洲大学一样,莱顿大学没有围墙,没有校门,古老的建筑散落在整片街区中。友人边走边给我指点着哪里是教导处,哪里是报到注册的地方。和老城区一带几个普通的哥特式教堂和市政厅一样,这些教学楼古朴、精致、朴实无华,与街巷的鹅卵石路面相得益彰,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顺便说一下,该校也是荷兰唯一设有中文专业的大学。这里有全欧洲最好的汉学院和荷兰唯一的一所中文图书馆,集中收藏了各地的中文图书,因而也使其藏书量居欧洲各国中文图书馆的第一位。

密布全城的运河让这些建筑有了灵气,尤其天气晴朗的时候,两岸的建筑在河面的倒影显得格外清晰。我们沿运河散步,不知不觉来到Weddesteeg胡同,这里便是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的出生地。斯人已逝几百年,只留下手执画笔的少年伦勃朗雕塑供后人瞻仰。

手执画笔的少年伦勃朗雕塑

来之前查到莱顿有一家“爱因斯坦咖啡馆”,友人竟然都不晓得,于是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果然像描述的一样,从餐厅的装饰到餐具,到处都和爱因斯坦有关。据说爱因斯坦曾根据在咖啡馆里关于茶的讨论,写出了一篇论文,论证可以根据糖在液体中的扩散速度来计算糖分子的大小。当时爱因斯坦往返柏林与荷兰莱顿大学执教,生性简朴的他对莱顿大学住处的要求是:有牛奶、饼干、水果,再加上一把小提琴、一张床、一张写字台和一把椅子。如今我坐在这家咖啡馆里,看着墙上那个快活的小老头,似乎可以听到他异常满足的声音:“有了这些东西,人还需要什么?”

到莱顿,一定要去莱顿大学植物园,它仅比始建于1575年的莱顿城市晚12年,也就是说这个植物园的花园和温室已有超过400年的历史,是欧洲最古老的用于科研的植物园。之所以闻名,因为这座花园是培植荷兰引进的第一株郁金香的地方,并且这里仍保留有最纯种的、没经过任何基因改造的、与1593年著名植物学家克鲁斯引进时完全一样的郁金香品种。可惜我并没有看到这种“纯粹”的郁金香,不过植物园的环境还是很怡人的。

荷兰人喜欢植物,又赶上是周六,正值当地的特色露天市场开放。运河两边热闹的人群和临时搭建的帐篷看起来十分朴实,市场并没有惯见的嘈杂,摊主和看客们轻声慢语的,柔和得让我怀疑价格是否可以犀利地砍下来。由于莱顿附近是荷兰主要的花草生产基地,因此市场上售卖的鲜花又多又便宜,除了郁金香,还有风信子、玫瑰等其他的花草,大盆小盆地摆在运河的旁边,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小城的“慢生活”不过如此吧!

代尔夫特的优雅记忆

代尔夫特的旅游指南给出了三条线路:橙色和荷兰皇室有关,蓝色代表荷兰最有名的瓷器——代尔夫特蓝瓷,最后就是维米尔线路。我选择了从第三条开始游览。

荷兰17世纪的代表画家约翰尼斯·维米尔始终是代尔夫特最有名的公民,也是最不为后人所了解的神秘画家,他一生从未离开过这个城市。我穿过慵懒的街道和广场,找到运河边老城教堂旁沃斯特拉特街上那座“维米尔中心”。在这里,画家层层神秘的面纱等待人们一一揭开。

这座房子的光线非常好,而且与著名的代尔夫特老教堂相望,非常适合维米尔的要求。他的绘画运用了最早的照相技术,对空间比例和光线的观察、平面透视技巧的运用,使画面产生一定的深度,有着强烈的立体效果。由于维米尔的绝大部分绘画内容是他的日常生活,17世纪的代尔夫特城市面貌就被这样保留了下来。根据他画中的线索,人们在城中心安置了不同的立体方块,每个位置恰巧对应他画中的景物,连起来便是“维米尔小路”,可以步行穿梭于城市中与这位著名画家有关联的所有景点,我一共找到了6块。由于这个季节多雨,阴霾的天气与他画中的色调刚好吻合,仿佛行走在画中一般。

维米尔中心

代尔夫特蓝瓷

立体方块多设立在运河边,作为画家的灵感之源,代尔夫特的运河和阿姆斯特丹相比更加小巧精致,几步之外又是一座小桥,样式、年代各异,但又相得益彰。运河、小桥、教堂的尖顶、中世纪房屋、远处的风车……运河两旁有众多咖啡馆、餐馆和商铺,这应该就是典型的荷兰吧!

随处看得见传统的荷兰建筑,阶梯状的山墙,红色的窗户外板。市中心有新老两个教堂,老教堂有些倾斜,而新教堂有三种不同的颜色。新教堂对面的市政厅装饰豪华,据说是荷兰黄金时代的产物,而皇家东印度公司旧址也在这里。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建立,这个世界上首个“跨国公司”从全球引进各种货品,尤其是东方的茶叶、烟草和香料,当然也少不了中国瓷器。

如今荷兰的国礼——皇家代尔夫特蓝瓷厂是仅存的17世纪蓝瓷工厂。当我走进蓝瓷工厂的小院,看着那类似中国青花瓷的一件件艺术品,一种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从最初仿制中国青花瓷,到后来荷兰特色式样和图案的出现,随着时光的流逝,原来普通的代尔夫特蓝瓷已逐渐发展为著名的荷兰特产,如同伦勃朗的绘画作品一样成为世界知名的艺术品。

荷兰的“青花瓷”犹如来自欧洲深处的缤纷意象,带着丝缕中国记忆。400年前,谁会想到有如此这般的“轮回”呢?

灵动的乌得勒支

我登上112米高的乌得勒支Dom教堂钟楼,俯瞰整座城市,处处弥漫着一股幽静沉稳的气息。看着河流蜿蜒穿过一座座的拱桥、古老的建筑、悠扬的教堂钟声与绿意盎然的公园所构成的美景,让人有“沿溪行、寻桃花林”的冲动。古城中童话在前,传说在后,而在中间行走的是旅人的瑰丽想象。

运河岸边有许多供游人休闲的酒吧、餐馆或咖啡厅。

实际上乌得勒支不能算座小城,但古老是一定的。它的建城历史可追溯到公元47年,当时是罗马人为了保护莱茵河口所建的军事要塞,被称为莱茵渡口。贯穿旧城区的古运河是乌得勒支年代最久远的运河,原本事为防止莱茵河泛滥所挖的壕沟,现在则是游览乌得勒支的最佳景点。

我在乌得勒支住了三四天,每天都沿着运河去我想去的地方,发现这里的运河码头非常有特色,码头低于一般的道路、临水之畔,沿运河堤防的阶梯而下。运河堤防以前是一间间相隔的仓库,现在大部分都已经改成酒吧、餐馆或咖啡厅。天气晴朗时,码头也就变成露天咖啡厅最好的地点,临水小歇,充满诗意。

无论走在城中何处,一定都会看得到乌得勒支主教教堂,又称圣马丁大教堂,112.5米的高度是荷兰最高的教堂教塔了。主教堂是荷兰唯一一座类似法国经典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已成为城市的标志。主教塔也是14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塔之一,充分体现出当时乌得勒支的地位。我在导游的带领下开始攀登塔楼,465级台阶足以让一个成年人气喘吁吁,不过到顶后的无限风光也足以让你无憾而来。

这座水灵灵的城市自然也孕育了不少欧洲童话,风靡东西方的米菲兔便在此诞生。这只圆脸圆耳外加叉叉嘴小豆眼的小兔子出自迪克·布鲁纳之手,于是乌得勒支的迪克·布鲁纳故居也被称做“米菲兔之家”。如今迪克老爷爷已经80多岁了,每天都还在市中心的工作室为小朋友们创作故事书。在乌得勒支你说不定还能看到骑着自行车的迪克,或者在与小朋友聊天的迪克。记得乌得勒支还建有独一无二的米菲兔广场和米菲兔红绿灯,千万不要错过哦!

这里还有世界上最大的音乐盒和街头风琴博物馆。就像郁金香和风车一样,自动乐器特别是街头风琴也是荷兰文化的象征。乌得勒支的荷兰国家自动乐器博物馆,人们亲切地称其为“音乐盒博物馆”,从自动风琴、钢琴、仿管弦乐队琴等乐器,到精美的自鸣钟、音乐盒、音乐玩偶等一应俱全。如此灵动之城,让人回味无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