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课题研究的方法的分析介绍

小课题研究的方法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接下来介绍一下小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与撰写。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小课题研究的方法

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人心,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研究者的观念也不断地在教师中间深入。作为教师,个人自我发展的最好途径莫过于参与或主持课题研究。这是证明自己能力、提高自我教育水平的捷径。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边工作边研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边研究边实践”逐渐成为教师队伍的新要求。接下来介绍一下小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与撰写。

一、撰写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在教育活动中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相当于首要的纲领,既是研究的方向,也是课题研究的蓝图。有了一个明确的开题报告,才能有一个条理、目标明确的课题研究,才能引领课题研究向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发展。因此,制作一个开题报告,是我们的想法转向行动的关键。当然,很多老师之前没有接触过课题研究,现在撰写的确难度很大,本文针对课题研究的实践经验简单谈一谈开题报告的写法。

1.撰写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但“如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是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与研究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深入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只有这样,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2.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的首要工作。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现实,则可以立即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课题开题报告的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类别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说,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一个好的课题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

准确,就是课题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研究内容)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

表述准确的课题举例:“提高英语课堂听课效率的研究”、“研究的对象十分明确——英语课堂的听课效率”。

表述不准确的课题举例:“情境教学——优化课堂”。“情境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大课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领域;“课堂”是一个场所,不能用“优化”与其组成动宾结构的词(应该是“优化课堂教学”);如果是“优化课堂教学”,是什么学科的课堂教学?

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特别是结论式的句型不能用。如“合理运用学具,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是一篇经验总结或论文的题目还不错,但作为课题的名称,则不好,因为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准备进行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宜改为“运用学具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表述不规范举例:“口语训练融入英语课堂教学”(在后面加上“的研究”三字即可);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优化中年级英语课堂教学”(改为“中年级英语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注重学生课本剧创作,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改为“英语课堂教学学生课本剧创作的研究”);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丰富学生外国文化意识”(改为“英语课堂教学丰富学生外国文化意识的研究”)。

……

简洁,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但要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醒目,就是课题研究的切入口适宜、新颖,使人一看就对课题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游戏走进低年级英语课堂的研究”、“提高中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

(2)课题涵义(课题的界定)(研究对象与范围)

教育研究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进行研究时必须先对之明确界定,以避免不同人从不同的视角来理解而带来的混乱。

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要对课题名称中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词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

如:“提高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

我国国家《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语言技能所要达到的标准有明确的要求,其中对“写”的二级要求是指:能模仿范例写句子,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本课题旨在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造成中年级学生写作技能低下的原因,与此同时寻找能够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能力策略,提高英语整体水平。

(3)课题提出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写成诸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

如:“小学一年级英语剧场有效性学习的研究”,我们来看看它的研究背景:

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模仿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把单纯的模仿性学习转为创造性学习,从单纯的词、句的学习转为段、章、篇的学习,从简单的跟读和模仿转为有较高水平的阅读,且满足他们渴望用英语做更多事情的愿望和需求,一直是英语教师教学的重点和追求。英语剧场表演教学为满足学生的这种学习需求提供了条件:英语剧场学习材料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富有逻辑,充满智慧,英语剧场表演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训练,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听说和理解能力,而表演更是充满了挑战;学生可以通过复述、表演英语剧场内容充分展现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为教学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这样,英语教学就从传统意义的教师教、学生学转变为教师、学生共同学习和创新。英语剧场表演教学,采用师生都喜欢的童话剧为教学材料,语言丰富,教学方法多样,不仅学生爱学,教师也爱教,充分体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内涵,学生和教师对英语剧场的浓厚兴趣将激发双方更大的潜能,给彼此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使学生从英语剧场的学习中领略到童话的无限魅力,同时也享受到英语学习的浓厚学习乐趣,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英语剧场的内涵十分丰富,通过进行剧场表演,追求语言创新精神,欣赏语言之美。但在目前英语教育中,常常有“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偏见。为改变这一现状,特选取了学生喜爱又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英语剧进行扩展教学,既关注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渗透,又关注了语言的应用和创新。我们相信,随着英语剧场的教学探索和创新,必定会引导学生明确: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从而把语言的学习和应用充分结合起来,从而更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探索将英语学习生活化、交际化,引导低年级教师甚至中高年级教师重视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改变“学得多、说得少”的不良现状,并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将语言知识情景化、剧本化,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从而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学习的魅力,同时积累和掌握必要的方法和策略,在英语教学中既重视语言知识的积累,又丰富英语学习体验,真正实现“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这一宗旨。

再比如,有位老师在课题申请表中对它的课题意义是这样说的:“在初中英语学习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非常重要。当今时代信息量巨大,能直接阅读英语书籍、报刊、杂志等是对当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此外,学生掌握的语言材料越多,英语运用能力提高就越快,而在目前学生相对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通过阅读接触英语、获取信息是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途径。新课标对初中三个年级段阅读能力目标分别进行了具体的描述,明确要求除教材外,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四万词以上,八年级学生应达到十万词以上,九年级学生应达到15万词。在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于学生的英语阅读量和阅读速度,以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技巧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强调应用、注重能力、训练阅读速度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多方面地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基础上,提高以阅读能力为主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样有针对性地写使别人一看就觉得科学性、实用性比较强,的确有价值。

(4)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下面是“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实验方案所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①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中小学各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②提出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③制定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评价方案;④初步形成素质教育机制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理论;⑤全面提高实验学校学生的素质,促进实验学校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⑥促进实验学校教师素质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

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5)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写得更具体、明确。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2.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3.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某省“九五”重点课题《初中英语活动课研究和实验》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学有序、切实有效地开展初中英语活动课。具体内容包括下列三个方面:1.根据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情况和英语教学要求,对初中各年级英语活动课对学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素质的发展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定,从而建立初中英语活动类课程的目标体系。2.根据初中各年级英语活动课目标和英语学科的特点,安排初中各年级英语活动课的内容,内容的安排力求充实、精确、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课内容体系。3.根据初中各年级英语活动课目标内容和初中各年级学生的特点,探索初中英语活动类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确定活动类课程的教学时间、空间及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种切实可行的可操作的英语活动教学模式。

(6)课题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每一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一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这是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7)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一般情况下,步骤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备阶段,方案实施阶段,专家论证评价、总结验收和结题三个阶段。

如:“提高中年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研究”。

第一,前期准备阶段:

调查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对英语课的兴趣爱好的程度,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针对问题确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具体实施阶段:

A.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通过摸底测试等途径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并备好每一课,在英语中落实好写作的训练。

B.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分层次进行作业布置。既要关注能力相对好的学生,更要关心能力相对低的学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

C.在班里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探索合理的激励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三,研讨总结阶段:

对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材料进行一次全面的整理。对研究对象进行后测,进行前后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8)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课题研究成果预测即研究过程可能出现哪些情况、问题?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有什么对策?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报告、教育论文、专著、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没有完成。在开题报告中设计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同时也有利于课题管理者据此对课题进行检查验收。

(9)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课题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确定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几方面的人:有识之士、有志之士。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去做。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明确合理,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当然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组成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如果课题组成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难以得到批准立项。

(10)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

任何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和设备条件,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对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如有关测验题和问卷题等研究工作与材料、经费预算及设备条件的需要,必须写清。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多多益善,胡写乱要,要加强管理,监督使用。

总之,科研课题开题报告是研究人员科研知识和能力的“缩影”。只有重视并认真、科学地做好研究课题方案的设计,制定好开题报告,才能为获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打开成功之门。一句话,没有科学周密的开题报告,没有对研究设计的精心准备,就没有科研活动的发生,更不会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突破。

二、撰写结题报告

撰写结题报告是科研课题进入总结阶段,其主要任务有:检测最终的教育效果;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收获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鉴定研究成果;研究和部署成果的传播与推广;申报有关部门的评优评奖工作等。其中的重中之重是撰写《××课题的结题报告》,它是一项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是该课题研究成果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上级主管部门和专家为课题研究成果做鉴定的主要依据,通过鉴定后又是参与评优评奖的成果主件。

结题报告的主要特点:一是学术性,是专业性很强的报告,要紧紧围绕研究课题的成果来写。它不是一般的工作报告,那些与课题研究虽然有关的工作,如领导重视、组织严密、制度健全、物质保证等内容,因为没有学术性,不必写进结题报告中来。二是概括性,是对课题研究和研究成果高度概括后的产物,因此不能写成流水帐,不必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研究活动和研究成果都写进来。

撰写结题报告以前,要做好以下的准备工作:

成立一个2~3人的写作小组,由课题组长和研究中的骨干教师组成,承担撰写结题报告的任务;

查阅课题研究以来积累的重要资料(如调查报告、论证报告、研究方案、中期报告、阶段成果等),熟悉和反思研究的全过程;

通过调查、观察、测验、评定、作品分析、收集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等方法,全面评估课题研究的教育效果;

召开几次教师或辅导员的小型座谈会,对研究中获得的经验和发现的带规律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并明确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经过反复研讨后,拟定详细的结题报告写作提纲,由写作小组按提纲写出初稿(可以分工合写,然后由一人统稿);

初稿经过研讨、修改和加工后,完成定稿。

结题报告的一般结构、主要内容和撰写方法是:

1.研究概况

这部分的任务是,简要而概括地介绍本课题的情况,使读者对本课题有一个大体而清晰的了解。

这部分应先说明本课题是由哪个部门批准立项的,其编号是什么,然后可以分两方面来阐述:

一方面是简述该课题的研究设计,回答“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和“计划怎样进行研究”。例如,简要介绍课题提出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或原则);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等(如研究的子课题、研究对象、科研方法、主要行动)。撰写这方面时,要依据课题的研究方案。

另一方面是简述该课题的实际运行情况,回答“实际是怎样进行研究的”。例如,课题研究是何时开始的;是否按研究方案进行的,研究过程中做了哪些调整,为什么要这样调整;在研究过程中重点研究了哪些问题,采取的主要行动(试验措施)是什么;课题研究是何时结束的等。撰写这方面时,要依据课题研究实际运行的真实情况来写。

研究概况是结题报告的略写部分,可控制在1 500字以内。

“十一五”期间的经验表明,撰写概况部分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点,结题报告不是课题论证,也不是研究方案,写研究概况一定要注意这个“概”字,只要把课题研究的来龙去脉、研究思路和研究过程讲清楚就可以了,不必长篇大论地展开叙述。“十一五”期间,有些学校的结题报告的概况部分,在篇幅上竟占了报告全文的三分之一,这是不恰当的。

第二点,也不能过于简单,把应该交代的问题漏掉。如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是必须交代的,不能简化。而其余问题如研究的背景、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方法等,则可以简要地叙述。“十一五”期间,有些学校的结题报告的概况部分,连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都没有写,这也是不恰当的。

2.研究效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育科研中,用什么来证明我们的教育理念是科学的、先进的?用什么来证明我们的教育方法是科学的、有效的?那就是反应在研究对象(学生)身心上的变化,就是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因此,教育效果是结题报告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育效果要对着研究目的来写。例如目的是“养成4个良好英语学习习惯”,教育效果就要写这4个好习惯在研究对象身上是否养成了和养成的程度。又如教育和培养的目的是“灌输和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教育效果就要写研究对象身心上是否具有了和增强了这种学习兴趣。

写教育效果要用事实说话。事实可以用“统计数据”和“典型事例(人和事)”来表述,并通过“分析”这些事实来评估教育的效果,这样就把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典型分析三者结合起来了。

(1)关于数据统计

数据是通过调查、观察、测验、评定、作品分析等方法获得的,数据要真实可靠、准确无误,要有一定的量。最好有前测数据和后测数据,以便进行对比分析。有条件的还应该有阶段数据(如中期数据),以便进行发展过程(前测——中测——后测)的分析。

数据最好用表或图来呈现,如表格、饼形图(呈现整体中部分的百分比)、柱形图(呈现前测与后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折线图(呈现团体或个体的发展过程和趋势)。图表前一定要有说明,说明数据的来源(检测的时间、人数、内容、方法)。图表后一定要有分析,分析数据和事例的意义,评估教育效果的程度;分析有效、少效或无效的原因等。

图表中的数据,还可以再分解,获得一些“新数据”,以便进行深入分析。例如:

1.把项目并列的数据排序,看看哪个项目的效果最好,哪个项目的效果最差,并分析其原因,反思教育行动哪些有效哪些少效或无效。

2.把总体数据按性别进行再统计,生成新的数据,看看在效果上有无性别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反思教育行动是否既适合男生又适合女生。

3.把总体数据按年级进行再统计,生成新的数据,看看在效果上有无年级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反思教育行动的年级适应性。

4.把总体数据按不同家庭背景进行再统计,生成新的数据,看看在效果上有无家庭背景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反思教育行动对不同家庭背景的针对性。

“十一五”期间,在笔者看到的结题报告中,多数有了一定量的数据,有的还运用了多种呈现方式,有的还对数据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这些是十分可喜的进步。但是,现有的数据多数是比较简单的数据(如总数、部分数、百分数等),很少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如标准差、差异系数、z检验、t检验、相关系数等),因此也很难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2)关于典型事例

在教育科研中,有些教育效果是无法量化的,很难用数据呈现。经验表明,用典型人物(学生)的变化和发生的典型事例(典型事件、学生作品、家长反馈等)来说明教育效果,是一种好办法。这个办法直观形象,具体生动,有说服力,还是对数据的必要印证和补充。

这里的关键是“典型”二字,所谓“典型”就是:能直接反映教育效果的人和事;这样的人和事在总体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是真实、具体、鲜活、生动的人和事。典型人物最好是课题研究中被确定的“个案研究对象”,至少也应该是课题研究中的“重点观察对象”,平时多关注和培养他们(研究前的状况、研究过程中的个别辅导、研究后的状况),才能在撰写结题报告时有典型材料可用。同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要有高度的敏锐性,及时发现和记录发生的典型事例,以备写结题报告时使用。

(执笔人:谭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