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时间:2022-07-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产业结构在工业化过程中具有不断从低级结构向高级结构演进的规律性。这一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产业结构在工业化过程中具有不断从低级结构向高级结构演进的规律性。我们认为:从近现代工业化历史来看,产业结构演进主要表现为三大产业变动具有规律性,而且与工业化阶段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又呈现出产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

3.1.1 三大产业变动关系:配第-克拉克定律

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就发现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差异和其形成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比起农业来,工业的收入多;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即工业比农业的附加值高,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价值高。科林·克拉克在配第发现的基础上,对产业结构演进趋势进行了考察。克拉克的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这一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趋势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克拉克认为,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出现收入(附加值)的相对差异造成的。人们总是从低收入的产业向高收入的产业移动。这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的国家在同一时点的横截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结论,即人均国民收入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小,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大;反之则相反。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等人的研究基础上,使用现代经济统计方法,对截面数据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得出了更一般的结论,不仅证实了配第-克拉克法则,而且进一步阐明了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

库兹涅茨发现: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横向、纵向考察总产值结构变动和劳动力分布的结构变动,产业结构变动的总方向与国民收入比重变动有关。在工业化起点,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都相应有所提高,且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幅度大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优势地位被第二产业所取代。当第一产业比重降低到20%以下时,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降低到10%左右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到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倒U形变化。

3.1.2 工业化阶段与结构变动的标准模式:钱纳里经验规律

人均GDP水平是用来衡量工业化水平的一个常用指标。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水平越高,工业化水平也就越高。工业化时期也是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其演进阶段也可以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反映出来。

钱纳里(H.B.Chenery)等人按人均GDP水平将所研究国家的工业化分为4个不同的阶段(见表3.1),该划分方法被人们称为钱纳里的一般标准工业化模型。表3.1表明,不同的阶段,由于国际美元币值的变动,其所反映的美元数额是有所差别的。例如,1964年第1阶段工业化的标准额为200~400美元,而到1982年第1阶段工业化的标准额则上升到728~1456美元,两者相差528~1056美元。与此同时,钱纳里等人还概括了准工业化国家的标准模型:准工业化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一般处于第1至第3阶段。以1970年美元来衡量,准工业化国家人均收入的一般模式是350美元,大国模式是300美元,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国家是500美元。换算为1996年美元,进入准工业国家的一般大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1860美元。

表3.1 人均GDP水平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注:1998年美元a为按汇率测算,1998年美元b为按购买力平价(ppp)测算。1996年美元为周叔莲、郭克莎计算所得,1998年美元a/1998年美元b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计算所得。

资料来源:周叔莲、郭克莎:《中国工业增长与结构变动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王梦奎、陆百甫、卢中原等:《新阶段的中国经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页。

根据赛尔昆与钱纳里等人的研究成果(见表3.2),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三大产业GDP结构的变动看,在工业化起点,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二产业的比重较低;由于市场经济国家在工业化开始时市场化已得到较大进展,所以以商业、服务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比重较高;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是缓慢提高。具体衡量标准为:当第一产业的比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而在GDP结构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时,工业化则到了结束阶段,即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赛尔奎因与钱纳里等人还概括了准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标准模型:在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即准工业国家,制造业产出在GDP中的比重,一般模式为18%,大国模式为19%,随后逐步提高。与人均收入从280美元到2100美元(1970年美元)变动相联系,制造业产出在GDP中的比重上升到36%的最高水平,形成自然限制,此时为工业化的后期结束阶段。

表3.2 赛尔昆和钱纳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模式(1989)

alt

资料来源:Syrquin M.and Chenery HB(1989),“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Vol.3,p152—3.

总之,随着工业化过程的推进,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第一产业在总产值和劳动力就业构成中的份额会显著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份额和就业构成份额都会增加。这些模型进一步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大量相互关联的情形,并能描述不同类型的国家产业结构变动过程的特征及差异性,大大深化了对产业结构变动及其一般趋势的认识。〔1〕

3.1.3 产业结构演变新趋势:服务化、高技术化、融合化、绿色化与国际化

产业结构的状态总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变动过程中。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世界发达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这次调整伴随信息技术和全球化大发展,世界产业结构转换呈现出一些新趋势。主要表现为如下特征。

第一,产业结构服务化。这不仅表现为第三产业内部服务业的不断扩大,同时还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内部服务量的不断扩大。从第三产业内部服务业来看,对企业和事业部门提供的服务、对个人提供的服务及对社会提供的服务均在不断扩大。从第二产业来看,其内部的服务量也在显著增加。在企业生产活动中,信息管理、综合计划、研究开发、市场调查、广告宣传、产品销售等与服务有关的业务比重急速增大。与此相适应,在第二产业的产品成本中,与服务有关的价值含量也在扩大。制造业内部的软化和服务化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扩张又使第二产业进一步趋向软化和服务化。各产业就是在这种相互联系中相互促进,使经济日益趋向软化和服务化。

第二,产业结构高技术化。随着高加工度化过程和技术集约化过程,在整个产业过程中,对信息、服务、技术和知识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加深。一方面,科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着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化,使整个产业体系日益呈现高技术化。另一方面,新技术加快了产业化。

第三,产业结构融合化。随着知识经济兴起,在知识分解和融合的基础上,由于大量新生技术日益趋同而形成新的知识产业群,以及产业技术融合而导致的产业重叠加深,使传统的三大产业分立的边界具有了越来越不清晰的趋势。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产业结构变化势不可挡的潮流与趋势。

第四,产业结构绿色化。进入21世纪,生态革命迅速发展,势必推动着经济模式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特别是生态经济的巨大转变,引起全球社会生产技术体系的整体变革。未来社会的中心技术将由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生态技术等知识要素所构成,它们将形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生态技术乃至全球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格局。生态经济及其带动的相关产业类型所共同构成的绿色新经济,一方面表现为“经济的生态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生态的经济化”,即生态环境因素向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渗透与融合,甚至催生了崭新的产业形态和经济模式,从而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第五,产业结构国际化。这主要表现为: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通过产业构成的核心要素的国际流动,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转换。随着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知识产业的兴起,逐渐出现了全球性产业,突破了地区和产业的界限,推动着全球范围内现代产业的发展,引起了世界新的产业革命和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浪潮。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变动的这一特征打破了产业结构变动局限在一国国内的传统格局,出现了产业结构变动无疆界的新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