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传道中创新

在传道中创新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土教育家的思想、精神,正是我们改革和继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理论依仗和动力,学校力图以吕叔湘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实践创新,来展现老区教育的新辉煌。吕叔湘认为,教学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活”。教育就是诱发学习者的积极的、主动的努力。

丹阳市行宫中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曾有来学校视察工作的领导这样评价:“这是一所有着优秀传统的老区学校,有一群传统的老师、一群传统的学生,用最质朴的方式传承着教育的生命。”从此,学校被深深地打上了“传统”的烙印。

“季子故里,诚信九里。”行宫中学位于丹阳西南角的延陵镇行宫村,这里位置偏僻,经济落后,是丹阳的“边区”,是茅山老区的一部分。然而,这里民风淳朴,尊师重教,老区人能吃得了别人吃不了的苦,能忍受得了别人耐不住的寂寞。延陵九里还是季子故里,诚信之风吹遍乡里人家。建校伊始,老区教育的先辈们就提出了“尊道、明理”的校训,树立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依托传统,传承传统,几十年来,“尊道、明理”的校训一直在传承,学校的一批又一批老师一直在践行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在老区贫瘠的土地上默默地坚守,用着最最传统的教学方式——多讲多练,硬是打出了老区教育的旗帜,创造出老区教育的辉煌。从以前考取中专的人数和比例在全市农村中学中首屈一指,到近年录取重点高中的成绩名列前茅,可以说,我们在传承传统的过程中形成了行宫中学自己的传统。

然而,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超常态的新农村建设,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理念在更新,老区群众强烈呼唤更加优质的教育,“传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城区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教育环境、条件远比农村学校优越,教育设施、设备远比农村学校优越,大量优质生源不断流向城里,许多骨干教师接连调离。现在学校的学生不仅大多是独生子女,多数还是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的娇生惯养、自我意识极强,有的行为习惯较差、自我管理能力较低,有的学习无人过问、几乎处于“放养式”状态。不少教师出现明显的职业倦怠现象,满足现状,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缺乏敬业精神,更谈不上奉献精神,创新意识不强,甚至受一些因素影响,有的年轻教师也在个人专业发展方面舍弃了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正在深入实施,而身处“传统”中的我们,“转身”却非常缓慢、艰难,抛开城区初中不说,环视周边,一些学校异军突起,风景不再这边独好……学校的发展跌落到低谷,在一次会议上,教育局的一位领导意味深长地说:“你们学校是传统教育的典型!”初听似褒扬,细细咀嚼,个中滋味实难言传。“传统”一词怎能带有一种别样的味道?

“传统”不应是落后的代名词,我们要在传统中创新,将教育的传统贯彻到底。

用什么创新?如何创新?我们的努力是:借助本土教育的传统!丹阳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教育的传统浓厚,尤其近现代以来,涌现出一批文化教育大家,像马相伯、吕凤子、吕叔湘、匡亚明、戴伯韬等,他们都提出了精辟的教育教学理念。本土教育家的思想、精神,正是我们改革和继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理论依仗和动力,学校力图以吕叔湘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实践创新,来展现老区教育的新辉煌。

二、吕叔湘教育思想的启迪

吕叔湘是我国当代杰出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是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人,汉语语法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推进语言规范化和普及语文教育的实践家。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热心事业,治学严谨,在语言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等方面,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研究方法,都走在时代的前列。

针对学校办学现状,我们梳理了吕叔湘教育思想中的相关内容,其教育思想为我们审视教育的传统,并在传统中创新提供了精深的理论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校办学要因时因地制宜,教师要立足岗位,增强责任意识

1987年,在丹阳市中全体师生大会上,吕叔湘提出了四字赠言,即“求真,能贱”,而这四个字正是其学术精神的集中体现。“求真”,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严谨务实的作风,真诚为人的处世态度。“能贱”,即不轻视卑微工作,将学术与运用并重,通过切实的细微工作来实现宏愿,也是平凡低调的处世态度。只有“能贱”,把自己当作平凡人,不辞卑微工作,不计个人得失,才能求真务实。所以,“做人要做正直的人,有理想的人,有事业心的人”。“求真,能贱”可以说是吕叔湘为人为学的显著特点,也应是我们学校教育的宗旨和教师、学生个体发展的方向。

2.“定法不是法”,课堂教学要讲求方法

吕叔湘认为,课堂教学要做到“精、实、活”。

精:是指“少而精。少讲,精讲”。吕叔湘在谈“怎么教”时,主张正确做法是“三个字:‘少而精。少讲,精讲。’”讲的要击中要害,学生哪个地方不懂,不太理解,就给他讲一下,点一下。学生懂的呢,就不讲。

实:吕叔湘在《校训铭》中提到:“求真,能贱。”这里的“求真”,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就是“实”。这个“实”字,吕叔湘一生都在身体力行,他严谨务实,实实在在地待人,切切实实地说话,扎扎实实地做学问,因而他的成就也是结结实实的。所以,课堂上也要讲个“实”字,还要“实”得聪明。

活:这是吕叔湘“语文教育改革观”的精髓,更是吕叔湘教育思想的精髓。

吕叔湘认为,教学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活”。他说:关键在于一个“活”。——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作“活”。吕叔湘说的教法活,是指要符合学科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活教规律,活学规律。采用随机应变的方法,要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并且会用。要教会学生动脑筋,积极思维。

3.教育教学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吕叔湘说:什么叫作教育?教育就是诱发学习者的积极的、主动的努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最重要的一点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把以教师讲为主变成以学生学为主。因为,技能的获得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教师是无法包办代替的。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拿”,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悟到学习的乐趣,才能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都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真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学校发展要注重文化建设,尤其要发掘地方文化

在应黑龙江省教育学院邀请为“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报告会题词时,吕叔湘写了这样的题词:“你识字,我识字,要识汉字,先识拼音字。你说话,我说话,会说方言,会说普通话。你作文,我作文,作文要做现代文,做人要做现代人。”

作为语言学大师,吕叔湘力主推进语言的规范,倡导现代意识,却依然强调“会说方言”,这不仅是希望保护语言的多样性,更体现了吕叔湘对地方文化的重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崛起。国家民族不仅要有实力,而且要有魅力。这种魅力是文化的魅力、精神的魅力。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作为教育和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学校的文化功能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所不能替代的,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因素,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观、信念、手段、语言、环境和制度的文化特质,从而促进学校人的发展。

三、思考和实践

作为一所老区学校,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不断地结合自身特点,运用吕叔湘教育思想指导学校教育实践,以继承优良传统,又发展创新,我们主要从这样几方面着手:

(一)大师精神:提升人生境界

吕叔湘的一生是无私忘我的一生,是严谨务实、开拓进取的一生,是著作等身、成果斐然的一生,有太多的方面值得后人学习。校长室以“我眼中的吕叔湘”为主题,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了解吕叔湘及其教育思想,重点研讨了吕叔湘文化救国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科研治学的严谨态度和求真精神,以及扶植后学的坦荡胸襟和高尚品格,并联系、分析当前教师特别是学校教师的职业现状,引导教师审视自身言行、增强责任意识、展现教师形象。并借此契机,邀请教育局和教师发展中心的专家、领导,定期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师德演讲比赛、师风民意测评等活动,依据《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制定了《行宫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具体评价要求》,并纳入教师绩效工资考核中。

此外,学校还不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理念的专题讲座,组织学习了《新课程标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等读本,要求制定教师专业知识学习计划和个人发展规划,通过教研活动、教案评比、教学竞赛、新老结对、名师引领等形式,促使教师不断反思总结教学得失,锤炼打磨教学技艺,感悟升华教学理念,进而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学校积极创设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各类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念的培训以及各级论文评比、赛课活动等,使教师在不断培训和锻炼中成长。

(二)261自主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然而,学校目前的课堂教学,低效现象依然存在,传统的、被动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在教学中仍居主要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依然被制约着,得不到培养和提高。

如何促进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积极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骨干教师认真研究吕叔湘“精、实、活”课堂教学思想这一精髓,进而提炼、具体发展为“目标精,过程活,效果实”的课堂教学理念;又先后选派教师近至丹阳六中、远至杜郎口中学及昌乐二中等学习、交流,借鉴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做法,建立、完善了我校的“261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具体体现为:

“精”——目标精。我们要求教师备课时,目标不宜多,“少则得,多则惑”,甚至一节课就是一个目标,做到“一课一得”。当然,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不同的教师也有不同的执教风格,还要考虑班级学生的学情等。

“活”——过程活。“活”就是要讲求教学的艺术性、生动性,教师要目中有“人”,课上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科教学深入人心,润物无声。“活”还指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激起。具体来说,课堂之“活”可以体现在:引入含活势——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形式求活泼——方法多样化、手段现代化;气氛要活跃——情意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探索有活力——思维有深广度,见解有创新度;结尾留活意——留着激情、留着悬念。

“实”——效果实。教师要做到:教学目标要基本达成,学生要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提高,检测反馈的结果令人满意等。

“261自主课堂”——“261”,是把一节课45分钟分成9个5分钟:前2个5分钟分组交流、展示总结,中间6个5分钟巩固新知、展示拔高,后1个5分钟当堂检测、总结反馈。当然,三段教学过程的时间管控由教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机动调整,同时,课堂教学还应延伸到课前和课后。自主课堂,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分析、探索、质疑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预期的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组织、引导作用,在立足“自主”的同时,还强调小组合作。

(三)季子课程:营造成长文化

学校地处香草河畔,季子故里。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校外基地季子庙,红色德育基地贺甲烈士墓等,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针对当前社会道德滑坡、行为失范的现状,学校与小学的“季子诚信文化”教育进行有效衔接,着力研究季子校园文化,确立了“做人以诚信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的主题,努力推进季子文化校本化育人研究,为学校的自我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季子文化校本化育人研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生各门功课的均衡发展,而且注重培养学生贤良的品德行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此,我们将季子文化融入学校环境、课程、德育、社团、评价等方面,多渠道实施季子文化育人功效,提升学生思想素养,丰富学校内涵。

1.发挥学校环境育人功能,将季子文化融入校园

布置好校园环境,让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育人场所。精心布置红枫园、香樟园、竹林、季子读书亭等,让每一处都彰显季子诚信、谦让、仁爱、博学的美德;用心布置教学楼,让每一面墙都展示季子的人格魅力,让学生感受季子的诚信文化,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

2.发挥学校课程育人功能,将季子文化融入课本

季子的事迹、思想,在历史典籍中的记载较为零散,我们收集、整理了一系列资料,进行了故事选编,开发编排了校本剧《三让王位》《墓树挂剑》等,还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校本教材《季子魂》,并尝试与各学科紧密结合,在课堂上渗透诚信教育,展现季子诚信文化。

3.发挥学校德育育人功能,将季子文化融入教育

德育教育要围绕季子文化,要落实到规范中,落实到行动中,通过晨会、班会、季子文化专题教育,借助星级评比、诚信之星评比、谦让之星评比、仁爱之星评比、博学之星评比,将“诚信、谦让、仁爱、博学”的“季子魂”,转化为“诚信、谦让、仁爱、博学”的“季子学风”,引导学生做“诚信、谦让、仁爱、博学”的“季子人”。

4.发挥学校社团育人功能,将季子文化融入活动

加强学校社团建设,重视艺术课程,办好古诗文诵读社、话剧社(课本剧)、“金韵”广播站、江南民乐团、健美操艺术团、英语角(校内英语导游辞)、礼仪小组等,努力使季子文化融入社团活动中,让学生的才艺得以展示,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以提升。

(四)四精管理:建设现代化学校

学校教育教学涉及方方面面,千头万绪,依据吕叔湘教育教学思想,我们梳理整合各项工作,提出了“四精”管理理念,即“精实、精细、精活、精巧”,努力实现学生管理自主化,教学过程课内外一体化,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发展。

1.“德育管理”——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

在德育管理上,我们采取“精细(活动)计划、精实(活动)内容、精活(活动)过程和精巧(活动)措施”等“四精”管理策略,重点是学生自主管理,用学生自主管理学生的体系来弥补教师管理学生的不足,来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人格魅力和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自我,形成自主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1)政教处制订有效的“四精”学生自主管理方案,层层落实,在落实的过程中,根据落实效果的好差,进行方案修改,尽量达到行之有效。

(2)政教处通过班主任推荐和学生自荐相结合,每班挑选一至两名学生志愿者,参与学校环境卫生、学生仪表、学生行为等各种管理活动的督查、评分记载。当然,学生管理者必须经过政教处培训后上岗。学生自主管理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管理者,也教育了学生被管理者。

(3)政教处每周还要组织学生管理者座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督查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督查中知道应注意哪些问题,从而弥补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不断完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

(4)学生督查员根据政教处督查评分细则打分记载,统计汇总,每天公布一次,帮助各班同学和班主任找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便有问题的班级及时解决班级中的问题,形成良好的班风。

(5)班级内部也相应组织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志愿者服务队,督查本班学生是否乱丢垃圾、浪费纯净水、浪费电力、爱护公物、学习作业等情况。班内的一切事情做到有专人负责,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人人齐参与,个个争标兵。

2.“教学管理”——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

学校在教学管理上采取“精细计划、精实过程、精活课堂和精巧措施”等有效策略,倡导“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导学案”来整合学生在课内、课外的学习时间和各科作业量,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从整体上实现学生“减负”,使初一、初二、初三的课外学习时间、作业量分别控制在1.5小时、2小时和2.5小时左右,既保证学生在课外有事可做,又使学生乐得其所,使学生不厌学、不逃学,又能学到知识,锻炼能力。

我们用“四精”理念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让学校的发展能与时俱进,努力建设有特色的现代化的农村初中,“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和城区一样的优质教育”。

四、初步成果

(一)更新了教师教育观念,提升了教师素养

在吕叔湘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围绕“乐教”、“善教”、“以人为本”的理念,全校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讨,乐于参加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勇于参加教育教学赛课,以全新的思想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责任意识大大增强,专业能力显著提高,教科研氛围越加浓厚。第七届丹阳市教学骨干评审,学校参评的十几位教师近乎全部通过,另有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镇江市教学骨干4人,骨干教师总数接近20人。教师们每年都有50篇左右的论文获市级以上奖项,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近几年,学校已有两项省级课题顺利结题,一项镇江市重点课题在研,教师申报立项的丹阳市和镇江市小课题20个,大部分已如期结题。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活动,成绩明显提升,韦建新、江白泉获丹阳市首届初中数学教师命题大赛一等奖,江白泉获丹阳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黄玉中获省教科研赛课金奖和镇江市初中十佳教师提名奖……尤其是唐月波老师,30多年扎根老区,情系学生,甘于清苦,乐为人梯,其崇高的师德感动了丹阳教育界,被评为“江苏省十佳师德模范”,更是学校的光荣,老区的骄傲。

(二)形成了有效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

学校推行“261自主课堂”,实行“三段六步”教学法,即第1环节:交流展示——预习展示,问题诱思;第2环节:巩固提升——突出重点,分层击破;第3环节:测评反馈——分层检测,总结反馈。教师在预设教学时,都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生成状态,极力营造民主、和谐、乐学的教学氛围,形成了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旧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新理念倡导的生命化的课堂,在历次质量检测中,教学成绩稳中有进,受到了相关专家的肯定。

(三)建立了自主管理制度,发展了学生能力

一直以来,勤奋朴实是我们老区中学生的最大特点,学习上他们习惯于被动接受,不善于自我管理;老师们也是全天候“保姆”式工作,任科老师上完课,班主任就进班,相互配合,随时“补位”,希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的才智和能力被压制了。依据吕叔湘相关学生观,要激发学生潜能,就要让学生学有所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在教育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了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乃至学校管理,涉及学习、纪律、卫生、活动等方面,并细化了操作的每一个环节,真正让学生“当家做主”。大多数学生学习上增强了自觉性、主动性,为人做事则敢于担当,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陈敏、毛妍慧等获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征文全国一等奖;韦英山获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江苏省二等奖;谭佳、郦宇恒、蒋宇蝶等连获学生纵横码汉字输入比赛丹阳市和镇江市一等奖;张琰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初中组镇江市一等奖;黄茂芳获丹阳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女子100米栏第一名;邓艳获丹阳市“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演讲比赛一等奖……还有谭鑫,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能坚强面对,自强不息;在同学癫痫病发作的危急时刻,沉着镇定,勇救同学,入选“丹阳教育系统十佳新人新事”。更有年仅14岁的陶功顺,身受轻伤而毫不畏惧,跳水勇救两名落水儿童,被评为“见义勇为的好少年”,受到“丹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表彰,《丹阳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新时期行宫中学学生的最美风貌。

(四)创新了学校管理理念,助推了学校发展

建校以来,学校一直沿循“尊道、明理”这一校训,“尊勤奋之道,明学习之理”,注重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刻苦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但运用的教育理念、方法还比较传统。在新形势下,结合吕叔湘教育思想,我们对四字校训作了新的阐释:尊重自然、社会规则,遵循教育、学生发展规律,明察修身崇德事理,明晓为人处世道理。我们认识到,学校教育不应只限于课堂,不应偏颇于知识的传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为此,我们提出了“文化育人”、“生活教学”的理念。

以季子诚信文化为核心,我们创建了乡土传统与时代发展相融合的校本文化,注重学生兴趣发展和教育的生动性与形象性的结合,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校本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愉悦和形象中接受熏陶。我们还努力构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新课堂和平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实际,如帮助他们走进水产养殖基地和畜牧养殖基地,了解生态养殖和环境保护知识、常规畜牧病毒传播防治知识;组织他们走进工厂社区,感受家乡经济的发展,感受生活的美好温馨……这些活动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积累了生活素材,获取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自我教育以及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热爱生活。在此基础上,“精实、精细、精活、精巧”的“四精”理念,逐步明晰、丰富,形成了“四精”学校管理策略,成为学校发展的特色和新名片。

传统是创新的结果,创新是传统的创新!在传道中创新,行宫中学这所传统的老区中学,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杭巍 黄玉中 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