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南充市经济发展思路的探索

南充市经济发展思路的探索

时间:2022-06-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五、南充市经济发展思路的探索(一)发展的目标和指导思想1.发展的目标——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涵关于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总的方面体现为某座城市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及声誉,即常常被人们称之为“知名度”的东西。

五、南充市经济发展思路的探索

(一)发展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1.发展的目标——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1)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涵

关于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总的方面体现为某座城市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及声誉,即常常被人们称之为“知名度”的东西。“知名度”高,竞争力就强;“知名度”低,竞争力就弱。世界名城北京、巴黎、上海、西安、中国香港地区、耶路撒冷、纽约、东京、维也纳、伦敦、曼谷开罗等无一不是享有很高“知名度”的城市。

目前,学术界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定义是:所谓城市综合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以及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国内各城市间竞争趋势也更加激烈,竞争的成败取决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强弱。

(2)城市综合竞争力体系的构成

①城市的自然地理位置及气候、环境条件,例如,是否是交通枢纽,是否是著名的港口,其气候条件、环境因素等;

②城市的经济地位,是否是金融中心,是否是物贸中心及商业娱乐中心;

③城市的规模及人口,是否是人口在百万或千万以上的大城;

历史文化因素,某座城市是否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是否是古代的都城,以及是否有独特的文化风格;

⑤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及城市的管理水平,这里涉及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的设施、交通以及衣食住行的方便舒适程度等;

⑥城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或全国城市中的位次;

⑦城市的创新能力,包括商品品牌、驰名商标的等级及数量,以及高科技产品的开发能力等等;

⑧城市的教育水平、科研水平,城市里是否有著名大学及著名科研单位,是否有名人,包括历史文化名人及当代文化名人;

⑨城市居民的人口构成(年龄分布、受教育程度、男女比例)、民族构成,以及城市居民对所住城市的自豪感、关切度等等。

总之,可以被归纳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还有很多。中国城市的地位以及发展程度除受上述诸多条件制约外,还受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尤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条件下形成的城市行政级别,也使得城市的发展受到人为制约,如省城只能与省级管理及省级地位相适应。虽然改革开放20多年来,这种传统格局已有很大改变,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不过新的格局毕竟兴起,在沿海开放城市,许多城市借助于改革开放的东风,其“知名度”迅速攀升。因此,在现阶段,在具体的城市中,如何开发自己拥有的资源优势,如何解放思想以及科学决策,则是一座城市能否迅速崛起、城市综合竞争能否迅速提高的关键问题。

(3)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途径——培养和加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带动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可以表述为:城市核心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优势表现,是指城市所特有的,在资源利用、产业发展、城市管理等方面与其他城市相比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且短时间内不易被其他城市所超越的能力与素质。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特点是:具有独特性,是其他城市所没有或程度不及的;在竞争中能获得较大的差别利益;具有充分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能够极大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发展的长远性和持续性,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能为城市带来持续发展的能力。

城市核心竞争力与城市综合竞争力是有区别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各方面或各要素的综合,强调的是与其他城市间综合的横向比较。城市核心竞争力不是着眼于竞争力的各个方面,而是强调一个城市在产业、资源等某一个或某几个占优势的方面。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心在于城市自身的优势要素。它横向相对于竞争对手,而纵向相对于城市自身能力的发展。城市综合竞争力是由多种要素综合而成的,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很可能就是这个城市赖以发展的优势,即核心竞争力。

可见,核心竞争力包含在竞争力之中,是决定城市竞争力水平的关键和核心部分。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是打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每个具有竞争力的城市都有它的核心竞争力,都以其核心竞争力求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上海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国际影响力,北京的政治、文化、信息中心和国际影响,深圳的经济体制、市场环境和地理位置,青岛的海尔、海信等工业品牌,等等,都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突出表现。

②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构成

根据对城市核心竞争力的理解,我们将城市核心竞争力分为两大方面:基础优势力和竞争优势力。

基础优势力是指城市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或占有的资源方面的优势而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独特竞争能力。基础优势又可分为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两大方面。

竞争优势力则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中由于自身努力所创造的优势和竞争能力。竞争优势力是城市主动有意识奋斗的结果,而不是天然存在的。竞争优势力是资源利用或转换能力的反映,表现为一个城市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在现代竞争中起着主要作用。因此,竞争优势力是核心竞争力创建的主导方向。竞争优势力具体可分为产业力、文化力、管理力和设施力等几个方面。

2.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

(1)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科学发展观问题得到全党、全国普遍共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破解发展难题。我们在发展城市经济中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思想。

(2)行动纲领—— 南充市“十一五”规划纲要

《南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南充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描绘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导南充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纲要明确了南充市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总目标,2010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其中心城市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即川东北产业聚集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教文卫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

(二)南充市城市综合竞争力现状及分析

1.现状

2005年四川省各城市综合竞争力各指标的城市排位如表2-1所示。

从表2-1中可看出,南充市目前经济发展状况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因此,在发展中要利用优势,弥补不足,同时借鉴前面列举城市成功的发展经验,努力将自己发展成为国内、省内一流的中等城市,再发展成为繁华的大都市。

2.优势

(1)区位优势

第一,经济地理区位优势。南充市已被四川省确定为未来五年有条件向特大城市迈进的4个大城市之一,并作为川东北区域中唯一的百万人口城市重点发展,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地处成渝两小时经济圈,与成渝构成准三角区,经济互补作用明显。

表2-1 四川省城市综合竞争力各指标的城市排位

img2

第二,交通区位优势。随着成南高速公路、南广高速公路、达成铁路的通车,高坪机场的通航,南充市已初步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机场、水路为一体,综合配套、相互联结的立体交通体系。

第三,市场优势。南充市现辖3区6县(市)共726万人口,经济文化辐射近2 000万人,具有较大的消费空间和辐射作用;现有12个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专业市场,以及在建的川东北最大的光彩大市场,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南充市二级枢纽城市的地位。

(2)资源优势

第一,自然资源优势。南充市有丰富的天然气储量、盐卤资源、石油资源。嘉陵江横贯7县(市、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可靠水资源。即将建成的电站将为工业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第二,地生资源优势。耕地广阔,物产丰富。

第三,人文科教资源优势。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驻市的5所高校和较多的科研院所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科技人才。

第四,旅游资源。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以及张飞庙、朱德故居、五龙庙、永安寺等四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形成三国文化、古城文化、红色文化、将帅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城市

(3)机遇优势

第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或即将出台一些支持力度更大的西部发展战略。

第二,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第三,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加大了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发展方面的支持。

第四,国内市场要素流动和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扩展。

第五,省内各市州竞相发展态势强劲。

(4)基础设施建设优势

南充市在“九五”、“十五”期间尤其是“十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480亿,基础设施建设对GDP的贡献率近48%,基础设施建设条件的改善,打破了困扰南充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对南充市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劣势

(1)经济结构存在很多问题

2005年南充市的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为32∶33.7∶34.3,由此可见第一产业占的比重太大,二、三产业比重太低,特别是第二产业的比重太低,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很弱,推进工业化力量薄弱。

(2)工业发展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工业组织化程度低,整体竞争力较弱。首先表现在自主创新水平低,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其次是产业组织化水平不高、集中度低、区域集聚效应差,市场竞争力弱;再次是产业配套能力弱,产业链不长,主导产品竞争力不突出。

第二,工业载体建设滞后,产业集群缺乏发展平台。

第三,工业投入机制不健全,资金瓶颈突出。企业特别是改制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支持,资金短缺矛盾突出。

第四,工业人才缺乏,企业家队伍建设滞后。首先,在各级干部中缺乏熟悉工业经济知识,能抓、会抓工业经济的人才;其次,在职业企业家队伍中缺乏熟悉市场经济知识,用于开拓、懂经营、善管理的职业企业家队伍;再次,企业人才流失严重,缺乏掌握先进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掌握先进技能的技术工人以及经营管理、科技开发等方面的人才。

第五,工业发展环境不优,服务质量不高。

(3)产业培育滞后

南充市虽已初步形成大城市框架,但产业支撑力弱,知名品牌少,缺少大企业、大集团,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强,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还不多。城市整体经济实力弱,其发展缺乏可持续和竞争力。可谓有大城市的骨架,而无大城市的实力。

(4)人才缺乏,技术落后

虽然辖区内有5所高校及较多的科研院所,每年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导致很多企业缺乏先进人才,技术长期得不到改进,生产工艺非常落后,不利于整个经济的转型,使得整个经济的发展还是粗放型的工业化初期阶段。

(5)交通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改进

在乡、镇、村中,村村通公路还需努力,现在村级公路基本上都是泥公路,一到下雨天就不能通车,所以村级公路对农村发展的限制作用很突出,加强基础设置建设还需进一步改进。

(6)资源优势中也存在问题

虽然南充市自然资源很丰富,尤其是盐资源,但是由于其天然原因,开采成本巨大,投资收益不佳,开发难度大,形成了有资源但不能开发的局面,这也是对经济发展的一个限制。

(7)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近些年来,南充市工业平均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与省内较发达市州的差距不断扩大。

(三)对发展的建议—— 扩大优势,培育城市核心竞争力;弥补不足,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南充市“十一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基本奠定川东北产业聚集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教文卫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

1.产业聚集中心

要把南充市建设成川东北区域的产业聚集中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众所周知,南充经济社会的发展,难点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出路在工业。要实现南充市工业的新突破,必须要发展优势产业。

要发展优势产业,需以技术进步为突破口,提升企业装备技术水平;以招商引资为途径,扩大工业生产规模;以改革为动力,增强工业发展活力;以管理为手段,提升经济运行质量;以石油化工上规模,以汽车汽配上批量、农产品加工上档次为着力点。具体措施有:

① 统一规划,提高优势产业的集中度。首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为企业入园、产业集聚创造条件。其次,筛选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企业予以支持,使其迅速做大做强,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并促进产业分工,提高专业化、协作化水平,实现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

② 创新机制,切实解决发展“瓶颈”。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创新投入机制,多渠道增加收入;制定政策,为优势产业的发展搭建新的融资平台,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③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强力的智力支持。强化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业知识培训,加快企业家队伍职业化的步伐。

优化发展环境,狠抓举措落实。首先要强化认识,营造发展工业的良好氛围,提高社会对工业发展的认知度;其次要加强领导,推动优势产业的发展。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提高办事效率。保证工业在一个规范、效率的环境里发展。

以上是对发展优势产业提出的建议,但优势产业发展之后如何让南充市工业形成川东北工业集聚中心,我们又将给出以下建议:

① 共谋市区工业发展。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食品医药等产业,抓好市区工业的联动,着力建设以炼油化工总厂(以下简称炼化总厂)为代表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以东风南充汽车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汽车汽配产业集群,以六合集团为代表的丝绸服装产业集群,以家纺集团为代表的棉纺织业产业集群。

② 构建两个工业长廊。重点发展轻纺、肉食品、粮油加工、机械、医药、酒饮等产业,抓好骨干企业的发展,着力构建国道212线和拟建兰渝铁路工业经济走廊;重点发展机械汽配、冶金等产业,着力构建国道318线和达成铁路工业经济走廊。

③ 建设嘉陵江沿线工业经济带。依托嘉陵江南充流域九级梯级电站的开发建设,在沿江筛选50个有条件的乡镇,围绕能源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统一规划工业、旅游、航运等产业布局,促进沿江经济带的崛起。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南充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围绕农业办工业,把全市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变为商品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加速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对推进南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① 大力发展特色品牌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水平。

第一,扩张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努力做大做强农产品知名品牌。南充市的特色优质农产包括畜牧,尤其是猪肉、粮油种植、蚕桑、优质果蔬及优质食用菌、笋材两用竹等,应扩大这些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形成特色明、规模大、档次高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另外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提高现有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批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品牌。

第二,倾力培育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集群。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和金融信贷投入力度,疏通资金上的困难;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等形式开展资本经营;建立农产品运销的“绿色通道”,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经营成本;鼓励出口创汇,对有一定规模和出口创汇能力的龙头企业予以政策支持。

第三,大胆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公司+农户”、“业主+农户”、“专业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构筑龙头、基地、农民三位一体的产业连接机制,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让农民分享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益。

② 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全面推进以劳务培训为核心的劳务开发,加强对种养大户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择业竞争能力;建立和完善劳务信息网络和服务体系,发展劳务企业和各类中介组织,扩大劳务有序规模的输出;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险、子女入学、户籍管理、拖欠工资等问题,维护和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③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

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步伐,做到行政村晴雨通车,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实施嘉陵江生态工程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全面改善生态环境。

④ 加强扶贫开发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明新村。

坚持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的战略,按照“一水、二路、三产业、四人居环境、五民主法制”的思路,以改善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完善扶贫机制为根本,重点在尚未启动的贫困村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明新村建设,力求“三建(建家、建园、建池)、五改(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同步推进,基本做到自来水化、沼气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

⑤ 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加快推进农村税费综合配套改革,巩固农村税改成果,严防农民负担反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效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努力增加农村投融资总量;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落实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全面开放市场粮价;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全免;加快建立覆盖农村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民社会福利保障水平。

(3)加快发展旅游业

①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以嘉陵江为纽带,以沿江旅游城镇为支点,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重点规划阆中古城、仪陇琳琅山朱德纪念园区、嘉陵第一江山旅游区、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区、嘉陵第一曲流旅游区、西山风景旅游区和凌云山风景旅游区;整治城市环境,完善城市游览功能,提升城市旅游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餐饮、娱乐业,加快酒店和旅游商场建设,增强旅游接待能力;完善城市与景区、景区与景区的便捷通道,加快重点景区与周边地区重要旅游景区的通道建设。

② 提升旅游文化品牌。

以嘉陵江流域文化为主体,整合三国文化、红色文化、丝绸文化、农耕文化、风水文化、宗教文化等资源,打造嘉陵江流域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旅游整体竞争力;深度挖掘人文文化内涵,分类整合历史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资源,建设历史和民俗文化博物馆;动员各界人士研究嘉陵江流域文化,广泛开展本土文化认识、研究、建设工程;整合各种宣传资源,形成宣传促销合力,广泛宣传嘉陵江流域文化;瞄准市场需求,开发研制旅游文化纪念品,逐步形成南充旅游纪念品体系。

③ 加强区域合作,整合旅游线路。

围绕嘉陵江流域文化,构建市域旅游环线;加强与周边地区旅游合作,与小平故里、华蓥山、大英死海、巴中光雾山等形成川东北旅游环线;全面融入大九寨旅游环线、大三峡旅游环线、川陕渝红色旅游环线。

2.商贸物流中心

(1)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

要成为川东北的商贸中心,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物流问题。应以交通体系为依托,打造连接成渝、辐射周边的大物流通道,构建“成—南—渝”物流准三角区。重点抓好南充光彩大市场物流园区和川东北烟草、药品、盐业三大配送中心,以及川东北农资、粮油、农产品、水果等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和改造,积极争取川东北粮食物流中心落户南充,把南充建成川东北农副产品、建材、汽车汽配交易、小商品集散中心。加快仓储、停车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广泛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初步建立商品物流配送体系;加快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优化城市商业布局;加快城市新区商业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无形黄金商圈,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商业街区和明星商场;同时,加快社区和农村商业网点建设,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改善流通环境。

(2)建立川东北商贸中心

① 规划方面

首先,要编制南充市商业网点规划,按照“中心商务区、二级商业带、三级社区商业网”的功能布局。中心商务区即:以五星商业圈为主的顺清老城区;二级商业带即:高坪社区、嘉陵社区、清泉坝小区、白土坝—西华师大新区;三级社区商业网即:覆盖市辖三区的三级社区商业网。

其次,要规划专业、特色街区,以城市建筑风格为依托,以商业文化为底蕴,规划“中外名牌一条街”、“名特色风味小吃一条街”、“眼镜钟表一条街”、“精品服饰一条街”、“南充丝绸商品一条街”、“旅游商品一条街”、“古玩字画一条街”、“花卉鱼鸟商品一条街”、“小商品夜市一条街”、“妇女儿童用品一条街”、“电子信息产品一条街”等10余条专业、特色街区,发挥城市形象和商业窗口的功能和增强对市外的辐射作用。

最后,要根据地方产业规划专业化、特色化的市场布局。结合南充市产业链,大力发展汽车(配件)、丝纺、农产品等专业特色市场,对现有专业市场进行整合,对经营种类雷同、无特色的进行合并或调整转向。

② 规范方面

第一,完善五星商圈功能(以五星花园为核心,由模范街、人民南中路、文化路的纵横幅带构成),包括交易功能、辐射带动功能、中、高档零售商业功能、商务功能、观光旅游功能,招引国内外名商、名店、名企进驻商圈,用国际商业模式和现代经营理念来提升商圈的档次和知名度。

第二,整顿规范市场。加大对药品、农贸、粮食、生猪屠宰、酒类、烟草、视频等市场的整顿监管力度,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重点抓好生猪屠宰、酒类等食品市场的整顿规范工作,同时加大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力度。

第三,规范会展业。实行商品展销会申报制度,明确商展区办公室的组织管理责任,整顿和规范商品展销会秩序,打击经销假冒伪劣商品。

第四,规范商家促销活动。对商家打折让利、购货返券、价外馈赠、有奖销售、降价销售、积分返利等7种促销形式进行规范,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③ 引导方面

第一,推进专业批发市场改造建设。完善市场功能,扩大吞吐量,增强辐射力,形成“买全国,卖川东北”、“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的市场流通新格局。大力推行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电子结算等现代化交易手段;大力发展连锁、代理、拍卖等现代营销方式,实现市场交易手段和营销方式的创新。

第二,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商品档次、质量。引进国内外名企、名牌、精品、名品,扩大名特优新商品的经营比重;创造品牌,开发、挖掘、打造和包装南充优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地方名特风味小吃等品牌;培育商贸企业品牌,加快南充药业集团、成商集团川北公司、盛华堂商业管理公司等优势企业向周边地区扩张,输出管理模式和品牌。

第三,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确立连锁经营在流通行业的主导地位,建立川东北连锁市场圈。

第四,通过招引嫁接,改造现有商业企业和现有商业网点。引进世界知名企业进驻南充,用国际商业模式和现代经营理念来提升现有商业企业的档次和管理水平;引进成都知名连锁企业“小红旗”,对南充市社区的杂货店、小百货店等商业网点进行改造,提高品味档次。

3.科教文卫中心

(1)科教中心

把南充市建设成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科技工作必须借发展大势,融入经济主流,为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南充市长期受到人才流失的困扰,外地人才不愿意到南充,归根结底,是本地没有给人才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科技队伍不过硬、科技链条脱节、科技经费严重不足,挫伤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要构建川东北科技中心,不但要靠优惠政策吸引人才,还要用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形成一套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机制;政府还应加大投入,给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一个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使其积极投身到科技开发的各个领域。

另外,还要采取措施,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化水平较低、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具体措施包括:着力打造川东北科普示范城,力争成为川东北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中心、石油化工技术中心、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四个中心”和丝纺服装科研开发加工基地、汽配研发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及中药材加工技术基地和科技人才培训基地“四个基地”。

(2)文化中心

体现南充市特色的、靠文化为南充市创造收益的就是突出风水古城文化、红色旅游文化、三国文化和嘉陵江文化等四大特色文化,即以千里嘉陵江流域文化传承为载体,以嘉陵江生态长廊为主线,整合阆中古城、将帅故里、三国文化等旅游资源,让厚重的文化遗址、巴蜀文化密集在“中国第一条全江渠化”的嘉陵江,让游客畅游江中。

4.金融中心

南充市成为川东北区域的金融中心,必然要积极发展金融业。具体措施有:支持金融改革,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做好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高金融企业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找准经济与金融发展的结合点,支持和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积极研究支持工业、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新举措;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工作,确保南充银行业的稳定;推进金融开放,完善金融服务国内功能;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和国家及地方股份制金融机构到南充设立分支机构;发展金融中介服务,积极兴办金融信息咨询公司、评估公司、经纪人公司;推进典当、担保等新型融资方式的发展;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加快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体的票据市场的建设,形成川东北地区的自己集散中心和投资中心。

5.交通、通信枢纽

南充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环境大大改善。具体表现在:达成铁路横贯东西,高坪民用机场可以直飞北京、广州、深圳;公路交通方便,成都到南充的高速公路也早已通车,南广高速随后也投入使用;嘉陵江内河航道梯级开发相继兴建,达成铁路复线改造工程已正式动工,明年开始动工的兰渝铁路建成后也将从南充通过。这样南充与周边的地区公路、铁路、空中、水路形成立体交通网络,在时空上拉进了南充与国内大城市特别是成都、重庆两大城市的距离,构成独特的“两小时三角经济圈”。此外两条国家级光缆和微波干线穿境而过,市内23.5万门程控电话连通一百多个国家,乡镇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

南充是巨大的市场和物资集散地,位于“西通蜀都、东向鄂楚、北引三秦、南联重庆”的特殊地理位置,“川东北中心”优势明显,是四川内陆的交通、通信枢纽,是川东北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是长江三峡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但要进一步确立南充市在川东北交通、通信枢纽的地位,今后的重点还应该放在渠化嘉陵江航道的建设上。这一“黄金道”建成后,川东北、川中和渝西地区通江达海的大通道将形成,南充的水运业和旅游业都将迎来新的春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