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创新“创新”中创新问题的探讨

在创新“创新”中创新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9-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它给我们提供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在创新“创新”中创新。这几年“创新”讲得不少,但如何创新还是需要探讨的。显然,《光明日报》的文章不仅戳到了我们科技创新的软肋或要害,而且同《文汇报》的讨论一样,指出为了推进创新,必须先反思这几年“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体制。

八、 在创新“创新”中创新[22]

感谢会议主办方邀请我参加这一关于“创新”话题的研讨会。尽管要在这个问题上求得理论进展非常不容易,但是我还是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够从这次会上获得一些新知识新见解。

文汇报讨论“创新障碍在哪里?”讲起

2011年1月9日,上海《文汇报》发起了一场近年少见的大讨论,主题是“创新障碍在哪里?”据介绍,在党中央、国务院2006年1月9日做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决策5周年之际,2011年初,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先生致信《文汇报》,建议《文汇报》和上海市科协发起组织这场由社会各界参与的大讨论,就“中国科技创新的障碍到底在哪里?”“我们离创新型国家还有多远?”“我们在推进创新中有什么不足?”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汪院士的建议受到上海市科技党委和市科委的重视,决定由《文汇报》和上海市科协共同发起这场讨论。在这场历时50天的公开讨论中,《文汇报》先后选发了28篇文章。

这些文章值得一读,它几乎涉及了科技创新以及同创新相关的文化、教育、人才、体制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从中我们可以汲取广泛的思想养料,探索推进创新的新思路。它给我们提供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在创新“创新”中创新。

就在《文汇报》开展这一大讨论的同时,1月13日,《光明日报》创办的《同舟》专刊出版了。这个专刊发表的第一篇主题文章,题目就是《会诊“创新”》。这篇文章开头有一段对话:

前几天,本版主编见到一位全国政协委员,问道:“当前的中国需要破解哪些难题?”

他脱口而出:“科技创新!现在中国缺的不是钱,缺的是投资方向。投资方向在哪里?在新的科技成果。”

我再问:“科技创新,自主创新,怎么能够取得突破性进展?”

他说:“那要看我们的人才储备和人才素质啦!”

我追问:“人才问题怎么解决?”

“当务之急,是要真正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从长远看,要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形成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机制。”他说。

显然,只有以“创新”为核心,让“科技—人才—教育”三者互动起来,才能破解中国当前发展中的难题。

这几年“创新”讲得不少,但如何创新还是需要探讨的。首期《同舟》,特邀请几位政协委员一起来“会诊”这个问题。

那么,政协委员是怎么样会诊“创新”的呢?从记者的报道来看,他们提出了“三戒”,这就是:一戒做表面文章;二戒用“平庸”人才;三戒遏制个性

文章最后说:“委员们的看法出奇地一致:科技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教育,因此,要‘互动’、‘联动’,让科技、人才、教育三者相互助力。只有这样,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从而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显然,《光明日报》的文章不仅戳到了我们科技创新的软肋或要害,而且同《文汇报》的讨论一样,指出为了推进创新,必须先反思这几年“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体制。这就叫做:在创新“创新”中创新。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有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的联动创新机制

为了能够使得这样的讨论产生实际的成效,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应该像研究一般战略问题那样,先思考一个问题:在今天的条件下,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问题,目的是什么?

在这么多专家面前提出这样的问题,似乎很不得体。但我感到这还是一个问题。前面我在引用《光明日报》的文章时,转述了文章结束时讲的一段话:“委员们的看法出奇地一致:科技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教育,因此,要‘互动’、‘联动’,让科技、人才、教育三者相互助力。只有这样,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从而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非常重视这段话及其表达的思想。因为,中央在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同时,制定了教育、人才、科技发展的三个中长期规划。这三个规划,实际上是一个体系,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人才,通过人才推进科技。这也就是《光明日报》的文章所说的“科技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教育”。在这个体系中,教育、人才、科技显然各有自己的定位。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科技进步是目的。而科技进步又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因此,这三者不仅要“互动”、“联动”,而且要围绕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这个中心来“互动”、“联动”,只有这样,才能突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瓶颈,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注意到,许多人对于中央制定的这三个中长期发展规划,尤其是对这三个规划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并不那么全面,也不那么深刻。

前不久,我参加了我所在党支部的党日活动,到一个地方学习那里的教育改革经验。那里的经验确实很好,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我注意到搞教育的人,十分重视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但没有一个人提到这个规划同人才规划、科技规划的关系。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发生了:我们发展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当下许多人看来,中国的教育已经进入到公平教育的阶段。这几年讲教育公平,可以说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考察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公平教育一般是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后的事情,而我国现在连工业化都还没有实现就已经把公平教育提上了日程。事实上,在大家热衷于公平教育的同时,家长们关心的还是孩子们能否成“龙”成“凤”,追求的还是精英教育。教育的内容基本上仍然是精英教育的内容。中国到底是发展公平教育还是发展精英教育,每一个人都可以讲出一大堆道理,在当前阶段很难取得共识。所以,国家的方针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公平教育,进入高中以后分流,有的进入社会,有的进入高级职业学校,有的进入普高准备考大学。如果换一个思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目标出发来考虑中国的教育,我们就可以跳出公平教育还是精英教育的思维模式,认识到科技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中心,而科技现代化和科技创新有赖于具有科技知识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我们的教育应该发展的是创新型教育。无论在小学、中学阶段,还是在大学阶段,都要把培育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这样的教育改革才能够适应我国现代化事业的需要。

我举这个例子,不是为了在这里讲中国教育应该怎么办,而是为了说明要推进我国的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决不是科技界一个界别的事情,而是整个国家的系统大工程。这里,尤为重要的是,教育、人才、科技要创新出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的联动机制。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有科技与市场相结合的动力机制

在认识到科技与教育、人才的关系后,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即要把我们发展科技的思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思路中解放出来,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新思路、新机制。

2010年,我率团去美国同那里一些著名的智库进行战略和经济对话。与此同时,我也想实地考察一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后危机阶段,美国打算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来应对下一轮全球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之所以去了解这个问题,是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应对当时的经济危机时,没有按照常人那样去救助那些没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和企业,而是出人预料地提出发展信息高速公路即IT产业这样的新兴产业,结果不仅克服了危机,还赢得了危机后新一轮全球范围经济竞争的主导权。那么,这次美国有没有这样的战略呢?这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在美国,果然了解到奥巴马总统想通过发展新能源经济,既摆脱现在的危机,又改变美国长期来依赖石油的国际安全战略,同时为下一轮全球范围竞争抢占先机。但是,这一次美国政府的这一决策,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和反对。因为,到目前为止,在新能源经济中,无论是太阳能还是风能,成本都太高,电动汽车或混合能源汽车许多技术没有过关,不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倘若发展这样的新能源经济必须给消费者补贴,这就要增加税收,所以许多人特别是中产阶级中的低收入者十分不满。他们在同克林顿的政策作对比时,指出那时的信息高速公路不仅技术先进,而且能够进入市场,成本低而收效大。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发展信息技术时,苏联的大型集成计算机、日本的智能机器人也很先进,但同美国的PC机相比,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市场化。奥巴马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开始调整方向,把新能源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电能的传导和储备上,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锂电池的开发上去了。因为锂电池的开发不仅具有技术的先进性,还具有市场竞争的优势。我讲这件事,是想说明一个问题:科技创新能否成功,不仅要看技术是否领先,还要看在市场竞争中能否领先。

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已经认识到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到科技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我们也已经认识到,科技只有与经济相结合,才能形成巨大的直接的生产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创新只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创新的技术只有为市场所接受,才能形成市场竞争力,才能吸引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通过市场形成产业,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正确处理创新与条件的关系

在讨论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关系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讨论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这就是创新与条件的关系问题。

创新,追求的是突破。但是,突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中生有”式的突破;一种是“破茧而出”式的突破。这两种突破的区别,就是前者是超越已有条件的创新,后者是在已有条件基础上的创新。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候,这两种创新,这两种突破,都需要。具体地说,把科技创新落实到产业发展的规划上,我们既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又要改造提升传统的制造业。我们的“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了这样的产业发展方向,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在这里,我想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设想非常好,但“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就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即风险性的产业。在发展这样的产业过程中,中央文件用了“培育发展”这样的词,就是要经过充分的“培育”,有了比较大的把握(包括技术和市场竞争双重的把握)才能大规模地投资。

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创新与条件的关系,当先进技术成熟到已经可以超越已有的条件实现跨越式发展时,就要果断地推进“无中生有”式的突破;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尊重已有的条件,在已有条件基础上推进创新,争取“破茧而出”的突破。这是因为,我国到目前为止还不是一个科技强国,而只是一个制造业大国,甚至还不是一个像德国那样的制造业强国。在这样的条件下,讲“创新”、“突破”、“跨越式发展”,头脑都要十分清醒,决不能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盲目地追求“创新”、“突破”、“跨越式发展”。我们如果能够在不短的时间里,就使中国从一个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已经是很大的成绩了。

“创新”这个话题,有许多话可以说。上面我讲了教育、人才、科技联动创新的问题,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问题,创新要与条件相适应的问题。当然,还有许多话可以说,其中最重要的是科技创新与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我在这里没有说,但必须很好研究。

总之,一句话,讲“创新”也好,讲“建设创新型国家”也好,都要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我们的创新目标转变为我们的创新现实。这就是我想讲的,为了创新,必须对“创新”进行反思和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