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时间:2022-06-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一、李斯特产业结构阶段论李斯特是德国国家主义学派经济学家。

第三节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一、李斯特产业结构阶段论

李斯特是德国国家主义学派经济学家。1841年,他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提出了产业结构演进的五个阶段理论,“在经济方面来看,国家都必须经过如下五个发展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以及农工商时期。李斯特的理论还涉及产业结构转换问题。他认为,一国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人员素质、民族精神都是生产力发展和工商业繁荣的重要条件和源泉。因此,他提出了更广泛的政治问题,如采取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关税保护、扶植本国幼小产业、积极发展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引进技术等。

李斯特的产业演进论及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对于后来产业经济学的发展起到很大影响作用,有些政策主张后来被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采用。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

在产业结构理论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是英国经济学家C.G.克拉克提出来的有关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结构如何变化的理论。克拉克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将不断减少,而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增加。这一发现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Petty-Clark’s law)。

(一)配第定理

17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其代表作《政治算术》一书中曾经指出: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配第举例说,英格兰的农业一周可以赚4个先令,而一个海员的工资加上伙食等其他形式的收入可以达到每周12个先令,因此一个海员的收入是一个农民的三倍。配第还指出,当时的荷兰由于大部分的人口从事制造业和商业,因此,荷兰的人均收入要大大高于欧洲其他国家。配第对各个产业收入不同的描述,揭示了产业间收入相对差异的规律性,被后人称为配第定理。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

克拉克在研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变化规律时,有三个重要的前提:①克拉克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探讨,是以若干国家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的变化为依据的。这种时间序列意味着经济发展。也就是说,这种时间序列是和不断提高着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对应的。②克拉克在分析产业结构演变时首先使用了劳动力这一指标,考察了伴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布状况所发生的变化。③以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基本框架。

在上述前提的限定之下,克拉克收集和整理了若干国家按照年代的推移劳动力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产业之间转移的统计资料,得出如下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推移。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情况,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为什么劳动力会从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推移呢。克拉克认为,这是由于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出现收入(含附加价值)的相对差异造成的。这一原因已为配第所阐述,所以克拉克认为他所发现的规律不过是印证了配第的观点而已。因此,后来人们便把克拉克的发现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配第—克拉克定理”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的结论。也就是说,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相对较小,而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相对越大;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第三产业劳动比重相对越小。

(三)配第—克拉克定理的论证

首先是随人均国民收入增加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趋于减小的原因。

第一,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农业,农产品最终构成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但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而进一步提高时,人们对生活必需品需求的增加不一定会与人们收入增加的程度同步增加,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农产品的需求增加率/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不断下降,而其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在上升。随着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国民收入的产出结构就要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国民收入与产业间的相对比重发生变化。这样,在第一次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若不把该产业的劳动力减下来,相对人均国民收入就会进一步降低。

第二,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之间,也就是在农业和工业之间,技术进步的可能性有很大差别。主要由于农业生产受自然界影响较大,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要比工业生产困难得多,因此,对农业投资很容易出现一个限度,达到此限度后就出现“报酬递减”现象,即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量的生产费用反而上升。这种情况和农产品需求的低收入弹性、工业品需求的高收入弹性一起,使得农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减少。

第三,从农业自身来看,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是农业劳动力相对比重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技术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农业生产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所以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限农业资源所能容纳的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并转入其他产业。这也是农业劳动力相对比重减少的必要条件。

其次是第二次产业劳动力比重上升的原因。这一原因已在前面做了阐述,即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使工业品的收入弹性处于有利地位。在这里要补充的一点是,国民收入中用于投资的部分不断扩大工业市场,因此,整个国民收入的支出结构的演变都支持着工业的高收入弹性。这样,工业所实现的国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的比重上升以及工业所需劳动力比重的上升就顺理成章了。

但是,当工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工业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不断排斥着工业部门本身的劳动力。然而,工业内部新行业的增加以及各行业资本量的扩大又吸收着劳动力。这两者趋于平衡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就会趋于稳定。

最后是第三次产业比重上升的原因。从20世纪初到60年代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农业中排斥出来的劳动力,主要为第三次产业所吸收。这主要是由于第三产业有比第一产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需求角度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上升,人们消费“服务”这种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人们的消费需求的“超物质化”。

三、霍夫曼定理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1931年出版的《工业化阶段和类型》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一)霍夫曼分类法

霍夫曼把工业产业分为三大类:一是消费资料产业,包括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家具工业等;二是资本资料产业,包括冶金工业、运输机械工业、一般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三是其他产业,包括橡胶工业、木材工业、造纸工业、印刷工业等。这种分类的目的在于研究消费资料产业和资本资料产业的关系。

(二)霍夫曼系数

霍夫曼根据历史经验观察到,尽管许多国家的国情不同,但工业的过程都有这样的趋势:食品和纺织等消费品部门总是最先发展的,冶金和机械等资本品部门随后得到发展;后者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却快于前者。因此,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是逐渐趋于下降的。霍夫曼认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不是产值的绝对水平,不是人均的产值,也不是资本存量的增长,而是经济中制造业部门的若干产业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即衡量标准是“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之间净产值的比例”。这个比例后来被称为“霍夫曼系数”。

(三)霍夫曼定理

所谓“霍夫曼定理”,就是指霍夫曼所论证的工业化的过程中霍夫曼系数不断下降的趋势。根据这一趋势,霍夫曼把工业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见表9-1):

表9-1 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

资料来源:霍夫曼:《工业化阶段和类型》,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页。

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在整个制造业中占有优势地位,其净产值平均为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5倍,到了第四阶段,情况发生逆转,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开始大于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

霍夫曼定理遭到了许多经济学家的反对。美国经济学家认为,在美国经济中看不出霍夫曼定理,日本经济学家盐野谷一对霍夫曼定理做了精辟而深入的剖析,他运用国民经济统计中的一种新方法——“商品流动法”的原则,修正并重新计算了霍夫曼系数,发现凡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00~300美元的国家,霍夫曼系数是稳定不变的;处于这个水平以下的国家,霍夫曼比例将下降。可见,霍夫曼定理仅适用于工业化初期。

四、库兹涅茨部门结构变动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和整理了20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据此,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这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做了分析研究。库兹涅茨把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称为农业部门(含农业、林业、渔业等)、工业部门(含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煤气、供水、运输、邮电等)和服务部门(含商业、银行、保险、不动产业、政府机关、国防及其他服务产业)。他的产业结构变动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从纵向角度,研究了各个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在总量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其结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国民生产总值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的趋势是类似的——农业部门的份额显著下降;工业部门的份额显著上升,服务部门的份额略微地而且不是始终如一地上升,但有少数国家(如法国和美国)则例外地出现较明显的上升。总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分布的变化趋势与国民生产总值分布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只是劳动力在第二次产业中所占比重的上升趋势不够明显,而在第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则显著上升。对于后起国家和不发达国家而言,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发达国家的情况大致相同。

(2)从横断面角度,比较了不同国家三次产业在总产值和总劳动力所占份额的分布规律,得出了同纵向分析大致相同的结论。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越低,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所占的比重越高。反之亦然。

(3)揭示了三个部门所创造的产值与所占用的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变化趋势,指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服务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即某一部门或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等于该部门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与该部门的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之比)差距越大。其原因是不发达国家多为农业国,农业劳动力比重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国,农业劳动力比重小。因此,穷国变成富国,必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并加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转移。

日本学者宫泽健一整理了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并用图表将其见解清晰地描绘出来(见表9-2)。

五、钱纳里的标准结构模式

钱纳里与塞尔昆对101个国家1950~1970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构造出世界发展模型,由发展模型整理出经济发展结构模型,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产业结构的标准数值。钱纳里认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经济结构与之相对应,如果不对应,则说明该国结构存在偏差。这就为不同国家分析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是否正常提供了依据。

表9-2 产业发展状态的概括(三部门的构成)

资料来源:引自[日]宫泽健一著:《产业经济学》,第57页。

注:时间序列分析即按时间的推移所做的分析,横断面分析即为同一时点不同国民收入水平国家的比较(从低到高);“不确定”指很难归纳出一般的趋势,从整体来看变化不大,或者略有上升。

钱纳里根据1950~1970年的统计资料,又提出了大国产业结构模型。即在人均国民收入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大国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比小国高,平均高出5~6个百分点。大国积累率也高于小国,净投资可高出15个百分点。在商贸方面,大国进口的比例相对要大些,净出口的比例不如小国高。

钱纳里和塞尔昆还发现,当人均收入处于低水平时,初级产业(农业)产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初级产业产出份额持续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产出份额持续上升,当人均收入为100美元时,初级产业产出份额为45%,工业为15%;当人均收入为500美元时,初级产业产出份额降到20%,工业增加到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