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模式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模式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容易激发扬尘污染的“削山造地”及其他建设项目,兰州市实行严格管控。对未达到环保要求的工地,责令其当即停工整顿、限期整改。10月底,兰州市供热改造基本完成。兰州市交管部门严格限制过境大型货车进入市区,同时在城区主要地段利用红外检测车对行驶车辆进行污染物排放动态检测,依法查处尾气超标车辆。为进一步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兰州市重点对十大类重点扬尘问题进行整治。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模式_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与美丽中国建设

一、大气污染治理的“兰州模式”

兰州这个曾经以环境污染著称的城市,曾在1998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全球10大污染城市之一,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兰州市经济的发展,2002年兰州市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5.2亿元,占当年GDP的3.93%,环境问题还直接影响着市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居住地的选择和外来高新企业的效益等。近年来,兰州市环保部门和各级政府部门对城市环境污染情况十分关注,通过各种途径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源,还原城市生态环境,如实行市区机动车限号行驶、搬迁城市重工业污染企业、整治十大扬尘污染、节能减排等,使兰州的城市环境逐步恢复到较好状态。据统计,截至12月20日,兰州市2013年优良天气已达292天,占全年天数的80%。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优良天数大幅增加,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同比下降,已基本退出全国10大污染城市行列。兰州,这个一度被列入“十大污染城市”的反面典型,竟能拨云见日,成为空气质量达标的正面典型。这听起来是奇闻,付出的努力却绝非笑谈。兰州市委有关领导总结指出:“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兰州干部群众以壮士断腕的气魄,齐心协力、共同治污的结果。”兰州市治理大气污染的做法得到国务院、环保部的肯定,并被总结推广。2013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介绍了兰州市治理大气污染的做法和成效。

2012年以来,兰州市通过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形成了党委领导、纪委组织部门督查、各部门合理监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环境监管新模式,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在改善大环境质量方面,采取了一些新做法,积累了不少新经验。[9]

打蛇打七寸:工业入手,严控生产污染

由于“两山夹一河”的特殊地形,兰州空气流动缓慢,上空一旦出现污染物就很难消散。因此,雾霾长期“盘踞”兰州。市民们常常调侃兰州为“锅盖下的城市”。

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要求兰州市坚决治理空气污染。他说:“要做大做强做美兰州,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兰州。”“把污染治理好,一靠决心,二靠力度。”省长刘伟平亲自带领相关部门与环保部沟通,争取加大对兰州空气治理的支持力度。在兰州市委、市政府的指挥下,一场力度空前的治理空气污染攻坚战打响了。

兰州市大气污染呈工业、燃煤、扬尘及机动车尾气混合型特征,其中工业废气约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一半。要治好兰州的空气,首先必须严控工业污染。兰州市从“关、停、搬、改、管”五个方面严控工业污染。

“关”,淘汰13家企业的落后产能,关闭了银山水泥、蓝天水泥机立窑。

“停”,对210家重污染企业实行强制停产减污,对86家“两高”企业实行冬至前后40天和重污染天气限产措施。

“搬”,借助兰州新区建设机遇,全面启动主城区69家工业企业向兰州新区搬迁改造,主城区周边230家小型铸造、热加工企业向远郊县区工业园区搬迁和升级改造。

“改”,对钢铁、火电、水泥等工业污染大户,督促实施火电企业脱硫、水泥企业脱硝等33项深度治理项目;2013年兰州市共完成73个减排项目(省上下达任务67个),预计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为1190吨、2815吨、3640吨、105吨。先后完成了兰石化乙烯废碱治理项目等重点企业的污染减排设施建设。二热电厂等5家火电企业的10台机组实施了脱硫烟气旁路封堵。

“管”,“冬防”期间对工业企业实施特别管控措施。

对容易激发扬尘污染的“削山造地”及其他建设项目,兰州市实行严格管控。环保部门督促各施工单位对裸露地面和采掘面喷洒抑尘剂或覆盖绿网,防止扬尘。全市471个施工工地全部实行绿色施工。对未达到环保要求的工地,责令其当即停工整顿、限期整改。

“要敢于对大企业说不。”对兰州石化及市区3个热电厂等排污大户,市政府给予“重点关照”。

从源头防治:多管齐下,减少生活污染

2014年9月,全国许多地区连续被雾霾笼罩,兰州市却首次跻身全国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十位城市,列第六位。“兰州好天气”一度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

兰州每年污染最严重的是冬季。随着供暖季节的到来,空气质量依然面临严峻考验。对此,兰州早有准备。早在2012年,省市两级政府将兰州供热改造列为重点工程,决定利用热电联产并网、清洁能源改造等方式,用3年时间完成市区439家、693台燃煤锅炉改造任务。

兰州供热改造,需要实施六大配套项目。利用热电联产供热管网项目可形成5098万平方米供热能力,需配套建设供热管网215公里,建设热力站381座,拆除和替代燃煤小锅炉853蒸吨;利用清洁能源对供热燃煤锅炉进行改造,需配套建设中压天然气管网122公里,配套气量3亿方,完成86座2546蒸吨燃煤锅炉改造。10月底,兰州市供热改造基本完成。11月1日,兰州市民开始享用天然气供暖。

汽车尾气也是重要的污染源。兰州市交管部门严格限制过境大型货车进入市区,同时在城区主要地段利用红外检测车对行驶车辆进行污染物排放动态检测,依法查处尾气超标车辆。冬至前后40天和启动大气污染红色预警时,兰州在此前实施的尾号限行基础上,全面实行市区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为抑制生活污染,兰州还在主城区开展“全民洗城”活动。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环卫部门的洒水车穿梭于兰州各干道,洒水降尘。许多市民感叹,兰州的马路有了“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感觉,空气湿度明显提高,近地浮尘大大减少。

为进一步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兰州市重点对十大类重点扬尘问题进行整治。整治工地扬尘,全面排查各类工地二次扬尘存在的问题和漏洞,重点整治土方作业、拆迁工地和削山造地扬尘污染;整治道路扬尘,全面启用吸尘车辆,24小时不间断作业,作业面覆盖主次干道、人行道、小街巷和城乡结合部;整治树木绿化带积尘,对城区行道树、绿化带积尘进行清理;清理楼顶积尘,对楼顶垃圾杂物和积尘进行全面清理;整治裸露地面扬尘方面,对裸露地面、绿化带边缘、树坑等采取固化措施;整治建筑装修作业扬尘,对全市所有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进行规范管理,禁止干法打磨、切割等作业,采取湿法作业;整治单位院落、居民小区及周边区域清扫扬尘,对单位院落、居民小区及周边自扫区域禁止使用大扫帚清扫,及时清理枯枝落叶和垃圾杂物。

管控结合:责任到人,实施网格管理

“炉子一冒烟,就有人来问责。”为了治理空气,兰州市的社区干部全都绷紧了弦,可以说是“严防死守”。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支援市民将有烟煤免费兑换成无烟煤。市里专门制作可直接用火柴引燃的无烟蜂窝煤,免费发放给市民。兰州市广泛发动群众,创新社会管理方法,全面落实“属地化、网格化”精细管理制度。兰州各区县将辖区划分为若干网格,每块网格由一名网格长、4名网格员组成大气污染防治日常监测小组,负责各自区域内大气污染防治日常监测工作。网格长由该网格所属社区选派一名工作人员担任,网格员由楼院长、居民代表、商户代表和相关单位代表担任。同时,在街道设置环保专干和数字化监控指挥平台,利用高清探头,对辖区各网格进行全天候、全覆盖的实景监控。一经发现区域内有偷偷排污、燃烧有烟煤、焚烧秸秆垃圾、煤堆灰堆无遮盖措施等现象,即由网格长、环保专干通知街道综合执法队到现场进行处置。

兰州市委市政府一再强调,要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确保人员、工作和措施到位,对工作不力、延误进度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行“一票否决”,严格问责。两年来,包括市环保局前局长在内的多名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因治污不力被问责甚至免职。

兰州还成立督查考核组,采取“听、查、看、访、办”等方式,每周开展督查考核,跟踪督办重要工作,对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同时,设立举报专线,鼓励群众举报环境违法问题,对造成严重污染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形成全民监管的局面。领导重视起来,群众动员起来,网格化管理与数字化监控结合起来,使污染源得到有效管控。

关键在人:共同参与,巩固治污成果

为了治理空气,很多企业压减了产能;很多车主不得不改乘公交车出行;很多干部24小时值班监控……为了治理空气,市民克服了诸多不便,相关企业做出了牺牲。

“两山夹一河”的兰州终于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现了空气优良天数292天的目标,而且中重度污染天数下降60%。近年进入11月份后,兰州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下降近三成,街上也很少见到戴口罩的人。

“兰州为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探索了很好的经验。”日前召开的全国环保厅(局)长座谈会、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会议,印发了题为《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经验值得推广》的材料。对于兰州环境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效,环保部将其归纳总结为: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督查落实问责;强化绩效考核,有效推进重点任务;创新管理方式,实现监管全面覆盖;采取综合措施,更多运用经济手段;制订应急预案,妥善应对污染天气等几个方面。国家环保部认为兰州市的做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将兰州市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总结为:党委政府重视是做好污染治理工作的根本保障;严格考核问责是做好污染治理工作的关键举措;激励约束机制是做好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创新管控手段是做好污染治理工作的内在要求;全社会共同参与是做好污染治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兰州市委、市政府认为,兰州市治污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相关做法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肯定,更进一步增强了兰州市治污的信心和决心,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的是,兰州的污染治理工作刚刚起步,在全国层面进行考量,兰州市的工作基础相对薄弱、起点较低,在燃煤锅炉改造、工业污染治理、扬尘污染管控、环境立法、机动车尾气治理等领域还存在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任务很重,压力很大,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今后,兰州将把成熟有效的管理方式常态化,并着重以技术创新巩固治污成果,将引进“双良”余热回收技术,对供热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届时供热消耗的天然气将下降10%,同时其产生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废气将在现有基础上下降99%。

二、高原湿地生态综合治理的“草海模式”

草海位于云贵高原乌蒙山区的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城西南侧,湖区面积23.25平方公里,是贵州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是云贵高原最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和主要的候鸟越冬地、迁徙中途停栖地之一。草海湿地由水域、沼泽、草甸以及丰富的水生动植物和较高生产力的水生生物群落组成,是一个完整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完整,是我国亚热带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草海在我国为数不多的亚热带高原湿地生态系统中,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典型性、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气候特殊性等都具有极为突出的代表意义[10],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白皮书)中,草海湿地被列为Ⅰ级重要保护湿地。草海自然保护区位于喀斯特地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及以黑颈鹤为代表的珍稀鸟类。保护区周围人口密集,农事活动强度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与冲击越来越大,草海正面临着环境污染、破坏、水文地貌改变等多种威胁。近年来,威宁自治县不断加大对草海生态湿地的保护力度,通过科技手段排污、治污,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处理好“人鸟争湖”、“人鸟争食”的问题,为了草海天更蓝、水更清、鸟更欢、民更富,积极探索出了一条草海综合治理的科学发展之路。[11]

退耕还湿: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高原明珠”的美誉。这颗镶嵌在云贵高原上的明珠,是贵州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与青海湖、滇池齐名,以水草繁茂而得名。1969年至1979年间,草海湖水因人为放干,导致以草海为中心的威宁及周边100多公里范围内,大气降水量骤然减少,年均气温明显降低,灾害性天气逐年增加,春旱加剧,夏季低温,秋雨增多,大风、冰雹频发发生,霜冻加重,对农作物生长十分不利;由于湖泊消失,地下水位降低,流量减少,湖滨周围村寨水井干涸,水质矿化度增高;生物种群减少,迁徙鸟类几乎绝迹,庄稼几乎颗粒无收……一系列的恶性环境效应,给整个威宁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惨痛的历史教训,让草海人迅速明白了保护草海湿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草海因此也得到了贵州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于1980年决定重新恢复草海湿地,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

近年来,针对草海依然存在的问题,草海保护部门提出了今后草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的科学思路和具体措施。其中,退耕地还湿地就是草海综合治理一项最重要的举措。一旦“退耕还湿”成功,草海水位将从目前的2171.7上升到2173.5,水域面积将从目前的25平方公里上升33.58平方公里,库容量将达9881万立方米。同时,草海坚持以保护为核心,不断加大对当地村民的环保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形式宣传保护草海湿地。采取与国际鹤类基金会合作、扶贫部门帮扶等方式,对草海周边贫困群众进行帮扶,逐步解决“人鸟争地”问题,促进人鸟和谐、人湖和谐。目前,通过建立6500多亩鸟类繁殖区和长达3公里的生物隔离带,在草海周边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等工程,环湖村民们保护草海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在逐日增强,森林覆盖率从2009年的8.62%提高到15.3%,区域内10°至25°坡耕地绝大多数得到了治理,以黑颈鹤为代表的珍稀候鸟在逐年增加,黑颈鹤数量从刚成立保护区时的400多只增加到了现在的1300多只,形成了一派人鸟和谐的景象。

生物治理:科技手段截住污水源头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一直是草海生态系统综合治理过程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截住源头,净化水体,最大限度减小城市生活污水对草海水体的污染,这是草海综合治理迫在眉睫的问题。近年来,威宁自治县在国家没有大量专项资金投入草海治污的情况下,积极采取融资或招商引资等方式来解决草海水体与环境污染问题。2008年年底开工建设的威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目前已投入使用,日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80吨,处理生活污水1万吨,有效缓解了威宁县城城市卫生压力,减小了城市污水对草海水体的直接污染。2011年4月开工建设的草海西海码头生活污水生物处理——人工湿地示范项目,当年6月就正式投入使用。人工湿地项目是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植物的作用等机理,经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生物处理的新技术。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成本低、效果好、环境美,能部分解决草海水源不足的问题。同时,种植的水生植物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该示范项目通过蒲草、芦草、美人蕉、莲花、沉淀池等植物与砂石层层过滤,层层净化,让原本流入第一级沉淀池漆黑恶臭无比的城市生活污水,经过五级砂石过滤与植物自然净化,最后一级净化池流出来的水,基本上可以用来洗手了。据了解,该项目通过科技手段,让植物对污水、污泥进行科学处理,每日可以帮助处理威宁县城城市生活污水1500余吨。第一个生物净化项目试验成功后,草海人治污的决心倍增。目前,威宁还计划在环绕草海湖区周边修建人工湿地生物污水处理净化池8个,日可处理污水2000吨,预计共需投入资金2400万元,可将环草海周边的生活污水全部处理后再排入草海。

综合治理:永保草海碧水蓝天

目前,由威宁自治县人民政府牵头,草海管理局和上海嘉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展的草海水体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一系列推进草海生态治理的有效措施正在积极规划和筹建中,草海综合治理思路明确。

首先,实施环湖村庄整治及周边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对草海周边村庄统一进行“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彻底改变过去农村垃圾乱堆,污水横流,房屋乱建的落后面貌。其次,实施湖面清淤及富营养化治理工程。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对草海湖面进行清淤及富营养化治理,彻底解决草海水体及环境污染问题。再次,实施草海周边湿地植被退化恢复工程。草海保护区面积96平方公里、14.4万亩,森林覆盖率(含灌木林)为15.2%,2.2万亩。森林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也是目前草海保护区存在的一大问题。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到2020年全省的森林植被覆盖率要达50%,以此推算,计划在草海保护区范围内实施绿化造林5.2万亩,预计共需投入资金1.04亿元。同时,积极完善草海保护区科研及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草海湿地区域社区农民减贫致富工程,开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计划在草海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综合治理监测站1个,建高原湿地博物馆宣教中心1个。

通过科学规划、科技治理,草海保护部门在“开发好”与“保护好”的博弈中,把“高原明珠”保护好、建设好,早日造福人民的信心与日俱增,让草海天更蓝、水更碧、鸟更欢、民更富的愿望将梦想成真。

三、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宁夏模式”

宁夏地处干旱荒漠向半干旱草原过渡区,三面环沙,生态脆弱,立地条件差,境内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65%,其中风蚀沙化最为严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土地沙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状况。为减缓土地沙化、改善生态环境,宁夏利用外资贷款,实施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项目始于2001年,通过多年的建设和管理,使项目区取得了可喜的变化,显现出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为中国生态项目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创出了一条新途径,被国际金融组织称作“宁夏模式”。重点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在宁夏中北部盐池县、红寺堡区、平罗县等12个县(市、区)和农垦系统的6个农场建设草场围栏封育、防风固沙林、生态经济林、人工种草、固沙中药材等共5.76万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7.09亿元,其中日元贷款5.32亿元。[12]宁夏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集成创新“宁夏模式”

针对宁夏风沙区特点,国内研究机构提出了围栏封育、退牧还草,生态农业经济圈(耐寒灌木种植区—农、林、果、牧、药种植区—经济林种植区),人工造林和种草治沙,社区保育(community based conservation)四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通过实施种树、种草、围栏封育等措施,逐渐恢复了已经退化的生态系统。能够使危及人类的沙漠化呈逆转之势,宁夏人付出了艰辛与智慧。探究其中奥妙,其中有不少经验给人带来启示。

首先是坚持生态优先,实行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把改善生态状况作为防沙治沙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生态建设,注重群众长远生计和沙区经济发展。宁夏确定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防沙与治沙、保护与利用、治理与致富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先易后难、由近到远的工作思路,采取生物、工程、水利、农艺、移民搬迁等综合措施,实施集中连片、规模治理。2003年5月,宁夏率先在全国实施禁牧封育,进一步加快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工程建设,使林草植被较快恢复,草原生态得到改善。天然草地围栏封育后,草地植被盖度、产量和优良牧草种类的密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植物群落优势种的等级与草场等级也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因此,也提高了草地载畜量。在生态环境的恢复过程中,人工林和生态经济农业的种植是在人为干扰条件下进行。在工程建设上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在林草建设上,坚持因地制宜、宜草则草、宜林则林的原则。在整地方式上,推行带状整地、穴状整地的方式以确保原生植被不破坏,提高植被覆盖率。在牧业生产上,人工种植一定数量的高产饲草,减缓自然生态系统的牲畜压力,使大面积的退化草地得以恢复,并弥补传统畜牧业牧草分配季节不平衡的缺点,保证畜牧业生产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坚持政策驱动,推动防沙治沙健康发展。宁夏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坚持实行“谁造林谁所有,谁开发谁受益,允许继承转让”的政策长期不变,推行草原承包到户;进一步将拍卖、租赁、承包以及无偿划拨宜林沙荒地治理开发的使用年限放宽到30年至50年,流动半流动沙地延长到70年,并且允许继承、转让和抵押;同时,在税收、信贷、贴息等方面实行优惠扶持政策,调动了社会各界和农民群众参与治沙的积极性。[13]一是加大对防沙治沙的财税支持力度。自治区及市县财政要逐步加大地方财政对防沙治沙的资金投入力度,每年投入要列入财政预算,增加的投入不低于财政年度增长幅度。允许治沙权利人依法以林地、林木、草原使用权作抵押,申请治沙贷款。二是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补偿经费实行自治区和市县财政一比一配套的办法使用,共同承担,分期分批列入自治区和市县财政预算。三是实行森林植被恢复费返还恢复造林制度。自治区将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全额用于在建项目区的绿化,实行“谁占地、谁缴费、谁恢复、谁使用”的办法。四是建立矿产、水资源开采提取森林生态补偿金制度。自治区将依照“谁开采、谁补偿、谁治理”的原则,依法建立森林生态补偿金制度,由开采经营单位和个人根据矿产品和水资源采掘数量,定期缴纳森林生态补偿金。五是建立多元化投入防沙治沙工作新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种社会主体投资防沙治沙事业和发展沙产业,在全区范围内形成政府、部门、企业、个人等全社会参与防沙治沙工作的氛围。任何企业和个人在承包荒沙荒地中,承包期可以延长到70年不变。对其承包经营的治沙项目和沙产业项目,允许依法继承、转让和抵押,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其合法权益。

第三,引导多主体参与,吸引多元化投资。[14]一批企业集团以资本运作的方式参与开发,增强了防沙治沙的活力,宁夏美利纸业集团通过实施林纸一体化项目,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种植工业原料林1.33万公顷,为中卫市城区构建了一道新的绿色屏障。目前,宁夏治沙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企业有60多家,共投入资金近10亿元,开发治理沙荒地2万多公顷。个体造林治沙户已发展到14.7万户,共投入资金4.1亿元,造林4.32万公顷。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的盐池县组建了联户入股的家庭农场,通过种植中药材、乔灌木及经济林果等治理方式,形成了既能防沙治沙又能增加经济收入的沙产业。

第四,充分发挥科技在防沙治沙中的支撑作用,加快防沙治沙先进技术的创新和转化,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项目顺利实施插上腾飞的翅膀。[15]“五带一体”固沙造林技术,“一水、二林、三田”的方法,在干旱流动沙丘、半固定沙地实行生物固沙造林技术,在平铺沙地重点保护中草药资源等,在防沙治沙中发挥了显著作用。针对不同区域情况,宁夏采取乔灌草结合、农林牧结合、农牧民脱贫致富与生态条件改善结合等综合措施,加快治理速度,提高质量效益。通过改性木质素新型固沙材料及固沙与绿化一体化的植被恢复方法、废纸“废泥”资源化利用技术,筛选了出一批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固沙绿化植物品种,提出了封育草场后续利用方式,为风沙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科技支撑。项目发明的“固沙和绿化一体化的流动或半流动沙丘生态恢复方法”应用改性木质素固沙成本低,每亩160~180元,其成本只有“草方格”治沙成本的1/4,化学固沙(乳化沥青、高分子聚合物等)成本的1/10。[16]

充分发挥科研院所优势,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的推广工作,引进、驯化、筛选试验推广了抗风沙、耐旱树种草种。如:从美国引进四翅滨藜灌木树种做防风固沙林的先锋树种,大大丰富了干旱风沙区的造林树种,取得了较大的生态效益;将宁夏野生灌木树种蒙古扁桃进行人工驯化栽培,作为荒漠造林的先锋树种,大大提高了砾石荒漠地造林的成活率;在项目科技示范区,还引进种植30多个果树新品种。除此之外,项目在农牧场进行24个苜蓿品种筛选试验,选出苜蓿新品种,大力推广种植面积,苜蓿产量比原来提高12%以上。

开展了建造生态植被的资源化治沙模式研究与示范。进行工业木质素改性,对合成固沙材料的配方、合成原理、结构特性和木质素固沙机理进行系统研究;开展木质素固沙田间试验,确定木质素固沙的有效性、喷洒浓度、剂量。依据乔、灌、草立体配置的模式,选择适宜沙生的植物品种;将1年生草本植物、半灌木和木本灌木按比例混合撒播在沙丘表面,乔木树种种植在沙丘底部,组成防护林带,其治沙成本只是草方格治沙的1/4。“固沙和绿化一体化的流动或半流动沙丘生态恢复方法”获得国家的发明专利。项目还利用大型造纸厂无害化处理后的造纸脱碱废弃物——“造纸废泥”,掺混黄河水灌溉纸浆林,实现造纸废液零排放,灌溉水经过沙土过滤分解后,渗入地下,实现“废污水”的循环利用。其过程中沉淀出的大量造纸“废泥”,不仅可作为沙地有机“肥源”,应用在林、草生态建设中,而且还在春季起到压沙、减尘、改良土壤的作用。该项目技术在宁夏不同风沙类型区示范推广应用5年,推广面积达6万公顷,已产生直接效益11亿,直接受益农户76480户,人均纯收入增加1971元,提供就业3.8万人,项目实现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17]

创造性地开展了“小管出流+石头覆盖”造林模式。在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县王泉沟进行小管出流与大田漫灌对比试验,对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刺槐、臭椿树种的生长与光合生理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石头覆盖+小管出流灌溉方式造林,灌溉用水少(只有漫灌水量的1/10),石头覆盖后减少林地土壤蒸发,土壤保湿能力增强(土壤含水量则是漫灌土壤的4倍之多),土壤有机质是漫灌土壤的1倍之多,可以加强树木光合作用的能力,增加树木的生长量,提高造林成活率。由于解决了干旱风沙区水分供应问题,在贺兰山麓冲积扇的石头滩营造出长达8公里的林带,为推广先进的节水造林模式提供了示范先例。

第五,加强了实用农业技术培训,提高项目实施主体的技术水平。为了确保项目的有效实施和提高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针对项目建设的需要“借脑促发展”,让科技人员直接参与项目的管理与专业技术指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项目实施中,宁夏聘用农、林、水等相关农技人员深入项目区的田间地头,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授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等专业技能知识。为农民讲述农业、造林、种草实用先进技术,以及果树栽植、修剪与管理技术。针对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与工作任务进行培训;根据项目实施进程和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举办项目参与式的农民培训班,为农民讲述适宜干旱风沙区造林育苗及栽植技术、适宜宁夏风沙区生长的牧草品种栽植技术,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热烈欢迎,提高了项目实施质量,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在项目区积极推广膜下滴灌、果树精准施肥、小管出流灌溉造林等先进技术,对引进的一些新树种、新草种进行深层次上加工、开发利用的研究,促使农民执行的项目拓展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引进林果、甘草、牧草等新品种,在干旱风沙区开展集约化节水灌溉模式与农民用水协会灌溉管理模式的研究、开展风沙区草地建植模式研究等技术合作项目。除此之外,对一些具有旅游、农家乐等发展前景的项目区及农户,由科技人员积极帮助他们争取相关部门和项目的支持,帮助项目区农户建立各种类型的旅游基地。

“宁夏模式”已在全国16个省市和部分国际机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