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媒介技术与未来互联网的信息建构

新媒介技术与未来互联网的信息建构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媒介技术与未来互联网的信息建构周恒宇一、引言2003年3月,约翰·奈斯比特在广州举行的“2003电子商务随需应变”IBM论坛上指出:即使到目前,互联网也仅仅实现了它全部潜力的5%[1]。其中最为体现Blog本质与宗旨的就是第三种形式。Wiki在技术实现上延续了Blog的简约化应用风格,它们同是基于GNU自由文档协议证书,采用RSS信息同步技术。

新媒介技术与未来互联网的信息建构

周恒宇

一、引言

2003年3月,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在广州举行的“2003电子商务随需应变”IBM论坛上指出:即使到目前,互联网也仅仅实现了它全部潜力的5%[1]。网络是一种无形且无边无际增长的空间,远比我们现今认识的要宽广得多。

未来的互联网是相关层面技术的更新,这种更新有利于我们完成剩下95%的潜力。但是,当所有现成技术令我们渐渐习以为常的时候,有多少人还在进一步思考网络的未来呢?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在潜移默化中滋长,而在迅速的“技术创新扩散”中一朝成名天下知。但我们并不是习惯于技术本身,只是习惯于一种通常的应用方式,习惯于简单的已经掌握的利用技巧。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通过搜索引擎查询信息越来越成为大家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目的。但是无论我们利用哪种搜索引擎,你在最后的搜索排列中总会发现许多与你想要搜索的东西不相关的内容。一方面,我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查询所有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我们却又在无关的内容上浪费更多的时间。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即使搜索到的东西都是与主题相关的,但是由于网络信息的复制与爆炸性整合,对于大量重复的内容,浪费的时间可能更多。

本文即将探讨的话题就是:我们应用何种技术、以何种方式和思想观念去更有效地获取信息?如何求得信息资源更为自由与平等的流通?

二、Blog和Wiki

Blog和Wiki是近两年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的新媒介技术,其技术应用给已经麻木于e-mail、即时通讯软件、BBS、搜索引擎等成熟技术形式的人们以新的震撼。尤其是Blog,自从2003年在中国因为一些意外事件的推动,而造成其技术宗旨的变异化发展,两者从根本意义上对网络信息建构方式的颠覆还远未为国人所认知。

1.Blog

(1)定义与由来。

美国《连线》杂志给这种网络“新媒体”下的定义很简单: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其实,最初的Blog(weblog的缩写)是一些由短小并有规律更新的帖子组成的网页,它们通常都包括一些超文本链接,由此可链接到那些引起了作者(或叫博客blogger)兴趣、注意或想象的网站或者在线新闻和信息。

作为网上“预冲浪”手段的博客在格式上反映了时间敏感本质,它们通常把最新的帖子(经常更新)放在最上面,接下来是按时间顺序倒排的以往帖子。

博客易于表现其作者的兴趣和个性,不仅表现在链接的选择上,也表现在那些伴随链接点的短小的(常常是讽刺性的或者是幽默诙谐的)阅读报告和总结。这样,一个博客不仅提供了其发现的链接记录,也为访问者提供了一种可以依赖某个人的途径——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和兴趣也许正和访问者共鸣,并且还可以替访问者监视在线内容……他们通常还在一个站点内提供指向特殊条目的深层链接[2]

(2)分类。

有学者曾经把目前的Blog分为三种类型:1)个人杂志型;2)传统日记型;3)网络导航型。其中最为体现Blog本质与宗旨的就是第三种形式。

(3)价值理念。

Blog为谁而写:个体还是他者?博客中国的创建者方兴东认为:博客的主要价值和功能不是为了表达自己,而是为了给别人更有价值的内容。超越集中控制,走向开放共享,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互联网中自主的主体,并得以呈现自己、表达自己,并且与网络世界建立全面的交流沟通。

(4)实现技术。

Blog的网页界面往往都非常简单,除了大量的文章积累与广泛的链接外,你很少看到其他花里胡哨的装饰。因为它的核心技术体现在RSS(RDF Site Summary)工具上,这种技术可以在网页上对所写作内容和所包含链接进行自动实时更新。

(5)核心——链接是灵魂。

综上,大家可以发现Blog本质上是一种以传播思想和交流知识为目的的工具,它理应是一种真正的日志。它的书写是为了更广泛的信息平台的建立,因此,无论是它的RSS技术,还是基于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应用,都宣告了“链接是内容的灵魂”;它并不控制性地排列信息,它只是给你提供更多的窗口与通道,让你能够更广泛地接触相关信息。每一个这样的Blog层层叠叠,互相缠绕,才能真正体现出网络的交互魅力,也正是在此中,信息得到前所未有的平等流通与呈现。因此,它更像是一种个人媒体、一种个人搜索引擎、一种个人的信息过滤器。

2.Wiki

(1)定义与由来。

此技术于1995年由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首次创建,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本是“快点快点”的意思。现在指一种超文本系统,它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为小。Wiki最适合做百科全书、知识库、整理某一个领域知识的知识型站点[3]

任何访问该网站的人都可以对其进行更新,通过一个在线格式增加或编辑他们觉得合适的条目,他们甚至不需要事先注册。这个网站之所以成功,其部分原因在于它的软件用起来实在是容易,而且保存了所有被删改的全部条目内容。IBM的一个研究小组最近发现,维基百科遭遇的多数破坏活动5分钟内就能修复。

(2)使用特色。

①维护快捷:快速创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页面。

②格式简单: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HTML的复杂格式标记,类似所见即所得的风格。

③链接方便:通过简单标记,直接以关键字名来建立链接。

④命名平易:关键字名就是页面名称,并且被置于一个单层、平直的名空间中。

⑤自组织性:集中体现在整个超文本的组织结构是可以修改、演化的,是可汇聚和可增长的。

⑥开放修订:自动记载修订历史,页面的各个版本都可以被获取,社群的成员可以任意创建、修改、删除页面,而且这些变动可以随时被访问者观察到[4]

(3)实现技术。

Wiki在技术实现上延续了Blog的简约化应用风格,它们同是基于GNU自由文档协议证书,采用RSS信息同步技术。

此外Wiki根据自身特色还拥有检索功能和页面控制技术,包括backline,interwiki等;以实现版本控制(version control)、格式化语法(formating rule)、页面锁定、版本对比、更新描述、IP禁止等功能。

(4)核心——无限编辑与链接。

Wiki作为一种群体协作式(collaborative)写作,其本身实际上是相互链接并可自由扩展的网页集合,是一种存储和修改信息的超文本系统。基于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它最大的特色就是“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编辑任何页面”,由此产生编辑文字的多向性与理念的高度碰撞,多数人管理知识,而且同样具有Blog一样的链接灵魂原则。

两种新的媒介技术应用反映了这样一种思路:技术创新如何最简单并且最直接地到达才是最有效的到达。

三、未来的互联网——语义互联网

1.定义与由来

计算机能否像人那样在概念和物体之间进行随意联想?这个问题是目前担任麻省理工学院万维网协会主席的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万维网的发明人,在孩提时代就思考过的问题。他现在又致力于开发新一代的万维网(互联网),并为之取了一个直观的名称——“语义网”(Semantic Web)。他在2004年5月份的第十三届WWW会议上所作的主题演讲中描述了“语义互联网”的理念。其实早在六年前他就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这一概念,并一直与W3C合作开发相关技术[5]

所谓语义就是文本的含义。语义需要理解文本的意思和结构,而与显示方式无关。语义网就是能够根据语义进行判断的网络。它不但能够理解词语和概念,而且还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2.实现技术

语义互联网的构想在于,利用元数据(metadata)为数据赋予更多的含义,不但能表示一组特定的数据是什么时候、如何、被谁所选择,还能描述数据是什么格式。如果元数据被添加到目前的互联网中,语义互联网就能使人类和机器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方式使用数据。它的实现是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语言和资源描述框架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来完成的。

当然,要实现语义网并非仅有XML和RDF就行了。更主要的技术难题还在于要让电脑可以进行过多的“思考”和“推断”,而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尤其是社会问题,人尚且难以决断,更何况计算机呢[6]

3.效用展望

目前在万维网中,网页仅仅是一个单调的内容显示,电脑只负责将一个网页链接到另一个网页,网络不能按照用户的要求自动搜寻和检索网页,直至找到所需要的内容。而语义网则是希望计算机能“看懂”网页的内容,使计算机成为“智能”的导航工具。XML允许用户在文档中加入任意的结构,而含意由RDF来表达。语义网引入后将从根本上改变万维网的性质,将信息自动进行解释、交换和处理[7]

蒂姆·伯纳斯-李发表在2001年5月的《科学美国》杂志中的一篇文章具体写道:“语义网将为网页中有意义的内容带来结构,创造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之下,软件代理可以从一页漫游到另一页,随时都可以为用户执行复杂的任务。”在这种设计下,万维网用户可以使用软件代理,在网站上标上不同的标签,从而告诉代理用户是否能在网站上找到有趣的或有用的信息。

四、信息特性分析

CNNIC最近3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用户上网最主要的目的”调查中,“获取信息”的排名位于首位。这说明信息获取在目前互联网应用上的巨大覆盖效应。在对网民的相关调查中,信息的有效性问题,也是大家取得一致的首选[8]。既然信息如此广泛与重要,在互联网新的时空领域中,它到底具有哪些特性呢?

1.信息超限与受众分化

在信息爆炸时代,其信息节点的发散维数越来越广泛,阿尔温·托夫勒说过,信息的过载是造成“未来冲击”的一个条件。他说:“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使系统过载将导致工作的严重倒退”。换句话说,我们是在迫使人们以一种远远超过缓慢演变的社会所必需的快速来处理信息。我们正使他们中的某些人处于认识上的过度兴奋。从某种程度而言,在宏观层面信息的扩充性在实质上更易导致信息的封锁、控制与不易扩散性,而且你很难分辨封锁与公开对信息本身价值效用的影响。

2.信息惯性与依存效应

信息的极大丰富性与无从搜寻性往往导致人们更大的悲哀,心理的高度期望感与现实的混沌状态会让人们在茫然忽视对真正所追求标的持久力,而总是浮光掠影地在各种信息表面来回漂浮。此时,信息“传播(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最可能的效果将是强化现存的观点、态度和行为倾向”。因为“人们很可能注意到与他们的现存立场相一致的信息来源,并寻求能支持和证实他们实际行为的信息”[9]。信息时代发展中信息的固有惯性使我们产生了极强的依存效应。

3.信息再造与循环变迁

信息在必然传递的交互过程中已经起了非常重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已经远远超越最初信息制造者的初衷,至于这种变化的促成更是各种主体、受众、信道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变迁的程度与方式也截然不同。例如,一篇文章的所含信息的传递在后来的逐步传递中,其发散性的维度早已超过最初的信息量。

4.信息价值与个体差异

另外,当我们的目光转向信息本身的独特含义时,我们还发现信息价值这一概念提出了一个很不寻常的经济问题。如某些信息在较少的人占有时更为有价值,譬如怎样制造中子弹。但另外的信息则是为更多的人占有时更有价值;如关于海啸或台风将要在几小时内袭来的消息。

与此同时,对某些人而言微小的损失或不便对其他一些人而言则是巨大的利益之时,这样的信息更是着重体现了价值本身所具有的主观性,正如熊秉元先生所言:“价值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任何事物的价值并不是来自它的内涵,而是来自于其他事物的衬托;事物的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可言。”

五、信息建构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double contingency)的系统,这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受到拒绝的可能性”。这种性质在互联网上表现得更加明显。互联网络中的信息流转与应用在目前看来有着太多的障碍,起源于传统媒介应用的信息获取机制在网络上受到了非常大的抑制与控制,正如伊尼斯所说:“一种媒介经过长期使用之后,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它传播的知识的特征。”因此在目前的互联网络上还存在太多的徘徊与争议的时候,应用已经成熟的相关理念与技术来建构我们新的信息社会便显得尤为重要。

1.人类思维

历史上任何技术的进展几乎都是仿真的结果。正如麦克卢汉所说:“一切技术都是肉体和神经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但是不能光靠技术把所有可能性存入计算机,而要研究人的思维方法。凡尼佛·布什曾经说过:“人的大脑……通过联系来工作。当它抓住一个条目时,也就很快能抓住由思维的联系所建议的下一个条目,而这种联系是根据某些由脑细胞组成的复杂网络形成的。”人类思维所具有的联想式特征还远远没有为目前的互联网所应用,联想式的信息组织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跳跃式与缓存式的思维模式进行信息的寻找、过滤与吸纳。

2.简单设计

(1)应用简单性。

上文我们集中介绍了两个最新的媒介技术Blog与Wiki,它们集中反映了网络简单化应用的最新趋势,其中Wiki的创建者沃德·坎宁安就曾经说过:“Wiki的初衷是要建立一种环境,能够交流彼此的经验。人们常说‘人人喜欢讲话’,我认为这里面有一种令人信服的人类本性……”让每个人讲话,就是这么简单。也正如百度搜索总裁李彦宏所认为的:“未来的搜索必定是融合,细分使得功能越来越复杂,但这实际上违背了搜索诞生的精神——网络简单化。”其实何止搜索如此,在对于网络信息的建构方面,由于对象是所有的网络使用者,因而简单设计原则应当成为我们建构的基础性原则。

当然,相关应用技术的简单绝不意味着整个支持基础的简化。李彦宏认为:“所有的工作都凝结在后台了,用户不需要学习任何搜索技巧,只需要输入自己的意愿就可以了。”[10]这也是为何最近十年蒂姆·伯纳斯-李在语义互联网架构上孜孜不懈追求的原因。

(2)软性化演进。

沃德·坎宁安把塑造程序理解成艺术家创造雕塑,在具体揉捏泥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他所期望的样子。他认为这种思想不仅仅存在于极限编程和雕塑之中,Wiki所带来的群体性塑造,就是知识界的变更成本曲线。

在他的眼中,“技术犹如某种柔软而坚韧的泥”,可以在不断的形塑中改变,其实何止艺术家以及技术精英本人,甚至在“政府、商业以及大众等多只大手的抚摸、揉搓中形成某种暂时形态,然后又继续演进或淘汰”[11]。正因为技术所具有的这种不断变迁与反复适应的进化趋势,它才能够在更广泛的媒介中得到应用。

3.信息成型

Blog与Wiki提供了上述简单设计与技术演进的应用平台,而语义互联网则给予了这个平台以更主动与智能化的外在保障。如果这一切都能完美协同,那我们的信息建构会取得突破性的成就,这样的成就体现在信息的更新、充实、逐步完形、自动整理、应用将会显现一种自组织的特性,人类将会在前所未有的信息平台上获取最大可能接触所需信息的通道与机会,而且这样的通道将是极富个人化的;从整体来看,信息资源更为平均分布与到达。

“贴吧”是百度推出的一个产品,这是一个基于关键字组成的社区,由搜索相同关键字的网民动态地组成一个BBS。这时共享的就不仅是网络上有的信息,还有储存在网民大脑中的资源,这让我们看到,很多商业网站开始关注信息本身更为集成与有效的利用方式。

4.层虑机制

何为层滤?这是一个很形象的说法,如果我们把网络中大量信息的汇集比喻成沙砾与金粒混合的东西,那么逐步筛选金粒的过程就是我们最终提炼与保留最有价值与最直接信息的过程。美国建国先驱杰斐逊很早就认为,纠正错误信息的最好办法是提供更多的信息。信息的大量集聚究竟对信息本身是好是坏,还是一个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但是对人类特别是个人化的效用而言,经过层滤机制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如上面所言,“吹尽黄沙始见金”;另外一点,就是过滤掉的有意义的其他微粒(不光光是沙砾)为需要的主体所吸收。

因此,这样一种层滤机制的建立在信息建构中是必不可少的,而无论Blog的RSS页面自动更新技术还是Wiki的页面控制与版本保留技术,都在一定层次上体现了这种效应。未来基于语义互联网的层滤机制也会更加智能,更为人性化,将真正起到“信息代理”的作用,从你的偏好、历史习惯、选择趋向等角度为你把好信息关。

5.互绕模型

这是一个和信息选择息息相关的命题。在介绍Blog与Wiki的时候我们都提到“链接是灵魂”。为什么我们需要突破曾经一向以内容为王的约束,而突出链接的中心色彩呢?这牵涉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将从根本意义上颠覆我们获取信息的真实意图与客观行为。

在20世纪90年代,K·克雷宾多夫(Klaus Krippendorff)作为第二代媒介理论的原创性理论家,提出了传播的多重循环模式。他指出,人们总是在其认知能力的连续性中控制其理解的。因此信息传播理论的重心,从对信息的正确编码—解码,转向由主体反思性牵引的动态的认知结构。

因为克雷宾多夫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传播现象,即信息传播是互动的缠绕,而不是共享共同知识的问题。他说:“知识不是分享的,因而也不是互补的,它的实践的社会结果是‘互绕’(intertwine)。”[12]在互联网络上,我们对于信息的渴求与选择往往并不具有唯一性,也就是说,即使不考虑信息本身的质量问题,多渠道与多内容的信息只是从各个侧面与角度论述你所需要的方面。此时,给你一个最终的分享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这些媒介能否给你提供足够多的通道去接触你所愿意深入的内容,知识这个时候在信息的载体上再一次体现了个性选择,而全部过程成为获取主体、知识储备、新鲜信息的一种互相缠绕的结构。

正因如此,未来互联网络的信息架构必定以足够的链接为灵魂,以链接为导向来避免信息建构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倾向和权威集聚,在这方面,Blog和Wiki起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6.缺陷忧虑

(1)代码即是法律。

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 Lessig)是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也是闻名遐迩的网络法律专家。他认为网络“这个封闭的社会,少数人控制着多数人的接触;少数人控制着内容。在哪里使用、观看,或者进行批评,或者分享内容,你都需要其他某些人的许可”。他特别针对未来网络的建设者,提出了代码即法律的命题,其含义就是网络本身的建构者将在建构过程中以控制程序运行的方式隐蔽地控制未来的网络空间。即使我们拥有足够简单技术的众多软性参与,但是毕竟每一个技术基础需要人为设计,这一点特别在有预见的未来不可忽视。

(2)信息破坏。

自由化的信息建构将会遭遇不良分子的捣乱,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但是,Wiki运行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更多的眼睛可以看见更多的错误”,即,破坏和错误不是不会发生,而是问题很快被纠正了。“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最近更改’页面,他们坚持不懈地修改和补充彼此的文章。当不应该的修改和删除发生后,你还可以恢复到以前的版本。”[13]

(3)外在变项。

这里的外在变项包含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不可知因素下的破坏风险,我们注意到,在媒介发展史上,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新的信息技术会毫无例外地被谴责是对原有信息风格和价值的堕落[14]。而许多技术会因此而湮没无闻。外在力量对于新的媒介技术力量的防范与压制是可怕的,这将取决于这些技术在多大程度上对现有规则提出挑战,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容纳旧有的媒介形式。

综上,让我们回到媒介本身而言,互联网络作为一种媒介甚至媒介集成的平台,其基本功能仍然如麦克卢汉所言是“储存信息并加快信息传输”,而“储存信息也就是加快信息传输,因为储存的东西要比尚待收集的东西更易于提取”。同样,本文所竭力思考并为之组织的信息建构就是为了促进互联网络上信息更自由平等地流通,人类更快速与方便地利用信息,这也就回到了我们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

六、结语

当然,即使有了我们上述比较全面的技术与组织架构的分析,这样一种信息架构的建立也是无法一蹴而就的。基于其上的简单设计与利用理念必然需要一定程度的技术作支撑,如上文中所提到的语义网的逐步发展与完善,何况这样的建立必然会面对技术演进的反复甚至倒退,如果再加上偶发因素与其他社会、经济力量的外在制约,这样一种理想化的信息建构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当我们逐步跨越器物—制度—理念的时候,切记不要被技术化的手段所迷惑,也不要为信息建构出现的完美秩序而惊叹,因为真正的利用还是我们人类本身。人类如何在实际层面应用并选择它们,依然是我们面对的最大难题。信息完全平等和公开利用几乎是不可能的,其实质也未必是最有效果的,我们只是希望努力提供这样一种平台。

【注释】

[1]《著名未来学家称因特网仅实现了其全部潜力的5%》,载人民网2003年4月1日。

[2]参见《新媒体百科大词典》,清华大学出版社,待出。

[3]参见《WIKI不完全手册》,http://www.qsdfz.com.cn/news/ReadNews.asp?NewsID=8325。

[4]参见《WIKI不完全手册》,http://www.qsdfz.com.cn/news/ReadNews.asp?NewsID=8325。

[5]参见《WWW之父力推‘语义互联网’相关项目正进行》,http://tech.tom.com/1121/1794/2004524-100769.html。

[6]参见《万维网的未来——语义网》,http://www.bjprint.net/news/com/071701.htm。

[7]参见林雷:《中国互联网发展这十年之未来篇》,载《互联网周刊》2003年第45期,总第255期。

[8]参见熊澄宇、周恒宇、金兼斌:《网民与非网民对互联网的认知差异研究(北京地区)》,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南京·2004)论文。

[9]即为寻求支持信息论。

[10]参见林木:《李彦宏回应被购传闻:专注网络简单化》,载《经济观察报》2004年5月31日。

[11]参见黄锫坚:《技术是柔软的》,载《经济观察报》2004年5月31日。

[12]参见K·Krippendorff,A Recurs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转引自吴予敏:《论传播与人的反思性》,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3期。

[13]参见周欣宇:《维基百科:分享知识的新方式》,载《中国青年报》2004年3月16日。

[14]参见〔美〕保罗·利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