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时间:2022-06-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与创新_在创新中前进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张 晶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与创新_在创新中前进

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张 晶

(武汉科技大学)

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的智慧宝库。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既不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制,也不能是对外域文化成果的移植。如何正确处理文化的传承、借鉴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中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www.guayunfan.com)

任何一个民族的创造活动都是以既有的历史成果为前提、为基础、为条件而展开的。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的历史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历史上所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而言是极其重要的精神载体,是先进文化创建的基石。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同样是基于传统文化的再创造。同样需要科学地对待中华民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悠久文化传统。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新旧交替、不断发展的过程。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一个永恒之维。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就向全党提出了需要系统总结从孔子到孙中山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任务,提出了“古为今用”等科学对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原则。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也坚信,没有前人或今人的实践经验,我们就不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

江泽民同志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思想,强调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大力繁荣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迫切要求,也是保证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保证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大计”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思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勤劳和智慧的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的成果,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割不断的精神血脉,是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丰厚资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这是胡锦涛同志立足新的国情,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发展,指出了继承优秀传统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为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它们是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和基础,也只有基于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土壤,吸取一切有价值的成果,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才能不断得到发展。

二、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沿袭与基本精神

中国的传统社会以道德中心主义为基本特征的文化背景之下,在以“德治”为主导的思想下绵延近两千年,重视德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数千年来,正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土壤,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和道德风范。从先秦至明清之际是我国古代德育思想产生、发展和走向衰落的时期,在这期间,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各种德育思想辩证地交互作用,形成了我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基本脉络。这一历史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先秦时期:中国德育思想的发轫阶段。这一时期,原始人群为了生存而萌生了大同意识,氏族公社为了维护宗法制而出现伦理观念,奴隶社会为维护奴隶主利益的需要而产生了阶级观念,这些客观上构成了中国德育思想的基本框架。周公(姬旦)是中国最早的德育思想家。他把德育与政治结合起来,提出了“以德敬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和“孝”“友”“恭”“信”“惠”等宗法式道德规范。但这仅仅是德育的雏形,并未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荀子进一步完善,儒家德育思想得以确立。他们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以德治国”的德育实践模式。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把“仁”“义”结合起来,提出“五伦之教”,将“教以人伦”作为德育的基本内容。荀子则以性恶论为基础,“仁礼”结合,提出了“化性起伪”,把“教化”作为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战国至西汉初成书的《礼记·大学》篇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对儒家思想的总结和发展。至此,儒家德育思想在德育地位、作用、内容、原则和方法等方面都有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作为反映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德育思想,儒家学说奠定了封建地主阶级德育观的基础,也标志着中国德育思想发轫阶段的完成。

汉唐时期: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发展阶段。汉唐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这时期的德育思想有三大特色。其一,董仲舒推行阴阳之变,究“天人之际”、发“《春秋》之义”、举“三纲之道”,综合名、法,不废黄老,创立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为基础的新儒学体系。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德育思想立为“名教”,成为封建统治者的正统德育思想。其二,被称为“异端”学者的在野派,东汉的王允、魏晋的嵇康、南北朝的颜之推、隋唐的韩愈等,也在不断吸取先秦遗留下来的文化学术及德育思想的优良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如嵇康的“玄学”思想,颜之推的“家教”思想,韩愈的“道统论”思想等。其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外来的佛教和本土道教的兴起,与儒学并行。但是儒学吸收了佛学和道学的部分内容,使自己的理论体系更为完善,并最终形成了以儒学为中心的儒、佛、道相结合的德育思想新格局。给以家族本位、伦理政治为核心的中国古代德育提供了最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

宋明时期: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形成阶段。这一时期,为了适应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强化国家机器的需要,产生了理学(又称道学)。理学思想把地主阶级的道德原则视为永恒的、绝对的最高原则:理学继承了孔孟的“道统”,吸收了佛、道思想成分,提出了以“天理”为宇宙本体和道德本质,对儒家的人性论、义利观、修善论等德育思想作了新的概括和发展;理学更直接地为封建统治服务。理学思想具有双重性,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形成,也同时预示着封建道德思想的没落,隐伏着阻碍社会发展的矛盾。

明清之际: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衰落阶段。所谓明清,指明代中期以后,至鸦片战争之前的历史时期。此时,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充分暴露,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市民阶层逐步出现,封建社会的社会道德虽然尚未达到崩溃的程度,但是已经开始走向衰落。这一时期出现的进步德育思想家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等,他们举起了对封建社会进行“全面批判”的义旗,抨击僵死的程朱理学,批判其“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揭露其“以理杀人”的实质,提倡功利主义。同时他们还提出了朴素的平等观念,主张个性独立、言论自由,倡导以身任天下的人生观。这些思想已经有了资产阶级的萌芽,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启蒙作用,但是仍然无法改变当时整体社会思想的旧格局。

中国传统文化是经历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传统德育思想本身也存在着两重特性,这就需要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认真地借鉴和吸取现代化建设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

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借鉴和吸纳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此,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一番提炼和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将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创新。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设,坚持以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实践为基础,勇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问题,以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的新发展。

1.活化传统德育资源,塑造民族共同价值观

纵观当今世界,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各国更加注意审视人类实践的伦理学前提,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理论取向也随之发展,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克先生所指出的:“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德育看来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必由之路。”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关心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共存互补与发展创新,走出文化中心主义的狭隘思维定式,推进国际间的理解和教育,以期在激烈的国际合作与竞争中,提升人文精神、道德和价值取向,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世界各国更加注重挖掘民族文化遗产,进行道德重建,克服个人利己主义及文化相对主义。许多西方学者在反思西方文化的局限性时曾大声呼吁“光明自东方来”,开始探讨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亚洲价值观在推动地区繁荣和进步中起到的规范作用。1991年新加坡政府公布《共同价值白皮书》,提出各国都能接受的五大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调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他们把儒家精神加以现代意义上的转换与升华,形成了完整的民族道德价值体系。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也进行了类似的探索,要求将具有一定导向意义的道德价值转化为人们处世立身的生活实践。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倡导并实施的“五心”道德教育体系,即“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国家,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广东省委宣传部推出的《新三字经》等等,反映了我国新时期德育理论思维构建过程中产生的对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认同意识和创新性探索。

2.与时俱进,更新德育观念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概括。这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经验的总结基础之上的,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价值的理论自觉和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比如爱国主义,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们“报国之心,死而后已”的爱国精神,还要结合新的历史时期,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体现出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出对自己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服务于人民,不仅仅提倡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要看到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形成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3.探索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与方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德育人本化、伦理化的趋势方兴未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知性德育向行为德育,从就范式德育向参与式德育迈进,培育一种新型德育理念,创设各种道德经验情境,让修养主体找到自我的尊严和价值,积极进行道德思维和道德选择,发展道德探究能力,真正成为道德修养和道德行为实践的主体。我国学术界和各高校积极探讨素质教育,以尊重学生个性为主,激发主体的能动性,进行道德修养、道德实践、行为养成锻炼,取得可喜的成果。在新形势下,在开放的社会格局中,从整体德育观出发,奠定德育工作的人文基础,引导学生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开阔视野,走向社会。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增强德育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今天,我们要积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之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教育高校大学生的强大精神纽带,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用传统文化精神克服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努力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新的精神动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旨归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