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学科研究是什么专业

跨学科研究是什么专业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需要指出的是,一般来说,跨学科研究与多学科研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见,随着各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跨学科研究成为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卓有成效的途径,是各学科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然选择。每年在全球举行的以跨学科为主题或与跨学科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本届跨学科夏季年会对认知科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跨学科探讨。
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动态研究_海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年度报告(2012)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周长城[1]刘红霞[2]

当今社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技术集成,重大的创新突破更多地发生在交叉学科领域。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导致众多新学科领域的诞生。同时,先进仪器和设备的广泛应用,使科学技术在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上,向着最复杂、最基本的方向发展,正在突破人类传统认识的极限。

一个国家或地区谋求在长期的发展中获得或保持竞争优势,其中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就是科技创新能力。而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成长的基础在教育。在当代,任何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科技问题都是相当复杂的综合性问题,都不是哪一门基础学科所能胜任的。在这种新形势下,各国高等院校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重视培养和造就跨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国教育部于2004年颁布的《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呈现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高度综合以及系统化、整体化的趋势,中国高等学校科技发展重点之一是:建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实施学科交叉、综合集成的研发战略,发挥高等学校的学科综合优势,促进跨学科集成、多学科合作。由此可见,进行跨学科研究和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既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建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效途径。

一、跨学科研究是各学科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然选择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有时又被称为交叉学科[3])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是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伍德沃斯(R.S.Woodworth)首创的一个专门术语,用于指称超过一个学科范围的研究活动。在1926年新成立的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SSRC)上,伍德沃斯指出,该理事会是几个学科的集合,不仅是一个学科范畴的研究,理事会的任务是促进被专业化所隔离的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跨学科的综合研究[4]。需要指出的是,一般来说,跨学科研究与多学科研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多学科研究是指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对同一问题的探讨;跨学科研究不仅要求研究者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而且要求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交流思想,互相启发,以达到不同学科知识融合的目的。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术语在国际社会科学界被普遍使用[5]

当代科学前沿的重大突破、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的产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会聚以及融合的结果。从20世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名单上看,基于跨学科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获奖比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局面,如1901—1925年间为36.23%,1926—1950年间为35.14%,1951—1975年间为42.71%,1976—2000年间为47.37%[6]。可见,随着各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跨学科研究成为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卓有成效的途径,是各学科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跨学科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发展状况

1.国际学术界跨学科研究的大致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的跨学科研究日趋繁荣,各种跨学科研究机构、研究中心和学术团体纷纷成立[7]。1968年,第一次国际跨学科研讨会在日本召开;1970年9月在法国召开了“大学的跨学科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出版了文集《跨学科——大学中的教学和研究问题》;1976年,在英国创办了国际性的交叉科学杂志《交叉科学评论》(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 1979年在德国成立国际“跨学科学研究会”;国际跨学科学协会(AAAS)1981年年会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就跨学科研究举行了专门讨论会,对跨学科的概念、历史、界限、社会作用、科学意义、政策与实施经验以及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形式、人员组成、领导、过程、得失、教学、发展前景等作了深入探讨。1986年,美国洛蒙德出版公司(LOMOND)出版了一部跨学科问题专著《跨学科分析和研究》,该著作是数10位不同学科专家集体成果的体现,标志着跨学科学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8]。1990年美国跨学科学专家克莱恩(Julie T.Klein)出版了第一部由个人单独执笔的完整的跨学科学专著《跨学科学——历史、理论和实践》,标志着跨学科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2.国际上跨学科研究的常见实施形式及典型案例

如上所述,跨学科研究从兴起之日起,便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快速发展起来,当前在国际学界已经逐步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按照其历时性长短来划分,当前国际上的跨学科研究较为常见实施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跨学科国际研讨会的形式。国际跨学科学术研讨会是跨学科研究最常见的实施形式之一,它是展示和交流交叉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平台,是反映交叉科学发展动向的风向标,对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推动力作用。每年在全球举行的以跨学科为主题或与跨学科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案例:

2005年6月19—24日,第九届全球跨学科妇女大会[9]韩国汉城梨花女子大学举行,大会以“拥抱地球:从东方到西方,从南半球到北半球”为主题,汇聚了活跃在80多个国家3000多名学者、研究者、教师、社会活动家和妇女政策专家,他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以不同的方式探讨了当代妇女的需求、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10]

2007年6月26日—7月1日,第六届跨学科夏季年会(The Sixth Annual Summer Interdisciplinary Conference)在希腊卡利姆洛斯岛(Cali Munuo)上的卡利德纳饭店召开。本届跨学科夏季年会对认知科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跨学科探讨。这次会议涵盖了认知科学中的多个议题,主要包括:认知建模;神经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机器智能与学习;方法论与统计学;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心灵哲学,认知科学等[11]

2008年7月22日至25日,国际跨学科社会科学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Sciences)2008年年会在意大利的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举行。会议讨论了社会科学中以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各种职业间的交叉学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参加会议的学者、教师和研究人员学科背景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人类学、行为科学、认知科学、通讯、经济、教育、环境科学、健康科学、人文学科、跨学科研究、法律、管理、数学与统计学、传媒、自然科学、物理科学、政治公共政策学、心理学、定性方法、定量方法、社会福利、社会学和技术,以及与本次会议主题有关的其他领域,充分体现了研讨会跨学科交流的精神[12]

第二,跨学科研究项目的形式。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多国学者合作的跨学科研究项目经历的时间相对于跨学科国际研讨会更为长久,也更有利于保障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的连续性,各学科在合作项目期间得以充分的交融,其研究成果往往也更为丰硕。

案例: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自1993年开始,率先开展了AEC Global Team Work(CE222)课程计划。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利用案例教学手段,以互联网为工具,促成不同国家、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合作完成课程任务,培养学生跨学科、国际化、信息化的工作能力。“AEC”集合建筑(A)、结构(E)、施工(C)等学科,还可以包括设备(M)、财务(F)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组成一个设计团队。在充分体现课程跨学科的基础上,课程团队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在组成团队后,将回到各自学校,分散于世界各地,利用互联网等各种信息化手段来完成设计和沟通工作,充分反映了目前国际建设工程向国际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趋势。2003年,斯坦福大学45名来自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医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科学家以及数百名博士后和学生投入名为“生物工程、生物医学生物科学Bio-X”的项目。项目委员会从85个研究申请中选择了19个项目,为期两年的研究经费共300万美元。这些项目中包括8项医学、3项民用和环境工程、2项计算机科学以及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化学、生物科学、分子和细胞生理学和物理学各一项。跨学科研究将探索用电脑诊断人体内的疾病、用人体自身产生的疫苗治疗癌症和用电子芯片代替神经系统中被损坏的神经等[13]

2000—2001年间,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投资约9000万美元,成立了13个“跨学科创新项目”,这些创新项目包括:生物生成材料和材料系统中心、儿童与家庭政策研究中心、环境问题研究中心、全球演变研究中心、理工科计算机支持中心、菲茨帕特里克光学和通讯系统中心、信息技术和信息研究院、基因科学和政策机构、综合艺术院、约翰·霍普金斯—富兰克林跨学科研究机构、微观激励政策研究中心、纳米科学创新机构和神经系统分析项目[14]

2004年,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制定了一个宏大的计划,拟建立13个跨学科创新项目,推动其奥斯顿(Allston)分校的科学和技术发展,其中,生物医药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环境学和植物细胞学等12个创新项目在学校颇受欢迎;另一个创新项目是一个“合作科学研究中心”,作为一项“所有科学领域共享的用于互动式合作科学研究的资源”,它由地理上比较分散的团队承担,而这些团队缺乏定期面对面互动和会谈的设施。为解决这种需求,哈佛大学计划建立拥有临时工作场地的中心,并配备计算工具和数据分析仪器,此外,会议地点允许更多的非正式互动交流[15]

2004—2007年间,英国约克大学(York University)组织了欧洲多国合作的“整合研究方法以改变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知识和学科界限”项目(Change the Knowledge and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between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项目的骨干成员包括芬兰、法国、德国、匈牙利、挪威、西班牙、瑞典等8个国家10所大学的10位学者。这一为期3年的项目的主要任务包括:①对学科被割裂的基础进行比较分析;②对跨学科研究的现实跨学科性进行的比较分析;③作为克服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隔阂迈出的一步,发展一种新的研究模式——欧洲研究生的“整合研究方法训练”模式[16]

2005年3月21日至25日,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资助的中美合作项目“跨学科遗传研究培训班”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该培训班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举办。培训班的主讲教师来自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讲授内容涉及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最新进展,包括细胞、分子、群体遗传学基本原理,遗传流行病学和遗传统计学方法,功能基因组学,复杂疾病的遗传学研究方法以及人类遗传研究中相关的伦理学问题[17]

第三,跨学科研究平台的形式。建设操作性强的跨学科研究协会、研究中心、实验基地等跨学科研究平台也是跨学科研究常见的实施形式。各种研究平台在跨学科国际研讨会和跨学科研究项目中往往承担起组织者或者主要参与者的作用,对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无疑是举足轻重的。

案例: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医学研究中心之一,也是联邦政府最大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每年研究经费约为280亿美元。其中80%的研究经费用于资助3 000多个大学、医学院和其他研究机构的研究。每年资助的研究项目和研究人员分别约为5万个和32万多名。2002年以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根据21世纪生物医学的发展,制定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计划,内容之一就是改变过去资助单一机构和单一学科的模式,大力加强资助多学科、跨学科和多机构联合的研究项目,接受研究经费的多机构联合体就将打破部门、机构和项目之间的界限,在更广泛的多学科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并探索未来科学研究的新方式。这些联合体拥有多个多学科的科研项目和多位首席科学家,把基因学、细胞生物学、机械工程、行为科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开展研究[18]。2007年8月6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宣布,将给9个科学研究联合体提供2.1亿美元的研究经费,以资助他们开展多学科和跨学科的医学研究,这虽然不是其第一次资助跨学科综合研究项目,但却被科技界视为改变研究院科学研究思路的根本变化。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在跨学科研究方面成绩显著,跨学科研究逐渐成为该校的一大研究特色[19]。早在20世纪70年代起,在加州政府的支持下,伯克利分校就在加强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方面作出了实质性的努力,即在全面调研与评估的基础上,由校方支持成立一系列跨学科研究机构(Organized Research Unit,ORU)。ORU是以研究课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机构,吸引不同院系、不同学科的教授就某一课题开展研究,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优势,促进科研的深入开展。需要指出的是,ORU没有固定的研究人员编制,其研究人员均来自不同院系,但ORU有专职的设备管理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负责为研究人员提供比院系更为周到的技术、文秘等服务,而且ORU一般拥有较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和较充足的办公用房,作为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基本支撑条件。建立ORU的目的是推动不同学科领域的合作,通过举办学术会议、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加强科研信息交流,为学生提供训练和接触仪器设备的机会,凭借ORU的跨学科研究优势更好完成校内外的创新工作。20世纪80年代,伯克利对12个从植物学到生物化学的生物学分支机构进行整合,合并成集成生物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两大研究领域,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由分子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组成的神经科学研究所(Neuroscience Institute)。目前,伯克利分校已确定今后主要研究经费将用于跨学科研究。作为这一努力的一部分,决定斥资1亿美元建造两幢新研究大楼,以便于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公众健康等学科的一流专家集中在一起不同系科的学者集中在一起研究能互相激发和影响,使以前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有所扩展。预计在未来几年里,会有十几个新的专业学科在这里出现,该校将继续追加投资以保障研究平台的建设,力求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为全美国最知名的多学科研究中心。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在科学研究委员会下成立了一个新的跨学科研究和教学机构:人类事务科学计划,其目的是在历史、哲学、科学社会学、基础自然科学等有关学科合作下,探索有关的文化和文明,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事务等领域新的科研方向。其为研究生开的课程主要有:现代美国的医学,科学和人类事务,技术挑战的序论,能源和环境,技术和社会,法律和政治物理科学发展中的问题,科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科学、技术和政治,科学社会学等[20]

三、跨学科研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剧的背景之下,中国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其跨学科研究能否为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意义尤为重大。

1.跨学科研究在中国的兴起

相比之下,中国的跨学科研究比西方要晚,源自20世纪80年代。1985年,中国首届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科协技术培训中心同国内17个有交叉色彩的学会、研究会共同发起召开的,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著名科学家就交叉科学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会议代表对当代交叉科学的形成、历史、地位和未来发展趋势,对中国发展交叉科学的重点选择、以及交叉科学如何在四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交叉科学”一词从此在国内被广泛传播、并迅速普及起来。此后,有关跨学科学、交叉科学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

2.跨学科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纵观跨学科研究自兴起以来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其一,从学科的交叉模式层面来看,往往是多个学科的融会贯通,而不仅是单纯两门学科的结合。随着学科自身及其科研环境的不断成熟,各学科间的壁垒逐渐被新的发展范式逐渐消解。学科之间,不仅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甚至在原本相互对立的学科之间,都在发生着越来越多的交叉和渗透。

案例:

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所引发的信息安全法律问题和学校科学研究的需要,西安交通大学于2008年11月正式批准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该中心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采用系统科学、数学模型等手段,挖掘信息安全法学所涉及的政治、文化、经济、技术和社会等相关的多个学科的深层关系,为国家信息安全法制建设提供软科学研究。这无疑有助于推动国家信息安全法制建设、繁荣信息安全法学学科,是促进跨学科研究发展的典范。

其二,从具体执行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形式层面来看,其通常采取建立跨学科科研团队、研究中心、科研基地或组织跨学科研讨会的方式。当今社会,要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和人类持续发展问题需要我们整合多种学科资源,传统单一学科的科研组织形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1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科技领域、68项科技优先主题、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每一部分都不是单一学科所能承担的任务,都需要组织跨学科和跨区域的科研队伍进行联合攻关。组建多学科背景的科研团队、研究中心、科研基地来整合科研方向,形成科研合力,成已为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必要手段。

其三,从跨学科研究的组织主体层面来看,绝大多数的跨学科研究是由研究型高等院校承办的。我国在实施“211工程”时就提出学科交叉和学科群的概念,后来有学者进一步倡导要推进更深层次的学科交融和会聚,以真正实现重大科技创新所需的竞争、合作的学科生态环境。研究型高等院校一般具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综合性强的特点,具备跨学科研究的良好条件,大批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在研究型大学完成,许多原创性成果是研究型大学多学科协同攻关的结果,许多新兴、交叉学科在学科交叉融合过程中产生。

其四,从跨学科研究的功能层面来看,跨学科研究不仅具有理论导向、实践导向,而且具有教育导向。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从本科一直到博士毕业,其专业边界始终是封闭的。在这种封闭式教育中,文科的学生不会去读自然科学的书籍,自然科学的学生也不会去读文科的专业书籍。根据一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大学毕业生是非专业就业。这是传统教育中日益凸显的重大难题。由于学生群体对社会需要把握不清楚,对知识的逻辑结构了解不深刻,如果放任自流,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常常会出现选择的盲目性,不仅不能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甚至还可能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这需要高等院校发挥必要的教育功能。

案例:

北京大学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改方针,在本科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渐由学年学分制过渡到自由选课学分制及弹性学分制。

武汉大学以“三创教育”(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为理念,以“充实内涵、重点突破、改革创新、超常发展”为指导思想,积极进行学科优化重组工作,实行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创造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南京大学在“三个融为一体”(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思想指导下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

最后,从跨学科研究的地域层面来看,许多跨学科研究活动往往同时是跨国界的。各学科的发展都需要交流,而科学的交流不分国界的,跨学科研究本身也需要国际间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科进行交流。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剧,跨越国界的跨学科研究会越来越广泛。

案例:

“系统科学哲学与社会发展”2008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研究会第五次研讨会于2008年11月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召开。会议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大力支持,收到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交流了复杂性与系统科学哲学领域前沿问题的研究成果,促进了东西方学术传统与学术思想的结合。会议采取大会发言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在复杂性科学哲学及其方法论基础、复杂性科学理论在管理实践及各领域的应用等层面上展开讨论,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学者相互启发、相互合作,不同的学科相互渗透,激发出新的观点与创造性思维。本次会议提供了跨学科、跨文化学术交流与思维碰撞的公共平台,体现了多学科交融和东西学术思想结合的特色。

四、中国跨学科研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尝试性的策略调整

1.当前发展跨学科研究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

跨学科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化水平较低。近年来,虽然一些大学开始重视学科交叉融合,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以学科分化为基础的传统学科组织体系仍然是制约学科交叉融合的瓶颈。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组织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代高等院校以院系为单位的组织结构及管理体制是学校进行跨学科研究活动的一大障碍。我国高校大多以学科目录作为设置学院、系和专业教研室的依据,在“校—院—系—专业教研室”型的学术机构里,不同专业方向的研究人员往往隶属不同的行政单位。虽然这有利于集中人才资源在某单一学科实现发展和突破,但这使得学科的多重属性被人为地分割开来,形成不同学科人员之间相互封闭的局面。

其次,科研机构缺乏开放性。跨学科科研团队需要根据任务要求,广纳各相关学科专业人才组成联合攻关队伍。目前,我国高校科学研究大多采用19世纪德国洪堡大学和后来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成立的研究生院的模式,即一个教授或研究员带几个助手或研究生的研究方式。即使是研究所(中心),常常也由专业相近、兴趣相投的人员组成,其缺点是团队体量小、研究领域相对封闭、资源难以共享,不利于形成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和互补,同时也限制了跨学科科研团队所需要的具有较宽知识面的科研人才的出现。

再次,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目前,我国的学术评价主要采取同行评议的方式。同行评议对单一学科的学术评价在保证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跨学科研究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2.正在尝试的调整策略

针对上文中提及的体制障碍,当前国内有些高等院校已开始尝试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我国一些高水平大学,其研究中心、研究平台虽已逐步体现了跨学科组织挣脱院系附属的潜在要求,形成了较为灵活的研究体系,但仍然受原有不合理体制机制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高校的生产力。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国高校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方面必须进行新的探索,深化改革现有的大学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超越院系层次,组建跨学科研究集群或重大科研项目组,在更大范围内加强学科间的横向交叉与综合。

案例:

2005年,南京大学根据其当时文科的具体情况,借鉴国外跨学科研究的经验,在全国高校中最早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被称为该校的“文科特区”。驻院学者以中青年为主,他们每人既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又介入院内多种跨学科的活动。高等研究院作为一个独特的科研机构,承担了一种校级“大文科”工作平台的机能,青年学者在这种制度环境中可以做在院系组织结构里面做不了的科研,有利于调动学者的研究热情、推动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发展。

2006年4月,北京大学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是学校直属的从事跨学科研究与教学的院级实体机构。研究院的研究机构由若干跨学科研究中心或研究所组成,招收生物医学工程、理论生物学两个方向的研究生。该研究院建设具有科学前沿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与生命、信息和材料等先进科学与高新技术相关的创新性研究工作,使之成为具有良好学术交流环境、优良学科交叉研究条件、实体与虚体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基地。随着研究院的发展,在需要的时候将吸收更多的包括文科在内的相关学科研究部门。该研究院的成立是北京大学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笔,对北京大学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发展和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尚待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第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解决同行评议方式对跨学科科研团队研究成果的评价缺乏准确性的问题,可以采取评价标准分类制度,对不同类型的评价对象(如单一学科型科研项目、跨学科型科研项目)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采用创新思维保护制度,即要求评价人在作出创新不足的评价结论时提供有关证据(如有关文件的索引)。

第二,集中优势资源提升跨学科研究能力。一个研究领域的维持必须具备一定的人员、设施和学术成果,按照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解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四种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在跨学科研究中,经济资本直接表现为科研经费与科研设施;社会资本表现为有学科整理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的学术带头人;文化资本表现为研究团队或研究个体曾经取得过的学术成果;符号资本表现为研究团体或个体的社会感召力、科学声誉、科学权威、在公众心目中的可信度等。跨学科研究其本质是资源的竞争,这种竞争促进四大资本发挥作用,决定四大资本的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科研资源的最佳配置,集中优势资源提升跨学科研究能力。

附:

近期国内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其他案例

1.研讨会类:

·2007年10月19—22日,由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主办“跨学科视野下的文化身份认同”国际研讨会在南大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举行。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外多所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位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2007年12月18—20日,“科学、艺术、创新:跨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研讨会”在西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科学与艺术学会等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热烈讨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理论问题与实践方法。

·2009年9月2日,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与吉林大学商学院联合举办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论坛举行,论坛融合了哲学、应用经济学与工商管理学三大一级学科,采用了国际学术报告的运行模式,与会人员围绕“21世纪跨学科研究范式与创新路径”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2009年11月28日,“2009跨学科体系及平台建设研讨会暨第四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在杭州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浙江大学主办,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承办,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支持,汇聚了国内一流大学从事学科建设和规划的管理者以及跨学科领域研究专家,意在交流、分享国内学校跨学科科研机构管理经验,探索促进跨学科研究的管理机制和相关技术支撑。

·2010年8月,北京大学医学部主办了跨学科学术交流讲座——睡眠医学: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

·2010年10月9日,武汉大学举行第一场“跨学科对话”。社会科学方向的顾海良校长、工程科学方向的刘经南院士、人文科学方向的郭齐勇教授与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中青年学者展开学科对话与思想碰撞。

·2010年11月24日起,武汉大学接连举办五场“找差距”座谈会,在座谈会上,与会代表直陈合校十年来发展中错失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关注焦点汇集于跨学科平台建设。

2.组织机构建设类:

·1999年3月,上海市跨学科工作室(现为上海市跨学科课程研究所)正式成立,该机构主要负责中学教育的跨学科课程网和课程建设的规划、组织、实施工作。

·2002年3月,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成立,是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首批启动新建的非法人研究单元之一,其目标是建设成面向国内外、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围绕生命科学的多学科交叉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理论研究场所,成为培养我国具有多学科视野领衔式学术带头人的基地。

·2003年4月15日,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成立,其宗旨是利用学科交叉综合优势,积极创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观念和方法。目前研究领域主要在科学与自然、脑与认知科学、行为博弈。中心采用学术讲座、沙龙、双周论坛、对话和访谈等多种形式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

·2003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成立,通过对相关重点实验室资源的优化整合,逐步形成的一个以多学科综合为特点、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交叉前沿领域为导向的新型实验室,其学科领域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和信息,实现了五大一级学科之间大跨度的整合。

·2004年初,清华大学科研院成立,将以前的科研处取而代之。此次改革的目标一是融合相关学科的力量,组建多支多学科集成的攻关团队;二是在重要学科领域搭建若干个科技平台,这些平台不仅是仪器、设备、房间等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有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支撑队伍,成为不同学科的交叉点。

·2004年7月6日,亚太区首个跨学科的微创外科手术培训中心在香港中文大学正式成立。

·2007年9月6日,北大第一个非专业类本科学院——元培学院正式成立,这是一个不同于传统学院、只有学生导师而没有学科教师的学院。这标志着北大本科教育模式的改革走进新的重要阶段。

·2007年11月27日,世界上第一个跨学科的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在清华大学成立。该研究中心由清华大学医学院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合成立,旨在充分发挥学校的综合优势,加强对艾滋病的自然科学和社会学性的综合研究。

·2009年,华东理工大学科技处继续资助资源能源战略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和金融物理研究中心,巩固、壮大了这两个校级跨学科研究机构,推动了交叉学科向纵深发展。

·2011年1月12日,香港城市大学“香港跨学科高等研究院”举行开幕典礼。城大创立香港首个以跨学科研究为特色的高等研究院,宗旨之一在于推动跨学科研究与应用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及社会科学的结合。

3.连续出版物类:

·由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文明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与全国高校交叉科学研究联络中心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交叉科学》为国内首个交叉科学研究连续出版物。

参考文献

[1]B.W.MAR,eds.Managing High Technology: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Amsterdam:North Holland,1985.

[2]GRIGRT R.L.Knowledge and Money Research.Universities and the Paradox of the Marketplace.Palo Alto,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3]J.THOMPSON KLEIN et al.Transdisciplinarity:Joint Problem Solving among Science,Technology,and Society.Berlin:Birkhauser Verlag,2001.

[4]KLEIN J.THOMPSON.Interdisciplinary:History,Theory and Practice.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0.

[5]MARY E.CLARK,SANDRA A.WAWTYTHO.Rethinking the Curriculum:Toward an Integrated Interdisciplinary College Education.London:Greenwood Press,1990.

[6]MICHAEL S.H.,KARRI H.Construct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Ivory Tower:the Planning of Interdisciplinary Spaces on University Campuses.Planning for Higher Education,2008(3):34-43.

[7]NATIONALACDEMIES.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5.

[8]SHERRY G.,SUZANNE B.,ALLAN F.etc.Institutional Challenges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enters.The Journal of Research Administration,2007(2):28-36.

[9]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Strategic Academic Plan.Office of Planning and Analysis,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press,2002.

[10]WOMEN'S WORLDS 2005 ORGANIZING COMMITTEE.Abstracts of Women's Worlds2005:9th Interna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Congress on Women.Seoul,Korea,June 19-24,2005.

[11]http://en.wikipedia.org/wiki/National_Institutes_of_Health.

[12]http://www.npopss-cn.gov.cn/GB/220182/227704/15319114.html.

[13]http://i08.cgpublisher.com.

【注释】

[1]周长城,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

[2]刘红霞,武汉大学社会学博士研究生。

[3]有学者认为,跨学科并不等同于交叉学科,跨学科研究的外延比交叉学科更为广泛,交叉学科形成的前提是跨学科研究,但是并非所有的跨学科研究都能够形成新的交叉学科。

[4]KLEIN J.THOMPSON.Interdisciplinary:History,Theory and Practice.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0.

[5]B.W.MAR,eds.Managing High Technology: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Amsterdam:North Holland,1985.

[6]NATIONAL ACDEMIES.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5.

[7]J.THOMPSON KLEIN et al.Transdisciplinarity:Joint Problem Solving among Science,Technology,and Society.Berlin:Birkhauser Verlag,2001.

[8]KLEIN J.THOMPSON.Interdisciplinary:History,Theory and Practice.Detroi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0.

[9]国际跨学科妇女大会旨在探讨和交流社会性别研究和跨学科知识,第一届大会于1981年在以色列举行,其后分别在荷兰、爱尔兰、美国、哥斯达黎加、澳大利亚、挪威和乌干达等地举行,此次会议是国际跨学科妇女大会第一次在亚洲举行。

[10]WOMEN'S WORLDS 2005 ORGANIZING COMMITTEE.Abstracts of Women's Worlds 2005:9thInterna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Congress on Women.Seoul,Korea,June 19-24,2005.

[11]http://www.npopss-cn.gov.cn/GB/220182/227704/15319114.html.

[12]http://i08.cgpublisher.com/.

[13]GRIGRT R.L.Knowledge and Money Research.Universities and the Paradox of the Marketplace.Palo Alto,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14]MICHAEL S.H.,KARRI H.Construct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Ivory Tower:the Planning of Interdisciplinary Spaces on University Campuses.Planning for Higher Education,2008(3):34-43.

[15]NATIONAL ACDEMIES.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5.

[16]MICHAEL S.H.,KARRI H.Construct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Ivory Tower:the Planning of Interdisciplinary Spaces on University Campuses.Planning for Higher Education,2008(3):34-43.

[17]SHERRY G.,SUZANNEB.,ALLANF.etc.Institutional Challenges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Centers.The Journal of Research Administration,2007(2): 28-36.

[18]http://en.wikipedia.org/wiki/National_Institutes_of_Health.

[19]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Strategic Academic Plan.Office of Planning and Analysis,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press,2002.

[20]MARY E.CLARK,SANDRA A.WAWTYTHO.Rethinking the Curriculum: Toward an Integrated Interdisciplinary College Education.London:Greenwood Press,199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