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史淑娟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马克思的生态观建立在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结合的基础上,其核心内容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青年黑格尔派、黑格尔哲学以及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因此,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_都市文化与美丽中国: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长三角研究生论坛论文集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史淑娟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的生态观建立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结合的基础上,其核心内容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青年黑格尔派、黑格尔哲学以及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观”的概念,但是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等著作中初步建构起来,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等著作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人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以满足其基本的生存条件,而实践是人和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中间环节。

(一)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想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1]第67页首先,马克思的生态观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员。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马克思还认为,不管是人还是动物,从自身的需求来讲,人和动物都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生存,维持基本的生理需要。此外,恩格斯指出:“自然界,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也就是说,自然界是人实现基本生存的物质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自然的客观先在性,说明了没有感性的自然界,人类就不可能存在。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从自然界中逐渐派生出来的。其次,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渔产丰富的水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2]第646页这说明了自然环境对社会物质生产劳动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同时,人类只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反之,必将被自然阻挡社会发展向前迈进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理解自然条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马克思指出,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两个最基本的关系之一,不仅受到人的认识能力、实践经验和价值观念的制约,还受到人们的生产劳动的社会形式的制约,即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对立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缩小,并逐步建立起和谐统一的关系。这种和谐统一的关系只能通过以在自然界中实现人道主义及对实现的自然主义为具体内容的共产主义运动才能真正实现,在追逐剩余价值为生产的唯一目的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人与自然是达不到和谐关系的。正如恩格斯所说:“要消灭这种新的恶性循环,要消灭这个不断重新产生的现代工业的矛盾,又只有消灭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有可能。”[2]第646页这就说明我们人类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既要确保自然生态的平衡,又要协调好人类的直接利益与长远利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在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从实践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践是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中介。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的中介,是联结双方的纽带。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因此,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有着重要的位置。马克思、恩格斯把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于实践之中进行考察,突破地把对自然的理解融入了对历史、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之中,揭示了自然界通过人的社会实践不断地被人化的实质,使人与自然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当然,人在实践中只能尊重自然,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而是要按照自然呈现出来的规律来改造自然。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植物是一样的,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与他之外的。”[2]第383页恩格斯也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3]第35页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的高度,充分重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考察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趋势基础上,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坚持完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中国化的生态观。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十分注重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在绿化方面,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后就提出要消灭荒山荒地,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要求“在十二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山荒地,在一切宅旁、村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4]第262页其二,在林业建设方面,主张农林牧副渔五业综合发展,在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生活的迫切需要的同时,不断改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其三,在管理生态资源方面,强调重要生态环境资源必须由国家统一管理,国家兴修水利、防洪防旱,保护土壤资源,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等等。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思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生态文明理论。为此,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指出,“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的发展”。“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不仅要发展经济,而且要保护好环境,提倡生态文明,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建设才能稳步前进”。[4]第375、377页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发展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在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退耕还林工程,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的协调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5]第383页

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重要思想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强调“建设生态文明”,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十七大报告中科学定义“生态文明”的内涵,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强调坚持五个统筹,实现全面发展,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文献中,并提出了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正是这一代领导人生态观的鲜明体现。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深刻论述,阐述了生态对人类文明兴衰、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等影响。他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义务植树深入持久开展下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要建立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等等。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切实落实生态文明观,亲自到滇池治污工程、中科院昆明治污研究所等地考察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并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观念,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和生态观。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实践路径

(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直接决定和影响到每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的同时,生态环境却面临巨大的挑战,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来说,首先,耕地资源不断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也大大下降,水资源紧缺,能源消耗巨大等,这些都表明我国的资源消耗巨大。其次,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地和农产品的污染等问题在内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并呈现向农村蔓延的趋势。再次,水污染的不断加剧和过渡开采地下水,导致水资源的急剧减少,引发水体生态功能的不断退化,造成江河断流、湿地减少以及水生物濒临灭绝。最后,目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大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力度,一方面,土壤的有机质不断减少,造成土壤的肥沃力持续下降,另一方面,生产农药、化肥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化工原料。

从生态建设的实践措施来说,首先,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城市化快速增长时期,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造成我国生态欠债巨大,导致生态赤字。据专家测算,“十五”期间,我国年均生态赤字约为1万亿元,总额5万亿元。因此,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保障。其次,公众缺乏环保意识,缺乏对生态文明的概念的正确认识。随着环保知识的深入普及,人们的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但是还是感性的,人们意识到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但是还是存在过度消费、盲目消费的心理,没有形成政府、企业和大众共同参与和监督的良好局面。最后,政府制定的有关环保的法律制度还有待完善创新,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司法缺乏力度。现有的环境保护法中没有明确体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理念,缺乏维护环境权益的依据,执法部门各自为政,相互推诿,执法手段和执法主体存在一些漏洞,严重阻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二)坚持走生态文明之路,构建美丽中国

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表明坚持走生态文明之路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我国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不断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

从政府来说,要加强制度创新,健全生态制度。首先,要建立生态文明相关的法律法规,借助国家这个有形的手,从经济、政治、法律、教育等方面规范人们的行为,确保维护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其次,设立专门组织机构,为处理违反生态文明的行为和事件提供解决途径。

从个人来说,作为社会的一名成员,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做到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型消费,塑造低碳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一方面有利于人们自身的生存与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又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

从企业来说,要建立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推动企业产业和技术的创新,以科技创新推进低碳经济。具体来说,依靠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使用二氧化碳减排,减少废物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选读[M].人民出版社,1996.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毛泽东论林业[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

[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