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移动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建设初探

移动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建设初探

时间:2022-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施怀鹃 蓝方 国外移动图书馆发展较早,普及程度也较高,具有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新颖等特点。通过归类统计这127家移动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得到国外移动图书馆的主要服务项目数量如图1所示。国内移动图书馆总体仍处于初级信息服务阶段。3 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建议随着国内移动图书馆的不断发展,服务内容的建设

施怀鹃 蓝方

(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 北京 100876)

【摘 要】 国外移动图书馆发展较早,普及程度也较高,具有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新颖等特点。国内移动服务从2000年才开始起步,发展比国外要晚,针对各馆的移动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雷同、缺乏个性化服务的问题,从完善基础服务、加强资源建设和深化深层次服务等三个角度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移动图书馆;移动服务;个性化服务

随着以3G技术为代表的移动网络技术的兴起和普及,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转变,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通过移动终端来获取信息。Mobile Library也从实体的“流动图书馆”“汽车图书馆”,开始转意为虚拟的“移动图书馆”[1],即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各种移动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E-book、平板电脑等)来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各类数据信息的查询、浏览与获取的一种新兴的图书馆信息提供服务模式,真正实现数字图书馆最初的梦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要的任何知识。

1 国外移动图书馆发展概况

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移动图书馆服务,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国外移动图书馆具备了普及程度较高,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新颖等特点。

杜莎莎等人发现,早在1993年美国亚利桑那州健康医学图书馆(Arizona Health Sciences Library)为医学和护理专业学生提供培训,帮助他们使用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是最早使用移动终端开展移动服务的图书馆之一。同年11月,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图书馆(University of South Alabama Library)推出“无屋顶图书馆计划”(The Library Without a Roof Project),是图书馆第一次系统地使用蜂窝通信网络将PDA接入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商业在线数据库和互联网,开启了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移动服务的先河[2]。之后,世界各国的图书馆纷纷推出移动图书馆服务,其中以欧美和日、韩等国为主。以美国为例,截止到2010年11月30日,高春玲统计了美国排名靠前的20家大学图书馆和20家城市公共图书馆,其中有19家大学图书馆和18家城市图书馆已经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覆盖率高达90%[3],可见移动图书馆服务已经非常普及。

国外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不但普及率高,而且还具有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内容丰富的特点。叶莎莎等人调查了美国、加拿大、英国、西班牙、荷兰、挪威、德国、丹麦、意交大利、新加坡、南非、智利和墨西哥等15个国家的127家移动图书馆截至2012年10月的服务项目[2]。通过归类统计这127家移动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得到国外移动图书馆的主要服务项目数量如图1所示。这些图书馆包括各类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等,其中以美国的移动图书馆为主约占78%,其次是加拿大和英国。

图1 国外127家移动图书馆的主要服务项目数量

从图1中可以看出,国外的移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项目很丰富,不但有馆藏查询、开馆时间、数据库检索、读者账户、图书续借、图书馆位置、图书馆新闻和活动、参考咨询、联系方式和新书通报等图书馆的传统服务项目,而且还开发了适宜移动图书馆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如查询图书馆可用电脑情况、预定研讨室/学习室、社交网络的链接、图书馆参观或视频导览等。

2 我国移动图书馆发展概况

和国外图书馆相比,国内开展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起步较晚。2000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推出手机短信息业务,我国移动服务从此开始起步[4]。2003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开通手机短信服务平台,拉开了国内移动图书馆应用发展的帷幕。2005年进入集中发展阶段:2005年,上海图书馆正式开通了全国首家基于短信服务的手机图书馆。其后,重庆大学图书馆、吉林省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和湖南理工学院图书馆等相继开展了以手机短信为主的移动图书馆服务。2007年以前以短信服务为主,2007年以后WAP服务逐渐兴起,与短信服务形成互为补充的格局[5]。近几年,我国一些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纷纷将图书馆服务延伸到移动终端,开辟了移动服务的新天地。

我国移动图书馆建设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自主建设模式,由于开发和维护的成本较高,故采用该模式的图书馆较少;第二种是合作联盟模式,图书馆的合作方可能是图书馆系统供应商、移动运营商或信息技术公司等;第三种是第三方开发模式,一般由非正式组织为促进资源共享和学习交流而采用推广[2]。由于移动图书馆对信息技术的高度依赖性,导致大多数图书馆都采用第二种模式,这样既可省去在系统开发维护上花大力气,又能比较全面地展示本馆资源和服务。

在图书馆的合作伙伴中,超星和书生两家公司所占份额最大。2012年10月,在夏桢统计的24所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的985高校图书馆中,使用超星移动图书馆系统的占58.33%,使用书生系统的占20.83%[6]。尽管国内拥有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图书馆为数不少,但是图书馆充当的只是资源提供者的角色而已。移动图书馆都是基于已有系统提供的标准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书目检索、一站式数字资源检索、全文阅读、图书馆公告、我的图书馆等内容,基本上是整合检索、我的图书馆以及图书馆公告等传统业务功能,却很少见到结合移动网络交互、个性、时效优势的新应用。移动图书馆的业务功能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在服务内容上没有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图书馆自身的积极性还未充分展现。

所以,尽管国内开通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图书馆已超200多家[7],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但是在全国图书馆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低,而且开展的移动服务以基础业务为主,服务内容雷同,服务深度和互动性不强。国内移动图书馆总体仍处于初级信息服务阶段。

3 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建议

随着国内移动图书馆的不断发展,服务内容的建设将是以后工作的重点之一。用户需求是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依据。而个性化正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最好体现。因此,只有个性化服务做到位、做得充分,移动服务才会更加丰满,具有图书馆特色,体现出图书馆的价值,发挥其无限的能量。否则,图书馆一旦在移动图书馆服务中失去主导地位,将会被边缘化,甚至会被读者无情地抛弃。因此我国图书馆界要增强危机意识,不断学习和探索,推动我国移动图书馆更快、更好地发展。笔者在工作中强烈地感到个性化服务其实并不遥远,在建设以应用为导向,功能强大、特征鲜明、读者需要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方面,即个性化服务方面,图书馆将大有可为。笔者将以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为例,分别从完善基础服务、加强资源建设和深化高层次服务等三个方面提出关于开展移动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建议。

3.1 完善基础服务

基础服务是图书馆的传统服务的移动延伸,也是读者使用最多的服务。目前,移动图书馆的服务仍以基础服务为主,但不太完善,在以下多个方面仍需要完善和提高。

3.1.1 提供全面馆务信息服务

馆务信息是读者了解图书馆动向的重要渠道,主要包括图书馆概况(如馆舍布局、开馆时间、联系方式等)、借阅规则、新闻通知等信息。2011年年初,根据全球领先的大学及图书馆移动解决方案提供商Boopsie对当时的一个用户使用模式分析发现:在其所提供的应用中,60%的访问量与服务分布位置、服务时间、活动日程、博客及阅读列表有关。对此,Boopsie首席执行官Greg Carpenter总结为:“用户实际上对紧密联系图书馆与相关用户社区的基础信息和服务更感兴趣”[8]。由此可见,馆务信息服务是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目前在国内的移动图书馆中很少提供全面的馆务信息服务。国外移动图书馆的馆务信息服务做得比较细致全面,值得国内移动图书馆学习借鉴。

3.1.2 完善新书推送服务

目前移动图书馆向读者推送的新书通报都是图书馆购入的纸质图书。其实,移动图书馆的电子书刊也在不断更新中,但却很少有读者知道。所以,可以同时将新购的纸质图书和更新的电子图书按照读者定制的专业方向推送给对应的读者,或是在移动图书馆的主页面加以显示。

3.1.3 改进移动图书馆的功能模块

移动图书馆的读者荐购模块中只有读者向图书馆荐购书刊部分,却没有图书馆向读者反馈荐购结果的环节。读者兴致勃勃地向图书馆荐购书刊后,却不知道图书馆会怎样处理,采纳还是拒绝,拒绝的原因又是什么?久而久之,读者荐购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影响荐购功能的发挥。因此,如果在读者荐购模块中,增加图书馆反馈环节,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荐购链,将会更好地发挥荐购功能。

3.1.4 深入整合移动图书馆与OPAC系统(包括荐购和预约资源推送功能)

移动图书馆和OPAC系统都有荐购功能,但彼此孤立。负责采书的馆员需要分别登录两个系统才能把读者荐购的书刊收集完整,其中不免会有重复的数据,还需要手工进行筛选,因而增加了馆员的工作量。如果能整合这两个系统的荐购功能,自动去重并汇总荐购信息,将极大地方便馆员收集汇总荐购信息,从而提高馆员的工作效率。再比如OPAC中热门图书预约量很大,如果这些图书在移动图书馆中能提供全文阅读、下载服务或文献传递等服务,移动图书馆就可以用短信或E-mail等多种形式告知预约读者:在等待预约纸质图书的同时可以先使用移动图书馆进行阅读。这样既能缓解纸质图书的流通压力,又能提高移动图书馆的使用率。

3.1.5 增加互动性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注重与读者的互动

通过互动,不但可以增强读者的归属感,而且还可以让图书馆更接近读者、了解读者需求,甚至从读者的互动反馈中得到灵感,推出适合不同读者的特色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良性互动带来的将是图书馆和读者的双赢局面。国外移动图书馆很重视互动性服务的建设。例如,哈佛大学移动图书馆允许读者对每本书进行评分和分享;麻省理工学院移动图书馆的新闻服务链接到图书馆博客,可对每条新闻添加标签、发送邮件、分享或保存;宾夕法尼亚大学移动图书馆里的Weigle信息共享空间提供了图书馆在多个社交工具上的不同频道,供读者关注;麦吉尔大学移动图书馆提供“实验室”服务,读者可以对图书馆发布的新计划或项目发表意见和建议[9]

3.2 加强资源建设

毋庸置疑,图书馆购买的资源是丰富的,但同时又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尤其是在移动图书馆上提供的资源。为了能尽可能地向读者提供高品质的资源,就要求图书馆从多方面加强资源建设。

3.2.1 增加适合移动阅读的多媒体资源建设

一方面,积极购买适合移动阅读的多媒体数据库资源;另一方面,在解决版权问题的前提下,将图书馆已经购买的多媒体数据库资源和书带盘资源加工成适合移动阅读的多媒体资源。以书带盘资源为例,有很多外语书籍都附带有音频文件,如果把音频文件和对应的图书集成起来,做成适合移动设备播放的多媒体电子书,读者在看书的同时收听对应的音频,受到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刺激,将更有利于外语的学习。另外这种学习不用花费读者大块的宝贵时间,可以利用大量的碎片时间,随时随地地进行。这种频繁的碎片时间学习也更符合外语学习的时间规律。

3.2.2 积极提供商业移动资源作为馆藏资源的补充

除了购买和自建资源以外,还可以利用网络上提供的免费资源来作为本馆资源的补充。例如,哈佛大学图书馆的移动研究提供Google图书搜索和学术搜索、EBSCO公司的部分数据库和一些免费网络数据库;耶鲁大学图书馆的ARTstor可从数百个艺术馆里获取超过100万幅的图片;iSSRN提供全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论文[9]。不同数据库商提供的独立商业移动资源可为不同专业领域的读者提供快速检索信息的渠道。

3.3 深化高层次服务

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除了要为读者提供海量优质信息资源,更要帮助读者从信息海洋中及时高效地筛选有用资源,提供信息服务。这就离不开高层次的个性化服务。结合图书馆自身情况,由简到繁、逐步增加个性化的新功能,为读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3.3.1 个性化定制服务

肯特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图书馆的读者希望图书馆移动网站提供可定制的选项,例如,能够在移动网站选择自己喜欢的数据库或自己选择的十大链接。考虑到智能手机的小屏幕尺寸与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的多样性,这种想法是有道理的。例如,在一个大的公共图书馆或大学图书馆系统,读者更倾向于使用图书馆的某一分支菜单功能。读者设置常用的图书馆目录作为移动图书馆默认主页,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迈阿密-戴德县公共图书馆的移动网站,提供一系列的定制选项,例如显示图书馆目录搜索或图书馆开放时间设为默认的移动图书馆首页[10]

3.3.2 开展参考咨询等深层次的个性化服务

参考咨询是图书馆提供深层次信息服务的重要方式。加州理工学院移动图书馆列出5名图书馆员的相关信息,可链接到学科指南页面,按学科或馆员浏览图书馆馆藏资源,并与相关领域馆员实时交流;密歇根大学移动图书馆提供不同学科的研究指南,同时还提供热门文献、图书、图片数据库介绍及检索方法。

3.3.3 充分发挥移动图书馆的平台作用

一方面,可以把读者常用的校内应用系统(如BBS、信息发布平台、校园一卡通系统平台等)嵌入到移动图书馆中来,不仅方便读者随时随地使用,也能提升移动服务的含金量,比如重庆大学移动图书馆整合了BBS和Blog。另一方面,可以在移动图书馆的平台上开发一些与读者工作生活联系紧密的新功能模块,比如课程安排和教室使用情况。读者根据课程安排制定自己的选课课程表,存于移动图书馆的个人账户中,方便随时随地查看;把全校教室占用情况做到移动图书馆里,读者足不出户就能知道可以去哪里上自习,再也不用背着书包到处找教室上自习了[11]

4 结语

移动图书馆是图书馆服务的延伸,也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借着移动互联网、智能移动终端爆炸增长的“东风”,移动图书馆正在迎来一波建设热潮。今后的移动图书馆将会更加注重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编目精灵.移动图书馆:剑桥大学与开放大学报告[EB/OL].[2014-04-10].http://catwizard.net/posts/20090618185841.html.

[2]叶莎莎,杜杏叶.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的应用发展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3(6):141-147.

[3]高春玲.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PK[J].图书情报工作,2011(9):63-66,44.

[4]茆意宏.论手机移动阅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6):5-11.

[5]宋恩梅.移动的书海:国内移动图书馆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5):36-48.

[6]夏桢.以应用为导向的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与研究:以湖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154):13-15,21.

[7]阚德涛.基于读者需求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3(11):59-60,64.

[8]刊讯.移动图书馆用户偏爱非目录服务[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1):62.

[9]龙泉,谢春枝,申艳.国外高校移动图书馆应用现状调查及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3(3):60-64,24.

[10]Bohyun Kim.Improve Your Library's Mobile Website:Up from Start[EB/OL].[2013-09-09].http://www.alatechsource.org/blog/2013/09/improve-your-librarys-mobile-websitesteps-up-from-start.html.

[11]魏群义,侯桂楠,霍然,等.国内移动图书馆应用与发展现状研究:以“985”高校和省级公共图书馆为调研对象[J].图书馆,2013(1):114-117.

【注释】

[1]本文系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