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互联网自由与网络文化安全的未来

互联网自由与网络文化安全的未来

时间:2022-02-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互联网自由与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发展也是如此。至此,互联网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以及互联网自由与网络文化安全随之产生的新关系便作为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浮出水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社会结构的变动将影响自由与安全这两个核心概念的界定,而互联网自由与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未来则将在这个全新的背景下展开。
互联网自由与网络文化安全的未来_国家文化安全研究导论

第三节 互联网自由与网络文化安全的未来

即便在全球已有20亿互联网使用人口的今天,网络社会的稳定形态仍远未呈现,互联网的社会影响仍在深化,互联网是否能够重构工业社会以来的社会结构抑或终将被纳入现有的社会框架目前仍无法得出结论,博弈正在展开……或许正是因为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互联网问题的研究才显得如此迷人。互联网自由与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发展也是如此。虽然,部分问题已取得共识,例如肯定互联网自由带来的社会活力,从网络文化安全的角度去规制互联网自由可能带来的暴力、色情、恐怖主义的信息内容传播等,但仍有一些问题尚待更深入的讨论。

首当其冲的是知识产权问题。知识产权体系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在网络社会到来以前它被视作推动社会发展的有效机制,因而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认可。但自由的互联网却使其不得不面临新的挑战。互联网世界中对“免费共享”价值的推崇使原来受益于知识产权体系的诸多文化产业受到重创。也正是因此,在文化生产上具有优势的美国将知识产权问题与暴力、色情、恐怖主义等一起视作由“互联网自由”带来的严峻挑战。知识产权体系的支持者宣称,对知识产权的漠视终将使人类缺乏创新的动力,从而从根本上阻碍社会进步。但现有知识产权体系的反对者却认为并不是互联网自由挑战了知识产权制度,而是知识产权制度本身应该做出修正。他们指出当下知识产权体系对创新能力的保护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巨大,真正的创作者从中获益十分有限,而真正的受益者却是少数具有资本优势的文化工业巨头。所以,当下过于严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在维护少数资本家利益的同时,却损害了公众享有文化产品的权利,遏制了知识和文化这种公共产品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因而对人类社会的长远影响可谓弊大于利。作为理论争论,各执一词的双方各有不少拥护者;但在实际的政策制定中,代表传统观点的知识产权保护派仍占据绝对优势,因为对当下而言,努力将互联网纳入现有社会框架中似乎相对容易,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如果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互联网影响的继续深化,固有的社会结构与既定观念都可能被颠覆,那么该修正的到底是互联网的“自由”边界抑或是保护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安全”边界仍有待商榷。

至此,互联网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以及互联网自由与网络文化安全随之产生的新关系便作为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浮出水面。通常我们认为互联网会导致社会结构的扁平化趋势,从而消解工业社会科层制主导下的垂直控制。事实似乎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从经济运行来看,电子商务的出现使生产商能够通过互联网直面消费者,极大地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再从政治治理来看,无论是当前省直管县财政的尝试,还是基层统计数据向国家统计局的直接上报,都是依靠互联网来减少中间管理环节,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潜在耗损。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扁平化趋势绝不意味着完全去垂直化,被减少的只是中间环节,在底层权利扩大的同时,中央权利也通过实现了对底层的直接控制而得到膨胀。所以,看似松散却精准的控制将组合成网络社会矛盾的两面。看似松散的是底层社会结构,而有能力对其进行精准控制的既可能是某个网络平台背后的商业力量,也可能是政府。经济、政治与社会三方力量将在这种全新的社会结构中继续展开博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社会结构的变动将影响自由与安全这两个核心概念的界定,而互联网自由与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未来则将在这个全新的背景下展开。

还需指出的是,除互联网的社会影响日渐深化外,互联网技术本身也在变化发展中,未来的网络形态对互联网自由与网络文化安全的界定同样影响重大。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形态发展在尽可能地提供共享信息和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将使信息安全问题上升为关乎人类最基本生活的核心安全问题。技术发展趋势昭示着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运转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互联网,但这也意味着网络不安全将使个人和社会遭受难以计量的损失。虽然目前无法断定在此背景下互联网自由的界限到底在何处,但可以肯定,当互联网之不安全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承受之重时,从社会管理角度加强规制将成为更多人的共识。

而且还应看到,除宏观的社会结构外,互联网对微观的人类行为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影响也正在深化。个人对互联网中虚拟社会的依赖正取代真实的社会交往。互联网和微型电脑的诞生使人—人的社会交往模式正转变为人—机—人模式,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未来的交往模式中有可能会进一步削弱人的主体性,转变为人—机交往模式。这意味着真实世界中人社会属性的弱化,当下宅男、宅女乃至宅童的普遍存在便是一种写照。真实交往的弱化将在两个层面带来网络文化安全问题:一方面,异质多元的虚拟世界分裂而破碎,毫无节制的互联网自由在海量庞杂信息条件下将炮制迷失、价值混乱以及由此而生的真实孤独,这将带来广泛的个体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虚拟替代真实,原来基于地缘的认同和共享价值将被真实交往的空洞所腐蚀,个体的归属与组织方式将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当下的社会基本单位(如民族、国家、城市等)在很大程度上依照而区域划分,如果基于地缘的认同被削弱,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对当下社会基本单位认同的削弱?又是否可能导致世界范围内社会基本单位的重构?如若如此,那么这将不仅仅是网络文化安全问题,也将是真实世界的文化安全问题。

正如上文所说,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成就了互联网问题研究的迷人之处,同样这些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也生成了研究的开放性。所以,在今天或许尚无法令人满意地得出关于互联网自由与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的确切答案,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一个动态过程中去理解它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正确的方法论态度。

参考文献

1.[美]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 关于互联网弊端的思考》,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版。

2.姜奇平:《网络自由的尺度——关于隐私权与网络暴力》,《互联网周刊》2006年第31期。

3.乔生、汪洁:《网络“门事件”与隐私权消亡的法律思考》,《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第5期。

4.萧树:《网络自由与知识产权》,《科技潮》2000年第4期。

5.谢杰、刘阳春:《探究信息共享与著作权保护的平衡》,《信息网络安全》2011年第5期。

6.石磊:《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7.张颖:《网络舆论价值的偏离与回归》,《新闻界》2009年第2期。

8.[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 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丁烈云、赵刚:《网络文化安全及其监管关键技术研究》,《信息网络安全》2007年第10期。

10.张平:《互联网自由的边界是法律》,光明日报2010年2月11日。

11.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哪些属于违法和不良信息》,http://net.china.com.cn/jbzn/txt/2006-09/27/content_215249.htm。

12.《美国依靠严格制度和详尽法律严格管理互联网》,http://news.sina.com.cn/m/2010-07-08/084720635583.shtml,2010年7月8日。

13.《各国互联网监管情况一览》,http://www.globalpubopinion.org/s/22/t/45/18/8f/info6287.htm,2011年5月6日。

14.《各国网络监管措施大盘点》,http://union.china.com.cn/zhuanti/txt/2011-08/10/content_4396398_8.htm,2011年8月10日。

15.《西方国家立法规范互联网管理》,http://news.sina.com.cn/pl/2010-08-06/151020842216.shtml,2010年8月6日。

16.《亚洲各国构造网络监管法律框架维护互联网秩序》,http://news.sina.com.cn/m/2010-07-06/140520621302.shtml,2010年7月6日。

17.韩曙、张玲:《西方网络监控比中国严》,http://www.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20645,摘自《世界新闻报》2010年1月29日。

18.卢长银:《美欲千方百计把持全球网络霸权或成与中俄新冲突点》,《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5月23日。

19.余丽:《美国互联网战略及其对中国政治文化安全的影响》,《国际论坛》2012年第2期。

20.赵海建:《美国巩固网络霸权》,《广州日报》2010年1月31日。

21.[美]约翰·冈茨、[美]杰克·罗切斯特:《数字时代 盗版无罪?》,周晓琪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2.[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张体伟、孙豫宁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23.[加]威尔·金里卡:《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24.[美]马克·波斯特:《互联网怎么了?》,易容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5.蒋永福:《信息自由及其限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6.王锋:《表达自由及其界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7.陈欣新:《信息自由与信息安全》,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

28.杨礼富:《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9.郭卫华:《论网络社会的伦理责任》,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0.胡春阳:《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31.薛京:《论网络表达自由的限制与保障》,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版。

32.陈一鸣、丁小希:《公开的法律 秘密的操作——美国互联网监控两面观》,《人民日报》2012年8月15日。

33.李志伟:《法国依法治网确保网络安全》,《人民日报》2012年8月16日。

34.王佳可:《澳大利亚网络管控严格规范》,《人民日报》2012年8月17日。

35.管克江:《德国三管齐下保护数据安全》,《人民日报》2012年8月20日。

36.谢亚宏、黄文帝:《俄罗斯严格管控网上信息》,《人民日报》2012年8月22日。

37.莽九晨:《韩国全面立法规范互联网》,《人民日报》2012年8月27日。

38.白阳:《英国靠行政手段保护网络安全》,《人民日报》2012年9月5日。

39.廖政军:《印度立法完善互联网危机应急机制》,《人民日报》2012年9月11日。

40.潘琼:《网络自由:温柔的陷阱》,《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3期。

41.沈逸:《“互联网自由”成希拉里外交利器》,《社会观察》2011年第3期。

42.何振华:《“网络自由”与美国“双重标准”》,《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1月26日。

43.安仲森:《悖论与真理:网络自由的现实维度论析》,《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第5期。

44.卓翔:《网络时代的著作权问题》,《福建法学》2000年第4期。

45.沈逸:《应对进攻型互联网自由战略的挑战——析中美在全球信息空间的竞争与合作》,《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2期。

46.马振超:《当前美国网络空间战略变化对我国家安全的影响及思考》,《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47.王正平、徐铁光:《西方网络霸权主义发展中国家的网络权利》,《思想战线》2011年第2期。

48.邬焜:《网络文化中的价值冲突》,《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49.郭天平、唐诚:《对互联网制度建设的思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50.王曰国:《网络自由传播的本质及其控制》,《中华新闻报》2004年3月10日。

51.吴宇:《网络社会信息隐私权的保护》,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52.杨成:《美国“互联网自由”是“政治神话”》,《文汇报》2011年3月5日。

53.张浩:《互联网自由以道德和法律为基础》,《科技日报》2011年1月29日。

54.沈逸:《西方社会遭遇“互联网自由”之痛》,《文汇报》2011年8月10日。

55.李钢:《虚拟社会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第4期。

56.沈逸:《“互联网自由”反成美安全新威胁》,《文汇报》2012年2月9日。

57.董媛媛:《论互联网传播的自由与规制——以ACTA对“网络中立”从对立到妥协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1期。

58.秦绪栋:《网络管制立法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59.徐宏:《自由的狂欢场还是罪恶的源流地》,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60.周杰:《互联网络:公民言论自由实现平台和面对的挑战》,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61.李风燕:《伦理视野中的网络自由》,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62.沈逸:《数字空间的认知、竞争与合作——中美战略关系框架下的网络安全关系》,《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63.沈逸:《网络安全与中美安全关系中的非传统因素》,《国际论坛》2010年第4期。

64.沈逸:《“互联网自由”背后的“金钱游戏”》,《文汇报》2011年3月28日。

65.李峥:《警惕国家性网络暴力工具——对美国“网络冷战”宣言的分析与思考》,《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第4期。

66.刘卉:《美国网络外交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67.赵振宇:《美国借“网”生事意欲何为?》,《北京日报》2010年1月26日。

68.阚道远:《美国“网络自由”战略评析》,《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第8期。

69.鞠红:《从“改变国家形象”到“推进网络自由”》,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70.迟骋:《这么近 那么远——数字时代的社交距离》,《光明日报》2012年10月14日。

71.万佳:《网络改变人性?》,《光明日报》2012年10月14日。

72.程琳:《依法保障信息网络安全》,《光明日报》2012年10月25日。

【注释】

[1]数据来源于《CNNIC第29次互联网报告》,http://it.people.com.cn/GB/16884427.html。

[2]数据来源于《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news.sina.com.cn/m/2010-07-15/152520685935.shtml。

[3]胡春阳:《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美]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 关于互联网弊端的思考》,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88页。

[5]姜奇平:《网络自由的尺度——关于隐私权与网络暴力》,《互联网周刊》2006年第31期。

[6]乔生、汪洁:《网络“门事件”与隐私权消亡的法律思考》,《西部法学评论》2010年第5期。

[7]萧树:《网络自由与知识产权》,《科技潮》2000年第4期。

[8]谢杰、刘阳春:《探究信息共享与著作权保护的平衡》,《信息网络安全》2011年第5期。

[9]石磊:《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0][美]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 关于互联网弊端的思考》,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88页。

[11]张颖:《网络舆论价值的偏离与回归》,《新闻界》2009年第2期。

[12][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 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13][美]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 关于互联网弊端的思考》,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80页。

[14]丁烈云、赵刚:《网络文化安全及其监管关键技术研究》,《信息网络安全》2007年第10期。

[15][3] 张平:《互联网自由的边界是法律》,《光明日报》2010年2月11日。

[1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哪些属于违法和不良信息》,http://net.china.com.cn/jbzn/txt/2006-09/27/content_215249.htm。

[17]《美国依靠严格制度和详尽法律严格管理互联网》,http://news.sina.com.cn/m/2010-07-08/084720635583.shtml,2010年7月8日。

[18][3] 《各国互联网监管情况一览》,http://www.globalpubopinion.org/s/22/t/45/18/8f/in-fo6287.htm,2011年5月6日。

[19]《各国网络监管措施大盘点》,http://union.china.com.cn/zhuanti/txt/2011-08/10/content_4396398_8.htm,2011年8月10日。

[20]白阳:《英国靠行政手段保护网络安全》,《人民日报》2012年9月5日。

[21]《各国互联网监管情况一览》,http://www.globalpubopinion.org/s/22/t/45/18/8f/info6287.htm,2011年5月6日。

[22]《各国网络监管措施大盘点》,http://union.china.com.cn/zhuanti/txt/2011-08/10/content_4396398_8.htm,2011年8月10日。

[23]李志伟:《法国依法治网确保网络安全》,《人民日报》2012年8月16日。

[24]《西方国家立法规范互联网管理》,http://news.sina.com.cn/pl/2010-08-06/151020842216.shtml,2010年8月6日。

[25]谢亚宏、黄文帝:《俄罗斯严格管控网上信息》,《人民日报》2012年8月22日。

[26] 《亚洲各国构造网络监管法律框架维护互联网秩序》,http://news.sina.com.cn/m/2010-07-06/140520621302.shtml,2010年7月6日。

[27]《各国互联网监管情况一览》,http://www.globalpubopinion.org/s/22/t/45/18/8f/info6287.htm,2011年5月6日。

[28] 《亚洲各国构造网络监管法律框架维护互联网秩序》,http://news.sina.com.cn/m/2010-07-06/140520621302.shtml,2010年7月6日。

[29]《亚洲各国构造网络监管法律框架维护互联网秩序》,http://news.sina.com.cn/m/2010-07-06/140520621302.shtml,2010年7月6日。

[30]《各国网络监管措施大盘点》,http://union.china.com.cn/zhuanti/txt/2011-08/10/content_4396398_8.htm,2011年8月10日。

[31]韩曙、张玲:《西方网络监控比中国严》,http://www.globalview.cn/ReadNews.asp?NewsID=20645,摘自《世界新闻报》2010年1月29日。

[32]卢长银:《美欲千方百计把持全球网络霸权或成与中俄新冲突点》,《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5月23日。

[33]余丽:《美国互联网战略及其对中国政治文化安全的影响》,《国际论坛》2012年第2期。

[34]赵海建:《美国巩固网络霸权》,《广州日报》2010年1月3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