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学对肝脏的认识

中医学对肝脏的认识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认为,肝与胆相表里,其阴阳属性为阴中之阴,又称厥阴。如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瘀血阻滞、经脉不利,以致血液不行,导致水肿、腹水等症状。肝脏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的疏泄功能可直接影响胆汁的分泌、排泄。疏泄正常,则胆汁能循常道而行;反之,则可造成上逆或外溢,形成病变,如出现口苦、黄疸等。

中医认为,肝与胆相表里,其阴阳属性为阴中之阴,又称厥阴。其功能为主疏泄,主藏血,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等。

◆ 主疏泄

肝脏有疏通、畅达、宣泄的功能。其表现为:

(1)调达气血

肝主疏泄,可调达气血,能保证各个脏腑活动正常地进行。若肝气抑郁、气机不畅,则气滞血瘀。

(2)舒畅情志

如肝气疏泄功能正常,则气血和平,肝脏功能协调,五志安和,就能保持正常的情志;如肝气亢奋,则可见失眠多梦、头痛头胀、目眩头晕等;如有外界的精神刺激(特别是郁怒),常可引起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出现肝气瘀结、气机不调等病变,古人所云“暴怒伤肝”“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即为此意。

(3)健运脾胃、促进消化

如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的消化,除出现胸胁胀痛、急躁易怒等肝气抑郁症状外,还可出现消化功能不良的病变,如嗳气呕恶、腹胀腹泻等症状,即“肝胃不和”“肝脾不和”也。

(4)通利三焦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还有通利三焦、疏通水道之功效。如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瘀血阻滞、经脉不利,以致血液不行,导致水肿、腹水等症状。

◆ 藏血

《素问·五脏生成篇》曰:“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肝脏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当人在休息和睡眠时,机体的需血量减少,大量的血液便贮存于肝;当人活动时,机体的需血量增加,肝脏就将贮藏的血液排出,以供机体的需要。如肝血不足,肝不藏血,就会出现易倦乏力、不耐劳累、双目干涩、视物昏花,以及呕血、便血、鼻出血等症状。

◆ 主筋其华在爪

筋膜,指联络关节、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肝主筋,指筋膜有赖于肝血的滋养。“爪为筋之余”,肝血的盛衰,影响到筋、爪。如肝血足,则筋强力壮,爪甲坚韧,运动正常;若肝血不足,则血不养筋,筋弱无力,爪甲软而薄,枯而色灰。

◆ 开窍于目

《灵枢·脉度》曰:“肝通气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如肝血不足,则有视物模糊、夜盲等症状;肝火上炎,则可见目赤肿痛等症状。

◆ 与胆相表里

肝的疏泄功能可直接影响胆汁的分泌、排泄。疏泄正常,则胆汁能循常道而行;反之,则可造成上逆或外溢,形成病变,如出现口苦、黄疸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