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时间:2022-02-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1—2012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郝树声2011年,在欧美债务危机的声浪中,中国政府开始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一)党政干部对省“十二五”规划中约束性指标的评价2011年1月18日,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这是甘肃省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_2011-2012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2011—2012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郝树声

2011年,在欧美债务危机的声浪中,中国政府开始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这一年,举国迎来了中共建党90华诞和辛亥百年纪念。各级政府继续以民生为本狠抓高企的房价和物价调控、保障房的建设、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食品安全、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医药卫生制度的改革。这一年,全国市、县、乡三级领导班子换届,中央提出“5个严禁、17个不准”的铁的纪律以保证换届风清气正,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一年,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中央提出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提高执政水平。为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需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这一年,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明确提出:解决好民生问题,维护好群众利益就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钥匙。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在《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甘肃省委、省政府今年将认真落实“十大惠民工程”,为民办好27件实事[1]。这一年,甘肃省的“十二五”规划开局,兰州新区建设加快,提高中心带动能力。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推动甘肃东部发展。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启动。

这一年,甘肃民众在“惠民工程”中得到了实惠,也在涨声不断的房价和物价中备受煎熬。

2011年8月至9月间,甘肃省社会科学院舆情调研组以15个专题,分别在兰州市、金昌市、临夏市、甘南州、定西市、西峰市、天水市、陇南市、嘉峪关市等地的各阶层社会公众中以及来自全省各市县的党政干部学员中发放2002份问卷,并进行了相关的社会调查与访谈。调查结果显示:被访者对于国家与甘肃省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重大举措以及实施的各项民生工程给予了充分肯定。不同社会阶层也根据不同视角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一、作为舆情主体的甘肃党政干部的认知

党政干部,既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也是舆情主体社会公众,了解他们对国家重大事项的看法与态度,对于执政党和政府落实决策、实现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舆情调研组选取在甘肃省委党校和甘肃省行政学院学习的200位党政领导干部作为调查对象,对“十二五”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社会管理创新、市县乡干部换届和甘肃省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进行了专题调研,被访干部来自全省14市(州),其级别包括地(厅)级、县(处)级、科级和一般干部。

(一)党政干部对省“十二五”规划中约束性指标的评价

2011年1月18日,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这是甘肃省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纲要》确定了24个主要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2个,主要包括耕地保有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能源消耗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等,强化了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是政府必须完成的指标。甘肃党政干部对《规划纲要》中约束性指标的认识、理解、评价对于加快推进甘肃“十二五”规划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被访干部对《规划纲要》了解程度不高。这些干部中,10.3%很了解,76%一般了解,6.9%不了解。对新增加的节能减排指标了解的占70.29%,对民生指标了解的占49.14%,说明大部分被访党政领导干部对《规划纲要》中约束性指标内涵认识不够,尤其在基层对《规划纲要》的认知程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2.近四成被访干部认为三个指标定得较低。37.5%和39.7%的人分别认为森林覆盖率(%)和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两个指标定得较低,特别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指标41.9%,认为较低。其次认为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或减排指标需要提高。

3.约束性指标实现的障碍和途径。48.4%的被访者认为政府宣传及政策落实不到位是约束性指标实现的难点。85.1%的被访者认为将GDP能耗指标纳入考核体系非常有必要。部分反对将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地方领导干部考核体系的人认为:甘肃省作为老少边穷省份,首要任务应该是抢发展速度,完成约束性指标不可避免会减缓经济发展速度,这样会造成甘肃与全国的差距将越来越大。甘肃省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教育存在入学率与完成率较低,生师比偏高,教育经费投入较少等问题。传统产业是甘肃省经济的支柱,也是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的大户。因此,提高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降低或者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的约束性指标对甘肃来说是任重道远。着眼于节能减排,就必须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展清洁生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从源头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就意味着大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对甘肃省现有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4.55.6%的被访党政干部对《规划纲要》中的约束性指标的实现表示有信心,43.8%的人表示信心不大(36.9%)和没有信心(6.9%)。6.6%的人认为约束性指标的实现在很长时期内都会减缓经济发展速度,29.1%的人认为会推动经济增长,53.6%的人认为短期来看会有负面影响,但长期看有利。

5.被访干部建议:应树立政府在完成约束性指标过程中宏观调控地位的权威,切实将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个环节,避免做表面文章。要加强监督,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克服经济、技术、体制方面的障碍,与企业、科技界、媒体、公众等共同努力完成指标。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被访党政干部对《规划纲要》中的约束性指标的内涵、实现的基础、完成的条件知之甚少,反映出部分甘肃省党政干部对完成约束性指标的主观意识淡薄以及甘肃省对规划中约束性指标宣传的力度和手段不够。直接参与完成指标的各级领导了解程度尚且如此,企业与社会公众就更有限了。

(二)社会管理创新:部分党政干部的认知与建议

2011年2月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从理论和实践上加强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这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1.被访干部对省委、省政府社会管理现状的评价。几年来,省委、省政府从省情出发,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每年为群众办成十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66.8%的被访干部认为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甘肃省委、省政府社会管理和应对公共危机能力有提升或有进步。但是,实现新型社会管理格局还困难重重。69%的被访干部认为甘肃目前社会管理格局中各主体职能和关系分工不明确;36%的人认为政府对社会主体管理领域有“越位”现象;26%的人认为执政党对政府管理过分干预,35%的人认为党在履行领导职能的同时缺乏对政府的监管与督促,还有66%的人认为在目前社会管理中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缺位”现象突出。高达95.4%的被访干部认为从传统的政府统管一切,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会推进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2.93.7%的被访干部愿意参与社会管理事务。目前在社会管理体制和组织形式上缺乏畅通的参与渠道,有66.9%的被访干部认为目前公众参与制度形式化,缺乏合理的参与程序,37.7%的人认为不能参与到一些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管理决策中,例如:相关政策的出台、道路改造等。对于干部阶层是如此,普通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状况就更不如人意。

3.目前甘肃省社区功能发挥不充分。被访干部认为,18.3%的党务管理和党务生活、56.6%的最低生活保障服务、54.9%的计生服务、31.4%的下岗就业服务、44.6%的医疗保险保障服务、42.3%的社会救助和优抚、48%的流动人口服务、23.4%的幼儿托教服务、33.7%的残疾和老年人健康服务在社区管理范围内完成。甘肃省的社区要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使社区成为政府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纽带,成为确保一方平安和社会稳定的首道防线。

4.甘肃省社会管理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72%的被访干部认为,目前甘肃社会组织多为半官方组织,对政府依赖性强,49%的人认为相关法律和管理滞后,影响社会组织健康成长,40.6%的人认为社会组织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52.6%的人认为社会组织的公信度不强,49%的人认为社会组织人员素质良莠不齐,60.6%的人认为社会组织管理和组织方式不成熟,自身服务能力不强,这些都影响社会组织不能有效发挥协助和监督社会管理的作用和职能。56%的被访干部认为在社会管理格局创新中公众缺乏民主参与的意识,30%的人认为素质不够阻碍公众有效参与社会管理。

5.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与建议。42%的被访干部认为在社会管理中服务资源应该再分配。应明确“四位一体”中各位的职责,党委领导主要是政治性、方向性领导,政府是具体事务的执行和管理者,社会组织是协助者和监督者,公众是参与者,各尽其责,不能“越位”或“缺位”。59%的人认为在各个社会管理主体间,应该加强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监督引导,社会管理主体间加强合作;69%的人认为应该健全相关法律制度。69%的人认为应该加强社会组织培育来促进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70%的人认为需要提升社会组织人员素质。47%的人支持加大对社会组织的财力支持建议。在资金方面,当前我国社会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资金来源没有保障,经济独立性差,社会组织内部财务制度不够健全,资金管理水平不高。在人才方面,社会组织同时也面临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的巨大挑战,社会组织人员构成往往是兼职人员多,而专职人员数量不够,且素质偏低。这些都是制约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三)党政干部对甘肃省市、县、乡干部换届工作的评价

2011年,甘肃省的市、县、乡三级领导班子自下而上集中进行换届,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深入了解甘肃党政干部对本次换届工作的看法和认识,舆情组进行了专题调研。

1.有九成以上的被访干部对本次换届工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其中25.8%认为“导向正确、程序公开、用人得力,非常满意”;66.3%表示“基本满意,个别领域出现令人不满的现象”;8%表示“非常不满意,意见很大”。20.7%的被访干部认为此次换届工作“完全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72%认为“基本做到了,但局部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7.3%认为“完全不公正、不公平,有潜规则”。反映出相关组织部门在此次换届中的工作成效。

2.大多数被访干部能正确对待换届中的升迁去留。75.9%的被访干部表示如果得到提拔任用“要感谢党和人民的信任,更加努力谦虚的学习”;12.7%认为“这是我多年苦熬、埋头干工作应得的回报”;11.4%认为“这是领导和组织关心的结果”。19.4%对换届中没有得到满意结果表示“虽然很失落,但被提拔的总是少数,要有平常心”,51.5%表示“坦然接受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选择,要正确看待个人利益得失,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22.4%认为“要心态自如,服从组织安排,保持上进心,坚守清正廉洁的底线”。

3.应当重视被访干部对换届工作疑虑的一些问题。首先是换届提拔靠关系。50.6%的被访干部表示“希望自己得到认可和提拔,挑更重的担子,有更大的干事平台”;49.4%的被访干部有“没有关系,所以不报任何希望”的消极情绪。其次是对干部考核的“品德”评价标准难以把握。35.5%的被访干部认为“无法掌握‘德’的衡量尺度”。需要进一步建立品德评价的指标依据,明确把干部的品德素养放在选人用人依据的首要位置,坚决杜绝“正直求实者下,卑劣逢迎者上”的现象。第三是官本位思想严重导致各种问题和偏失。37.6%的被访干部疑虑“跑官要官买官、拉票贿选”,21.7%的被访干部担心“论功行赏、偏听偏信、亲疏有别”,61.1%“过分强调自己的贡献”。76.9%的被访干部对换届中出现违反组织纪律或不公正的情况表示“十分担忧”,认为“这对党和国家的事业是一种隐形的损害”。

4.注重制度建设,不让老实人吃亏。97%的被访干部对中央领导提出的“不让老实人吃亏”表示“完全赞同”,但认为缺少对“老实人”的界定与认可,缺乏具体操作细则和制度保障”,无法从根本上保护老实干部的积极性。绝大多数干部期望能够选拔任用那些勤恳踏实、不拉关系、不愿钻营的老实人。应当注重制度建设,把“不让老实人吃亏”真正落实到制度操作层面。

二、社会公众关注的七大民生热点

(一)食品安全“严打”风暴下百姓关注有增无减

2011年,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刮起了食品安全“严打”风暴,在此背景下,甘肃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有增无减。调研组以650份问卷在兰州、甘南、庆阳、金昌、定西、临夏等市县进行了社会调查。调查显示64.4%的被访者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其受关注的程度从去年的第8位上升到第3位,是继住房和物价问题之后人们最为关注的社会热点。

1.七成以上的被访者对政府工作表示满意。今年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从《食品安全法》执法大检查、重罚重判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到整合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建立,显示了政府的决心。13.1%的被访者认为政府很重视食品安全问题,57.0%认为比较重视,认为很重视和比较重视的达到七成以上,比去年有较大提高,社会公众对政府所做的努力给予肯定。

2.彻底改变食品安全现状任重道远。3.0%的被访者认为目前食品很安全,令人放心;25.3%的人认为政府开始重视,形势逐渐好转;45.9%的人认为问题仍然存在,但相信能够解决;25.8%的人认为问题太多,越来越差。客观地说,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呈现出“总体稳定向好,问题仍然不少”的趋势,但与中央的要求、群众的期待相比,和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都还存在着差距。仅有极少数人觉得食品安全有保障,大多数被访者都觉得食品安全领域存在问题,这表明要彻底改变食品安全现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几大食品安全问题最为突出。首先是添加剂和非食用油问题是人们的最大担忧。67.3%的被访者认为是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如防腐剂、色素)问题,61.4%的人认为是非食用油(如地沟油、泔水油、垃圾肉油)流入餐桌的问题,43.9%的人认为是蔬菜中的农药高残留问题,42.6%的人认为是注水肉及病死畜禽肉的问题,28.2%的人认为是食品掺杂掺假及过期问题,26.7%的人认为是滥用激素问题,25.4%的人认为是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问题,12.6%的人认为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非食用油尤其是地沟油流入餐桌的问题,成为困扰人们饮食安全的一大心病。其次是肉制品奶制品的安全隐患最多。被访者的选择顺次是肉制品(68.9%),奶制品(61.6%),速食食品(52.4%),米、面、油(41.3%),水果、饮料(37.8%),蔬菜(33.8%),调味品(30.0%),蛋类(9.5%),其他(1.8%)。第三是假冒伪劣是消费者的最大心病。51.2%的被访者表示最常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39.0%的人认为是过了保质期还在销售,31.8%的人认为是虚假或夸大宣传,26.4%的人认为是没有达到国家卫生标准,11.2%的人认为是没有明确表示转基因或进口食品。因此,71.6%的被访者选购食品主要关心的是生产日期、保质期或有效期。第四是农村成为倾销伪劣食品的乐土。甘肃省农村食品消费量占全省总量的60%以上,居住在农村的人们有半数在便利店购买食品,一些不法商贩就转向农村倾销伪劣食品。

4.企业失信和执法不严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两大主因。82.0%的被访者认为不法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道德沦丧是造成食品安全的主因,75.7%的人认为是各主管部门职责不明、监管不力,62.8%的人认为对违规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不够,53.7%的人认为法律制度不完善,让有些人钻了空子,使管理部门无法可依。

5.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多措并举。首先是源头治理应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60.5%被访者认为在生产加工环节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应该加大处罚力度。其次是政府的监管体制需要改革完善。应改变当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甚至是趋利避责的监管体制。第三是提高执法者素质。第四是应普及科学消费知识,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在目前条件下,加强日常监管和加大处罚力度无论对企业、政府或社会来说,都是首要之选。

(二)低收入的甘肃百姓对高物价的焦虑与无奈

2011年物价的涨势有增无减。政府提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目标设定为CPI涨幅4%左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前8个月的物价涨潮中,CPI涨幅最大的不是经济发达的省市,而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不是城市,而是农村。经济欠发达的甘肃省在物价涨幅排名榜上始终名列前茅。2011年第一季度甘肃CPI比去年同期上涨6.9%,上涨幅度位居全国第三。7月份CPI同比上涨7.3%,达到峰值,创今年新高。与此同时,全国七十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中,甘肃省会兰州市的涨幅引领西部。2010年12月26日召开的甘肃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将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以内,与国家确定的控制目标一致。这个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物价何时回落,毋庸置疑都是甘肃民众十分关注的社会舆情之一。

1.调查显示,高达95.50%的被访者关注物价,是与住房问题并列的两大社会热点之一。其中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的上涨是拉动CPI的两驾马车。73.04%的被访者认为“蔬菜、肉类价格”涨速最快。2011年1-8月,甘肃省以蔬菜、水果、猪肉、蛋禽等为主的食品类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12.9%,高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统计项目的首位,高于全国的12.3%的平均值。

2.民众对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感受十分强烈。高达97.49%的被访者感受到物价上涨的压力。其中60.64%的被访者感到“压力巨大”,36.85%的人“有压力,但还可以承受”。物价不断增高,对低收入家庭、农村地区以及农民和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造成巨大压力,难以承受。

3.46.95%的被访者对当前生活表示“不满意”。物价高企致使民众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急剧下降。今年5月份以来猪肉价格一路飙升,致使66.04%的被访者表示猪肉消费“会减少,太贵了”。34.50%的被访者“购买生活必需品”占支出比例最大;34.17%是“住房费用”,17.50%是“教育费用”,13.33%是“医疗费用”。“住房费用”和“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比例几乎相当。表明居住类价格的上涨是CPI高企的另一个推手。

4.60.30%的被访者表示今年以来家庭收入“基本没变”,12.23%的人认为“略有增长”,1.51%的人认为“大幅度增长”,25.96%的人认为“反而下降”。“基本没变”和“反而下降”两项合计为86.25%。多集中表现在中低收入者和农村地区,收入相对越低者,“反而下降”的比例则越高。

5.56.97%的被访者对政府发放的物价补贴表示“远远不够”。甘肃省从2010年11月1日起,分别对城乡低保对象为每人每月20元,一次性补贴100元;农村低保对象每人每月10元,一次性补贴50元;省属大中专院校在校生按40%的资助面、每生每月20元标准发放临时伙食补助。然而过快的物价涨幅使得低收入群体难以承受。

6.超过半数的被访者对未来5个月预判物价将会“继续上涨”。10.70%的被访者认为将会“保持现状”,53.85%的人认为会“继续上涨”,7.02%的人认为“将会下降”,28.43%的人表示“无法判断”。这表明在社会公众心里物价继续上涨的压力依然很大。

怎样更好地控制物价上涨的势头,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下降是当政者的首要任务。

(三)中低收入者对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感受

甘肃省保障性住房尤其是经济适用房开始建设十多年以来,已经成为城镇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低收入者住房难的问题。2011年省政府下达兰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50564套,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等,占到全省任务的1/4。舆情组在兰州市四城区选取符合保障性住房政策的低收入家庭150户,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

1.保障性住房政策很受市民欢迎。53.13%的被访者对保障性住房政策和制度了解,32.81%表示听说过。可见政府部门加强了对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中低收入家庭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量较大,希望依靠保障性住房解决“安居”问题。52.34%的被访者打算购买经济适用房,20.31%的人打算租住廉租房,27.35%的人按当前的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政策不符合条件。其中30~40岁的人对经济适用房的需求最大,占44.78%;其次是普通工人,占33%的人;第三是个体从业者,占21%,应是政府重点关注对象,保障性住房成为中低收入群体的“福音”。54.63%的被访者表示即使“购买的经济适用房不允许上市交易,如需出售必须按届时经济适用房的价格由政府收购”,也仍然会购买经济适用房。

2.目前兰州市保障房的价格与面积规定得到认可。75.36%的被访者希望房价低于2000元/平方米。73.12%认为面积在61~90平方米比较适合。与目前兰州市政府出台的政策基本吻合。

3.大多数被访者对兰州市目前的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条件比较满意。36.26%的被访者认为是合理、公平的;28.40%的人认为申请条件比较合理、公平;19.70%的人不清楚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条件;15.64%的人不满意保障性住房的申请条件。对申请条件不满意的少数人,属于未达到标准却又是低收入的“夹心层”群众。

4.被访者认可个人申请-->社区或街道推举-->单位或政府部门证明的审批程序,应公开程序并接受群众监督。46.52%的被访者认为审批程序是公开、公平的;34.12%的人没有享受保障性住房的待遇,因此不清楚审批程序;19.36%的人认为审批程序没有很好履行公开、公平的原则。

5.保障性住房应优先供给最需要的人。接近一半的被访者认为“两房”的供应方式首先应该按照需求的迫切程度,其次再按照收入水平由低到高的顺序。

6.对政府的期望。35.94%的被访者希望政府能够控制上涨速度过快的房价,20.48%的人认为应该多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21.56%的人希望政府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一些住房补贴,22.02%的人希望政府把现有的政策落到实处,避免政府给弱势群体的优惠政策被其他群体利用。

(四)甘肃公立医院改革能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2010年,甘肃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顺利推进。起草完成了《甘肃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在庆阳、金昌两市进行试点。2011年,甘肃省与卫生部签订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责任状,进一步明确了甘肃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径。

1.超过半数的被访者认可政府的财政税收补偿机制在完成公益性医院改制过程中的重要性。57.5%的被访者认为“甘肃公立医院改革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6.7%的人认为是“回归公益性”;15.6%的人认为是“切断以药养医”。53.0%的被访者认为实现医院公益性最关键的保障在于“完善补偿机制”,38.7%的人认为是“政府主管医院”;6.5%的人认为是“禁止私人办医院”。可见,政府提出公立医院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回归医院公益性质,但对老百姓来讲,切实解决眼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更是当务之急。

2.多数被访者虽然对于公共医院改革关注,但是对政府改革的具体措施概念模糊。2011年甘肃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径中的主要举措是: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服务模式;全省所有三级医院实行预约诊疗服务;启动执业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但调查显示,大多数被访者对具体举措能否实现并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清楚”,说明政府及医院相应的宣传工作不够。

3、几项改革得到充分认可。87.2%的被访者认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效果很好、效果较好及有一定效果。88.4%的被访者认为甘肃省公立医院广泛实施了一系列医疗机构管理制度有效果。92.9%的被访者对甘肃省加强公立医院中医药工作表示有效果。这是在甘肃省中药材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民众对中医药需求认可度较高的现状基础上提出的一项特色措施,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取得了预期效果。

4.庆阳、金昌两市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调查显示,试点地区的被访者对于各项医改措施良性预期高于省内其他非试点地区。庆阳市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疑难重症才外出”的目标。在乡镇以上医疗机构建立“五项制度”(推行全省统一门诊病历、检查结果互认、医疗质量月分析评议、医德医风常规化考核、医疗差错责任追究),实行“四个排队”(医生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青霉素占抗菌素比例、住院病人自费比例排队评估)。调研组在庆阳市发放调查问卷100份,90%的被访者认为五项制度有效果。金昌市对市区内5家公立医疗机构进行重新规划调整。在全市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等十项便民服务措施,群众对医院满意度位居窗口单位行风评议第一。

5.绝大部分被访者相信甘肃公立医院改革能够取得成效。92.6%的被访者对甘肃公立医院改革最终效果持有乐观的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当以调查地点为分类项,兰州市的被访者预期水平最低,或许与兰州市民心理预期较高、对改革现状及未来预期产生不确定性有关,应当引起相关部门注意。

(五)养老问题——日益凸显的社会热点

根据甘肃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最新统计显示:目前甘肃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1.87万人,比2000年增加74.03万人,年平均增长6.43%,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59%,比2000年上升2.59个百分点,呈逐年上升势头,甘肃省老龄化进程加快。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

1.农村养老保险金很难真正起到保障农民生活的作用。截至2011年,甘肃已累计发放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38411.54万元,557万农业人口被纳入试点范围,占甘肃省农村户籍人口的27.6%,甘南、嘉峪关、金昌三市州实现了全覆盖。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老人赡养的资金问题,成为我国覆盖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15年的缴费年限为例,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人均月养老金只有70.65元到115.97元不等,所以,有52.9%的被访者认为新农保保障水平太低。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实施中还有诸多困难。64.5%的被访者认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滞后,医务人员短缺,整体素质不高,很难满足农民的医疗需求”;58.8%的人认为“保障水平低,门诊保障弱,农民实际收益低”。主要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性因素,包括定点医院价格虚高、转诊手续不方便、怕得不到应有的医疗服务、报销比例低、定点医院开的药不好、服务不好、不能解决经济负担、报销程序麻烦、担心报销不公平、门诊不在报销范围内、定点医院离家太远等问题。部分农民在异地打工,参合获取医疗补偿很不方便,是异地打工农民没有参合的主要原因。

3.企业离退休人员上涨的工资被上涨的物价抵消。甘肃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44.76万人,2005年以来国家连续7年提高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的总体待遇水平翻了一番,但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差距仍然很大。43%的被访者表示“不满意,跟不上物价水平”。按月缴钱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微薄,但并不缴费的退休公务员养老金丰厚;企业离退休人员工资基数低,涨幅又小,两者之间差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与盲点。2011年甘肃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90万人,较好地解决了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障。被访离退休职工反映,门诊费差得太多,不及实际支出的1/5。老年人患慢性病较多,主要靠门诊治疗,个人负担太重。医保住院费报销比例个人负担偏高,门槛费高,期望能适当调整比例。目前甘肃省参保的企业基本上为城镇国有、集体、股份制企业,对于其他性质的企业虽有文件规定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然而并未到位,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参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没有相关的法律支撑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致使一部分城镇老人没有被纳入职工医保范围。

5.47%的被访者对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表示不满意,主要是征地补偿低,农民个人实际承保能力低。

6.选择经济、适宜、有效的养老模式是应对老龄化危机的根本出路。目前的养老方式有家庭养老、养老院养老和自我养老、居家虚拟养老、以房养老等五种方式。52.7%的被访者选择家庭养老,23.9%的人选择养老院养老,12.5%的人选择等老了再想办法,5.8%的人选择居家虚拟养老,5.1%的人选择以房养老。

7.甘肃省养老机构现状不容乐观,中低收老年人经济负担较重。被访者对目前甘肃城乡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的“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人员素质低,医疗护理能力低,集中供养率低”、“城镇公办养老院少,床位少,环境拥挤,护理人员短缺,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民办养老院参差不齐,条件好,收费过高;条件差,专业服务能力低”、“养老院对多数老人来讲,都存在一定的经济负担”。以兰州市为例,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有45万人,占全市人口13%,且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其中高龄、独居、起居困难老人4~5万。应配备养老床位2万张左右,但实际仅有床位数3000余张,不少老年人无法安享晚年。对多数民办养老机构来说,资金和人才不足是最大的问题,致使经营困难。档次偏高的养老院,老人经济上又难以承受。农村敬老院由于财力有限,无论其软件还是硬件都更为落后,五保老人、独居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分散供养的情况居多,敬老院由于设施落后、专业人才匮乏,集中供养力低,是农村养老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甘肃省中、低收入的老年群体居多,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养老机构,都需一定的入住费用,老年人的收入除了日常所需,还要看病吃药,因此养老院养老对多数老人来说都存在一定的经济负担。

总之,养老问题是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老年人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养老模式和与之相配套的养老机构以及人的观念。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应该得到政府的充分重视,制定有效政策,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

(六)公共交通问题——兰州市民非说不可

公共交通问题是社会公众关注的民生问题,长久以来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顽疾。近年来,兰州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1999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11.4万辆,截至2011年1月11日,已突破40万辆大关,10年间增长了近3倍,中心城区主要干道、高峰时间交通流量已达到饱和。滞后的公共交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兰州市的经济发展,并影响着市民的日常生活。舆情组以问卷、访谈和街头询问等方式,在兰州市4个城区和郊区常住居民中进行了专题调研。

1.兰州市公共交通的主要问题。75.26%的被访者对兰州市整体公共交通表示“不满意”。25.47%的被访者认为兰州市目前所面临的主要交通问题是“汽车增长过快”,23.41%的人认为是“交通管理不好”,22.47%的人认为是“道路网能力低”,15.92%的人表示“乘公交车不便”,12.73%的人认为“停车问题严重”。53.68%的被访者认为兰州市公交车站布局“一般”,16.84%的人认为“不合理,站点安排不科学”。27.38%的被访者认为公共汽车运行速度较慢原因是“道路拥挤,经常堵塞”,17.24%的人认为“红绿灯设置不合理”,21.91%的人认为“专用车道太少且经常被其他车辆挤占”,24.34%的人认为“其他车辆违规驾驶造成塞车”。可见道路拥挤和交通管理的不到位是影响公共汽车运行的主要因素。

2.对兰州市现行交通管理政策评价。超过75%的被访者认为机动车限行并未缓解交通拥堵,其中37.89%的人认为“效果不好”,38.42%的人认为“基本无效果”,仅有23.68%的人认为“效果好”。100%的被访者认为严查酒后驾驶行为,对维护交通安全有作用,其中71.58%的人认为“很好”,26.32%的人认为“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3.对其他城市解决道路拥堵方法的认同度。2.63%的被访者认同“北京摇号上牌”,11.05%的人认同“上海牌照拍卖”,16.84%的人认同“广州亚运会期间单双号限行”,35.26%的人认同“深圳公交车专用车道”,34.32%的人表示“都不认同”。有车与否对被访者的态度影响较大,拥有私家车的被访者对“摇号上牌”、“牌照拍卖”的认同度很低。

4.有超过八成的被访者对兰州市的城市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的了解不多。2011年3月29日至4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查通过了《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15.26%的被访者表示“了解”《规划》,54.21%的人“不太了解,但知道一点”,30.52%的人“根本不了解”。

5.近八成的被访者认为快速公交(BRT)不能缓解兰州市交通拥堵问题。安宁快速公交线路自2011年3月20日开工以来,造成自来水管道在1个月内爆裂10次,致使沿线数万居民正常生活受到干扰。安宁东西路成了堵车的“重灾区”,原定于2011年十月竣工通车推迟至年底。78.42%的被访者认为快速公交不能缓解兰州市交通拥堵问题,仅有21.58%持肯定态度。可见,社会公众对于快速公交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信心不大,尤其是安宁区的被访者普遍认为已通车的快速公交线路不如预想中的快速便捷。

6.被访者对正在规划的地铁缓解兰州市交通拥堵充满期待。2011年3月中旬,兰州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一号线前期地质勘探工作开始实施,截至2011年7月,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地勘工作已完成80%。72.63%的被访者认为正在规划建设的地铁能够改善兰州市的交通,27.37%的人持否定态度。

7.被访者对道路改造整修工程的评价。65.79%的被访者认为南北滨河路的改造整修取得了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大规模道路改造的满意度不高。2011年9月21日,兰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城区庆阳路、中山路、甘南路、皋兰路、通渭路等26条道路和城关黄河大桥改造提升说明会,3.16%的被访者对此表示“非常满意,有效地改善了城市交通”,32.10%的人“基本满意”,38.95%的人“不满意”,25.79%的人认为“只是政府的形象工程”。73.16%的被访者认为“施工太频繁,是导致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被访者对于道路改造工作应该重视车道路面改造,人行道路面改造,增加交通标识牌,增加照明设备、电线、电缆地下化和改善道路排水状况等方面分别提出建议和意见。

8.公共交通管理科学实现各种交通工具出行便捷。调查显示,自行车出行需要专用车道和停车场;超过半数的私家车主改乘公共交通工具,需要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构建便捷、廉价、高效的公交网络。20.08%的人认为“合理优化公交线网布局,适当增加公交路线”,25.98%认的人为“增加公交专用车道并加强监督力度,确保公交通行的优先权和运行速度”,11.02%的人认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缓解高峰时段公交车辆通行压力”,9.65%的人认为“加密公交班次,缩短乘客候车时间”,11.61%的人认为“司机服务态度改善”,13.39%的人认为“提升公交车辆档次,改善车辆环境,增加乘车舒适度”,8.27%的人希望道路改造能够真正保证质量,避免重复开挖。

(七)教育质量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就学的新问题

近年来,大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城市接受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他们如何享受“同城待遇”成为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甘肃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下简称“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升学矛盾较为突出的情况主要发生在兰州市。

2010年以来,兰州市已基本上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随迁子女教育就学与升学问题已从政策层面进入了更深的教育质量层次。舆情组选取5所学校中进城务工家长、子女和户籍在兰州市的学生及家长发放四组问卷413份。此外,对部分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各方家长、学生进行了访谈与座谈。调查显示:来兰州就学的随迁子女主要来自本省各市(州),只要有合法的身份证明,就可以得到“同城待遇”。

1.90%以上进城务工人员对兰州市的教育资源环境有很高的满意度。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把改变下一代人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兰州市的学校教育上。80%以上的被访者对随迁子女在兰州就学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在校学生对随迁子女同学基本以平常心相待。

2.随迁子女普遍学习质量不高的原因。虽然随迁子女具有较强的自理、自立能力,但是家庭教育和家庭监护的严重欠缺造成随迁子女的学习质量不高,频繁转学使他们的学校教育缺少连贯性,更加剧了学习困境。调研组对随迁子女的转学情况统计,发现近4成的随迁子女有转学经历。据老师们反映,转学两次以上的学生,学习成绩大多偏低,导致他们与学校的文化氛围格格不入,成为一个“边缘化”的群落,助推了“厌学”情绪,甚至自暴自弃。

3.在兰州市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寄宿制。只要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地点在本市,其随迁子女就可以上兰州市的寄宿制学校,不必随父母“穿梭”“流浪”。同时也可以为一些缺乏家庭学习环境和家庭监护的学生提供寄宿学习,最大限度地将随迁子女的教育纳入正规、正常的规范教育中,不仅有利于随迁子女的成长,更有利于社会环境的稳定。

三、民众呼唤执法公正与社会诚信

(一)执法公正——党和政府在民众心中的信誉和形象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公正执法是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执法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信誉和形象,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环境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为了解甘肃社会各阶层民众对执法公正问题的理解和关注程度,了解民众对各级行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在执法公正方面的真实想法和诉求,舆情调研组在兰州、甘南、临夏、金昌、定西、庆阳等地以650份问卷和访谈进行了专项调研。

1.大多数被访者认为,目前各级行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各类执法不公现象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35.6%的人认为当前各类执法不公现象中“行政不作为”最为突出,35.3%的人认为“滥用行政权”最突出。对于“越权执法”、“粗暴执法”和“执法犯法”现象,也“一定程度上存在”。

2.被访者的维权意识逐步增强,在遇到执法不公现象时,多能采取各种务实有效的渠道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7.14%“据理力争,找相关部门投诉,必要时上访”,18.39%的人“自认倒霉”,15.0%的人“找熟人、托关系协调”,9.11%的人“提请行政复议”,8.04%的人“找媒体曝光”。

3.被访者对甘肃各地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水平评价达到中等偏上,即“一般”以上的分值。用高效、透明、规范、人性化和结果公正五个标准对甘肃省行政执法水平进行评价。执法效率平均得分最高,为3.25分,其他各项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文明执法水平(3.04分)、程序规范性(3.02分)、执法透明度(3.01分)和结果公正性(3.01分)。

4.被访者认为行政执法不公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城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映最为强烈。在城管执法中,往往出现城管为维护城市公共秩序职责与摊贩生存保障权之间发生矛盾,加之个别执法人员执法素质低下、执法态度恶劣,极易引发各类暴力冲突事件,出于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粗暴执法的不满。二是在食品药品执法领域。食品药品安全是关乎民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民生问题。相关行政部门在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等环节审批不严、监督不力、执法不严,引起民众广泛质疑和不满。

5.依据现代法治理念和市场经济对行政执法体制的需求,积极探索执法机构和职能调整的方向,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的权力运行机制,实现机构设置和职能法定化。切实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观念,严格遵从职权法定原则,在法律授权范围内行使行政执法职责。要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主导作用,特别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司法监督职能,加强检察监督和审判监督;进一步拓宽民众参与、表达和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为新闻媒体提供安全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媒体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同时,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注重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水平的培训和考核,建立和完善“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循环机制,保证执法队伍的精干和高素质。

(二)社会诚信——政府、企业、个人多方共建

诚信是修身立国之本,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支撑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道德金律。党的十六大提出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以来,甘肃省各地、各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打造“信用甘肃”为目标,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为了解甘肃民众社会诚信预期的程度、社会诚信失范和人们道德滑坡的预期的状况,民众有哪些行为选择和诉求,舆情调研组从个人诚信、政务诚信和商务诚信三个方面在全省范围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

1.被访者对自己诚信度的评价高,对朋友的诚信度要求也高。90.0%的被访者认为自己是诚信或基本是诚信的;70.4%的人对朋友诚信要求的底线是言必信,行必果,或者是对别人如何无所谓,但对自己要讲信用。可见人们对社会诚信要求高,呼唤诚信社会建设。

2.大部分被访者因诚信缺失而受伤害,对自己遭遇不诚信选择日后多加防范的占多数。78.3%的被访者表示曾因他人的不诚信而吃过亏,表明个体失信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当前社会的诚信度低;65.9%的被访者选择日后多加防范。

3.被访者对讲诚信认可度低,社会诚信的建设显得刻不容缓。32.8%的被访者觉得对人应该讲诚信,但是认为不该讲诚信和看情况而定的达到64.4%,其中23.8%的人认为不应该,40.6%的人认为是看情况而定,反映出当前社会诚信道德滑坡。如果不整治少数个体的诚信缺失,大部分人对不诚信逐渐认同,会引起道德的沦丧甚至整个道德体系的崩溃。

4.政务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关键。40.4%的被访者认为政务诚信指标最为重要的是政府信誉,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41.2%的被访者认为政府发布的季度或年度工作业绩的统计可信或比较可信,43.4%的人认为不太可信(29.8%)和不可信(13.9%),9.8%的人表示不清楚。表明工作业绩统计结果影响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公信力。

5.对各级行政部门诚信度的总体评价基本持肯定态度。80%的被访者对目前甘肃省各级政府行政部门诚信度的总体评价持肯定态度,其中认为很好(4.0%)、良好(17.2%)、较好(23.7%)的占44.9%,认为中等的占35.1%,认为较差和很差的占15.6%。

6.商业诚信缺失,就会扰乱社会和市场秩序,损害社会公平正义,败坏社会风气。七成以上被访者不相信上门推销员的话。84.1%的被访者对现在电视、网上以及街上粘贴的各种广告表示大部分不信(65.4%)或者全都不信(18.7%)。被访者认为目前甘肃省美容行业不诚信现象最为严重,其次是医药卫生行业;15.2%的被访者认为甘肃省商业信用市场规范(8.4%)和比较规范(6.8%),55.1%的人认为一般,24.4%的人认为混乱(19.9%)和很混乱(4.5%)。

7.企业缺失信用评级,公司内部员工诚信档案构建率低。15.6%的被访者所在企业进行了信用评级,22.4%的人表示没有,52.0%的人不清楚;14.4%的被访者所在公司建立了内部人员诚信档案,30.5%的人表示没有,44.5%的人不知道;13.7%的被访者所在企业对商业伙伴进行信用管理,18.9%的人表示没有,56.1%的人不知道。可见省内部分企业信用文化缺失,诚信管理薄弱,诚信记录、征信组织及相关制度极不完善,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企业信用体系显得尤为紧迫。甘肃省企业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被访者认为主要原因依次是职业道德素质不高、执法不严、缺乏诚信环境、体制障碍和企业短期行为所致。

8.被访者对甘肃省当前社会诚信状况评价不高。47.2%的被访者认为目前的社会诚信度与以前相比降低了;57.3%的人认为当前社会的总体诚信状况一般,28.5%的人认为较差,7.1%的人认为很差。这反映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甘肃省与全国的道德诚信滑坡趋势是一致的,尤其商业诚信缺失极其严重,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问题。

因此,完善社会诚信的法制环境,发挥政府诚信的核心作用,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强化公民的诚信意识,共同建设诚信社会是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

四、预测与建议

2012年度社会热点调查显示:住房和物价问题分别以68.9%和68.1%的关注度位居第一和第二,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食品安全问题有64.4%的被访者关注,由上年第八位上升至第三。62.9%的被访者关注反腐败问题,由上年的第九位上升到第四,反映出社会公众反腐败的强烈意愿。就业问题以52.9%的关注度位居第五,比去年提升了一个位次。50.1%的被访者关注养老问题,排在第六,比去年降低两个位次。医疗问题以47.7%的关注度由2011年的第三位下降至第七,显示出医疗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42.5%的人关注教育,位居第八,与去年大体相同;42.0%的人关注环境,排在第九,比去年提升了两个位次。37.3%的人关注收入问题,位居第十。30.1%的人关注社会治安,比去年降低了一个位次,位居十一。22.7%的人关注生产安全,20.2%的人关注社会诚信问题,分别居第十二、十三位。综上数据显示,甘肃社会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主要是关乎民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特别是关注度较高的热点,几年来一直在高位徘徊。

2012年,甘肃省舆情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首先,保持物价稳定与房价合理回归是社会大众的期盼。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4.2%,比7月下降2.3%。CPI同比自8月份起连续4个月下滑,通胀压力明显缓解。但是收入水平居于全国末位的甘肃社会公众对于物价的波动极其敏感,因此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是民生民心工程的重要任务。尽管全国一二线城市房价普遍回落,甘肃省特别是兰州市在全国七十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方面,从2011年第一季度同比上涨11.37%到8月份的6.9%,涨势依然强劲。房价只升不降,对有刚性需求的民众是一种重负。34.34%的被访者在本次舆情调研时表示“如果条件允许,会考虑在近期买房”。因此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其次,提高甘肃地区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刻不容缓。舆情调研显示,由于物价上涨,部分中低收入者明确表示自己的收入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尽管政府发放了物价补贴,由于物价上涨幅度大,被访者大多表示是杯水车薪,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当前生活的满意度。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低收入群体的资助力度,以缩小巨大的收入差距,促进西部地区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完成甘肃省十二五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从本次调研被访干部的认知与评价看,在广大干部中宣传、解读、分解任务,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在完成指标的过程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分必要。

第四,党的十八大召开,新一届中央和甘肃省委领导班子的发展思路与举措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之一。

【注释】

[1]“十大惠民工程”中的“27件实事”是:A.实施城乡居民职业技能培训22万人;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1万名。B.城市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提高10%;农村低保标准由850元提高到1096元。C.完成20万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完成2.5万户城市和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建设2万套廉租住房;对10万户城市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D.改造15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改造建设80个乡镇幼儿园。E.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均由120元提高到20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水平由15元提高到25元;改扩建l1个县医院;新建1170个村卫生室。F.建设1930个农家书屋;新建100个乡镇及社区体育健身中心;为6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基本设备。G.解决1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新增10万户农村沼气用户。H.实施16个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项目;在50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I.新建和改造农村连锁超市2000个;建设基层邮政所150个。J.建设农资放心店100个;建设食品安全示范店1000户;在全省公路安装2000套智能监控设备;在500个乡镇(街道)安装视频监控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