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时间:2022-10-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义制度为消灭人与自然的对抗状态、避免生态异化提供了根本保障,因此,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基于上述的考察与分析,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生态情势相当严峻,经过3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高消耗、高污染的风险社会,可以说发展中的中国对生态文明的呼唤比任何时候都迫切。虽然中国正在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然而从中国目前的社会状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特点来看,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处于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并行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已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可谓内涵复杂、困境重重、任务繁重,需进行系统化思考。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观念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实现在人与自然发展中从“人统治自然”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进化。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类社会发展走持续、和谐发展之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辩证图景,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思想、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思想、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思想、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相统一思想、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学批判思想及生态问题解决的制度变革思想,这些思想蕴含了极为丰富和有价值的生态思想,无疑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源泉,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应有之义。

第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致力于消灭剥削,避免资本统治一切,不让资本无限制的逐利欲望对自然界的大肆掠夺和疯狂破坏。马克思主义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时,就指出这种生产方式在推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生态异化和劳动异化。社会主义制度为消灭人与自然的对抗状态、避免生态异化提供了根本保障,因此,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避免形而上学地对待人与自然的思维方式,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追求人与自然持续和谐的生态化发展方向。

第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统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避免“竭泽而渔”,防止“现在的人吃子孙的饭”。中国是一个人口与资源比例极不平衡的国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尤为重要。

第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主导地位。由于资本的影响力所推动的经济全球化,使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日益明显。在面对关系全球的种种环境问题时,中国除了在主权范围内积极解决属于国内的问题外,还需通过双边和多边合作,积极参与应对全球环境问题。马克思曾构想了共产主义社会,即自由人的联合体,虽然我们离这种理想的生态社会还很遥远,但是,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指导,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控制废弃物排放,注意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就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五,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两个和解”思想。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将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思考,为我们解决生态问题指明了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从事改造自然的活动制约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而这种制约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却往往被忽视,从而使生态问题不仅成为一种自然现实,而且成为一种社会现实,生态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社会问题,要解决生态问题必须从解决社会问题入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两个和解”思想指导下,为人类社会发展探索出的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

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框架

在人类文明生态转向的过程中,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当前人类文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它关乎着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的社会发展战略中,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领域内具有共同指导作用的一个重要的治国理念,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生态文明理念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所谓生态理念是指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和包括小城镇在内的社会环境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的思想观念,涉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文明理念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进步思想观念,它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内容,既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生态心理,也包括进步的生态道德、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还包括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就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确立一个新的价值尺度、价值标准,逐步形成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关注,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形成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思想理念。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中国生态赤字巨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迟迟得不到根本好转,固然有气候、气象、地质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和深层次的社会历史积淀,但归根结底是人们在长期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非理性发展观引导的结果。因此,建设生态理念文明,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思想意识上实现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人是自然的主人”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是自然的朋友和伙伴”的理念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重物轻人的发展理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确立人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天人一体的理念,树立资源有限、环境有限的理念;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保护成为公众的价值取向,生态建设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

(二)生态经济文明

生态经济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指生态经济的建设。生态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把区域内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的恢复与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统一规划,综合建设,培育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生态景观,宣扬整体、和谐、开放、文明的生态文化,孵化高效、低耗的生态产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度统一。生态经济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社会—经济—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建设生态经济文明,应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的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对不能按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活动予以及时矫正;要把经济发展的动力真正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来;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态文明的现代化道路;要防止重经济发展轻生态保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彻底摒弃靠牺牲生态环境来实现发展,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生态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是指人类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政治活动进步状况和发展程度的标志,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两个层面的内容。政治制度层面表现为:因经济基础变化所引起的国家管理形式、结构形式的进化发展,即政治体制、机制等方面发展变化的成果,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政治制度文明发展的最重要成果。政治观念层面表现为:政治信念、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的变化更新,如人们参与政治的意识普遍增强,民主、自由、平等、人权、正义、共和、法治等思想观念的普及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文明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文明,是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基本方略的政治文明,是按照社会主义政治生活的发展规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政治文明。在人类文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化的历史时期,人们已开始逐步将“生态环境”放到“政治体系”研究的重要地位,生态政治文明油然而生,构成整个生态文明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保护的实质是维护人的环境权益,如果说政治文明的功能是通过制度和国家公共权力来维系社会秩序,通过公平分配社会资源来保障个人权益,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话,那么,生态政治文明要求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平衡各种利益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和权力滥用而带来的对生态的破坏,以公共权力限制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维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安全。因此,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作为判断工作价值的标准,这样使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所在,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从而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四)生态科技文明

解决生态危机和建设生态文明都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并助推着科技观的变革,促使生态科技观的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第一推动力。人类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创造更加灿烂的文明。生态科技文明是对近现代科学技术反思之后的科技生态化转向的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它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目标,以解决人类与自然界和谐演化为宗旨,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最高准则。科学技术活动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服从自然本身的属性和规律,但因人为方面的原因,对生态文明来说科技的作用却呈现出“双刃剑”的效果。一方面,由于对科学技术不合理的应用,带来20世纪以来传统工业化进程中对自然资源掠夺性的开发,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生态危机、人类生存危机的条件下,科学技术对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环境改善等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设生态科技文明,就应该积极预防科技应用可能引发的负面效应,突破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技术。实践证明,只有依靠生态科学技术,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加速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五)生态制度文明

生态制度是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宗旨,调整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制度规范的总称。如《森林法》《草原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这些制度规范共同构成了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主体。生态制度文明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规范建设的成果,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内在地体现在人类的法律制度中,并以此作为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尺。建设生态文明内在地包含着保护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水平,是生态制度文明的外化,是衡量生态制度文明程度的标尺。”[16]因此,生态制度文明既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更是实现生态行为文明的重要保障。建设生态制度文明,就是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的政治制度和法规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并用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确保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六)生态行为文明

生态文明不仅指生态思想理念、制度的文明,也不仅包括生态经济、政治和科技的文明,更是一种体现在社会行为中的过程,即生态行为文明是生态文明最为重要的内容,如果没有生态行为文明,也就谈不上生态经济文明、生态政治文明和生态科技文明。所谓生态行为文明,是指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巨大而系统的社会变革工程,生态行为文明是这一系统工程的根基。罗曼·罗兰说过,善良不是学问,而是行为。这是说,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善良,并不看他有多少学问,而是看他的行为是不是善良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行为文明才是真正的生态文明。“没有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意识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就无从表现出来。”[17]生态行为文明要求将生态文明的内容和要求由内而外地体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中,体现在各种活动实践中;要求人类必须将政治行为、经济行为、生活行为规范限制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生态行为文明建设具体要求是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企事业单位、每一个社会团体组织、每一级国家政府,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自觉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共同保护我们所栖息的生活、生存环境。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

从上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与框架分析中可见,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概括起来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思想理论层面上,包括对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文化、意识、法律、制度、政策的建设;二是组织行为实践层面上的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等的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辩证统一的过程。因此,只有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框架为依托,在具体路径上加强思想理念、政策制度、组织机构、经济发展、生活消费的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

(一)在思想观念上,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倡导生态价值观,提升公民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培养生态化思维

1.在思想上要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即经济发展应与环境保护并重,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发展协调同步

正如杰弗里·希尔说:“从本质上说,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因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的支点。人类显然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同时也大可不必为了保护环境而停止发展的步伐。”[18]

2.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树立生态文化意识,唤醒全民生态意识

生态道德的培育是发展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人与资源环境之间,人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因而必须通过生态道德教育,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生态与道德联系紧密,生态环境的优劣是人们生态道德水平高低的反映,而人们生态道德水平的高低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因此,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有助于培育人们自觉、自律的生态意识、行为和责任;有助于人们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的社会文明风尚;有助于人们形成珍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摒弃人类自我中心的理念,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3.确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财富观和消费观

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主张在人与自然共同构成的系统整体中,不仅人是主体、有价值,自然也是主体、也有价值,因此,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地对待自然。生态文明的财富观是以绿色财富为主的财富观。所谓绿色财富是指以资源、环境和社会安全为前提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财富,它包括绿色人造资本、绿色自然资本和绿色人力资本。生态文明的消费观就是倡导绿色消费,反对工业文明时代的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的生活方式。

4.培养生态人的生态化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主客体两方面的进程。客体进程表现为经济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科学技术及城乡建设的生态化;主体进程则表现为人的生态化,亦即是使人学会生态化思维。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落实在主体上,没有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的生态人,一切都是空话。从哲学思维方式看,生态化思维方式表现为四个特征,即整体性、多样性、开放性(边缘优势效应)和未来优先性。在生态文明与人的思维方式生态化良性互动中,具有生态化思维方式的生态人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在政策制度上,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体系,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政策保障

1.在政策上应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中央决策层和地方领导层的意志和政策,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应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逐步形成一整套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体系。

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PM2.5(细颗粒物)的问题,2012年年底,国务院及时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分三步:第一步,2012年在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重点地区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细颗粒物)与O3监测并公布数据;第二步,2013年在113个环保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第三步,2015年在所有地级市以上城市开展监测,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新标准。2012年9月底国务院批复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协同、综合、联动”的一揽子防治政策措施,治理以PM2.5为特征的灰霾污染。第一,明确防治目标。到2015年,重点区域PM2.5年均下降5%,对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区域提出更高要求,年均下降6%。第二,采取综和措施。统筹区域环境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加强能源清洁利用,控制区域煤炭消费总量。实施多污染协同控制,既注重防治一次污染,又注重防治二次污染。在开展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控制的基础上,新增烟粉尘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控制要求,并提出八大减排工程,共计1.3万个减排项目,将有效削减各项污染物排放量。第三,完善联防联控。健全“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全面提升重点区域大气联防连控管理能力。

2.要制定和完善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法律法规

近年来,中国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涉及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在生态治理法制化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然而从中国目前的环境现状来看,环境立法还不够完善,目前,中国有多部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但是内容过于原则化和抽象,导致法律法规在实践中严重缺乏可操作性。这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障碍。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急需制定出台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法律法规,同时,还需按照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制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特别是应加快保护中国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方面的立法进程,以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

(三)在经济发展上,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型生产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建设生态文明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而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真正建成生态文明的社会。因此,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1.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指由高碳发展方式向低碳发展方式转变,由粗放扩张的发展方式向集约环保的发展方式转变,这就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2.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指导人类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与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不同,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倡导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样从根本上消解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3.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搭建社会平台

在“碳排放”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瓶颈”的当代,“高碳模式”严重制约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制约了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资源瓶颈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为中国的发展指出了一条全新的路径。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要完成和实现文明的这一转型,就要探索建立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和政策措施,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必然成为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突破口。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具有相一致的价值观念:都强调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实现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4.实施清洁生产,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和生态产业,建立生态型生产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基础性工程的建设

绿色产业是指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的产业。环保产业是指包括生产中的清洁技术、节能技术,以及产品的回收、安全处置与再利用等,是对产品从“生”到“死”的绿色全程呵护。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生态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集团型产业。生态产业是包含工业、农业、居民区等生态环境和生存状况的一个有机系统。无论是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抑或是生态产业,都必须实施清洁生产,所谓清洁生产,是指以“预防污染”为本质特征,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其核心是“节能、降耗、减污、增效”。这是一种与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模式完全不同的生产方式。因此,必须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其成为自觉的、社会的意识和行为,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在生活消费上,摒弃消费主义的消费观和价值观,积极建构生态消费模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体现为思想观念、政策制度的建设,还表现在经济发展方式上的转变,而在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选择上,建设生态文明则要求必须摒弃因西方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影响而形成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消费观,以“适度生产、合理消费”来引领人类消费和生活模式的发展潮流,积极建构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消费模式。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消费主义在中国日益盛行,消费主义的流行,虽然对于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具有一定作用,但其产生的生态影响却不容乐观,并直接影响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地球只有一个,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不仅非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即便是可再生资源,人们对其开发也不是无限度的,人们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必须低于其自然生产速度。由于消费主义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挥霍,无所节制消费,必然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消费主义者消耗的不仅是当代的资源和能源,还消耗着子孙后代的资源和能源,如果任由消费主义发展下去,资源将消耗殆尽,地球将会走向衰亡。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消除消费主义的危害,摒弃消费主义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一方面,要在理论上澄清消费主义造成的人们对消费的片面理解。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上建立有效的措施,如政府应该通过教育、宣传等手段反对消费主义价值观;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经济手段反对消费主义,遵循污染者和使用者付费的原则和方法,对严重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产品的消费,用经济手段促使消费成本内在化。

四、结语

人类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从总趋势看,生态环境并没有根本的好转,甚至在全球范围内还在进一步恶化。因此,要从根本上克服生态环境危机,人类就应该从文明范式的角度进行反思,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态环境危机的最深刻根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强国富民的根本途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矛盾不断呈现,日益突出,经济发展确实造成了生态的失衡和危机,认识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生态环境恶化还会继续,经济社会发展将不可持续。

中国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之后,于1994年审议、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涉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这些充分表明中国早已迈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步伐,从2007年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到2011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再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地位,中国始终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确定为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虽然我们在多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深知,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其实质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且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但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的优势,完全有能力克服西方文明的发展模式,走一条综合工业化与生态化协调发展的“综合现代化”之路,建设中国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戴维·佩珀著、刘颖译:《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2.丹尼斯·米都斯等著、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3.高中华:《环境问题抉择论——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4.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5.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6年。

6.詹姆斯·奥康纳著,唐正东、臧培洪译:《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7.周林东:《人化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

【注释】

[1]钱俊生、余谋昌:《生态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第5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16~917页。

[4]李富君:《马克思的生态观发展轨迹初探》,《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14~18页。

[5]钱俊生、余谋昌:《生态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第297页。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521页。

[7]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

[8]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和自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9]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117~118页。

[10]弗罗洛夫:《人的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86~187页。

[11]阿钟:《苏联学者是如何研究环境思想的》。

[1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41页。

[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0页。

[15][美]梅多斯著、于树生译:《增长的极限》,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5页。

[16]党国英:《制度、环境与人类文明——关于环境文明的观察与思考》,《新京报》,2005年2月13日。

[17]姬振海:《生态文明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4页。

[18][美]杰弗里·希尔著、胡颖廉译,《自然与市场》,中信出版社,2006年,英文版前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