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设和谐文化呼唤两种文化的融合

建设和谐文化呼唤两种文化的融合

时间:2022-10-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再次,和谐文化具有对社会主体的约束作用。简而言之,人本主义文化是一种与科学主义文化相对立的、虚幻的、缺乏现实社会基础的虚拟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当务之急就是要消除这些影响和谐的障碍因素,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首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两种文化”的融合。
建设和谐文化呼唤两种文化的融合_科技创新社会发展

(一)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1.社会和谐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和谐

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就是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及生态等各子系统发挥最大效应的社会。对于和谐社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从一定意义上讲,和谐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境界[5]。因为就当前来说,社会和谐还只是一种社会发展的理想“应然”形态,是我们追求的社会发展目标,而不是一种“实然”的社会形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外另外再去构建一个其他的社会形态,而是指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持和谐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观,高度重视营造和保持社会和谐,做到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形态的理想状态,其最重要的是精神和理念的和谐,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和谐文化建设问题。和谐文化是一种崇尚和谐、追求完美的精神力量和理想信念,是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6]。和谐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可以从理念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及器物层面进行理解,但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只有倡导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互助、合作、团结的社会准则,才能建设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是以和谐理念贯穿于相关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之中,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就是以和谐作为经济、文化及政治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行动指南,将和谐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社会实践的物质力量,达到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目的,促进整个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和谐文化在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

文化是时代精神的升华,对社会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通过和谐文化建设,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文化氛围。

首先,和谐文化具有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旗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能起到提纲挈领、统揽全局的作用。它以悄无声息的方式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社会大众的思想和灵魂,并进而影响他们的实践行为。和谐文化所倡导的“和为贵”的精神理念激励人们树立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号召全国各民族、各阶层“舍小家保大家”,以社会利益为重,努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和谐文化具有凝聚力量和精神抚慰的作用。通过和谐文化建设,将全国上下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建功立业。另外,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社会矛盾和利益分化,这就更须发挥和谐文化的整合及精神抚慰作用,化于戈为玉帛,将各种不协调因素转化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和谐文化建设,能够极大地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各种潜能,使全国上下在胜利面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在困难面前保持昂扬的斗志,勇往直前。

再次,和谐文化具有对社会主体的约束作用。和谐文化是一种“软约束”的力量,主要靠道德规范(如内心信念、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等)的力量去发挥作用,但这种约束一旦生成,就可以长久地发挥作用。因为它表明社会大众已经从内心认可了这一价值准则,并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将各种法律规章的“他律”转化为内心信念的“自律”,自觉规范、约束自身的行为。

因此,通过和谐文化建没,可以将社会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调节成最佳状态,减少社会发展中的内耗,通过“整体涌现”而产生和谐社会“系统质”,发挥和谐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引领作用,对全民族的凝聚作用,对人们精神的抚慰作用,对社会矛盾的疏导作用,以及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作用。

(二)两种文化的融合是建设和谐文化的关键

1.两种文化的融合是和谐文化的本质特征

有学者指出,“作为和谐社会基础的文化,应该是一种融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化文化”。[7]可以说,和谐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区别于中国古代传统“中和”文化和西方人本主义文化的显著标志,就是它是一种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体系。

科学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涵。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不同于中国古代传统“中和”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前者是充满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蕴的文化形态。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重视和谐,既强调“人和”,也强调“天和”,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政教文化,过分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将科学技术摆上同等重要的地位,甚至将科技视为“奇技淫巧”,无端加以排斥。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匮乏的伦理文化,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则是一种融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于一体的文化形态,它不但关注人的修养,提高人的道德水准,而且注重弘扬科学精神,建设科学文化,倡导科学思维,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因此,它是一种蕴涵现代科技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和谐文化不同于西方国家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本主义文化。这种人本主义文化是建立在“共同人性”的理论预设基础之上的,它所指的人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的、无差别的抽象人。简而言之,人本主义文化是一种与科学主义文化相对立的、虚幻的、缺乏现实社会基础的虚拟文化。而和谐文化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关心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物质、精神及政治利益的文化形态。它所指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8],而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9]因此,和谐文化又是一种充满现代人文关怀的文化。

综上所述,和谐文化应是集科学性与艺术性、客观性与主观性、事实性与道德性、真理性与价值性于一体的综合创新文化,是融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体系。

2.建设和谐文化要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

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影响和谐文化建设的障碍因素,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等。建设和谐文化,当务之急就是要消除这些影响和谐的障碍因素,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首先,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两种文化”的融合。人与自然的矛盾当前主要表现为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要解决这些矛盾,一方面,需要大力弘扬科学文化、发展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解决科学技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如开发绿色科技,发展循环经济,通过高新技术手段来减少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对于技术的应用所导致的负面效应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对技术的人文关怀,以确保科学技术沿着正确的、合理的、可持续的轨道发展。

其次,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需要“两种文化”的融合。当前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如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滞后,民主法制不健全,社会诚信度不高等。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继续弘扬科学文化,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功能,积累强大的物质财富,为缓解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充分发挥人文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功能。当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利益分化更加明显,部分社会成员一时难以适应,出现了极大的心理落差,如不及时疏导,就可能引发社会矛盾。通过发挥人文文化的精神抚慰和矛盾疏导功能,就可以将各种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国家政策法规是人文社会科学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体现。国家政策法规要合民意、得民心,得到切实的贯彻执行,必须符合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并具备人文情怀。只有这样,国家政策法规才能为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促进两种文化的融合,建设和谐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要求“两种文化”的融合。但当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存在明显分离的征兆和特征,这是不利于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的。因此,促进“两种文化”的融合,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1.“大科学”观和“通才教育”观是两种文化融合的基础

科学理所当然应包含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0]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科学的理解仍囿于自然科学范畴,以至于我们谈到科学技术时通常指自然科学技术。随着科学自身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将科学局限于自然科学太狭隘了,美国科学史家普赖斯在其著名的《小科学,大科学》的演讲中提出了“大科学”的概念,深化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理解。

“大科学”观要求我们在发展教育事业中,克服“重理轻文”倾向,树立“通才教育”观,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科学教人做事,人文教人做人”,当代社会需要的是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德才兼备人才,因此,教育要适应时代需求,培养文理皆通的复合型人才。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造就“和谐发展的人”,就要改变那种单纯注重传授知识的教育观念,树立一种和谐教育观。“和谐教育旨在实现向教育原本(或本体)的回归,弥合知识与能力、为学与为人、理性与价值、人类与自然的裂缝,谱写出优美的和谐大合唱。”[11]

2.加大对科学技术的人文关怀是两种文化融合的明显例证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为人类带来福祉,同时也将人类带进了生存危机的深渊。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科学、真理在每一具体场合,对于每一特定价值主体来说,是中立的,而在总体上,在科学、真理与人类生存发展的一般关系意义上,它们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有正价值的。”[12]科学技术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将解放人、服务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终极目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分离的最明显表现就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人文主义者往往只是片面地看到科技应用的负面效应,认为科学技术不但造成了资源环境问题,而且导致了人类道德的沦丧和精神家园的失落。很显然,这种评价是有失公正的。一方面,科学技术应用的负面效应是源于人类认识和实践水平的局限性,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水平的提高,这种负面效应就会慢慢减弱直至消失;另一方面是源于人类观念和行为的偏差和对科学技术的滥用。社会的部分集团或个人为了满足自己急剧膨胀的私欲,将科学技术视为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对科学技术作非理性、非道德的运用,使科学技术的发展脱离了人文文化的指引,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深重灾难。可见,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失衡也是导致科学技术出现负面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科技越发展,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就越需要我们用人文文化对其进行道德规范和价值引导。否则,这些科技成果一旦被误用,就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增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科技成果应用者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意识,应成为科技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将其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和损害降至最低限度,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3.“以人为本”是两种文化融合的最佳契合点

《管子·霸业》载道:“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13]长期以来,历代封建统治者都认识到了“以人为本”对维护阶级统治的重要意义,并采取了一些缓解官民关系、保护农民权益的措施,但由于受历史的局限,在阶级社会里,“以人为本”思想成了统治阶级愚民、役民的工具,“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本。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人为本”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是和谐文化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既不同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民本思想,又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本主义思想,它是指,我们从事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人民谋福利,都是为了解放人、发展人,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建设人文文化的价值指导原则。我们建设人文文化,目的就是为了丰富人的精神生活,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思想境界,赋予人以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将人们从工业时代的“经济人”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发展的人。同时,“以人为本”也是建设科学文化的价值指导原则。近代科学的诞生,就是为了将人从中世纪长期的宗教神学奴役下解放出来,还人以理性和自由。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将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下解放出来,使人们将大部分时间从事娱乐休闲,享受精神生活。可以说,科学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就是为了解放人,发展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以人为本”是建设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归宿点,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灵魂。

4.创新是实现两种文化融合的重要途径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才能实现发展。创新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创新需要冷静的思考、细致入微的研究和艰难的探索,这是科学文化的重要内涵;但创新同时需要热情、激情和闯劲,这又是人文文化的体现。

创新首先要尊重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创新不是盲日蛮干,不是单单凭干劲和热情就可以做好的。创新在某种意义上是科技知识的“溢出效应”,只有具备丰厚的专业领域知识积累,创新思维才可能发生,“机遇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的”。另外,创新也需要一种追求卓越的冒险精神,需要充分发挥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行创造性地思维,做出创新型的成果。因为创新(特别是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都非常低,据美国曼斯菲尔德1981年的一项统计,在高技术项目中,只有60%的研究与开发计划在技术上获得成功,其中只有30%推向市场,在推向市场的产品中只有12%是有利可图的。[14]这就需要考验创新者的闯劲与激情。

当前,我国提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力争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这一战略的提出是建立在对科技发展规律的充分认识,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估量,对中国科技发展前景的合理预测基础上的,是科学思维的结晶。但我们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科技底子薄,可供利用的国际发展空间有限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路必定是异常艰难的,需要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更需要发挥全国人民精诚团结的“剩余效应”,挖掘其潜力,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就是人文文化发挥作用的领域。

5.解决现实社会问题是“两种文化”融合的落脚点

实现两种文化的融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目的是为了服务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解决现实社会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的和睦、团结与协调。面对新时期凸显出来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我们应该大力弘扬科学文化,发展自然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其“物质生产力”功能,以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弘扬人文文化,充分彰显其“精神生产力”功能,以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促进社会成员的和谐相处。如人口爆炸问题的解决,既有赖于避孕、节育技术的应用,依靠科技应用来降低人口出生率,同时,也有赖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和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使人们自觉地认识到优生优育是一件利己利人的大好事。可见,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互补作用的发挥是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要做到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就需要调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走出“象牙塔”,就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突出应用对策研究。通过贴近社会生活的转向,既可以丰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活水源头,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和思想依据。

因此,建设和谐文化,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需要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协同发展。既要充分弘扬科学文化,发展自然科学技术,又要在人文文化的指引下,将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限制在自然界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确保科学技术真正造福于人类。科学文化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人文文化是人类正确、合理发展的保证,它们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只有实现两者的协同,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