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我国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

我国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经历中,加快经济增长始终是中国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因此,谋求经济增长几乎贯穿了新中国发展的各个阶段。这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中国在百年间受尽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欺凌。4.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将过去一直使用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经历中,加快经济增长始终是中国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中国人近百年因落后而挨打的记忆,成为赶超和加快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因此,谋求经济增长几乎贯穿了新中国发展的各个阶段。

(一)1949—1978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到改革开放,中国在实现经济增长的道路上基本采取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选择一是受技术水平约束而不得不作出的。中国长期的闭关锁国不仅使中国丧失了进行工业革命的机会,特别是因此拉开了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差距。这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中国在百年间受尽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欺凌。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具有的现代工业的比重只有7.9%[2],许多工业品都冠以一个“洋”字。这样的技术水平决定了新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只能走粗放之路。从增长的难易程度来看,新中国成立时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经济发展的起点也非常低。在这样的形势下,最容易实施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粗放型经济增长。因为相对于技术来说,当时的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中,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自然资源也可以说是“地大物博”,因此所选择的只能是以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二是受产业结构影响作出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产业结构处于较低的水平,超过70%的劳动力还在农业部门,因此还属于典型的农业国。第三产业很不发达,特别是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更是落后。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下实现经济增长只能是粗放的。

三十多年的粗放的经济增长,虽然使中国的经济面貌发生的较大的变化,建起了一个相对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一五”期间的积累率达到了24.2%,“二五”期间的积累率达到了30.8%,年均经济增长也超过的6%。[3]但是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一些没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做法,使得经济结构失衡、人民消费水平不高、资源环境消耗巨大。

(二)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增长方式的探索

1.20世纪80年代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改革开放以后,在拨乱反正初期,中央就强调要扭转“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企业管理混乱、经济效益低下的局面。1979年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提出用三年时间做好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工作部署,压缩工业基本建设规模,加强农业和提高轻工业比重。1981年在“进一步调整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提出,要“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4]。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提出要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着重于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六五”计划的一个显著特点。“七五”计划也继续秉承了这一理念,要求“坚持把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提高产品质量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正确处理好质量和数量。”经过国民经济的两次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有了一定的改善,受破坏的农业有所发展,以消费为主的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两次调整仅仅修正了传统增长方式的结果,并未触及产生这些消极后果的本源,加之意识形态的斗争,一切又很快回到原状。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异军突起,迅猛发展。1987年乡镇企业的总产值相当于当时农业总产值的101.8%[5]。从1988年第4季度开始,全国开始出现经济增长过热、信贷规模过大、货币发行过多等经济问题,从而导致国民经济结构的矛盾开始加剧,社会供求总量失衡,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为此在十三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改革方针,并开始着手调整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2.20世纪90年代提出两个“根本转变”

1992年,中国掀起了新一轮追求速度的发展浪潮,新开工投资项目过多,在建规模偏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1995年9月,中共中央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谈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时再次谈到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基本要求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变到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变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一思想,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明确提出,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效果还不明显”。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再次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规定为“九五”的一项基本工作任务。

3.新世纪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过对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对世界经济发展认识的深化,以2000年第十个五年计划为标志,形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和方针政策,完成了关于工业化认识上的转变,把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升级规定为五年经济发展“主线”。2002年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的要求。而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分析我国“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时,认为国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之一就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进而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

4.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将过去一直使用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