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区经济一体化

地区经济一体化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地区经济一体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又称贸易集团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出现的一种新现象。目前的欧盟正在向此种类型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过渡。

第二节 地区经济一体化

地区经济一体化又称贸易集团化、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出现的一种新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发展,导致各国相互分工与依赖日益加深,世界经济活动国际化,同时世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发达国家为了确保本国的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为了谋求共同发展,纷纷采取区域经济合作来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

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形式

地区经济一体化,是指在组成贸易集团的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所有歧视性障碍和其他非贸易壁垒,实行自由贸易,进而实现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无障碍流动,并为此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

地区经济一体化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目标不同,一体化组织的形式也不同。理论界将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归纳为六种。

(一)特惠贸易安排

这是最低级和最松散的经济一体化形式。在优惠贸易安排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和其他形式,对全部或部分商品规定其特别的关税优惠。历史上此种地区经济一体化形式比较有影响的是1932年大英帝国和英联邦成员国建立的英帝国特惠制。目前特惠贸易安排仍广泛存在,如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两个独立的经济体,于2003签订的《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协议),即属于此类。

(二)自由贸易区

在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所有的贸易壁垒,但各成员国仍保留各自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1960年成立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1992年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目前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等都属这一类经济一体化形式。

(三)关税同盟

组成关税同盟的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关税同盟在一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进了一步。它除了包括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内容外,还在成员国之间实施统一的对外关税。结盟的目的在于使成员国的商品在统一的关税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排除非同盟国商品的竞争,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欧洲共同体1970年即达到关税同盟水平,而1973年改建的“加勒比海共同市场”目前亦属于关税同盟。

(四)共同市场

比关税更进一步同盟,不仅实现了商品在成员国间的自由流动,而且实现了成员国之间在生产要素(如资本和劳动力)上的自由流动。欧洲共同体于1992年底构建的统一大市场即为共同市场。

(五)经济同盟

经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其特点是,在实现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包括货币、财政、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政策以及有关贸易和生产要素流动政策,并拥有一个制定这些政策的超国家的共同机构。目前的欧盟正在向此种类型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过渡。

(六)完全经济一体化

它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在此阶段,各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方面均完全统一,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商品、资本、劳动力、服务等自由流动的人为障碍,并建立起共同体一级的中央机构和执行机构对所有事务进行控制。事实上完全经济一体化几乎等同于一个统一的国家。

上面的分析表明,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行差别贸易政策,即在集团内国家之间部分或全部消除贸易壁垒,而对非成员国则继续保持贸易壁垒,只不过一体化的类型、程度不同,所采取的贸易政策存在一些差异罢了。事实上,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经济合作的加深,还会出现新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

二、地区经济一体化理论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很多经济学家纷纷提出了多种理论和学说,来评述经济一体化所创造的经济效应,分析各国应怎样进行经济一体化合作。主要的理论有:

(一)关税同盟理论

该理论认为,多个国家组成关税同盟后,可产生静态和动态的经济效应。静态效应是指假定经济总量不变、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情况下经济一体化对集团内国家贸易、经济发展及物质福利的影响;动态效应是指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贸易及经济增长的间接推动作用。

1.静态效应。关税同盟静态的、局部的均衡效应是根据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来衡量的。

(1)贸易创造和贸易创造关税同盟。贸易创造是指当关税同盟成立以后,某个成员国的一些国内产品被来自于同盟中另一成员国的较低成本的进口产品所替代。假定关税同盟建立前后,全部经济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那么贸易创造就增加了成员国的福利,因为他带来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更大程度的产品专业化生产。贸易创造关税同盟不仅增加了成员国的福利,它同样增加了非成员国的福利,因为某一成员国真实收入的增加,同时也将增加从世界其他国家的进口。

(2)贸易转移和贸易转移关税同盟。贸易转移是指当关税同盟成立以后,某一成员国的进口从一个非关税同盟的低成本国家被另一同盟成员国的高成本所替代。它的产生是因为各成员间签订了优惠贸易协定。单就贸易转移本身来说,是减少福利的,因为它把生产从效率高的非成员国转移到效率低的成员国了。因此,贸易转移使国际资源分配恶化,使生产背离了比较优势的原则。

贸易转移关税同盟既导致了贸易创造又造成了贸易转移,因此依赖这两种相反的力量既能增加也能减少各成员国的福利。但非成员国的福利将减少,因为它们的经济资源利用率不如以前未发生贸易转移时高。

因此,贸易创造关税同盟只导致贸易创造并且不容置疑地增加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的福利,而贸易转移关税同盟不仅导致贸易创造而且导致贸易转移,它能增加但也能减少成员国的福利,并将减少其他非成员国的福利。

(3)次优理论。自由贸易带来世界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并因此使世界产量和福利达到最大化。因此,在1950年维纳的关于关税同盟著作出版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任何使贸易更加自由化的行动都将增加福利。在关税同盟不增加对世界上其他贸易壁垒的限度内,成员国之间贸易壁垒的消除代表着贸易向更加自由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关税同盟被认为既增加了成员国的福利,同时也增加了非成员国的福利。

然而,维纳认为关税同盟的建立既可能增加又可能减少成员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福利,这取决于产生关税同盟的环境。这就是次优理论的一个例子。次优理论认为,如果福利最大化所需要的条件不能全部满足,那么尽量满足尽可能多的条件是没有必要的,并且这样做通常会导致次优情况的发生。因此,建立关税同盟并仅在成员国之间消除贸易壁垒,并不必然产生次优的福利,福利可增加也可减少就是证明。

(4)关税同盟带来的其他静态福利效应。地区经济一体化还会带来其他一些静态福利效应:①由各成员国的海关人员、边界巡逻人员等减少而引起的行政费用的节约。②贸易转移关税同盟通过减少对成员国外的其他国家的进口需求和出口的供给,有可能使同盟国共同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然而,对于一个贸易创造关税同盟,也可能发生相反的情况,因为一部分源于关税同盟建立而导致的真实收入的增加可能引发从世界上其他国家进口的需求。某个成员国的贸易条件究竟是改善、恶化,还是不变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③任何一个关税同盟,在国际贸易谈判中以一个整体来行动,较之任何一个独立行动的国家来说,都可能具有更强大的讨价还价的能力。

2.动态效应。

(1)最大的动态效益是竞争的加强,竞争使关税同盟成员国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使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更加优化

(2)关税同盟成立后,成员国国内市场向统一的大市场转换,自由市场扩大,从而使成员国获取专业与规模经济利益。

(3)关税同盟的建立,市场的扩大、投资环境的大大改善,会吸引成员国厂商扩大投资,也能吸引非成员国的资本向同盟成员国转移。对同盟成员国而言,为了提高商品竞争能力、改进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则需增加投资。对非成员国而言,为了获得关税消除的好处,打破同盟成员国的歧视性贸易措施,会以扩大投资方式提高自己厂商的竞争能力。

(4)关税同盟建立后,由于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的流动加强,市场趋于统一并且竞争加强,投资规模扩大,促进了研究与开发的扩大,技术进一步提高,从而加速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关税同盟建立所产生的这些动态效益被认为比静态效益大得多,而且非常重要。事实上,英国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动态效应才在1973年加入欧盟。近年来以实践为根据的研究表明,这些动态效益比静态效益大5~6倍。

(二)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这一理论是由日本的经济学家小岛清提出来的。他认为以往许多经济学者都是依据比较优势原理来说明一体化内部的分工原理,他们把比较优势原理同“规模经济”和“竞争激化”并列,并认为比较优势原理是竞争原理的一部分,因而共同体内的分工当然是由竞争激化来推动的。但完全放任这一原理,会导致各国企业的集中和垄断,导致各国相互间同质化的严重发展。为了各国互相实现规模经济,和谐地扩大一体化内的贸易,小岛清提出了在共同体内部实行协议性分工的原理。该理论的主要内容为:

1.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是要通过大市场来实现规模经济,实现成本长期递减。假设在一体化内只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两国仅生产X和Y两种产品。两国通过协议,将X商品全由A国生产;并把B国的X市场提供给A国;商品Y全由B国生产,并把A国的Y市场提供给B国,两国这样集中生产,实行专业化分工,随着产量和需求的增加,成本和价格都下降了。在这里重要的是,A国要把Y商品的市场、B国要把X商品的市场,分别提供给对方,即必须达成互相提供市场的协议,因此把它称为协议性的国际分工。

2.实行协议分工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参与分工的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这些国家的资本、技术、劳动禀赋情况没有太大差别,实行分工的商品在哪一国都能生产。

(2)参与协议分工的商品必须是能够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商品。

(3)不论哪一个国家,生产哪一种协议分工的商品的利益都没有太大的差别;也就是说,一国实行专业化分工的产业和让给其他合作国家生产的产品没有优劣之分,否则就不容易达成协议。这种利益或产业优劣主要决定于规模扩大后的成本降低率和随着分工而增加的需求量及其增长率。可见,协议性分工是同一范畴商品内更细的分工。

上述条件表明,协议性分工必须在同等发展阶段的国家间建立,而不能在工业化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这样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之间建立;同时也表明,在发达工业化国家之间,可以进行协议分工的商品范畴的范围较广,利益也较大。另外,生活水平和文化等相互类似、互相接近的地区,容易达成协议,并且容易保证相互需求的均等增长。

(三)综合发展战略理论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根据发展中国家国内与国外的经济与政治环境,不能把发达国家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搬到发展中国家,从而提出了与发展理论紧密相联系的综合发展理论。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发展中国家合作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和主任鲍里斯·塞泽尔基。他在《南南合作的挑战》一书中比较完整全面地阐述了这种理论。其主要内容如下:

1.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发展战略,它不限制市场的统一,也不必在一切情况下都追求尽可能高级的一体化。

2.两极分化是伴随一体化的一种特征,只能用有利于发挥较不发达国家的系统的政策来避免它,而这就要求强有力的共同机构和政治意志。

3.拒绝已有的一体化理论中所阐述的一体化成功条件,虽然其中个别部分在某些具体情况下仍然适用。其主要条件是把一般模式和具体理论有效地应用于特定集团和现存环境中。

4.在许多情况下,私营部门在发展中国家一体化进程中占了统治地位是一体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效的政府干预对经济一体化的成功是重要的。

5.鉴于世界被敌对性地划分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因而将发展中国家的一体化,看做是集体自力更生的手段和按照新秩序逐渐变革世界经济的要素。

6.在制定经济一体化政策时,要进行综合考虑,一方面要考虑经济因素,另一方面要注意政治和机构因素,密切结合本国和本地区的实际。

鲍里斯认为以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理论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过于狭窄,他强调应用与发展理论紧密联系的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把经济一体化看做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发展战略,不限于市场的统一,他主张经济的相互依存发展必须以生产领域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有效干预。

三、地区经济一体化出现及发展的主要原因

地区经济一体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

(一)地区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活动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是各国相互分工与依赖日益加深的需要

“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各国间在信息、通信、交通等方面的相互联系与协作的日益深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大生产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资本、劳动力、科技情报等进入国际交流,社会依赖性大大加强,生产社会化超越国界,这就必然提出消除市场障碍和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际分工越深,这种要求越迫切。但是, “二战”后发达国家间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加强以及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发展,却受到国家壁垒的限制。各国都有自己的疆界,有在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保护下的国内市场,并各自有一整套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以维护和发展本国利益。生产力的发展要打破疆界,在彼此间进行经济协调和联系,因此,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就成为发达资本主义趋向联系、走向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和努力方向。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开始致力于民族经济的发展,但物质技术能力薄弱,资金不足,多成分的旧经济结构的存在,国内市场狭窄,无力单独建设大型工业项目和其他项目,这就迫使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保持和发展与原宗主国、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的同时,努力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合作,走经济一体化的道路。

(二)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是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动力

当今世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经济实力薄弱的小国和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国际市场剧烈变动的影响,因而有必要与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国结成经济集团。而那些实力雄厚的经济大国为了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保持其在某一领域的垄断优势,以便与其他经济大国或经济集团争夺世界市场的控制权,也需要联合中小国家的力量协调行动。早在20世纪50年代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其重要动机之一也是为了增强与美国抗衡的实力。历史证明,西欧国家的联合,欧共体的建立,确实加快了成员国经济发展的步伐,壮大了欧共体的竞争实力,摆脱了美国的控制,成为了当今世界三大经济中心集团之一。

西欧、日本的兴起,它们在世界商品与资本市场上咄咄逼人的态势和强大的竞争力,使美国也需要和相邻国建立自由贸易联盟。于是,美国联合加拿大、墨西哥组成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增强其抗衡能力。日本面对西欧、北美日益强大的发展趋势,也不得不积极寻求在亚太地区扩大经济合作的途径。东南亚国家联盟虽由一些中小国家组成,没有大国参与,但联合起来,经济实力也相当可观,比单个国家更有力量与大国和大国集团相抗衡。

(三)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也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原因

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的经济地位开始下降,80年代后半期以来,其经济力量继续削弱,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越来越受到西欧与日本的挑战。为此,美国自然需要寻找途径以保护并扩大自己的市场和势力范围。西欧国家一方面依靠一体化措施推进了成员国的经济增长,甚至许多指标赶上或超过了美国,但面对日本,其经济增长速度仍然相对滞后。日本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也存在某些不稳定的因素,这主要来自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从而迫切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市场。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着震荡、调整与改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种不平衡发展的条件下,原先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为了防止优势丧失或地位下降,或原先一流经济大国为了免予沦为二流国家,都企图以经济一体化为依托,保持和加强自己的实力。与此同时,经济地位正在上升的国家,为了打破原有格局,争得更有利的地位,也在寻求自己的经济势力范围,以便和其他一体化组织抗衡。

就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同样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及分化现象,一些经济增长较快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也在寻求自己的经济势力范围,以便和其他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抗衡。

(四)解决国际收支困难等特殊经济问题是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催化剂

战后初期,美国建立了“金元帝国”的霸主地位,欧洲很多国家出现了美元荒和国际收支失衡等问题。为此,一些经济学家提出通过建立关税同盟,以共同统一的关税对付竞争力极强的美国,进而解决各国普遍存在的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这些是促成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原因之一。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贸易中遇到了初级产品出口困难、工业制成品竞争较弱、发达国家贸易壁垒限制等一系列问题,经常陷入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或债务危机之中,这些压力也迫使其通过一体化形式解决共同存在的问题,摆脱不利的困境。

(五)为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的需要

无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其根本原因都在于维护自身的经济、贸易利益,为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又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般来说,一体化的经济联合,可成为政治联合的基础,有的一体化联盟不仅可以成为一个经济集团,而且可以成为一个政治集团。因此,一些在国际经济、政治斗争中处于相近地位的国家,就会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结成一体化的集团,来维护它们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