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文明的伦理观

生态文明的伦理观

时间:2022-06-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经济伦理观认为,人类的经济行为与自然生态体系存在一种内在联系。生态文明的伦理观要求将生态伦理或生态观念渗透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在生态视野下转换片面的“生活质量”观念,并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及系统构成元素与系统整体的和谐放在首位。经济行为合理性标准的转换,离不开消费者“生活质量”观念的转换。

14.1.4 生态文明的伦理观

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整个经济过程。它强调在发展经济时实现能源与资源的再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和能源,清洁生产,放弃以前的高污染、高消费的方式(8)。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在经济上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方式(9)

生态文明需要人类社会重新审视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将经济活动、生态智慧和伦理关怀融为一体,形成一种集经济、生态和伦理于一体的新的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要求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内部及其在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输过程中,遵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德规范,其实质是一种伦理意识形态,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体现。

1)生态经济伦理观

将生态伦理观纳入现代世界观体系中,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与其周围的事物及存在的环境有着内在联系。这种生态世界观反对将人孤立地从他赖以生存并最终给他带来幸福的环境中抽离出来,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满足人的占有、实现所谓人的福利的行为。

循环经济打破了传统的发展模式——将经济体孤立地从整个产业体系中抽离出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将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以实现经济增长的短视行为。生态经济伦理观认为,人类的经济行为与自然生态体系存在一种内在联系。经济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既不是纯粹的“道德标准”,也不是纯粹的“经济自身标准”,而应当是一个生态标准。即企业必须按照生态合理性的价值标准确立自身再生产、管理、交换等各个方面的经济伦理观念,使企业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主体。

2)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倡导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行为准则,引领生态文明视野下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建立一种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资源环境损失最小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力图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生态文明的生产观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利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以知识投入替代物质投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循环经济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经济面临的两大问题:资源稀缺性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当有限资源得到无限循环利用时,就能成为无限多的资源,从而保证资源的持续供给;同时,实行清洁生产,追求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将源头治理、过程治理和终端治理相结合就能将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3)绿色消费伦理观

生态文明注重资源合理配置,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引领生态文明视野下绿色消费观的形成。使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人均需求不再无限扩张,并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克服资源稀缺性,从而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空间。绿色消费既要减少消费环节的污染废弃物排放,追求消费品的节约及循环利用;又要使消费者增加对绿色消费品的消费偏好,诱导消费品生产者在生产环节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生态文明的伦理观要求将生态伦理或生态观念渗透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在生态视野下转换片面的“生活质量”观念,并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及系统构成元素与系统整体的和谐放在首位。经济行为合理性标准的转换,离不开消费者“生活质量”观念的转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