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研究与汉语的分析介绍

中国研究与汉语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研究与汉语大隈重信曾这样评价青柳笃恒:他的汉文实力出类拔萃,具有堪称天才的学力,不仅发音标准,会话流畅,而且中国古典学问造诣甚深。在这中间,早稻田大学是最早开设了汉语科目的大学。日本的整体中国研究,可以说始于早稻田的沉滞。他在校外不仅对汉语学研究,而且对现代中国的整体研究,都是积极提出见解的人。他已不拘泥汉文式的教学,开辟了以汉语为基础的中国文学研究的道路,担任了第二高等学院的汉语教学。

中国研究与汉语

大隈重信曾这样评价青柳笃恒:他的汉文实力出类拔萃,具有堪称天才的学力,不仅发音标准,会话流畅,而且中国古典学问造诣甚深。他字号柳士廉,擅长诗文和书法[10]。在这一点上,他与那满足于低俗日常会话的社会上的“中国通”大相径庭。

对于现在研究中国的学者不懂中文的现象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但在过去是常见的现象。那时的中国文学学者不将中文作为必备的知识。所谓“支那文学”是以日文的汉文训读方式来阅读中国古典的,“支那文学”者不懂中文也就理所当然了。这与英文学科与英文的关系截然不同。在汉学和东方学领域基本不学汉语,其流弊迄今尚未消除。

“二战”前,汉语教育所期望的主要是一般日常会话的功效,因而汉语科目只是设在外国语学校(战后升为外国语大学)和高等商业学校(战后升为大学)等一些专科学校,大学没有将它作为正规学习的语言。直至1946年(昭和21年),培养高材生的旧制官立高等学校(战后升为独立的大学或国立大学的通识教育学部)所开设的是英语、德语、法语,从未开设过汉语。由于这个原因,日本的汉语教育的始祖不是东京帝国大学,也不是东京外国语学校,而是民间教育机构的善邻书院的宫岛大八先生。因而我的汉语是走后门习得的[11]。在这中间,早稻田大学是最早开设了汉语科目的大学。第一学年是从1900年(明治33年)开始的,作为第二外语开设在文学部以外的政经学部和法学部。1897年(明治30年),早稻田大学正式宣布将东京专科学校升格为大学的计划,到1901年(明治34年)才获得批准。然而,这一年只是实现了高等预科的开设,正式命名为大学是在第二年9月。

最早受聘为汉语讲师的是善邻书院培养出来的中岛时之和池田良荣两位,都是由青柳笃恒推荐的。第二年聘用了中国人张廷彦[12]。

青柳毕业后很快当了讲师,成为早稻田的汉语教师的核心。他著的《支那时文规范》(博文馆,1907年)可以说是体现他学识渊博的名著。该书解说了清末难懂的公文,对于阅读政治史和经济史来说,迄今也是不可缺的好书。除了青柳,早期的讲师还有中岛比多吉、远藤隆吉(著名的社会学者,后创立了巢鸭高等商业学校——千叶商科大学的前身)、原口新吉、宫岛吉敏、中村又十郎(按就任顺序排列,均在职工作了二三年)。他们都出身于善邻书院。

作为专职教授与青柳比肩,担任汉语教学的是渡俊治。他1876年(明治9年)出生于秋田县横手,勤奋苦学,取得教师证书后,在秋田、北海道、东京等地任小学教师。任职期间,学习汉学,毅然进了善邻书院,比青柳晚一年入学。毕业后,作为日本教师在保定师范学堂任职两年,1905年(明治38年)经青柳推荐成为早稻田大学的讲师。辛亥革命后,青柳作为袁世凯顾问,随政治经济学部教授有贺长雄赴中国,参与恢复帝制的政策制定,在校外有一段辉煌的经历。相比之下,渡俊治却显得很普通,鲜为人知。他字号节翁,古典修养很好,与青柳两人支撑着汉语教育。讲师任职结束后不久,做了高等预科教授,继而又做了属于第一高等学院管理的教授。按现在的话说,一个人承担了通识课程的汉语教学。他对于早稻田而言,是一位有着大恩的人。1944年(昭和19年),他却被指定为战争裁员的对象,与其他教师一同在两年后被强制退职。现在很少有人了解那时的教师大幅强制退职的问题,但总是一个应该弄清楚的历史事实[13]。

青柳笃恒和渡俊治两位学者不仅现代汉语很好,而且古典修养很深厚,擅长汉学和书法。但是他们遵循宫岛大八的教学方法,不关注中国的五四运动和国民革命的动向。1938年国民革命政府成立后,中国掀起“国文运动”,制定注音符号,规划常用字,规范语法。这个新运动有了显著的成效,可他们仍不予注视,早稻田的汉语教育状态犹如化石。

日本的整体中国研究,可以说始于早稻田的沉滞。在早稻田之外,接触到以民族主义为背景的中国的新动向。在汉语学方面,开始发行在野研究者的论文和译著;在文学方面,竹内好宣传了以鲁迅为首的中国文学新动向。竹内好将其评价为“体制内改革”,而作为学院式的汉学基地——京都帝国大学的仓石武四郎、吉川幸次郎等却对新的汉语教育提出了建议。第二高等学院的教授实藤惠秀先生瞄准了这个动向,并与这些人接触,将这个新动向告诉了早稻田大学。他在校外不仅对汉语学研究,而且对现代中国的整体研究,都是积极提出见解的人。

实藤惠秀1896年(明治29年)生于广岛县竹原,1920年(大正9年)进入早稻田第一高等学院。他第二外语没有选择汉语,而是选择了法语。由于勤奋苦学,1926年(大正15年)满30岁时,毕业于文学部文学科支那文学专业。进入这个专业的只有实藤惠秀和三蒲英槌[14]两人,随着他们的毕业,这个专业就被废止了。专业主任是日本江户文学的大家山口刚教授,虽然懂汉学,却不懂汉语。据说实藤三年级的时候,向青柳学习过胡适的白话诗《尝试集》。在青柳看来,实藤算是汉学出身的。1928年(昭和3年),实藤当了第二高等学院讲师,后来又做了教授,讲授汉文。该年9月,他被编入东京外国语学校的夜校专修科,一边任教一边学习汉语,于1930年(昭和5年)毕业。他已不拘泥汉文式的教学,开辟了以汉语为基础的中国文学研究的道路,担任了第二高等学院的汉语教学。实藤惠秀与后述的郭明坤给早稻田注入了汉语教育的新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