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贫困生教育与管理的新模式

高校贫困生教育与管理的新模式

时间:2022-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期以来,对贫困大学生的扶助和引导,更多依赖于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无偿资助,学生也习惯于依赖这种“等、靠、要”的受资助模式。因此,在对贫困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探索中需要强化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干预,强化对其主体地位的调动和培养,使学生树立自信、自强的观念和信念,增强学生勇于面对自身困难和奋发向上的自我奋斗意识,而不是一味“等、靠、要”。

高校贫困生教育与管理的新模式

软件技术学院 杜晓华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贫困生的绝对数量在不断攀升,贫困生群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有一系列助学政策和资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群体的困难,但对于不断扩大的贫困生群体的需要和由此引发的其他问题仍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因此,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都离不开高校贫困生教育与管理的探索和创新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它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因此,对其教育与管理就是一个带有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当前探索和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扩大资助面

当前我国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和完备的资助贫困生的政策体系,涵盖了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要内容的奖学助学体系,高校和社会各界也以各种方式资助贫困生。但相对于贫困生现状而言,目前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及其体系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缺少稳定、有力的长效机制,大多数高校贫困生的基本生活难以保障,过重的经济负担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不同地区、不同高校所能提供或得到的贫困生资助参差不齐。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不断扩大资助体系的覆盖面。

在实践中,一方面需要整合现有的资源,科学规划,使现有的资助体系能够发挥最大作用;另一方面又要立足校内,面向社会,扩大宣传,积极争取获得更多的贫困生扶助政策和资源。高校学生在入校之初,对助学政策和各类助学基金的救助范围、申请程序普遍不太清楚,学校需要主动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新生中贫困生情况,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分别向学校、有关企业和社会各界推荐,为贫困大学生享受“奖、贷、助、补、减、免”资助政策和资助资源提供扎实的服务。同时,从“开源”的角度来说,高校应转变观念,积极筹集社会资金,成立专门的捐助部门和负责人,借鉴国外的募捐经验,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向校友和社会各界筹集捐助款,拓展贫困生资助资金的筹措渠道,扩大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途径和覆盖面。

二、完善贫困生的情感和心理教育模式

当前学界对于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关注,不仅在于这一学生群体的生活困难,更在于如何引导这些学生克服困难从而实现成长和自我发展。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存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等现象,而且贫困大学生不善于解决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较少主动寻求外界的支持,较少通过交流、娱乐或其他活动来缓解内心的压力。因此,完善贫困生的情感和心理教育模式,就成为完善贫困生的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和贫困生档案建立工作

在新生入学之初,尽快做好贫困生的情况调查,建立起完善的贫困生档案,筛查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是前提和基础。新生辅导员和学校心理辅导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普查或访谈等方式了解贫困生各方面状况与需求,建立贫困生档案。辅导老师对有自卑、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同学进行个别交流,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并进行跟踪,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情况调查是贫困生社团工作的基础,只有充分掌握贫困生的情况才能增强活动的针对性。

2.强化对受资助贫困生的感恩教育

当前国家、社会和学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在不断加大,资助面在不断扩大,但在资助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还有待于加强,避免一些贫困生产生错误的认识和偏见。个别贫困大学生把所获得的资助看做自己理应得到的帮助,对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无偿资助没有丝毫的感激之情,起不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一旦得不到资助就成为学生闹情绪和产生负面心理问题的理由与诱因。更有个别学生把国家给予的助学金和其他资助政策当做了意外之财,想方设法甚至不惜造假欺骗获取资助,得到后挥霍浪费,在学生中产生了恶劣影响,更助长了一些不正之风。按照管理学中的“双因素理论”,社会各界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应该成为一种发挥鼓励和引导作用的“激励因素”,然而由于教育和引导的不足使其转化为“保健因素”,无法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

对此,一方面需要高校严把贫困生界定关口,把资助政策真正惠及家庭贫困的学生;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对受资助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使其认识到所获资助的意义,培养起学生学会感恩和回报社会的情感。

3.强化心理干预和行为引导

在贫困生教育和引导过程中,需要强化心理干预,引导贫困学生树立自信、自强的观念,增强其解决自身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高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人格发展为主线,从认知过程、情绪调控和行为训练三个维度开展工作。社团作为一个有亲和力的宣传组织,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织会员参加学校主办的系列心理健康讲座,举办会员心理主题沙龙和讨论会,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研究。并通过板报、网络等途径和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必要的心理学和心理卫生知识,以提高贫困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意识觉醒。二是结合贫困生的实际情况,由专业辅导教师设计方案,为有同质心理问题或发展性问题的贫困生进行团体或个体辅导。及时了解贫困生的心理动态,对存在个性心理问题的同学,由专家进行咨询干预,及时给予心理援助和人文关怀,从而促进贫困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发展完善、身心的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对贫困大学生的扶助和引导,更多依赖于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无偿资助,学生也习惯于依赖这种“等、靠、要”的受资助模式。这一局面有着复杂的成因,既有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给学校培养模式和学生适应带来的冲击,也有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和教育体制方面的原因。但很关键的一点是,高校对学生的引导机制缺乏,没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身在解决困难、克服困难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对贫困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探索中需要强化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干预,强化对其主体地位的调动和培养,使学生树立自信、自强的观念和信念,增强学生勇于面对自身困难和奋发向上的自我奋斗意识,而不是一味“等、靠、要”。在具体实践中,高校需要立足校园,面向校园周围社区广为宣传,开发勤工助学的岗位和机会,使学生在工作和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科学认识奉献与获取、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锻炼学生的自立、自强的能力。

也有教育工作者提出,可以通过减免学生的学费来减轻学生的实际负担。对此,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值得商榷,容易养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和习惯,无助于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观念。而且,对绝对数量不断增长的贫困生群体而言,少数的减免作用有限,数目过大则会成为高校的沉重负担,相对于“开源”方式而言,这种“节流”的方式局限性更大。

4.鼓励贫困生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自信心

情感德育理论认为,情感教育主要发生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操作对象、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只要唤起人的内在感受,并且不断地体验和理解自我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等这类有一定思想价值的情感,就会不断地转向为积极的动力功能,并逐渐成为定势化的、其价值观念内在相一致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因此,需要高校学生工作者鼓励和引导贫困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这一过程中,努力营造良好和谐的集体氛围,增强贫困生的归属感和依赖感是关键环节。这是因为,高校师生关系较之中小学更为松散,而且现在很多同学也不能正确看待贫困生,再加上贫困生普遍存在退缩心理,使得相当一部分贫困生无法体会集体的温暖。作为一个群体,贫困大学生是外在人为的划分,一般情况下缺乏内在的团体意识和集体凝聚力,不能自由地在学生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就容易滋生消极情绪,且得不到宣泄。按照现代情绪心理学研究的情感产生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恐惧、害怕容易转化为攻击、仇恨,安全、信任则容易转化为同情与爱。植根于人的本性之中的攻击性内驱力得不到抑制,就容易产生像马加爵这样的恶性事件。

对于贫困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方式,有学者提出建立贫困生社团,在贫困生内部成立团体组织,便于管理和教育。对此,笔者认为,贫困生团体的管理可以虚拟化管理。所谓虚拟化管理,是指贫困生群体在信息收集和管理上作为一个群体,但在贫困生群体实体则不单独成立组织,让贫困生融入其他学生群体中。这样既有助于对贫困生的教育和管理,又防止贫困生成为学生群体中被孤立的特殊群体从而引发新的问题。

三、发挥贫困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高校社团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因此可以在社团的发展过程中紧紧把握对贫困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

(1)定期开展互助例会,以小型讨论会、主题班会、成长分享会等形式进行。一方面,增进会员间的交流与互助,通过会员的相互支持,消除个体学生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无形中扩大了贫困生的人际交往空间;另一方面能了解会员的动态情况,便于学校及时对经济、学习、心理上有困难的同学给予有效的帮扶。

(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由社团组织积极承办校内活动,大量举办社团内部小型活动,充分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如英语演讲竞赛、学习技能交流会等,创造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展现自我、悦纳自我、提升自我,充分挖掘贫困生的潜能,锻炼社团干部及会员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交际能力。

(3)经会员调研后,选定合适的主题,设计开展系列会员培训。如人际礼仪、勤工技能、面试技巧等,不断提升贫困生的综合基本素质,增强贫困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可感,弱化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差异感。

(4)开拓校外实践基地,包括考察、参观、实习等活动,增进贫困生对社会的认识,锻炼其人际沟通和实际工作能力,并让他们从实践中领悟、反思自身的不足。从而推动他们明晰在校求知、锻炼发展的方向,最终实现对其能力培养的良性促进。

在具体实践中,也可通过学生中的榜样激励作用,强化对贫困生的引导和教育。①由学生社团承办自强大学生评选活动,评选出全校范围内的优秀贫困生,把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学术等各方面的先进事迹进行充分的挖掘、表彰、嘉奖。②将优秀贫困生事迹汇编成册,通过宣传海报、新闻报道、网络论坛、表彰大会等多途径、全方位地进行深入和广泛的宣传,营造榜样在身边的良好氛围,大力倡导社团自尊、自强、自信的追求,努力将社团打造成为全校性的精神家园。③积极联系校外各方媒体,充分宣扬榜样的正面和积极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榜样的示范激励效应,同时及时宣传高校贫困生教育的新做法,实现经验互享。

参考文献

[1]萧莉,等.贫困生教育创新模式思考与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2007(6).

[2]张成凤,等.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模式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2).

[3]傅莉莉,詹鲁.情感德育理论视域中的高校贫困生教育[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