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医对贫血的认识

中医对贫血的认识

时间:2022-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失血引起者多有呕血,便血,月经过多等病史。纠正贫血,待全身情况好转后再行驱虫。驱虫后,贫血仍显著者,应给予积极治疗。疾病早期只有气血两虚证候,重型病例常有严重阴虚证候,晚期病例常有严重阳虚证候。一般情况下血虚是主要矛盾,应重点治疗,一旦出现严重的出血和发热,则矛盾转化,治疗的重点应放在出血和感染上。本型病情重者,可增加补骨脂及其他补肾阳药。

中医学中没有贫血的术语,但从病人所呈现的证候,如面色苍白、身倦无力、心悸、气短、眩晕、精神不振、脉细等,则相似于“血虚”、“阴虚”诸疾。一般可将贫血划入“血虚”或“虚劳亡血”的范畴,而“虚劳”是脏腑亏损、元气虚弱所致多种慢性疾病的总称。

中医认为,“诸血皆属于心”,“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之源头在于肾,……精气充足,百脉和畅”。由此可见,血的生成来源于水谷之精气,人摄取水谷营养物质,由中焦(脾胃)吸收了食物的精微,通过气化作用,变成营气。脾得心火宣降之助,转化为精、津液,精之一部分储于肾中,以待生化之用,另一部分得心火之助转化为血,以营养五脏六腑。肾中先天之精得后天水谷之精气,吸收命火之蒸腾,转化为髓。髓得下焦火热之激,分化为髓之精液,精液再为命火的宣蒸转化为血,输之于机体,以为生理之用。

血的生成和调节与心、肝、脾、肾等脏关系密切,故中医谓“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而这些脏器功能的充分发挥,又有赖于肾之命火温煦。因此,心、肝、脾、肾功能衰弱,均可导致血虚。而血虚之形成不外乎内外因素。外邪六淫与温热侵入机体,潜而不定期出,深入化血之机,导致新血无生,这一致病因素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细菌感染、原虫、毒素引起溶血为病”不谋而合。在内因上,或为七情失节,或为饮食失宜,或为失血而成,或为先天禀赋不足,或为病后房劳过甚,或为妊娠失调,而引起造血之机受阻;或消化之机紊乱,水谷不化,精微不成,发生血虚之疾。可见在内因方面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缺乏造血原料或造血器官功能障碍,或慢性失血而成贫血”基本上是一致的。

血为有形之物,气属无形之用。血之运行有赖于气,故有“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血为气之母,血至气亦至”的理论。血由气而生,而气也必须有血为依附,才能发挥其生化、运动的作用。二者互相依赖,又互相促进,保持相对平衡。如果气血失和,就会致病。《内经》说:“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因此,血虚患者一般均有气虚,这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缺铁性贫血

本病为多因各种因素引起脾肾虚损所致,所以健脾补肾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本病在治疗中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含有铁剂的中药如绿矾、皂矾等,有虫积者加用驱虫药,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1.辨病因病位由脾虚引起者多有食少纳呆,腹胀,便溏等。由失血引起者多有呕血,便血,月经过多等病史。由虫积引起者,多有面黄肌瘦,善食善饥,或有嗜异表现。由肾虚引起者多有腰膝酸软,阳痿遗精等。肾阳虚者多见形寒肢冷,腹泻便溏。肾阳虚者可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

2.辨虚实轻重缺铁性贫血多属虚证,但由虫积引起者,则为虚中夹实证。病变损及脾胃者,常见食少便溏,腹胀不适,心悸气短,倦怠乏力等,病重者多损及心肾,出现心悸气短,头晕耳鸣,形寒肢冷,阳痿闭经,甚则周身水肿等。

(1)脾虚型:面色萎黄或白,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质淡,苔薄腻,脉沉细。

(2)心脾两虚型:面色苍白或白,倦怠乏力,头晕心悸,失眠,少气懒言,食欲不振,毛发干脱,爪甲脆裂,舌质淡胖,苔薄,脉濡细。

(3)脾肾阳虚型: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形寒肢冷,唇甲淡白,周身水肿,甚则可有腹水,心悸气短,耳鸣眩晕,神疲肢软,大便溏薄或有五更泻,小便清长,男子阳痿,妇女经闭,舌质淡或有齿痕,脉沉细。

(4)虫积型:除有贫血症状外,尚有腹胀或嗜食生米、茶叶、泥土等,善食易饥,恶心呕吐,大便干结或溏薄、有奇臭,神疲肢软及其他虫积见症,苔薄,脉虚弱。

3.中医治疗

(1)脾气虚:治疗宜用益气健脾。方用香砂六君汤合当归加减。药用黄芪、白术、茯苓、甘党参、半夏、当归、炙鸡内金、六神曲、木香、砂仁等。

(2)心脾两虚:治疗宜益气养血,方用实脾汤或八珍汤加减。药用党参、黄芪、白术、当归、熟地黄、陈皮、炒枣仁、炙甘草、大枣等。

(3)脾肾阳虚:治疗宜用温补脾肾、方取实脾饮合四神丸加减,药用黄芪、白术、茯苓、甘草、附子、大腹皮、厚朴、补骨脂、菟丝子、肉桂、鹿角胶、当归;腹泻严重者加炒山药,炒扁豆,以健脾温肾补中;水肿明显者加猪苓、泽泻以利水消肿。

(4)虫积:治疗宜用杀虫消积,方取化虫丸或榧实杀虫丸加减。药用榧子、槟榔、苦楝根皮、红藤、百部、雄黄、大蒜汁。若患者全身情况差,则宜先补益气。纠正贫血,待全身情况好转后再行驱虫。驱虫后,贫血仍显著者,应给予积极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病的临床症状常为疲乏无力、头晕、气短、心悸、鼻衄、齿衄、肌衄、手脚心热、怕冷、便溏、腰酸、腿软、食欲缺乏等,舌质淡,苔白或有舌面瘀斑,脉细数或滑数。中医辨证为气血不足、脾肾两虚阴阳两虚。疾病早期只有气血两虚证候,重型病例常有严重阴虚证候,晚期病例常有严重阳虚证候。

1.中医分类

(1)肾阴虚型:症状有心悸、气短、周身乏力、面色苍白无华、唇淡、低热、手脚心热、盗汗、口渴思饮、出血明显、大便干结、舌质淡有红尖苔薄或脉细稍数。

(2)肾阳虚型:症状有心悸、气短、周身乏力、面色苍白无华、唇淡,伴有怕冷喜暖、手脚冷凉、腰酸、夜尿频、大便稀溏、面浮肢肿,多无出血或轻度出血。舌体胖嫩,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无力。

(3)肾阴阳两虚型:此型中包括阴阳两虚证候兼有者,或不太分明者。

2.中医治疗中药治疗再障的临床表现主要有3方面,即血虚、出血和外感发热,三者当中血虚是本、出血和发热是标。一般情况下血虚是主要矛盾,应重点治疗,一旦出现严重的出血和发热,则矛盾转化,治疗的重点应放在出血和感染上。

(1)肾阴虚型:治疗用滋阴补肾法,用菟丝子饮(菟丝子、女贞子、枸杞子、塾地黄、何首乌、山萸肉、旱莲草、补骨脂)加减;或归芍地黄汤(当归、白芍、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加减。阴虚重者,可再选加玄参、黄精、龟板胶、鳖甲、天冬等。

(2)肾阳虚型:治疗用补肾助阳,可用右归饮加减仙茅、淫羊藿、补骨脂、菟丝子、海马、鹿角制剂(如鹿茸、鹿角胶、鹿角霜)、巴戟天、锁阳等。

(3)肾阴阳两虚型:治疗用滋阴助阳,可用右归饮加减仙茅、淫羊藿、补骨脂、肉苁蓉、巴戟天、熟地黄、何首乌、女贞子、枸杞子、桑椹等。本型病情重者,可增加补骨脂及其他补肾阳药。除上述治法外,近年有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的,如患者除贫血外,尚有胁痛、肌肤甲错、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细或涩,根据“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的理论,可用活血化瘀合补血法治疗。方用桃红四物汤合当归补血汤,加丹参、鸡血藤、三七等。也可在前述3型治疗中加入活血化瘀方药,因为补肾药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活血药可改善造血微环境,有利于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急性再障是阴虚型中的重者,急性期在无高热及大出血情况下可在前述滋阴补肾的方药中加入凉血解毒方药,如犀角地黄汤再加白茅根、仙鹤草凉血止血,加银花、连翘、栀子清热解毒。急性期过后,再按前述3型治疗。如有高热及大出血,另作相应的处理。

溶血性贫血

1.中医诊断辨证分型

(1)湿热内蕴:白睛、皮肤发黄、尿色如茶或深如酱油,或有发热、口渴而不思饮,腰背酸痛,便干;兼有气血虚者有气短、乏力、头晕、心悸、唇白、舌质淡、苔黄腻,脉濡数。本型亦可因外感寒邪,入里化热,与湿交争而起病。

(2)气血两虚:面色黄白或萎黄、气短乏力、心悸头晕、自汗、神疲懒言、尿色多清,兼有湿热者白睛可有轻度发黄,唇淡舌体胖,舌质淡,苔薄白或微黄腻,脉细。

(3)脾肾两虚:头晕耳鸣、纳少便溏、腰酸腿软,其阴虚者有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其阳虚者怯寒肢凉,舌体胖、边有齿痕,苔白,脉细弱。

(4)气滞血瘀:腹有瘀积、推之不移、胁肋作胀,舌质暗,或有瘀斑,脉细。

2.中医治疗

(1)湿热内蕴:治疗用清利湿热。可以茵陈五苓散加味:茵陈、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栀子、大黄、丹参。气血两虚者加党参、黄芪、当归、白芍等。

(2)气血两虚:治疗用益气养血,用八珍汤加味: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甘草、黄芪、阿胶,兼有脾虚者,暂去阿胶;湿热未清者,加茵陈、泽泻等。

(3)脾肾两虚:治疗用补益脾肾。用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汤加何首乌、女贞子、玄参;偏阳虚者,加制附子、淫羊藿;有气血虚者,加黄芪、当归;黄疸未净者,加茵陈、泽泻等。

(4)气滞血瘀:治疗用理气化瘀。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枳壳、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香附、莪术、鳖甲,气血两虚者,加黄芪、党参;湿热发黄者,加茵陈、泽泻、茯苓等。

巨幼细胞性贫血

1.中医诊断辨证分型本病由某些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所致,其原因大都为脾胃功能不好引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不能生化气血而导致本病。因此,调治脾胃应贯穿于整个疾病的始终。

(1)心脾两虚型:症状有面色苍白、疲乏无力、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心悸怔忡、少眠多梦、口干舌痛、舌质红干、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2)气血两虚型:症状有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头晕耳鸣、眼花、心悸、肌肤甲错、头发稀疏枯槁、月经失调、经量过少、舌质淡或红、无苔,或镜面舌、脉细数无力。

(3)脾肾两虚型:症状有头晕耳鸣、心悸气促、腰酸腿软、畏寒肢冷、腹胀便溏、尿频或夜尿多、下肢麻木、舌质淡、苔薄或无苔、脉沉细。

2.中医治疗

(1)心脾两虚型:治疗宜用健脾益气,养血安神。可用归脾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炒枣仁、当归、龙眼肉、熟地黄、白芍、五味子、甘草。若阴虚火旺明显者,可加牡丹皮、白薇、生地黄,以凉血熄火。脾虚不运,食少便溏、腹胀明显者,可加砂仁,陈皮、木香、焦三仙等,以健脾理气。

(2)气血两虚型:治疗宜用补气养血。用八珍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黄、白芍、五味子、陈皮、大枣。若血虚明显而现阴虚证者,加生地黄、枸杞子,以滋阴生血。气虚明显者可加黄芪。肌肤甲错明显而伴痒者,可加赤芍、浮萍、防风等,以凉血活血驱风。

(3)脾肾两虚型:治理宜健脾益肾。以十四味建中汤加减: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熟地黄、白芍、麦冬、肉桂、附子、肉苁蓉、制半夏、甘草等。若腰痛下肢麻木者,可加桂枝、鸡血藤等,以活血通络。腹胀便溏者,可加补骨脂、吴茱萸等,以补阳温中。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1)脾肾阳虚:主要症状有面色萎黄或白,食少纳呆,乏力懒言,腹胀或腹泻,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或腹内有硬块,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细。

(2)肝肾阴虚:症状有面色苍白,两颧红赤,头晕目眩,咽干耳鸣,潮热盗汗,腰膝酸软,爪甲枯槁,肌肤失润,或伴有鼻衄、齿衄,皮肤出血点颜色鲜明,舌质淡红或边尖红,苔薄,脉细数。

(3)湿热瘀结:症状有面色暗淡,身目发黄,腹胀纳呆,口中黏腻,或有腹内结块,皮肤瘀斑,颜色晦暗,或有鼻衄、齿衄、舌质暗淡有瘀点,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数或有结代。

2.中医治疗

(1)脾肾阳虚:治疗用温补脾肾。用十四味建中汤加减,药用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熟地黄、当归、白芍、巴戟天、补骨脂、制附子、肉苁蓉、鹿角霜等。

(2)肝肾阳虚:治疗用滋养肝肾,用左归丸加减,药用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枸杞子、何首乌、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女贞子、旱莲草等;阴虚有热者加牡丹皮、地骨皮、青蒿、玄参、麦冬等;有出血点加用仙鹤草、茜草、紫草、藕节、虎杖等。

(3)湿热瘀结:治疗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湿热重者用茵陈蒿、黄柏、柴胡、车前子、泽泻,猪苓,栀子等;瘀血偏重者应用膈下逐瘀汤加味:赤芍、桃仁、当归、红花、枳壳、柴胡、川芎、香附等;伴气血两虚者加用党参、黄芪、当归、阿胶等。

继发性贫血

1.中医诊断辨症分型

(1)脾肾气(阳)虚型:面色苍白或白,全身乏力,四肢酸困,纳呆食少,腹胀便溏,小便短少,口淡不渴,口中尿臭,甚则畏寒肢冷,舌淡而胖大并有齿痕,脉沉细。

(2)肝肾阴虚型:面色萎黄,全身乏力,皮肤干燥,口苦咽干,渴喜凉饮,口中尿臭,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小便赤黄,大便干结,脉细数无力,舌淡形瘦,少苔或薄黄苔。

(3)阴阳两虚型:极度乏力,畏寒肢冷,但手足心热,口臭,口干欲饮,饮水不多,腰膝酸软,不思饮食,大便偏溏,小便黄赤,或大便干结,小便清长,脉象沉细或沉弱,舌淡而胖有齿痕。

(4)虚实夹杂型:在虚证的基础上如夹有瘀血则见唇色发暗,面色晦滞,舌有瘀斑、瘀点,如兼湿浊则见食少纳呆,恶心呕吐,舌苔白腻或黄腻。

2.中医治疗

(1)脾肾气(阳)虚型:治疗宜用补益脾肾,方取补中益气汤、保元汤、真武汤加人参、黄芪、肉桂。药用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牡丹皮、泽泻、附子、肉桂、炙黄芪、当归、党参、阿胶等。

(2)肝肾阴虚型:治疗宜用滋养肝肾,方用杞菊地黄汤。药用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生、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肉、云苓、牡丹皮、泽泻、炙黄芪、当归、阿胶等。

(3)阴阳两虚型:治疗宜用阴阳两补,方用金匮肾气丸、地黄饮子、济生肾气丸加减。药用生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牡丹皮、泽泻、车前子、怀牛膝、锁阳、淫羊藿、炙黄芪、当归、阿胶等。

(4)虚实夹杂型:在补虚的基础上,如兼湿浊者加法夏、云茯苓、藿香、佩兰等,如兼瘀血可加丹参、鸡血藤、郁金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