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青团参与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

共青团参与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此,本部分将结合共青团参与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拟定青年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研究的关键在于厘定生态文明、生态城市以及适合青年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内容,形成一批生态文明研究成果,为共青团参与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
共青团参与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_生态文明与当代青年:2013上海青年发展报告

三、共青团参与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

(一)牢记使命,把脉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义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使其成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支柱。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发展目标。这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和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统一思想认识,深刻领会精神,把握总体要求,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义是共青团组织必须担当的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责任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既为共青团事业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团组织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市委的决策部署,以上海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目标为契机,进一步谋划、推进团的各项工作。以组织、引导青年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青年建设城市生态文明为统揽,引导广大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深刻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要求;以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注重建设生态文化为重点,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青年志愿者为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二)创新举措,奏响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青春之歌

1.全面把握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1)参与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共青团组织参与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全面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总战略的决策部署,以开展“青年助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活动为统揽,以参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注重建设生态文化为重点,汇聚青春智慧、凝聚青春力量,为打造美丽上海,努力实现上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作出更大贡献。

(2)参与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在对全市广大青年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动员团员青年及青年志愿者为把上海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贡献青春力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一是开展青少年生态文化研究,厘定生态教育内容;二是集思广益,拓宽青年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三是带领青年参与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四是引导青年参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着力提高环境质量;五是引导青年参与注重建设生态文化,强化生态文明理念。

2.大胆创新青年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

基于调研数据可知,现在上海青年在参与环保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为“缺乏足够的环保知识”、“有‘搭便车’心理,希望别人多出力”、“习惯了大量消耗资源所带来的便捷”、“认为环保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与己无关”等,这与前文中80.9%的受访者认为“青年是推动上海生态文明发展的主体力量”相比较,可以发现具体到个人身上大部分青年都有对生态文明的认知不深刻、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动不到位、知行不一等的情况。因此,要想发挥青年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当务之急就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他们的理念、认知、技能,端正他们的态度,改进他们的行为,使之不仅自觉参与并且积极投身宣传号召广大市民的广泛参与中来。据此,本部分将结合共青团参与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拟定青年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

开展青少年生态文化研究,厘定生态教育内容。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基础性、综合性和先导性功能。因此,首先要厘定教育内容,抓好教育培训。全市每年要确定一批有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青年生态文化研究的项目,整合高校、组织等社会力量,组织人员开展专题研究。研究的关键在于厘定生态文明、生态城市以及适合青年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内容,形成一批生态文明研究成果,为共青团参与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这些研究作为推进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是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先行工作。

这些教育内容主要应该包括:

(1)生态现状教育。生态现状教育既是青年投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也是开展教育培训的现实切入点。通过对我国及上海市的生态环境现状的正确认识,可以增强青年的生态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2)生态意识教育。生态意识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注重维护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强调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生目的,生态意识教育可以使青年懂得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更好地生存、生活和发展。

(3)生态道德教育。新世纪生态道德的内涵具体包括热爱、尊重和保护自然,珍惜并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珍惜生命与善待生命,积极美化自然,促进环境良性循环等等,“生态道德是一切环境素质的第一素质”[7]

(4)生态经济教育。生态经济关乎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求人们权衡利用资源的得与失,做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积极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5)生态消费教育。生态消费又称绿色消费或适度消费,注重健康、节约、环保、公正、责任和理性,通过生态消费的教育,可以使青年用生态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端正消费态度,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履行节约和环保。

(6)生态法制教育。生态法制教育既包括生态法治意识的教育,也包括生态维权教育。通过生态法律和法规的普及教育,提高青年的生态法律意识,可以使青年懂法、守法、护法、用法,有利于以法制手段规范人们生产和生活行为,也有利于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生态文明事业本质上是公众的事业,公众的生态权益在法律上体现为承认和支持公众环保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生态法制教育可以提高青年的生态维权意识,促进青年积极为生态的立法和执法建言献策,促进青年依法、理性、有序、有效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3.集思广益,拓宽青年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1)抓好生态培训,提高低碳能力。具体可通过知识培训、技能竞赛、实践调研、参观学习、影视阅读等方式,提高青少年节能低碳增效能力。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帮助青年职工在岗位上学习掌握低碳知识和技能,举办节能低碳发明竞赛,使广大青年职工、科技人员依托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为节能低碳献计献策;开展青年农民工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低碳知识和技能;高校共青团则要利用大学生的假期实践,鼓励青年大学生开展生态建设实际调研,充分发挥大学生改变社会生态现状的建言献策作用;组织青年团员到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海洋馆、博物馆、生态旅游区等生态基地参观学习,或担任这些基地的志愿者;联合出版单位和影院公司,鼓励其加大出版、发行环境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书籍和电影的力度,并联合文化局、环保局等,组织开展环保图书的免费借阅以及生态电影的公益放映等活动,可以推荐的书籍如《寂寞的春天》、《地球的呼唤》、《未来的灾难》、《关于绿色道理的哲学思考》、《大自然的权利》、《重建伊甸园》、《灭绝动物挽歌》、《为无辜的大自然呼唤》、《长江魂》以及《环球绿色行》等,电影如《冰河世纪》、《地球停转之日》、《海豚湾》、《人类消失后的世界》、《2012》以及《阿凡达》等。通过阅读、观影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学习和娱乐形式,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其逐渐接受并养成绿色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积极投身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事业。

(2)建立绿色志愿者总队,强化参与平台。联合各区级支队、高校支队、行业支队等,整合上海市分散的环保志愿力量,建立上海市绿色生态志愿者总队。总队的建立可以规范组织架构,扩大成员覆盖,丰富活动内容,充分发挥公益志愿者的作用。通过建立总队网站、微博、QQ群,创办总队报纸等方式,加强各类支队之间的交流合作、互通有无,在广大团员青年之间大力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生活模式,形成统一品牌,这样既有利于有效组织、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利于辐射带动全市公众的积极参与,打造一个让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集学习、教育、体验、实践为一体的多维参与平台。

(3)搞好“六进”宣传,加强实践育人。引导、组织青年搞好“六进”宣传,在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医院、村镇设立共青团和少先队低碳宣传栏,自行设计贴近居民生活和符合居民利益的生态内容,通过张贴宣传报、宣传标语,采取报告、征文、演讲、板报等方式,大力宣传低碳环保知识;也可以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地球一小时”、“中国水周”、“全国土地日”、“中国植树节”等重要节日,举办环境主题现场宣传推广活动,推介低碳新知识、新产品,引导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应用,并努力形成“青”字号品牌。通过青年亲身实践的“六进”宣传活动,不仅可以把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单元、生产单元和家庭单元,直至每一个人的内心,增强全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生活风尚,营造全社会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而且对于青年也是一种锻炼,既丰富了生态知识,也增强了践行生态的能力。

(4)培育低碳典型,注重榜样引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年善恶分明,喜欢追逐公众人物,共青团可以建议社会大众传媒大力宣传那些关注环保、致力环保、倡导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影响带动青年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同时,注重发现和培育典型,联合相关新闻媒体宣传、挖掘志愿者参与绿色环保方面的先进经验、优秀典型,树立一批在低碳生活、低碳办公、低碳生产、低碳创新等领域表现突出的青少年榜样人物,营造节约光荣、低碳时尚的社会氛围;此外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联合有关部门评选一批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生态街区等作为青少年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通过培育低碳典型,可以引领带动更多的人参与、支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事业。

4.带领青年参与发展生态经济,积极推进转型升级

(1)深化“青春助推转型升级”系列活动。着眼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积极引导各级青企协会员单位大力培育和发展绿色新兴产业,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的落后产能,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切实加强能源资源节约,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动各级企业共青团组织大力开展争创低碳标兵、节能低碳岗位和创新创效活动,引导青年职工立足岗位、节约示范,发明节能低碳技术,创新节能低碳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节能低碳。举办青年节能低碳创新成果展,展示青年职工的发明创造。广泛开展“做节约先锋,展青年风采”为主题的青年文明号节约示范行动,动员优秀青年集体带头节能低碳。

(2)积极扶持发展绿色产品。一是联合农业、环保、科技等部门制定优惠政策,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品牌、标准化的青年绿色产品创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青年龙头企业,扶持和推广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二是管好用好“上海市青年创业就业基金”,大力扶持从事绿色产品开发的创业项目,联合相关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担保方式,推动小额贷款扶持青年创业。动员各级青企协会员单位加快发展绿色工业产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整合各方面资源,支持企业积极研究开发和生产环境标志产品、节能产品、节水产品。

(3)推进青年人才资源开发。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抓住培养、凝聚、举荐、配置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力度,不断深化“新苗人才计划”、“青工技能振兴计划”,树立一大批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青年科技人才、青年高技能人才和青年创业人才。同时,在青企协会员单位中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青企协会员单位,加快建设一批能源类、环保类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大力推广各类先进适用技术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积极争取有关部门从政策、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营造鼓励青年人才干事业、支持青年人才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

5.引导青年参与优化生态环境,着力提高环境质量

(1)动员青年参与生态屏障建设。深入开展植绿护绿,植物认养活动,积极参与黄浦江沿岸地区生态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动员各级团组织以建设各种纪念林的方式,积极参与江河上游骨干控制性工程及配套工程的绿化建设。积极动员广大青年加快海岛防护林建设,参与海岛上水资源的保护、储备与利用。充分发挥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站的作用,积极参与饮用水源、主要河流交界断面及入海口水质监测。广泛发动全市大中学生,利用社会实践等途径,广泛开展各类环保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参与植树造林、白色垃圾治理、节能环保等活动。

(2)倡导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生活塑人,开展生态文明的日常实践活动,增强青年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辐射效应,引导青年争做生态文明绿色先锋。组织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家庭社区行动”,在全社会倡导形成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引导青少年带头参与改善环境的实践活动,带头使用推广清洁能源技术,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使他们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引导青少年绿色消费,提倡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拒绝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健身活动,严格遵守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不断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

6.引导青年参与生态文化建设,强化生态文明理念

理念决定行动,生态文明意识的觉醒是人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动力,因此要坚持空气养人,注重生态文化建设,强化生态文明理念。一要把握环境新闻宣传的主导权。结合环保重点工作牢牢把握环境新闻宣传的主导权,在青少年中大力提倡崇尚节俭、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等理念,养成节约、环保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争取社会舆论对本市环境保护工作的了解、认同和支持;拓展新闻传播渠道,加快政务微博建设步伐,把“上海环境”微博群打造成环境建设的新窗口和沟通市民与社会的新通道,鼓励青少年通过博客、日记、征文、书法、绘画、摄影、摄像等,记录参与低碳的经历,展示参与低碳的做法和体会。二要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公众生态法制观念。加强公众参与、监督的力度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一方面健全制度来规范行为、约束行为,另一方面还需要形成社会舆论、道德规范、公众监督来促进行为自觉、行为规范。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维权和生态监督等社会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推动公众参与的有效深入和作用发挥,努力维护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环境文化建设,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三)明确机制,保障参与建设的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如果制度建设不规范、不协调、不健全,往往就会出现纰漏、尴尬以及扯皮现象,致使管理不全面、不统一、不严密,甚至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这样就会给生态文明建带来被动和难以落实的局面。因此只有建立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健全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并有监督检查、问责制度作保障,同时完善公众参与制度,让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发言权、监督权,以促进各种制度的落实,才能够使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扎扎实实进行并顺利向前推进。

共青团组织作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和推动力量,在团结、教育、引导、动员青年参与、宣传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辐射带动社会公众参与、践行建设城市生态文明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作用。共青团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需要整合社会资源,而社会资源的整合必须创新共青团的工作机制,良好的机制是一个组织顺利运转、发挥作用、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共青团参与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是一项服务祖国“五位一体”大局建设、服务青年生态文明素养提升、服务社会良好生态环境构建的系统工程,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服务能力更强、社会化水平更高、青年参与面更广、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青年工作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1.组织协调机制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共青团的组织工作也要开拓思路,注重从单一的、封闭的群团组织系统向多极、开放的社会组织系统伸展。不仅要在团内系统建立团市委牵头、各级基层团组织互相配合、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发挥各级团组织的主体作用,而且要注重不断加强同市委宣传部、环保局、教育局等相关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共同做好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生态知识、弘扬生态文化、树立生态理念,为生态文明素质提升工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2.目标考评机制

借用组织行为学的目标管理体制,推行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监督、检查、测评、协调、考核、总结等一系列工作。做到三落实:组织落实、责任落实、监管落实,以责任书形式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同时,建立完善相应的工作考核体系,对各个项目、活动进行分类管理考核,对工作创新度、影响度和实效度等进行评估,注重培育典型。具体就是组织开展青年低碳评选表彰活动,评选一批在低碳城市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青年,授予“青年低碳标兵”称号;举办“青年低碳先锋”先进事迹报告会,宣传先进典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目标考评工作的开展,既有助于增强各级团组织工作人员及参与青年的责任心,从而推动计划有效实施,又有益于增强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程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

3.项目带动机制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项目化运作符合市场规律,便于操作管理和确保工作的整体性、持久性,也易于吸引青年及社会的“眼球”。共青团组织活动时要避免短、平、快的形式,努力朝项目化运作机制转型,通过设计契合时代特征、凸显生态城市内涵、符合当代青年特点、彰显上海特色、运行保障良好的示范性活动项目,加强项目各个环节的过程化控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与已开展的各项相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项目品牌,通过品牌项目带动工作全局,从而赢得青年的喜爱参与和社会的支持关注。比如共青团的“保护母亲河行动”就是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典型品牌。

4.队伍建设机制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一切活动的主导者和参与者,因此,共青团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强大的队伍保证。共青团不仅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也要积极壮大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一要加强学习机制。从团队教育入手,扎实抓好广大团干部、团员青年的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以及上海市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文件和相关会议精神,进一步调动广大青年参与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积极性;二要加强联合机制。如果说共青团系统为青年参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结构性的组织保障,那么社团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则为青年参与提供了非结构化组织保障。为了扩大环保队伍,共青团可以起到“中介”的作用,在公益性前提下,运用各种活动载体,运用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的方式,广泛联系团系统内的青年以及团系统外各种企事业单位以及民间环保组织等社会组织里的青年群众,通过精心组织、统筹协调,形成最广泛的青年群众联盟,呼吁大家共同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

5.宣传引导机制

宣传引导机制的完善,一要注重宣传内容的全面性、针对性和典型性。全面性体现在社会生态、经济生态以及自然生态的动态平衡发展上,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消费中时时处处注重节约、环保;针对性既体现在宣传内容的选择要适应宣传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又体现在要注重普及和增强公众的生态知识、生态意识,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意义以及生态文明素养养成的重要性的认识上;典型性主要是指发掘、宣传和表彰在共青团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项目中涌现的典型事例、个人和集体,通过榜样的力量有效激发广大青年及民众的参与热情。二要注重宣传形式的贴近性。贴近青年和公众的生活实际和现实利益,贴近他们关心的民生问题。三要注重宣传载体的综合运用。传统的报纸、书籍、杂志、广播、电视、广告、条幅等载体以及新型的由电脑、手机等多媒体构成的网络信息平台的结合运用,可以最大限度地覆盖各个年龄阶段、工作领域的公众群体。四要注重宣传群众的参与权利和参与渠道。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制保障,既需要公众知法、守法、用法,也需要公众明确自己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共青团要扩大和保护社会公众享有的生态环境权益,通过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开通网上咨询、媒体专栏、群众信箱、生态热线等公众参与渠道,来强化群众监督和法治监管约束机制,充分激发包括青年在内的所有公众的参与热情,积极引导和组织人们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活动,营造全社会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

总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具有极强的社会公益性的长远事业。一个生态文明的城市,应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谐发展和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综合统一有机发展的城市。众人拾柴火焰高,共青团在组织、引导、推动公众,尤其是青年群众的参与方面有自身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工作优势,要紧密结合青年的特征和成长发展需要,紧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旋律,为大局服务,为青年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注释】

[1]周鑫:《环保民间组织——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力军》,《环境教育》2010年第6期。

[2]汤蕴懿:《上海环境NGO现状调查》,《绿叶》2007年第1期。

[3]康雪:《关于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社团管理研究》2012年第3期。

[4]马庆钰等:《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版。

[5]陈金罗、刘培峰:《转型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监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6]王名等:《民间组织通论》,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7]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