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贫困生一旦成为受助对象,便被贴上了低人一等的标签,成为同情怜悯的对象。当前,我国高校的贫困生帮扶工作是以经济资助为重心,对贫困生的精神和心理等非物质方面需求尚关注不够。高校贫困生的救助不能止于物质层面的救援,情感体谅、人格尊重等精神层面是救助甚至是更关键的。当前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理念还比较落后,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没有上升到制度正义的层面。

(二)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1.资金不足,资助力度小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局限,是高校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解决经济上的困难,贫困生们总是千方百计寻求着打工挣钱的机会,这使他们经常处于一种想打工又怕耽误学习、想学习又需要打工挣钱的巨大矛盾冲突之中,心理负担沉重,久而久之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有关部门应分类别地设置贫困生专项基金,并逐步扩大资金投放力度,增强资金使用指导,加大资金使用效率,使贫困生达到身心均衡发展。

2.方式不妥,伤害自尊

在目前的救助贫困大学生工作中,施助者往往忽视受助者个体价值,存在被帮助者的隐私不被充分尊重和尊严被损害的情形。贫困生一旦成为受助对象,便被贴上了低人一等的标签,成为同情怜悯的对象。如,一些高校在捐赠、助困活动,或在书本封皮标注“贫困生”,或请贫困生代表上台接受捐助,虽然隆重热闹,但给受助者造成极大的精神负担。有学生表示“就是借钱,也不愿意接受贫困捐助”。这种缺少平等、尊严的环境对贫困生的心理损伤是无形的,但是会长期潜移默化地起作用。一些贫困生受助后,长期生活在期望和压力之中感到羞辱、无法与同学平等相处,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再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要“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 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一些公开化的操作常常让贫困生的隐私暴露于公众视野。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自尊心强的贫困学生因不愿示困而难以获得资助;这种以剥夺贫困生情感需求为必要条件的资助形式,还会产生抵触情绪等负性心理。

当“贫困生”被当作一种称呼或一个标签,来指代某一类型人时,他们已经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29)。因此,在救助贫困生的过程中要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的思想,制度的执行必须讲究方式和方法。既要注意科学性,更要注意合理性、艺术性和技巧性。从保障弱者的权利开始,充分考虑贫困生的感受,考虑到他们本来就有一颗较为脆弱的心灵(30)

3.非物质方面救助不够

当前,我国高校的贫困生帮扶工作是以经济资助为重心,对贫困生的精神和心理等非物质方面需求尚关注不够。高校贫困生的救助不能止于物质层面的救援,情感体谅、人格尊重等精神层面是救助甚至是更关键的。也就是说,缓解经济困难,并不是扶贫的全部价值所在,让人活得体面、有尊严,并在全社会弘扬关爱的价值取向,在人际间播种下爱和互助的种子,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正义,才是救助的最根本目的。资助的最高原则,就是保持受助者的尊严,一切救济行为都应当以尊重其权利、人格和尊严为前提,以满足其需要和促进其发展为目的,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归宿,渗透对人的生命、尊严的真切关心、尊重和爱护。

4.贫困生教育救助的理念困境

当前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的理念还比较落后,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上,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没有上升到制度正义的层面。我国传统社会救助,包括教育救助建立在一种不平等的施舍、仁慈的理念上,没有上升到平等权利和社会正义的制度层面。其次,教育救助(资助)的方式仍然是一种不平等的慈善施舍方式,而不是平等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救助给付、输送过程带有明显的“污名效应”,把政府救助或福利保障作为社会权利的观念尚未建立。一味强调政府和学校的道德关怀,贫困生名单被公示,到处被媒体宣传,忽视被救助大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导致一部分贫困生由于自卑感和羞耻感而拒绝接受救助(资助),同样导致教育救助的低效(31)

政府掌握公共权力,就理应承担相应的义务,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增进公民的整体福利。所以最根本的救助途径应该是政府救助(32)。救助高校贫困生的目的在于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提高现实的生存能力和未来服务社会的素质,这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