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物流的职能

物流的职能

时间:2022-03-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198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物流活动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首要目的,所以企业在服务过程中都尽可能地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在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同时以更优质的服务、更低廉的价格优势提高目标市场的满意度。市场营销中的物流管理包括大量工作。
物流的职能_市场营销学理论与实务

传统的物流活动同人类文明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因为物流活动存在于人类最原始的商品交换活动之中,它是伴随着商品流通的产生而出现的。而现代物流活动的发展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但由于物流活动对现代经济发展的特殊贡献,其业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所以现代物流活动自然引起了理论界、产业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现代物流不同于传统物流,其概念也是对以往物流相关概念的科学概括与整合。

一、物流的概念

(一)物流的概念

人们常把物流理解为“物的流动”或“使物流动的方式”,显然这只是“物流”一词的字面含义而已。事实上,“物流”是“物的流通”的缩略语,即英语的physical distribution,简言之,物流是流通经济的物理性侧面,是商品流通的物质内容。从广义上讲,物流泛指物质实体及其载体的场所的转移和时间占用,即指物质实体的物理流动过程。它是在生产和消费从时间和空间上被分离并日益扩大的形势下为有机地衔接供需,保证社会生产顺利地进行,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物流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物流活动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合理化,以实现物流系统的时间和空间效益。

物流一词最早源于军事后勤(logistics)。中国古代就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后勤战略思想,后勤补给是否应时、流畅是关乎整个战局成败的关键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物流这一概念被运用于经济领域,尤其在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迅速的发展。但在初期阶段人们对物流的理解仍局限在实现商品运输和移动的层面上,认为物流就是单纯的商品流动。进入现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者对物流含义和职能的认识逐渐深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物流、操作物流。与此同时,专家学者也开始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物流重新定义,从而导致了物流定义的众说纷纭,但在国际上比较有权威,采用较为普遍的是1988年由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为提高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存储的效率和效益,并对其进行的计划、执行(实现)和控制的过程。这一定义反映了物流实践的发展,也进一步揭示了物流的本质。由此可见物流活动是指在商品运输和配送活动的基础上,企业对商品储存、搬运和包装等要素的综合运用,物流活动体现在企业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

(二)物流概念的深层理解

针对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对物流活动有如下几点理解:

(1)物流包含效率和效益两方面。物流的目的是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实现企业既定目标。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的比率,这一指标反映了物流活动的成本。一般认为,营销物流总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运输(46%)、仓储(26%)、存货管理(10%)、接收和运送(6%)、包装(5%)、管理(4%)以及订单处理(3%)。物流成本在生产企业可以占到全部销售额的13.6%以上,仅次于原材料成本,而在批零业物流成本仅次于货物成本,因此物流成本日益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营销物流具有节约成本费用的潜力,并将物流管理形容为“成本经济的最后防线”和“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如果物流决策不协调,则将导致过高的成本代价,所以现代物流的效率对企业经营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物流过程包括商品、劳务在整个供应链条上的运输、储存、包装和搬运等相关活动。根据198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物流活动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首要目的,所以企业在服务过程中都尽可能地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在实现企业利润目标的同时以更优质的服务、更低廉的价格优势提高目标市场的满意度。无论是在生产物流作业系统中还是在销售物流作业系统中,都必然是物流活动所有构成要素的综合使用。运输、包装、储存和搬运等要素是物流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商品的流动首先要通过运输和搬运才能得以实现,而在运输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商品的储存和保管,这是确保满意服务的最根本的条件,商品的移动必须是在保质保量送达的前提下完成的。为了体现更多的竞争优势,企业在开展物流活动时将物流的职能进一步扩大,商品的包装、流通加工等工作也在物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物流企业只有将整个供应链条上的各相关活动组织在一起,形成流水作业,才能通过规模经营实现规模经济,发挥竞争优势。因此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路线的确定、储存工具的选择及最优库存规模的确定等直接关系物流成本的问题,将是每一个物流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3)物流管理是对物流活动的有效协调与控制。市场营销中的物流管理包括大量工作。企业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进行销售预测,然后在此基础上制订生产计划和存货计划。生产计划明确了采购部门必须订购的原料。这些原料先运到工厂,经过检验接收后存入原材料仓库,然后经生产加工制造成产成品。产成品存货是顾客订购和公司生产活动之间的桥梁。产成品离开生产车间,经由包装、厂内储存和运输前的配货处理,再经厂外运输和地区储存,最后送达顾客,并向顾客提供有关服务。此外物品回收、废品处理等也是物流管理的具体内容。

(三)营销与物流的关系

市场营销中所说物流管理包括两部分,一是企业生产完成前的供应物流和生产物流,二是企业生产完成后将产品推向市场的销售物流。这是广义的营销物流,狭义的营销物流仅指销售物流。为了更好地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企业在进行营销管理时就必须严格审视各组成要素,以期达到最佳效果。作为有效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的物流行动,自然成为企业营销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从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角度看,物流主要由运输、仓储、存货控制、商品搬运和订单处理等几方面活动组成。因此,企业的物流管理实际上是这几个方面决策结合起来的物流策略组合。物流策略组合是市场营销组合的组成部分,决策的指导思想同市场营销组合一样,是追求整体活动的协调和整体结构的优化

二、物流的职能

(一)物流是保障商品生产和流通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为了保障生产的节奏,就需要不断组织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和辅助材料供应的物流活动,这种活动对企业生产的正常、高效进行起着重大作用。企业供应物流不仅是一种保证供应的活动,而且还是一种在成本最低、消耗最少和以最大的保证来组织供应物流活动的限定条件下的物流规划活动。无论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还是在电子商务下,生产都是商品流通之本,而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各类物流活动的支持。生产的全过程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便要求有相应的供应物流活动,使所采购的材料到位,否则生产就难以进行;在生产的各工艺流程之间,也需要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过程,即所谓的生产物流,以实现生产的流转性;部分余料、可重复利用的物资和回收,就是所谓的回收物流;废弃物的处理则需要废弃物物流。可见整个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系列化的物流活动。合理化、现代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压,缩短生产周期,保障现代化生产的高效进行。

企业通过包装、送货、配送等一系列物流实现销售,这就需要研究送货方式、包装水平及运输路线等并采取各种诸如少批量、多批次、定时或定量配送等特殊的物流方式,以达到保证实现商品社会流通的目的。各种物流设施如各类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以及与商品存储有关的集装箱、立体化仓库和包装机械设备等既是物流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又是商品在流通领域畅行无阻的基本条件。物流设施的状态好坏,直接影响商品流通的效率。

(二)物流是使产品和服务增值的有效手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买方市场高度发达,各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胜出,常常不计后果的对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采。现在不仅是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已严重暴露出来,包括社会资源也出现了供应不足的现象。2004年年初时,由于国家实行了鼓励农业发展政策,很多在外地工作的农民工纷纷返乡,致使温州地区就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企业很难再从压缩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扩大销售收入来获得超额利润,而物流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所有的经营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如果能将物流成本进行最优控制,就可以实现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1.物流体现了企业的核心能力

物流是企业各种职能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物流环节的成功与否,意味着企业能否有效地在适当的时间将商品运送到目标市场满足顾客需求,影响着企业能否有效地进入并占领市场。物流运作时间的长短影响着企业能否通过实现顾客满意创造价值,决定了企业的产品能否实现增值。所以物流作为企业运转的后方支撑,已经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

2.物流保证了企业正常的经营运转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作为消费者日常作所需用品的配置方式,正对现代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起着关键的后勤保障作用。它决定了企业所需的生产用料能否及时获得、企业的正常生产计划能否按时地进行、企业的商品在销售后能否及时地进入市场被消费者消费以及售后服务能否适时地提供等。物流已经不再仅仅是企业生产销售过程的附属行为,而成为企业经营运转能够正常进行的必须保证之一。

3.物流运作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利用率

企业的物流能力影响着企业的商品或信息能否快速地流转、周转率能否提高,进而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成败。通过物流系统的高速运转,企业可以实现以较低的库存水平,通过及时生产来满足较多的市场需求,同时加强物流信息的传递和交换,企业可以更为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商品的周转率,减少资金的占用,有效地提高企业对资金的利用率。

4.物流推动经济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物流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方式,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目前在很多国家物流都被看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誉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器。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特征日益明显,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物流与资金流、信息流共同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不仅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进一步改善了企业环境、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使物流实体分销网络与虚拟分销网络的结合更加完美。

三、现代物流的特征

(一)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

1.物流管理的系统化

物流系统论根据其活动范围将物流系统分为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等五个物流子系统,并从系统的整体出发设计各个子系统从而达到整体效果最优。在物流的管理体制上,将物流活动作为一个与生产活动、商品流通活动紧密相关而又相对独立的系统,并按商品实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实施系统化管理,以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与经济效益。在形成物流系统之后,企业应对这一系统采取综合管理的方法,即从整体的角度、系统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某一具体的环节,并且注重这一环节的活动对全系统的影响。一些新的管理方法在物流系统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例如在物流成本分析方面,采用了计算实体分配总费用的方法,将包装、运输、装卸、储存和保管等物流的各种职能综合起来进行总的成本研究。这样就使得高运费可依靠库存、包装等费用的降低加以综合,以求降低总的费用。因此,当代的物流管理就是在各项实体分配活动中,通过系统化管理以谋求综合经济效益的活动。

2.物流职能的专业化与社会化

在物流系统化管理思想的指导下,为了提高物流的效率,物流职能的专业化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物流的职能是广泛的,包括采购、储存或保管、材料搬运、库存控制、包装、需求预测、订单处理、推销和顾客服务等,我国未来物流的发展趋势是建立以储运企业为依托的分配中心或以分散管理的储运部门为基础的专业性分配中心。物流职能的专业化,必然要求面向社会,只有社会化了的物流活动,才能使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代表商品实体活动的储运与运输是一个很大的行业,社会化的储运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随着物流职能专业化与社会化的发展,传统的封闭、割据式的管理体制必将受到猛烈的冲击,代之而起的将是新型、联合和统一的物流运作体系。

3.物流活动的整体化

根据物流活动专业化发展和服务于整个社会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物流活动将日益呈现出联合化的趋势。实行物流活动的联合化经营,可以为社会提供比单独经营更完善、更周到的服务,这样既可以减轻各联合企业的负担,又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分配成本,更进一步挖掘物流领域的潜力。例如作为专业化的储运企业及企业间的储运部门除了向社会提供包装、运输、装卸、储存、流通和加工等几大基本职能以外,还增设如分拣、组装、配货、维修、租赁、代办托运、保险、报关和保税等相关的服务项目,实现系列化的分配服务,使物流向着多功能、系列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物流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在客户中的形象,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否还有下一次交易的可能。

4.物流组织的网络化和智能化

物流组织实现智能化和网络化,是物流业成功的基础条件。现代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已从传统的规模经营转向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观念的捕捉与吸收应用的效率。例如作为物流中间环节的运输,企业所提供运输服务是物流的基本业务,只有形成跨地域的运输网络,才能产生运输规模效应,但如果没有一个网络化智能化的物流系统,空车返回将使物流成本大大增加,削弱企业的竞争力。所以企业不仅要通过专业化的经营实现规模经济,同时也要能够运用各地的返程车辆,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营销物流的主要特征

1.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主要内容

目前国内外的理论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物流作业不再是一种生产性活动,而应该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活动。也就是说,营销物流实质上是一种服务营销,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最终目的的。物流过程中向顾客提供的服务水平是影响顾客单次购买和连续购买产品的关键因素,顾客需求被满足的程度越高,产品的销售量也就越高。

2.以企业的营销战略目标规划评价物流系统

企业只有从市场营销战略出发,全面地评价一个物流系统的效能才是有意义的。企业物流决策必须纳入企业的营销战略进行综合管理,即围绕目标市场需要,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定价、促销和渠道选择等基本策略结合起来。将企业各相关的营销要素组合在一起,从总体上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只有这样去管理企业的物流系统才能同总体目标相一致,并能为企业的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持。

3.物流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企业物流要求通过降低成本、促进销售和吸引客户来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物流成本约占全部营销成本的50%,其成本降低潜力比任何市场营销环节都要大得多,所以降低成本是物流管理决策的重点。传统的物流管理实际是作业控制,现代物流管理的概念则更广泛,层次也更高。现代物流管理的效益评价系统比较复杂,既有数量指标,又有难以量化的主观评价指标。以经营为导向,应考虑企业战略执行情况、物流体制的合理性、物流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以及提高物流效率对企业整体的贡献程度等多种因素。

4.物流活动的科学运筹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物流管理就是把分散的产品实体活动转变为系统的物流活动,协调生产、财务、销售及机构的决策,使适销对路的产品以适当的批量,在需要的时间达到用户指定的地点。但物流管理绝不等同于企业的运输管理、储存管理和搬运管理等单项职能管理,也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所以在企业内部必须贯彻标准化作业和目标管理的原则,在更新改造物流设施的同时,对各物流要素重新组合,使之适应于市场营销战略。

5.信息化管理是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

当代物流管理的显著特点是走向系统化、网络化和计算机化的信息管理。物流活动之间的信息控制,订货、储存、搬运、进出库、发货、运输和结算等各物流环节之间的信息控制,自动化机械设备的联网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拟,物流数据的生成系统以及网上营销与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管理等,是未来营销物流发展的趋势。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和水平,加强市场竞争的力度,同时也使企业的物流管理更加科学、系统、便捷,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