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总体脉络关于产业结构的单一研究不多,多数学者都是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角度研究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非常密切,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划分为三大体系: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和产业结构演变模型。

(一)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总体脉络

关于产业结构的单一研究不多,多数学者都是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角度研究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非常密切,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这已经被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其中最著名的是H.钱纳里、S.鲁宾逊、M.赛尔奎等人的研究。他们以世界100多个国家的统计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国模型,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发现,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产业结构会出现规律性的变化,其基本特征是,在国民经济总产出中工业所占份额逐渐上升,农业份额逐渐下降,而按不变价计算的服务业份额则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钱纳里等人将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他们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作用。[4]需求结构变动—产业结构演进—经济增长是这种基本经济关系的逻辑链条。

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成果大致可划分为三大体系: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和产业结构演变模型。[5]其中,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主要涉及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工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与发展特征问题,主要代表性理论有配第—克拉克定理、库兹涅茨法则、霍夫曼定理和钱纳里“标准结构”理论;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主要研究一国或一个地区如何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其代表性的理论有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和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产业结构演变模型从“发展模式”的角度研究一国(地区)如何运用成型的产业发展模型推动地区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问题,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赤松要的雁行模型和弗农的产业循环发展模式。

(二)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在这里,本书以时间为标志来描述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脉络。产业结构的理论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早在17世纪就第一次发现了世界各国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变化,其关键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这种不同产业间的相对收益差距,会促使劳动力从低收入的产业向高收入的产业转移流动。这一发现被后人称为“配第定理”。该定理初步揭示了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比较形象地描述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和转移趋势。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配第没有揭示出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这一关系首先做出经验性概括的是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克拉克在其《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通过收集和整理20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综合运用费希尔关于产业划分的研究成果以及配第的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转移流动的趋势理论,揭示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移动的一般规律。克拉克是以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基本框架,以劳动力这个指标为主线来分析产业结构演变的。后人把两人的理论联系起来,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分别于1758年和1766年发表重要论著《经济表》和《经济表分析》,提出了关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划分: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和不生产阶级,并据此界定了三个阶级的社会分工和包含的人群。配第和魁奈的研究与发现是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主要突出贡献者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和里昂惕夫等。赤松要早在1935年就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理论”。理论观点包括:主张一国的产业发展要与国际市场结合;提倡产业结构国际化;认为后期的国家可以通过进口—当地生产—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四个阶段加快本国的工业化进程;产业发展的政策要根据雁行形态的特点来制定。库兹涅茨在其1941年的著作《国民收入及其构成》中,阐述了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重要联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创始人、197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里昂惕夫,早在1941年就对美国的经济结构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分析,他的著作《1919—1929年美国经济结构》,在产业结构研究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学者对产业结构的研究经历了从实证研究到理论研究的转变,促进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产业结构理论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做出了重大研究贡献的代表人物有里昂惕夫、库兹涅茨、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希金斯等人。

里昂惕夫于1953年和1966年分别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和《投入产出经济学》两本著作,建立了投入产出分析体系。他利用这一分析法分析经济体系的结构与各部门在生产中的关系,研究经济的动态发展以及技术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分析对外贸易与国内经济的关系,分析国内各地区间的经济关系以及各种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影响,这为世界多个国家编制本国的投入产出表奠定了理论基础。

库兹涅茨进一步研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出版了《现代经济增长》和《各国经济增长》等多部著作。

美国发展经济学创始人之一、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于1954年在《曼彻斯特学报》上发表了著名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提出了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理论模型——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即整个经济由弱小的现代资本主义部门和强大的传统农业部门组成,经济的发展就是要扩大现代资本主义部门,缩小传统的农业部门。他又于1958年出版了《经济增长理论》一书,全面分析了影响经济发展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包括资本累积、技术进步、人口增长、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宗教、文化历史传统、政治、心理等。[6]他对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进行了详细而又深刻的论述。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著名的“不平衡”增长学说的创建者赫希曼于1958年出版了对经济发展问题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经济发展战略》。他的这部著作是基于拉丁美洲的发展经验来阐述的。该书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设计一个不平衡增长的发展模型。他突破了早期发展经济学家限于直接生产部门和基础设施部门发展次序的狭义论证,而代之以国民经济计划制定是否应优先、重点发展某些部门的广义探讨。

美国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罗斯托提出了著名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中要注重发挥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其研究经济成长理论的著作包括《经济成长的过程》和《经济成长的阶段》等,在理论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对产业结构也做过一些研究。他的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其《20世纪英国工业的变化与发展》以及其他关于工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方面的著作中。[7]

德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对二元经济发展学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与美籍华人学者费景汉一起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学说做出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他把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分为渐进的三个阶段。拉尼斯还认为,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推进技术改进,二者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函数关系。他认为二元经济体系中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的相对规模以及储蓄、教育、劳动力市场等有关因素之间也存在直接联系。[8]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对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演进问题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他把结构变量引入需求方程式,并成功论证了它在统计学中的意义。此外,他也对进口替代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重要的研究,对产业结构理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霍夫曼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开创性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其著作《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与经济增长——以阿根廷、巴西、智利和哥伦比亚为重点》和《马来西亚半岛的工业增长、就业与外国投资》等。

荷兰经济学家、计量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丁伯根,其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研究中包含丰富的产业结构理论。他认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达到某种目的,调节结构就是其中的一种手段。此外,他认为经济政策可以区分为数量政策、性质政策和改革三种。其中性质政策就是改变结构中的一些元素,改革就是改变基础中的一些元素。

加拿大经济学家希金斯阐述了欠发达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他认为,先进部门和原有部门的生产函数完全不同。原有部门的生产函数属于可替代型的,这一部门因为资金的不足而选择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先进部门存在固定投入系数型的生产函数,这一部门采取的是资本密集型的技术。反映其研究成果的主要论著有《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稳定与发展》、《经济发展:原则、问题与对策》等。[9]

日本经济学家、经济周期理论与产业结构问题的著名专家筱原三代平,涉及产业结构方面的著作有《日本经济的成长和循环》、《收入分配和工资结构》、《日本经济之谜——成长率和增长率》、《产业构造论》、《现代产业论(产业构造)》等。在日本,有许多学者对产业结构有较深入的研究,如经济管理学家马场正雄的研究成果有《现代产业论(产业构造)》(与筱原三代平合著)、《经济预测》、《惊奇变动的分析与预测》等;经济学家宫泽建一从经济循环的角度论述产业结构,代表作有《日本的经济循环》;国际经济学者小宫隆太郎的研究成果是《日本的产业政策》;经济学家池田胜彦的研究成果是《产业构造论》;经济学家佐贯利雄的著作是《日本经济的结构分析》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